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

楊安兒敗亡之後,隊伍由其妹楊妙真統領,楊妙真率軍與李全在磨旗山會師,兩人結爲夫婦,共同戰鬥;劉二祖失敗之後,郝定、石硅、夏全等人繼續抗金事業,先後歸附於李全名下。等到1217年,李全已經是抗金紅襖軍的集大成者,他選擇依附南宋,並且在1217年到1224年的宋金戰爭中屢立功勳。

但是李全不僅僅是義軍首領,更是有野心家的性格,他縱橫於蒙古與南宋兩方,不斷積蓄力量,爲自己爭取利益,紅襖軍餘部也在其手上徹底蛻化變質,後來,他排擠走忠肝義膽的彭義斌,徹底霸佔淮北、山東,不服從南宋號令,最後被宋軍誘殺。

死後,楊妙真帶着他的兒子李璮投靠蒙古,李璮被封爲濟南世襲萬戶,是蒙古最炙手可熱的漢人世侯。但是在忽必烈時期李璮造反,兵敗後投湖身亡。

不過在此時此刻,所有人都對自己日後的命運懵然無知,李全剛剛舉起義旗,各地紅襖軍首領遙相呼應,現在的紅襖軍正在連連奏捷。

蒙古洗劫河北之後,金朝的軍事力量已經徹底崩潰,山東金軍也縮首不出,紅襖軍各部佔據了蒙古洗劫之後遺留的州郡,開始擴張力量,攻城略地的活動也積極起來。由於高俊的原因,蒙古人對山東的掃蕩不足,而李全的起義則足足提早了一年,在高俊恢復實力的同時,李全的勢力“野蠻生長”,佔據了被洗劫的棣州、濱州、德州,又率軍包圍淄州,此時的李全向東可圖益都府,向西可圖濟南府。

可是,李全既沒有向東也沒有向西,而是千里迢迢的向南攻打東平府!

看上去奇怪,但也容易解釋:李全佔據的三州雖然是金朝軍政蕩然無存的地區,但也是經過蒙古洗劫、一片白地的地區,李全在這裡能找到很多走投無路願意落草的青年,但是果腹的糧食卻讓人頭痛。

這也是李全的命門所在,爲此,李全必須南下,打下一兩個富足的州府來。濟南府是兩路按察使司所在,但是外圍州縣遭遇了黑韃洗劫,民用不廣;益都府則已經被紅襖軍首領楊安兒視作禁臠,不容他人染指,所以李全乾脆聯絡了魯南各地的豪傑,共圖東平府。

三月初,僧虔頻頻偵查得知:紅襖軍李全部一萬五千餘人,在李全的親自率領下南下,沿途還在收集流民從軍;彭義斌部三千人,自兗州北上;時全部一萬人,自滕州、沂州等地向北,沿途鈔略;石硅部五千人,自南京路單州向東北而來;任福部四千人,自大沫堌向東平府來助陣!

各路人馬合計三萬七千人,而且還在不斷增加之中。僧虔雖然擔憂,心裡面卻暗暗有些得意:上次壽張被圍,前來助陣的不是友軍,卻是紅襖軍彭義斌,這讓僧虔鬱悶了很久。但是這次不一樣了,事實證明,狗改不了吃屎,逆賊叛匪又要來發難,高郎君這次必然幡然大悟,知曉叛匪之惡。

很快,高俊又得知了不少具體消息。

李全將自己的人馬分爲老軍和新軍,老軍是前來投靠的官軍遊勇和比較精銳的義軍,這些人是李全紅襖軍的精華所在,也是李全最爲倚仗的兵馬;新軍則是各路投奔的流民,幾乎沒有戰鬥力可言,在軍中乾乾雜役,壯壯兵威而已。

李全對老軍約束很嚴,嚴禁私下掠奪,但是對新軍要求一般,只要不是太過分,他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彭義斌還是老樣子,所過之處秋毫無犯,三千軍馬盡皆精銳(上次和高俊交手之後,彭義斌痛定思痛,繼續整軍,現在的彭義斌部比上次還要勇猛些許)。處於控制隊伍的考慮,彭義斌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肆意擴張,這一路上僅僅補充了不到百人,剩下的全部好言遣散。

時全則越發不成氣候,一路之上燒殺擄掠,比蒙古人還殘暴狠毒,但是彙集的各路土匪也不少。讓高俊玩味的消息是:這次時全的侄子時青似乎和叔父鬧了什麼彆扭,並沒有並路而行,而是帶着自己的部屬別開一路並肩而行,他這一路的軍紀還要遠遠好於時全。

相比而言,石硅、任福的人馬都比較類似李全。事實上,自唐代,河北設立牙兵以來,少量精銳軍官團+大量雜魚的編制就流行起來,即使官軍也是如此。像高俊、彭義斌這樣要求全軍具有戰鬥力的反而是少數了。

此時,高俊的軍兵已經達到了一千五百人,另有民兵四千人,自保綽綽有餘,更何況敵人的攻擊目標是東平府。

軍官們在爭論。

李銘、馮達等人堅決支持立刻發兵東平府,最好直接接掌該地;僧虔、潘正二人認爲雖然應該援助東平府,但是大敵當前不能自亂陣腳,接管一事只能徐徐圖之;樓升、範有田等人則根本不願意幫助東平府。

軍官們莫衷一是,個別膽子大的軍兵卻看到了機會。

這天,樓升正在帳內辦公,突然門口吵吵鬧鬧,什將通報,說是有幾名軍兵求見。

“讓他們進來吧。”樓升沒覺得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五六名軍兵鑽了進來,爲首的正是前番在八白石村軍兵聚會上爭吵的那個刀盾兵王僧奴。

“軍使,聽說高郎君要打東平府,您不同意。”

樓升有點疑惑地看着王僧奴,建軍以來,軍兵極少在大的戰略問題上詢問軍官。

在高俊軍中,人們把打軍棍用的訓導棍稱爲“小軍法”,把處斬用的鍘刀稱爲“大軍法”,樓升的意思非常明白。

王僧奴的嘴角不經意的抽搐了一下,但是隨即就擺出了氣急敗壞的表情:“樓軍使,你不忠於高郎君!”

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尾聲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尾聲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四章 伏(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九章 北院(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
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十六章 人情難做(下)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尾聲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十一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上)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八章 鑄爐(下)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二十章 國子監(下)第十九章 波濤誓,山石銘(上)第十二章 致力公心:潘正的態度(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二十二章 軍語法令(下)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五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上)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二十一章 糧倉劫營戰(上)第二章 說不出的話語(下)尾聲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九章 後遼的陷阱(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章 華東莊(下)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三章 商業(上)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十三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上)第四章 伏(下)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二十四章 風雷還,雷霆破(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四章 鎮州的酷暑(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二十章 以人民的名義(下)第十章 威震應州李雲龍(下)第二十二章 糧倉劫營戰(下)第十五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上)第四章 兩縣和(下)第二十章 敵與友(下)第十四章 東風惡(下)第十四章 木華黎重拳出動,太平軍設兵邯鄲(下)第二十章 深情寄(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九章 北院(上)尾聲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七章 陰差陽錯(上)第三章 轉運司(上)第二十四章 歸(下)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二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下)第十五章 在穩當可靠的基礎上,爭取一切可能的勝利(上)第十一章 見(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十三章 于闐的遺民(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六章 範汝增的火銃(下)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七章 東真的遺產(上)第三章 青萍之末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三章 賈濟川提調忠義軍(上)第二十一章 驚爆真州城(上)第十章 弓騎兵(下)第十一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四章 撼不動的柱石(下)第十章 暗流如潮涌(下)第二十二章 總有一天我的謎底會揭開(下)第二章 炮手就位(下)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