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易僉虔造買北私鹽(下)

除此之外,江北又有不少新軍——萬弩手、雄淮軍等等,一個個都是吞金的老虎,而且一定要論資排輩起來,這些新軍雖然比不上三衙和屯駐大兵,但也遠遠高於近幾年才從山東歸來的忠義軍,。他們跟淮南的地方官已經相處得比較融洽,所以能夠得到優先補給。此刻賈涉要面對的是一個極度貧窮的淮南,一個無法供應數萬忠義軍需求的淮南。

賈涉急眼了,要求一定要想方設法保證軍需供應,每天親自主抓這事,他黑着臉從盱眙軍通判廳來回走動,易僉虔每次見到他都得肝兒顫一下。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假設的強力舉措之下,淮南衆義軍的供給終於暫時穩定了,這也得益於金軍沒有繼續南下進攻,要不然的話,一旦金軍宜將剩勇追窮寇,那麼淮南糜爛,生靈塗炭,忠義軍的供應就更成問題了。

“不錯不錯,糧草器械都有了……這四十石鹽合不上帳!”審查着這幾天的入庫記錄,賈涉有些奇怪的問易僉虔。

“這,這怎麼能合不上帳呢?你看看這,你再看看這個……”易僉虔連忙給賈涉解釋出入庫的賬單,但是手卻微微有些顫抖。

賈涉冷冷的盯着易僉虔:“怎麼?到現在這個時候你還要騙本制使嗎?真以爲我不認識賬本!”

易僉虔冷汗直流:“制使明鑑,這鹽是多出來的,少了東西自然要追究,多了四十石鹽,難道還要……”

“你少給我打馬虎眼!”賈涉用力的把賬本一摜,抽出其中的幾張覈銷,一一指給易僉虔看:“你看看這張,平白無故多出來的尾牙是怎麼回事?這張爲何僦價如此之高?還有這個,這個。”漏洞被一一指了出來,這都是採購當中本有虧損,但是卻被莫名其妙的尾款補上的。

易僉虔再也隱瞞不下去了,只能從實坦白:“眼下軍科催得太急,實在是難以籌劃,因而平白多了好多虧損,下官實在是着急,不知如何彌補。恰好下官認識揚州的一個鹽商,然後,然後……”

賈涉冷笑一聲:“你這是買的北方私鹽吧?”

易僉虔的腿一下子就軟了,直接跪下來認錯:“賈制使,下官實在是沒辦法呀,眼下軍中缺鹽,疫病流行,可是官鹽價高鹽少,運輸不力,實在是買不到啊。唯有這北方私鹽味美價賤,下官實在是不忍心見忠義軍兵們無鹽可吃,所以才……”

賈涉苦笑一聲:“官鹽一斤200文錢,而私鹽不過是80文錢,你不買官鹽而買私鹽,剩下來的錢一方面用於堵住其他賬單的漏洞,剩下的還可以中飽私囊,讓我算算,你貪了起碼有幾萬錢吧。”

易僉虔無法解釋了。

“你可是闖大禍了,買賣私鹽是什麼罪,你個北方投誠來的人可知道?別看只貪污了幾萬錢,一旦事發,咱們幾個人通通都要去瓊州!”

賈涉揹着手在桌子前走來走去,在經過一陣的思考後,他的怒氣稍微消了一些:“我會盡可能幫你轉轉還此事,你接着去找官鹽,這件事你知我知!”

“那這些鹽……”

“分給忠義軍軍兵們吃吧,既然買來了就不要浪費。”

賈涉知道買賣私鹽是何等重罪,然而此時此刻官鹽運輸不利,忠義軍軍兵無鹽可吃,除了私鹽還能怎麼辦?爲了不影響前線大計,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能瞞得了一時就瞞一時。

在一個不經意之間,這項決定影響了很多人的命運。

史彌遠給李全的私人信件大約在幾天後送到了漣水縣,李全展開信一看,滿篇都是訓斥,意思很明白:你小子要是再敢這麼破壞抗戰,就小心淮南糧草盡斷。史相公手下兵馬衆多,不缺你這一路,要是再不聽話,直接讓三衙兵馬封鎖淮河江面,不讓你過河,你就帶着你這幾萬人馬跟金軍拼吧。

李全當然不會硬碰硬,而是極盡溫婉的寫了一封回信,甚至哭訴自己遭受了彭義斌和張惠的欺辱,纔不得不領軍退守自保,順道添油加醋罵了一頓賈涉,最後才提出自己的條件:第一要錢要糧,第二把賈涉罷免。這樣,他願意跟新任制置使一起作戰,和金軍血戰到底。

這是獅子大開口,史彌遠不會答應,但也做了些姿態。賈涉已經被降旨責罰,與此同時,史彌遠又下令給李全補充了一大批裝備,要求他剋期出兵,截斷金軍後路,以助此戰成功。

看着從淮南運來的糧草和軍器,李全信心滿滿,只要有這些東西就能招兵,只要招到兵就可以繼續訛詐南宋朝廷,這種一本萬利的買賣實在是太賺了。

但是在繼續和金軍作戰的問題上,李全卻有些忐忑,金軍勢力強大,而宋軍又屢屢賣隊友,僅靠忠義軍的力量能否繼續作戰此刻難說。

就在他比較迷茫的時刻,幸福的大禮包就撞到了頭上。

那天,正在檢閱軍務的時候,手下稟報說有人前來拜訪恩府,並說要送給恩府一樣大禮。

李全納罕的出門相迎,來人四十多歲,山東口音,見到李全之後直接問:“李鎮撫眼下正與北虜作戰,北虜傾巢而出,山東空虛,此時如若有人在山東再舉義旗,則形勢如何?”

“前後夾擊,金軍必敗。不過我山東豪傑已經殘破,楊安兒、劉二祖、郝定、郭方三均已身死,此時,又有何人能夠舉兵?”

“郎君說,現在山東漢兒,何人最強?”

“高俊。”

“此人是個無君無父之輩,不應算他,除此之外呢?”

李全想了一下,兩手一拍:“益都府的張林!好啊,我怎麼把他給忘了呢!”

“我家公子願意幫助鎮撫勸說張林,令張林反正,不過我家公子也有不少條件,除去恢復我家家產之外,還希望郎君幫一個忙。”

“果真能幫助我勸說張林的話,十個忙也應了,你且說。”

“等到功成之日,我家公子想請郎君幫忙捉住高俊此人,而且一定要活着。”

“你家公子與高俊有仇?”

而此時,高俊絲毫不知道有一個男人說愛他愛得要死,而且如果他知道李全的對話的話,一定會立刻猜出來那個混蛋就是呂仲騏。

不過他已經很久沒有想起過此人了,眼下他正在泗州城外安扎大寨。完顏珣下來命令,暫不南下,讓金軍各部在淮河沿岸駐紮。

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二十三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十九章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尾聲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尾聲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三章 魚(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尾聲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尾聲
第二十三章 滄州的解放(上)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三章 忍耐不是壞事(上)第二十章 凱歌雍雍(下)第二十章 耍雜技袁鏡變隊形,出奇跡太平夜踹營(下)第二十二章 喋血雞鳴山(下)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四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二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下)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第十七章 濱州混戰(上)第二十章 意離離(下)第二十三章 告別所有舊的想法 別害怕 不像話(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十八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八章 尺素傳(下)第五章 事重重(上)第一章 桃花盡日隨流水(上)第五章 大興府(上)第一章 紅襖起(上)第四章 忍耐不是壞事(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八章 民主國家兵工廠(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六章 抹不去的信念(下)第十五章 應將性命逐輕車(上)第十二章 見(下)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十二章 人(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一章 奮進的義軍(上)第十五章 左翼壘(上)第八章 軍隊(下)第九章 水火相勝,宋金交兵(上)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八章 洺州的反擊(下)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十五章 熬不過的非議(上)第十九章 風起雲涌(上)第二十四章 刑事法令(下)第八章 憧憬的災民(下)第十一章 土地(上)第九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合議(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十九章第五章 抹不去的信念(上)第十四章 于闐的遺民(下)第十二章 辟舉(下)第二十一章 逃避(上)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十七章 理不清的變亂(上)第二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下)尾聲第一章 幸運與善良無關(上)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二十三章 上下同欲者勝!(上)第二十一章 死囚牢(上)第十六章 高舉正義之劍(下)第四章 調五味諸將論敵策,布七路馮達調軍兵(下)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一章 問道中淮上(上)第八章 鐵血日張惠戰灘地,風雪夜孤軍襲宋州(下)尾聲第十九章 一些微妙變化(上)第十三章 魚(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九章 聚義宿遷縣(上)第五章 彩票法令(上)第十章 食鹽法令(下)第六章 走在情感與理智之間(下)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十二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下)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七章 戰與和(上)第六章 血戰房山兩元帥(下)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十一章 雄州的屠殺(上)第十三章 心殷殷(上)尾聲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八章 復仇的女子(下)第二十一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上)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