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金朝的陰謀(下)

“高汝礪可算是下去了,老了總不能戀棧權位。”李秉鈞剛剛從衛州回來,又與蒙古綱坐到了一起,帶來了開封府最新的見聞。

“幹了十年八年還不夠,還想在位置上做一輩子,高某不退當殺之!”蒙古綱對高汝礪的評價並不高,畢竟此人跟術虎高琪關係苟且,讓蒙古綱滿心不自在,就眼下的情況來看,蒙古綱是高琪要防範的一號敵人。

“在朝的奸人已經退了一半,可是在野的奸人還在肆意成逞兇,聽說,陛下已經差第四道金牌去催促高俊退兵,此賊卻還屯兵於河北,真真猖狂至極!這一仗打輸了,他損兵折將,山東也保不住,屆時朝廷三面受敵更加危險,他要是打贏了,以此賊的狼子野心,國家將有大難啊!”

蒙古綱何嘗不知如此,但是,金朝現在手頭還有多少力量呢?紇石烈志還有萬把來人,算是個能使喚的動的精銳,目前在浚州一帶。完顏承裔號稱二十萬,但實際可能只有五萬不到,多半還是剛補充的新兵守魏州。自己手上剛剛積累了三萬好軍兵,但眼下尚需實戰磨練,完顏合達在關中倒是幹得有聲有色,已經累積雄兵五萬,並且還儲粟七十萬斛,這是因爲蒙古人在過去幾年都沒能入侵陝西的原因,這倒也是一方雄霸。

除此之外,紇石烈鶴壽、孛術魯德裕等人尚且各自據守一方,擁兵上萬,完顏阿里不孫提控五千精兵鎮守洛陽,內族訛可元帥率兵四千鎮守蔡州,另外還有兩名完顏訛可也各自帶兵近萬,現如今就在河中府對岸,侯小叔背後。

總兵力加起來也就剛剛能和高俊相持平,而且,要說起兵馬的力量恐怕還要遠遠不如,唯一能夠勝過對手的還是有朝廷大義的名分在,如果能搶先下手進攻山東,絕高俊的後路,或許尚有一線勝利的機會。

但這正是讓蒙古綱更煩躁的事情,絕高俊的後路,這聽起來當然好,但打贏了又能怎麼樣?河北還是蒙古人的,到時候蒙古南征,朝廷可就真的連一絲抵抗的餘力都沒有了,而高俊現在在河北鬧個天翻地覆,朝廷說不準還有渾水摸魚的機會。

“如果能再添一支強兵勁旅,那勝算就大得多了。”蒙古綱頗爲苦惱,而李秉鈞卻抓住了話頭:“元帥,我不太懂兵事,如果咱們能從高俊手裡挖過一萬精兵,你看這戰事會如何發展?”

“勝券穩操。”一聽這話,蒙古綱來了精神:“你的意思是說,高俊手下誰願意歸正?”

“我倒是知道一個人,雖然久居高俊門下,但是多有忠君愛國之意,如果能曉以利害,責以大義,定能將此人拉攏麾下,屆時對付高俊就容易得多了。”

“高俊手下乃是一幫狼子野心的叛臣,有賊寇,有逃兵,還有南家,簡直就是個土匪窩,不知是哪位尚能忠心報國?”

李秉鈞卻故作高深,非要帶上來一個手下奴僕讓蒙古綱認識一下,後者有些摸不準李秉鈞的意思,讓那人上堂來見。

那人年紀不過三十歲,但臉上已經有不少生字辛苦的條紋,一臉憔悴,不過,舉動倒是很得宜,看得出來曾經是見過大場面的人。

“奴僕奧屯白撒見過元帥。”

“好了,李運臺讓你上堂,不知你有何話語要對本帥說?”

“不瞞元帥,小人本也是良家子弟,家父曾任許州軍事判官,因而我也曾選入侍衛親軍。

十年前,我曾隨十人長術甲通,以及侍衛親軍普蒲察阿虎三人一起前往宣德州,緝拿販賣私鹽的中都西南路巡檢馬軍溫迪罕僧虔……”

幾天之後,完顏珣就接到了蒙古綱的彙報,他火速批准了這一計劃,讓僧虔擔任延安行省,並因爲其破寧武有功,賜姓完顏。

派去的使者乃是張特立,得知官家都知道了自己當年的冤屈之後,僧虔不勝戰慄,下拜受詔。

“官家,官家也知道我僧虔的彌天大冤了呀!”終於得以恢復姓名的溫迪罕僧虔看着皇帝的詔書,不由得熱淚盈眶。

“恭喜相公今日沉冤得雪,官家得知相公冤情之後,不分晝夜督促秋官儘快查辦,現在才終於使真相大白。”

“草料錯蒙官家厚愛,此生此世肝腦塗地,爲國家效忠至死!”僧虔跪倒在地,面朝南方大行叩拜之禮,敲的地板咚咚直響。身後的軍將們也都無不動容,不少中級將領沒聽說過僧虔身上有冤案,但看到此時主帥痛哭流涕的樣子,也深深爲之感染。

“相公如今已經獲封行省,當自專其政,專謀國家,只奉皇帝之命。”張特立不緊不慢的講出這句話,倒是讓僧虔心裡一驚,他也不傻,很快就品出了這句話其中細細的含義:“這,朝廷難道……”

“相公不必多慮,大是大非如黑白分明,誰尊奉朝廷,誰慢待朝廷,這都是明擺的事情。尊奉朝廷既是相公的友,也是國朝的純臣,誰慢待反叛朝廷,就天地不容,這豈不是自然之理嗎?其中不容得有反覆橫跳。”

“話當然是這麼說……”,生前的心裡一下子疑霧重重,但終究不好在使者面前講出來,趕緊收斂情緒,安排婚宴款待使者,但原本沉冤得雪的好心情已經沒了一大半。

與此同時,完顏合達已經點齊兵馬準備向北,臨行之前,他默默焚香三柱,恭敬的供奉在一枚小小的銀鈿之前。

原來的衛兵因爲害肚脹病死了,完顏合達身後是新來的衛士,對於主帥的舉動有些奇怪,不知道臨行之前爲何要如此恭敬的面對一件女人的首飾。

一切的羞辱都以此日爲甚,從這一刻起,他就下定決心要洗刷自己與國家的全部屈辱。中都陷落之後,他想方設法逃回開封,天可憐見,受到朝廷重用,現如今已經掌管陝西各路兵馬,然而,與他一起接受公主賞賜的那個人已經背棄了當初的誓言,現如今驕縱成性,竟然覬覦神器。

高俊已經成爲了金朝最大的禍害,剿滅他是既定的義務,潘正雖然名義上已經與高俊分道揚鑣,但是兩個人聲勢相連,聽說潘正最新換的旗幟與高俊一模一樣,兩軍依舊旗幟相望,是一夥人!

既然如此,也就不能怪完顏合達下手了,他發誓,要爲國家碾碎像高俊這樣的敵人!

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尾聲第十章 燕(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尾聲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九章 劫(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四章 金麥(下)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尾聲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二章 糧(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尾聲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七章 鑄爐(上)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尾聲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
第二章 自願的陷阱(下)第十八章 濱州混戰(下)第八章 郭延嗣(下)第五章 自杞的挽馬(上)第二十四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下)第三章 新識與故交(上)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尾聲第十章 燕(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一章 守衛與潰散(上)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四章 方向調整(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七章 暮遲遲(上)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十五章 糧食(上)第十六章 苦?甜?怨(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四章 鮑員外的野望(下)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十三章 嚇不退的計劃(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二章 殷有禎(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三章 學校(上)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一章 聯虜平寇:完顏珣的選擇(上)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四章 我們一定要建設一支騎兵(下)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二十章 水可以絕,不可以奪(下)尾聲第六章 勸?恨?歸(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第九章 劫(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五章 苦?甜?怨(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一章 辟舉(上)尾聲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九章 燕(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四章 金麥(下)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尾聲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章 戰地風來草木腥(下)第二章 糧(下)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尾聲第十四章 村莊(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六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下)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七章 鑄爐(上)第一章 醉中看劍,再動星文(上)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五章 貨物(上)第三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上)第十二章 麥田伏擊戰(下)第四章 礪氣桃源鎮(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二十四章 上下同欲者勝!(下)第二十二章 驚爆真州城(下)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尾聲第六章 行路難(下)第二十章 李銘(下)第二十一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上)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三章 撼不動的柱石(上)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