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掙不脫的鎖鏈(下)

很快,邊境地區的太平軍和蒙古軍隊就開始了激烈交鋒,而夾在中間的嚴實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情況,蒙古信使的傳信也含糊其辭,只是說太平軍有可能發生異動,大朝王師前來坐鎮而已。

“有這麼多蒙古軍隊在此,看樣子咱們重回山東的機會也到了,時不我待,倒不如率先進攻,以求立下大功。”嚴實和諸將商議,一定先蒙古人一步向東進發。

他們正處於山東根據地的西大門,太平軍對於這個卡在要地的心腹大患關注已久,早就制定了相當數量的預防計劃,嚴實剛剛出洞,太平軍就按部就班的梯次反擊,儘管兵力不足,但是由於事先籌劃得當,也打得有聲有色。

嚴實所率領的一萬多軍隊與兩千太平軍正兵、三千節度使鎮防軍在東廟一帶交戰,整場戰鬥持續了一晝夜,最後以嚴實率先撤出戰場而告終。

這一戰嚴重挫傷了嚴實的銳氣,他在這一年中攢下的寶貝精銳也折損不少,但太平軍何嘗不是傷筋動骨,也並未追擊,後退一步。

早在何志也的信使到來之前,高俊就已經得知了蒙古軍隊正在向山東根據地邊境進發的事情,畢竟,他也在不斷的派出人偵察北方敵情。

看得出來,這次蒙古人聲勢不小,雖說高俊早就堅信山東根據地一定挺得住,但是此時此刻,也應該適當的分擔山東方面的壓力纔對。

這次出擊由高俊親自指揮,帶着唐太平、徐規、白長年三個步兵營,外加藺中犖的騎兵營、林一舟的工炮兵營。

全軍在李固渡突然渡過黃河,對開州一帶的蒙古軍隊形成了巨大的側面威脅,,蒙古人對於高俊渡河的可能性估計得明顯不足,一時間極爲被動。

但天下強軍終究不會被這點困難所難倒,他們很快調整了部署,開始全力圍堵在河邊的太平軍。

在灘頭陣地的小小範圍內,太平軍近乎於背水一戰,在連續數晝夜的攻防之中,士兵們冒着敵人的箭雨,想方設法的修築營寨,穩住了灘頭基地。

也就在這幾天之內,船隊從黃河南岸帶來了大量的補給和軍用物資,幫助軍隊在黃河北岸河灘上這片小小的地盤兒站穩了跟腳。

這場血戰在許多年後也讓人記憶猶新,不少太平軍將士都能回憶得起來。官方上沒有給這場戰鬥起名字,但老兵們依舊懷念着他們在河灘那片小小的土地奮戰的經歷,這片小塊灘頭陣地往往也就直接被稱之爲小地。

高俊在小地之戰贏得了最後的勝利,迫使蒙古人步步後退,大名府有重新落入高俊手中的危機,在這種情況下,木華黎發覺山東那邊的情形果然不妙,爲此,他排出了更多的軍隊。

高俊畢竟只率領着一支太平軍,就算是山東河南兩路齊進,也根本不是敵人的對手,蒙古軍隊人數太多,而且訓練也普遍過關,在這種洪流之下,高俊,步履維艱。

不過,連高俊自己也未必清楚,有一個人一直在關心他的戰況,蒐羅跟他有關的情報,並且盯着他的一舉一動,儘管現在還在河南延津一代助手,但是,紇石烈志對於高俊的關注卻始終未變,關於現在的戰況,他也瞭解一些,知道高俊目前處境艱難。

“,溫敦郎君吃癟了,好嗎?這對他也是個教訓,叫他整日姐別想不着邊的事情,只不過,溫敦郎君畢竟也是國朝重臣,又是在和蒙古作戰,那咱們當然也不能甘於人後,現如今木華黎假皇帝,從河北抽調了那麼多人去山東,濟南一帶空虛,我軍也應該趁勢北上東進,從懷夢出發,攻打華州一帶!”

紇石烈志突然加入戰局,確實是河北形勢的天平,又出現了一次扭轉,自懷夢出發,他們一路上所向無敵,蒙古主力部隊慌忙又派出人來,對複合式劣質。

在這種多面用兵的情況下,河北形勢終於到了極限,除去史天澤治下的百姓,因爲史家替他們承擔了今年的各類租費,得以倖免之外,其他地區的百姓們都遭遇了事後的沉重壓迫,正是反抗意願最強烈的時期,而蒙古軍隊雖然往來無影蹤,似乎隨時都可能出現,但畢竟比以前稀薄了許多,這給了易軍重新壯大的機會。

包括李光在內的河北義軍,就在戰場後面,趁勢擴大徵兵數量,並且互相聯絡,準備組織起來再打一兩個縣城,好好的曬一下啊,木華黎的微風。

到處都在發生激烈的戰鬥,義軍們自發組織起來襲擊蒙古人的運糧隊,甚至脫單的蒙古部隊,山東前線的蒙古軍隊,市水利局,逐漸不能應戰。

,彈幕華麗不能放棄,河北還包圍着彭義斌以及張福,此時後撤就等於前功盡潰,還是要牢牢的堵住高俊,優先消滅彭義斌等人。

重新堅定了想法的木華黎,開始籌劃,這叫河東陝西一帶的蒙軍前來支援,但他隨即就得知了不好的消息,在這兩個方向上,敵我雙方的戰鬥同樣激烈。

完顏合達並不瞭解山東方向發生了什麼,但是當她得知何東的蒙古人正在卷其撤軍的時候,還是嗅出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

“河東方向留守的蒙古軍隊大約有5萬之多,河北方向的人是其數量的一倍,按理來說,這麼大的一支蒙古兵團,除去高俊之外,應該沒什麼對手了,不至於要讓河東的軍隊繼續向河北轉移,可見他們現在所遇敵人厲害非小。

這就是完全和他的推斷,儘管現在沒有時間做詳細的偵查確認狀況,但他卻對自己的想法有信心,這隻軍軍隊伍很快就渡過了黃河,進入了河東的土地。

完顏合達派信使去聯絡郭中元,打算兩路一起進羣,但是,使者到達河東才得知,郭中原的想法與完顏合達類似,兩個人齊頭並進,很快就咬住了蕭特穆爾。

,何東猛軍接到命令東來河北,但是卻始終不能成行,背後的金軍不懷好意的躡足跟上,讓他們感到芒刺在背,不能快速行動。

“現如今,不光是和是裂志東出,就連咱們的老對頭蒙古剛也已經和蒙古人交戰,趁着這次聲勢,王雲連連下令,要求晉軍各部主動出擊,蒙古剛已經率軍進入華州境內,消滅蒙古軍馬近百人,他們還要繼續北上。”,現如今王惠鎮守河南的太平軍大營,他派來的使者在向高俊講述戰況:,雖然說,太平軍有充足的戰場偵察,但這僅限於太平軍系統之內,對於其他戰線上的消息,更主要的則是依靠從開封府的來源,因此,在後方的王慧反而比高俊更瞭解戰場的大勢變化。

“好一齣大戲啊,不過咱們還得再添一把火。”高俊萬萬沒想到戰場形勢居然會出現如此明顯的巨大震盪,這齣戲已經失去了控制,但是高俊卻看到了渾水摸魚的好機會。

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二十章 狼(下)第五章 工廠(上)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尾聲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九章 北院(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
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一章 船隊(上)第二十四章 天淨沙(下)第二十章 狼(下)第五章 工廠(上)第十三章 彙集四方猛銳(上)第八章 兵者,詭道也(下)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九章 現代戰爭(上)第二十三章 昨夜東風吹血腥(上)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十二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下)第一章 金蓮川(上)第十五章 惠民司(上)第十四章 土地工作(下)第十七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上)第一章 蔭下行夏啓牽情網,燈前對夏師彈箜篌(上)第七章 翁城守衛(上)第十四章 餌與誘(下)第二十四章 千萬人的復仇(下)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八章 西軍營(下)第十八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下)尾聲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十一章 磨刀霍霍(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八章 艱苦卓絕的守衛(下)第十九章 勢窮力竭(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六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下)第五章 一日之差,百年之愧(上)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一章 山如是,海如是(上)第五章 突騎連營鳥不飛(上)第十三章 暗中人事忽推遷(上)第十八章 愛是無法解釋的死結(下)第七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上)第二章 破壞與建設(下)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二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下)第三章 鮑員外的野望(上)第八章 木柝傳,金鼓振(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三章 忙碌中又想起你 對我的若即若離(上)第十章 抹不去的污點(下)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第六章 彩票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二十三章 後與前(上)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第四章 新識與故交(下)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二十二章 留守司(下)第一章 說不出的話語(上)第三章 厲兵秣馬(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二十二章 血紅色的曙光(下)第十四章 黑鴉與花帽(下)第十八章 天理昭昭(下)第一章 尚書省(上)尾聲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三章 鎮州的酷暑(上)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六章 工廠(下)第二十章 上平西(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五章 輕銳檢山林(上)第十二章 雄州的屠殺(下)第二十一章 獻州的收復(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十四章 妥協(下)第一章 攻與防(上)第九章 北院(上)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十六章 軍管法令(下)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九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