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

經歷了與紇石烈師靖的連續交戰之後,一直跟在他們後面的蒙古騎兵將這支人馬的消息傳遞給離他們最近的蒙古大軍,也就是拖雷。

接到消息的拖雷僅僅是聳聳肩,這麼一支隊伍不必擔心,讓他們走吧,慢慢走吧,他們自己會垮掉的。而拖雷還有自己的事情要辦。北路蒙軍現在正在向益都府挺進,一路上攻克了不少村寨鎮甸,完顏合達節節敗退。

和中路、南路蒙軍面臨的堅壁清野的窘境不一樣,北路蒙軍所攻佔的地區內有不少的大小城鎮,數以萬計的平民,然而拖雷卻沒有像往常一樣痛快的屠村取食,這是源於移剌楚材對他的教導,讓他產生了新的想法。

“漢人百姓每,本王拖雷,大蒙古國四王子的有來。”拖雷開始召集百姓,宣讀蒙古人的政策:“俺道恁等心下不安也者,毋生受者。我們金國根底攻打了,尋他完顏家每根底報仇的因故有來,俺道恁祖上間,與女真人深仇大恨的那無?不撿甚麼百姓每軍器提着,達達裡助氣力來呵,本王願者。”

拖雷的漢語只能說到這地步了,剩下的話還是要用蒙古語,讓翻譯解決。。

“也許過去我們之間曾經發生過戰爭,但我知道你們是被女真人逼着上戰場的,大蒙古國不會追究你們抵抗蒙古的責任,反而以博大的胸懷包容你們,只要你們從此順從,爲大蒙古國服務,那麼,大蒙古國是愛你們的!”

拖雷激動的對在場的百姓們說:“我們有兩個共同的敵人——或者說是一個——那個敵人是金朝的女真皇帝,也是高俊,女真皇帝的忠實走狗!這個無比邪惡的異教徒與惡魔相勾結來獲取力量,讓大蒙古國忠誠正直的者勒蔑萬戶不幸歸於長生天那裡,使得大蒙古國在過去十五個月裡陷入了震驚和質疑之中。

此人的邪惡古今中外都十分罕見,這個大奸大惡之徒是人類永遠的敵人。他遊蕩在山東的原野之間,挑起紛爭,引起瘟疫,造成病痛,正潛伏於魯南的山上,面向遼闊的平原吹着黑氣,那氣裡面帶着瘟疫和仇恨,讓所有的人都不得安生。長生天在上,大蒙古國一定會與他不死不休!”

隨後,幾個人宣讀了籤軍和納糧的法令,很嚴酷,但是比起遇人就殺的察合臺等人,拖雷給出的條件依然是寬宏大量。

高俊確實在魯南的山區之中,突圍之後,高俊立刻率領太平軍向東南奔去,進入廣大的沂蒙山區。老根據地的百姓們都已經成功避難,太平軍也要重新考慮作戰的戰場,準備與蒙古人繼續周旋,直到一方徹底退出。

撤退進行得很急切,幾名太平軍軍兵在戰場上尋找被落下的重傷員,突然有人喊起來,前面這名軍兵似乎還活着。

魏小乙在突圍戰中受了重傷,一支長槍從背後捅進來,讓他在心裡暗叫一聲完了。然而,此時他卻從無邊的黑夢中慢慢甦醒過來,發覺自己似乎還有最後一口氣。

“附近有人!”他掙扎着有了這個想法,立刻伸手去摸自己的腰間,還好,軍兵常用作工具的短刀還在,如果敵人過來的話,死也要拉個墊背的。

那個人果然過來了,而且還按在了自己的胸口上,魏小乙掙扎着爆發出最後的力量,猛的轉起身來,把短刀向那個人的胸口捅去。

然而另一雙有力的手抓住了他的手腕,耳邊響起來急切的呼喚:“別慌,是自己人!自己人!”

幾名軍兵架起奄奄一息的魏小乙:“趕緊把這名軍判送到後方去,高郎君那邊有馬車等着咱們呢!”

李銘在金鞭溪突圍戰當中受傷了,一個蒙古騎兵用長槍捅進他的腰裡,所幸受傷不深,但高俊還是暫時解除了他的職務,讓他前往膠東半島的腹地休養,初步計劃是送到莒州那裡,讓姜家母女去照顧他。

另外一批傷員也跟隨着李銘一塊被送往後方,此時的太陽正好,馬車上面被繡工們細緻的塞滿了乾燥的稻草,躺在上面很舒服。

“應該不會再有人來了吧,咱們趕緊把大人送到莒州去。”馬車伕互相商量了幾句,覺得已經沒有等下去的必要了,揮着長長的鞭子甩出了漂亮的鞭花,四隻馬蹄響個不停,讓李銘在迷迷糊糊當中忘卻了過去的戰爭經歷,陷入了愉快的夢中。

魏小乙他們還是慢了一步,看着已經遠去的馬車,軍兵們急得直跺腳,但是現在只能給魏小乙做個緊急處理,等待下一次運送傷員到東面去。

眼下幾名軍兵找到了魏小已的原屬軍馬,看到魏小乙還活着,那些軍兵們都很開心,趕緊做了一副臨時擔架,準備繼續轉戰。

在遭遇了金鞭溪慘重的傷亡之後,高俊雖然還要堅持貼身打法,但是也必須換個方向,趁着敵軍也一時不敢輕進的時候,撤入山區之中甩掉敵軍,換個方向再狠狠搗他一下。

前線的敵軍撤走了,讓蒙古人鬆了一口氣,但此時背後的梁山卻有了大動靜。

經歷了半個月的苦戰之後,襲擊糧倉的特遣隊終於訓練完畢,原本趙汝凡是打算襲擊灘頭的敵軍營地來吸引敵軍注意力,讓特遣隊渡水,但現如今雙方已經在半山腰上鏖戰,原計劃是行不通了,因而採取了另外一個吸引敵軍注意力的辦法。

而用來吸引的誘餌就是那一百名蒙古騎兵,在過去幾天裡,這羣人耀武揚威,仗着四蹄銳利到處掠殺太平軍,甚至攻上了離山寨都不遠的地方,儘管在源源不斷的太平軍阻擊下被迫後撤,但是卻造成了山上的慘重傷亡。

趙汝凡動用了上萬人圍攻這羣蒙古騎兵,殺聲震天動地,只要不是聾子,哪怕是在梁山外也應該有所耳聞,果不其然,郭寶玉立刻調遣重兵,準備解圍。

趁着這個機會,上百名特遣隊員分別以小船和潛水兩種方式渡過了水泊,都沒有被發現,在匯合之後,共同向西北方向前進,準備襲擊郭寶玉的糧倉。

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七章 願(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四章 商業(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一章 船隊(上)尾聲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章 燕(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尾聲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尾聲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尾聲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尾聲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一章 羊(上)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八章 牛(下)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
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四章 誓?隱?網(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五章 苦鬥岱宗(上)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十一章 號角起,鐵騎連(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二十一章 騎兵(上)第二十四章 王克儉(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七章 願(上)第六章 散漫與果決(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七章 木柝傳,金鼓振(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四章 商業(下)第十一章 見(上)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八章 關於暫時放棄沂州和保衛根據地的兩個文件(下)第十四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下)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第一章 船隊(上)尾聲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八章 蒙漢分明:蒙古人的觀念(下)第十章 燕(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六章 馮叔至強打真定,新騎兵妙破蒙古(下)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四章 起落山道(下)第十九章 匯(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二十四章 大軍直下河北(下)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十五章 愛恨河坊街(上)第十六章 日月昏昏(下)第八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下)尾聲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三章 北鄙備戰急(上)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二章 競速寶勝(下)第十四章 橫刀立馬英雄膽(下)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九章 沃州的援軍(上)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尾聲第十七章 做好密州之戰的準備工作(上)第七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上)第十五章 控扼膠東(上)第三章 爲了祖國(上)尾聲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十四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下)第二十三章 血冤(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尾聲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十一章 陸娘(上)第二十四章 喋血玉津園(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六章 整軍經武:徐規的工作(下)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一章 羊(上)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八章 牛(下)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二章 北?南?亂(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