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覺醒的巨人(上)

有關現代戰爭的論述,高俊也沒講太多,話題很快又轉移回對正面蒲察七斤的佈置上。

然而,稍後參軍部推演的結果讓人意外,蒙古騎兵及時出現,將太平軍重騎兵部隊兩千人從後面幾乎全殲。

這下子整個指揮部一片死寂,參軍典史面面相覷,損失兩千名重騎兵來打七斤很明顯不是大家想要的結果。

“話說,蒙古人現在還有這麼強的作戰意志嗎?他們騎兵的裝備和耐久應該都已經下降了許多,沒辦法維持這麼長時間的進攻吧?”剛剛又被調回參謀部的施信打破沉寂,率先這麼說。

“說的很有道理。”石莞動手將蒙古重騎兵的衝擊力從9改成了6,這下子,太平軍重騎兵由全殲變成了被擊潰,這倒是個可以接受的結果。

“依我看,六月風暴打得這麼久,蒙古人應該已經意志低沉。”施信把筆接過來,又塗了一下,將蒙古騎兵的衝擊力從6改成了4,這下子我軍重騎兵扛過了敵軍的第1一輪衝擊,挺到了援軍回來的時候。

按理來說,這樣重要的推演,高俊應該在現場親自監督,並且就推演的各種結果進行裁決。然而,此時他卻不得不履行自己的另外一項重要職責,聽取有關淮南情況的報告,因此喪失了糾正錯誤的機會。

“當時,司將軍來找我們,讓我們趕快走,可是殷姑娘卻堅決不肯回淮北來,說是淮南的饑荒應該由她來負責,所以就留在了當地,帶領災民求生路。”

“她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求什麼生路,你們怎麼不攔着她!”

“我們實在是攔不住,而且當時情況十分緊急,司將軍也是毫無辦法,恐怕他也難辭其咎,眼看要被下獄,只能拼死先將我們送出來。”

“殷姑娘現在在哪裡?”

“在高郵,還得給災民們治病、分配食物,南軍採取了困人之策,將紅軍所佔據的地方與外界隔離開,嚴查糧食的輸送,海灘各地也先後被宋軍佔領,現在淮南糧食斷絕啊。”

高俊短時間的沉默了,根據從淮南迴來的人所傳遞的消息,南宋朝廷藉口說有一個什麼組織叫漆社,密謀反抗朝廷,因此羅織罪狀陷害了一大批人。司忠信同情殷去寒的舉動,但此時也無法替她遮掩,只能想辦法把她送回北方。沒有想殷去寒還是老樣子,倔脾氣,居然還偷偷留在高郵,只是讓其他工作人員先撤往山東。

現在淮南是什麼情況,赤地千里,餓殍相接。說實話,災民們把殷去寒分了煮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一想到這個,高俊頓時脊背一陣惡寒。

“我現在就派人去淮南,無論如何要把殷去寒給接回來,她懂什麼!說句實話,咱們在江南佈下那麼多的網絡,搞了那麼多生意,其實都是爲決戰服務,現如今咱們跟南宋的關係也要變化了,是時候收手了,不要再擴大南面的投入!”

太平軍依舊將精力放在正面,高俊心亂如麻之下,草草的批准了參軍們制定的方案,出於對原本歷史的認識,高俊對蒲察七斤實在看不上眼,覺得此人既然在歷史上籍籍無名,想必也不是什麼慣戰良將,說不準隨便打一打就垮了。

太平軍士兵迅速的準備起來,高俊知道,此時,在陝西,在遼東,在信安的溏濼,在巍巍太行之間,數以萬計的太平軍士兵同樣在做着決戰前的準備。儘管由於通訊方式的滯後,他並不瞭解陝西和遼東目前的情況,但是他相信潘正和孫庭的能力,知道這兩個人一定會按照之前就制定好的方針,認真的在做秋收後決戰的準備。

“打垮蒲察七斤咱們就收手,等到秋收季節結束之後,很可能要等到九月後纔再次出兵,所以,這一仗務必全殲敵軍,切勿拖泥帶水,反爲不美。”高俊召集全軍營以上的軍官都來參與會議,在大帳之中掛着大幅的地圖,紅色的太平軍現如今正在開州附近休整,而綠色的金軍則在西部各州縣觀望,在北面,用藍色標識的是七斤所率領的上萬軍隊,他們剛剛徹底擊敗並殺掉了抵抗頗久的移剌衆家奴,士氣正旺。

“山東方面會幫助咱們拖住嚴實等人,咱們要趁着這個機會,任何人都不要出紕漏,尤其是後勤轉運方面!”高俊又忍不住了,當衆點了蒲察阿虎的名字:“你站起來,我問你,這次全軍的轉運任務,你有沒有信心完成?”

“報告太尉,我有信心。”

“囉嗦什麼?說有信心三個字就夠了,有信心是好事,但我要看你能不能做到,萬一我軍又因爲糧食不足而出現變故,你可要小心自己!”

“太尉,我有一個要求。請您以後不要再叫我阿虎了,我已經成年,並且有了漢名,叫蒲察先。”

“我管你鹹淡!現在在佈置軍事任務,不要說其他事!”高俊本來就對普查虎不滿意,這次阿虎當着大家的面提要求,雖然說的完全合情合理,但依舊讓他非常惱火,感覺十分不痛快:“是你在開封城裡那位權貴老爹起的嗎,咱們現在離開封不遠,你要是不想幹,隨時可以回開封去找你父親!”

阿虎頹然的回到位置裡。

和備戰聲勢浩大的太平軍相比,蒙古人確實顯得士氣要低落一些,儘管他們剛剛全力剿定河間府,但並不能讓士兵們對陣高俊時增加信心。過去幾年,高俊的名字幾乎與蒙古剋星畫上了等號,他指揮的戰役,蒙古人幾乎就沒討過什麼便宜。

“天下形勢變易,高俊已經成了進駐中原最大的對手,完顏朝廷反而不足爲慮了。”七斤也召集諸將商討對策,這位金朝降將依舊保持着女真人的裝束,但似乎完全忘了自己跟完顏朝廷有什麼關係。“他們一戰就消滅了上萬蒙古軍,這本事非同小可,咱們手頭也不過是萬餘人而已,雖然略精銳些,但未必是高俊的對手,大家要慎之又慎。”

前線的情形對他們已經越來越有利,七斤手中的兵力在增加,源源不斷的騎兵從河北各地趕來,他們有真定府庫藏的加持,個個都士氣高昂。

而且根據不能完全證實的消息,完顏珣已經下旨給完顏合達和郭仲元他們,命令金軍從霍州一線撤軍,河東形勢再次發生了巨大變化,劉伯林也趁勢率軍威逼,僧虔不得不退縮,放棄了在呂梁山的所有據點,回到了延安一代。

在這種情況下,太平軍這個剛剛展現威力的巨人,迎來了不願提及的一次戰鬥。

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一章 武學(上)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三章 狗(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尾聲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八章 血鐵(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九章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一章 北?南?亂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四章 商業(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七章 間諜(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尾聲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
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三章 李驍奇(上)第十二章 陸娘(下)第九章 支援前突(上)第十三章 工兵(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九章 山東的抗蒙根據地爲什麼能夠存在(上)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二章 紀念柳充國(下)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二十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下)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一章 武學(上)第八章 邢州的首戰(下)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二十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下)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三章 狗(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二十四章 萬物萌(下)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十三章 高牆深壘(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章 定風波(下)第七章 朝朝馬策與刀環(上)尾聲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十六章 西夏的內亂(下)第十五章 蔓纏藤絆(上)第八章 血鐵(下)第十九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上)第十九章第十七章 潘彥真的詢問(上)第五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四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下)第一章 北?南?亂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十四章 內侍局(下)第八章 說不明的想法(下)第四章 商業(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二十二章 聚賢賓(下)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四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八章 故?新?追(下)第四章 不知何處吹蘆管(下)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五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上)第十九章 反對單純防禦,實施積極防禦(上)第三章 礪氣桃源鎮(上)第十二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下)第十七章 人生險阻艱難裡(上)第十三章 火燒臨安城(上)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七章 間諜(上)第九章 正與奇(上)第二十二章 閒棋冷竈(下)第十三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上)第五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上)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五章第十六章 勝利與復仇(下)第十七章 密謀(上)第十一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二章 持續改善民生(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五章 驚心嬀川道(上)第十一章 競速寶勝(上)第十二章 兵貴勝,不貴久(下)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第五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上)第二十三章 步兵(上)第二十章 警備騎兵(下)第四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下)尾聲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