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北都風雲(二)

大明宮早已覆蓋在茫茫大雪之中,但至少在中書省和總參謀部門口,積雪仍被清理得乾乾淨淨。尤其是今日,中書省前殿花廳之中,幾乎坐滿了人,細細一看,還都是四品以上的高官,其中還有幾人身上穿的乃是武官官服。

中書省自從李曜掌權以來,已經再次成爲大唐中樞的中樞,宰相們議事的政事堂便是設在此處,人多並不是什麼奇怪的事,只是像今天這般人滿爲患,多少還是有些意外。

但隨着剛剛平定兩川之亂的天下兵馬副元帥、中書令、左右十二衛大將軍、秦王李存曜的歸來,長安城裡的各路人馬,自然都開始往中書省聚集。一則是李曜此去兩川,前後足有三個月之久,積壓的政務不少;二則是兩川既定,其中能夠分潤的好處,也是各路勢力都不能錯過的。

正是因爲這第二條原因,無論是文是武,是嫡系功勳派還是名門貴戚派,此時都不得不來面見秦王,以期能從其中分得自己“應有的”一杯羹。於是,今日的中書省前殿花廳,便有了這樣一幅景象。

但今日的秦王似乎頗有些特意爲難這批官員的意思,自從早上進了政事堂,一直到陛下派人送來了“堂廚”——皇帝賜與重臣的御膳,也沒見他召見任何一名前來拜見之人。相反,今日的執筆宰相,司空、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王摶卻被從自己的公房被請進了秦王的公房,而據某些消息靈通人士透露,新接替崔胤上任的門下侍郞、吏部尚書李巨川一大早便進了秦王的公房。

有得這兩個消息,外頭的大臣們心頭就越發忐忑起來了。看秦王這個架勢,只怕在確定人事安排之前是不打算見其餘人等了。

就在外間猶疑不定之時,中書令公房之中,李曜放下碗筷,拿起一名小黃門遞過的錦帕擦了擦嘴,朝王摶與李巨川道:“軍隊方面的編制變動,大體便是如此,你二人有何看法?”

王摶搖了搖頭:“軍務非某所長,大王既然如此決斷,想來必有緣故,某並無異議。”

李曜也估計他不會對軍務插嘴,便朝李巨川望去。

“大王這等劃分……”李巨川沉吟了一下,道:“其實便是將手頭三十餘萬大軍分爲三分。首先是北衙禁軍,此前的左右龍武、左右神武分別更名爲左右天策、左右神策,又將左右羽林加入其中,如此北衙禁軍便有六衛。按照大王的編制來看,北衙禁軍六衛,每衛分一個牙兵旅和四個團,其中牙兵旅三千人,每團各四千人,每衛便合一萬九千人。六衛相加,共計戰兵十一萬四千人。從每衛人數編制上來看,北衙六衛編制最大。”

“而南衙禁軍,不少也都有更名,如今分別是左右聖翊衛、左右金吾衛、左右驍龍衛、左右鷹揚衛、左右飛虎衛和左右天狼衛。按照大王的意思,南衙十二衛每衛也分一個牙兵旅和四個團,牙兵旅一千五百人,每團兩千五百人,每衛合一萬一千五百人。如此南衙十二衛的總兵力,合計爲十三萬八千人。從編制上來看,比北衙六衛略小,但總兵力猶有過之。”

“第三支兵力,則是河中軍府,也就是大王此前的本鎮——護國軍。按照大王的規劃,河中軍大體上是維持原樣,共分左右開山、左右破陣、左右摧城、左右定遠、左右鎮遠和左右靖遠十二個軍,每軍也分作一個牙兵旅和四個團,但編制卻比南北二衙禁軍小得多,其中牙兵旅一千人,每團一千五百人,合計每軍七千人,整個河中護國軍總兵力爲八萬四千人。”

他喃喃道:“十一萬四千,加上十三萬八千,再加上八萬四千,合計共有戰兵三十三萬六千……當真是兵雄天下啊。”

李曜不置可否,以他對李巨川的瞭解,李巨川既然開口,絕不會只是感慨這麼一句。

果然,李巨川忽然面現疑惑,問道:“某有一事不解。”

“何事?”李曜問道。

李巨川道:“北衙也好,南衙也罷,都是朝廷禁軍,並非大王本鎮河東之兵馬。然而若按大王此次的計劃整編,則這南北二衙禁軍的總兵力,竟然高達二十五萬兩千之多,足足是河中護國軍兵力的三倍!”他微微一頓,看着李曜的眼睛,問道:“大王……如此自信?”

李曜淡淡地道:“難道,這有什麼可以擔心的嗎?”他從衣袖裡抽出一張白麻紙,遞給李巨川,道:“按照這個人事安排,南北二衙,穩如磐石。”

李巨川接過一看,只見那上頭寫的乃是一份南北二衙禁軍各衛的主官安排,其中北衙禁軍分別是:

左右天策衛大將軍:朱八戒、元行欽。

左右神策衛大將軍:李承嗣、李嗣恩。

左右羽林衛大將軍:李筠、張訓。

而南衙禁軍則分別是:

左右聖翊衛大將軍:張光遠、劉彥琮。

左右金吾衛大將軍:劉河安、魏遜。

左右驍龍衛大將軍:史儼、咄爾。

左右鷹揚衛大將軍:克失畢、王宗朗。

左右飛虎衛大將軍:陸遙、折嗣衝。

左右天狼衛大將軍:王宗儒、白奉進。

李巨川一看,眉頭先是舒展,但漸漸地,又蹙了起來。

“如何?”李曜問道。

李巨川遲疑道:“阿蠻前次雖然立功巨大,但以他的年紀,高居右天策衛大將軍,是否有些……好,就算阿蠻身份特殊,年紀雖小,功勳卻是不小,這一安排勉強也能說得過去。可是折嗣衝此子,雖然也屢屢有所表現,但畢竟,是驟然從旅帥身份一舉拔擢至右飛虎衛大將軍,某隻怕軍中會有人不服啊。”

李曜微微點了點頭,道:“阿蠻的功勞是足夠的了,年紀的問題,孤也曾再三考慮……安排他爲右天策衛大將軍,是因爲將來右天策衛職責格外重要,其主官必須是絕對能夠信任的人。”

李巨川頜首表示明白。

李曜又道:“至於折嗣衝,他能力是有的,現在缺的就是資歷了。按說,這提拔的確太快了一些,但是沒辦法,孤現在需要提拔他,而且……就在孤去太原之前,必須將他提拔到一個足夠高的位置,至於理由……”

李曜說到此處,王摶忽然眼皮一耷拉,而李巨川則濃眉一揚:“府州?”然後仍有些不解,遲疑道:“府州雖是要地,但似乎主要是可以對党項拓跋氏的定難軍形成威脅,然而以定難軍的實力,大王何必如此在意他們?昨個大王前腳返回長安,李思諫(拓跋思諫)後腳便有表奏,說是爲慶賀朝廷平定蜀亂,願意上貢五萬頭羊和兩千匹好馬,同時又送了賀貼到秦王府,獻上大批財貨……大王,李思諫這是怕了啊。”

李曜擺擺手:“李思諫是怕了,但不代表孤拔擢折嗣衝是爲了嚇唬他。夏州那個地方,用兵並不方便,孤目前並無打算要收拾拓跋氏。”他稍稍一頓,才道:“提拔折嗣衝,除了因爲他是個可堪塑造之人,另外自然就是拉攏府州折家,這是毫無疑問的。不過,拉攏折家的原因你卻弄錯了。孤王拉攏折家,不是爲了對党項人施壓,而是爲了……一旦河東局勢詭異莫測,府州既可以切斷天德軍南下之路,又可以威脅振武軍側翼,使這兩軍皆不敢輕舉妄動。”

李曜把這話一說,不僅李巨川面色一喜,就連王摶也收起了那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擡頭朝他看過來,面上有一絲驚訝。

李巨川和王摶不同,他完全是李曜的“自己人”,當下簡直有些眉飛色舞的意思,問道:“大王這是要收了河東?”

王摶在一邊也張大耳朵聽着,河東不比別處,那可是他們太原王氏的根基之地,事關重大,不得不時刻注意。

誰知李曜卻微微搖頭:“倒不是收了河東……”他輕輕嘆了口氣:“你們也知道孤此番之所以提前趕回長安,其實是不得已要去太原走一遭了。不過,孤雖然說過,此生不背晉王,但萬一有人在晉王面前進了什麼讒言,蠱惑晉王做一些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孤如今輔佐聖君、身負重任,卻總不能引頸就戮,就那般莫名其妙地冤死了吧?因此啊,有些個安排,還是要提前做好,以免事到臨頭,卻鬧個投鼠忌器。”

李巨川頓時有些失望,道:“大王,說句不知進退的話,河東那邊若是也由大王一手掌控了,以今時今日大王之實力,區區河北諸鎮,不出三年,必操於手!那時節,大王全有關中、河北、蜀地,甚至還有半個齊地。如此天下有半,朱溫等衆獠,誰能一試其鋒?屆時,誠可謂天下將定也。”

李曜仍是搖頭:“我等用兵,的確要講‘兵不厭詐’,然而用兵不同於做人。正所謂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我若爲河北之地而謀河東,那便成了背信棄義、恩將仇報之小人,縱然得償所願,可夜半子時,捫心自問,寧不愧煞?”

李巨川心道:“看來晉王不死,秦王是無論如何不會去奪河東的了,這卻如何是好?”當下便長長地嘆了口氣。

王摶卻笑了笑:“君子無所不能,有所不爲;小人有所不能,無所不爲。某意,大王今日因晉王之故,不可速得河北,也並非一定便是壞事。譬如他日,則或因今日之‘有所不爲’,反得其利……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李曜笑了笑:“承王相公吉言,希望如此吧。”

李巨川見了,心道:“不成,君子可欺之以方,秦王君子,若晉王老而不死,何時是個頭?我爲秦王幕僚,於此事焉能袖手旁觀?”當下心中便有所算計。

但算計歸算計,之前的問題還要繼續,便又道:“另外,大王用王宗朗與王宗儒二人爲南衙禁軍大將軍,每人統兵萬餘……”

李曜擺手道:“王宗朗乃是此次平蜀之戰第一個蜀軍降將,此人雖然未必有什麼大本事,但孤用他爲將,只不過是千金買馬骨罷了,算不得大事。至於王宗儒,他能趁國寶久戰力竭,將之擊傷,雖然未必足夠光明正大,多少還是有些眼光和能耐,而且孤聽聞他與王宗朗歷來不睦,用他二人,正可以互相牽制。”

李巨川恍然:“此二人將鎮守在……?”

李曜笑道:“一在梓州,一在遂州。”

李巨川便也笑了起來:“如此倒是妙極。”原來這兩地一在成都北面,一在成都東面,他二人分別鎮守,離得不遠不近,只要成都再有一員信得過的大將居中,則這二人便是再有什麼別的心思,也翻不起什麼浪來。

“如此,某對這份軍務調整計劃也再無疑問了。”李巨川如是說道。

李曜點點頭,道:“那麼,接下來說一個萬衆矚目的事兒……”他看了二人一眼,道:“自從平定蜀地以來,一定有不少人巴巴地在你們面前獻殷勤,爲的就是想知道,鳳翔、興元乃至兩川等地,空了這許多節帥的位置,孤王究竟打算如何安排……”

王摶笑道:“大王真是法眼如炬,情形正是如此,某都有些不勝其煩了。”

李巨川則嘆道:“文官都去了王相公那兒,到我這兒來的,可是頗有些武將啊……大王,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也難怪這些將軍們着急,一下子空了好幾個節鎮出來,估摸着跟大王日久的,估摸着自己勞苦功高的……什麼人都有。”

李曜淡淡地道:“你們也不必告訴孤王,去找你們的都有哪些人,因爲……”他目中透出一股堅決:“孤王不打算在這些地方設置節帥了。”

李巨川微微錯愕,王摶卻是立刻反應過來,眼前一亮,問道:“大王欲收權中樞?”

“有何不可嗎?”李曜揚眉反問。

王摶沉吟道:“某不憂其他,唯恐軍心不穩。”

他這一說,讓李曜一下子想起了宋太祖趙匡胤收兵權的事來了。

後世有史學家聶崇岐先生說:“宋太祖之杯酒釋兵權,即罷宿將典禁兵,與罷藩鎮乃截然二事。”李曜認爲此說極是。

禁兵,是中央政府所控制的軍隊;而藩鎮作爲地方軍閥,所控制的則是各自統轄的地方部隊。自中唐“安史之亂”以後,各地節度使擁兵自強,尾大不掉,造成了藩鎮割據的動亂局面。但自唐末五代以來,隨着強藩大鎮不斷地帶兵入主中央,改朝換代,中央禁軍的兵力逐漸強大,原來軍事上“內輕外重”、“尾大不掉”的局面得以改觀。大約自後唐李存勖滅樑以後,各地方鎮的兵力,不再具有與中央軍抗衡的實力,左右中原政局的,已主要是中央禁軍了。但由於禁軍大都是由藩鎮軍隊蛻變而來的,故中唐以來形成的“兵驕逐帥,帥驕叛上”的惡習不但沒有多少改變、反而進一步發展爲“廢置天子,變易朝廷”。故各朝之興亡,多視禁兵相背……至陳橋兵變,宋太祖黃袍加身,則更屬禁兵之賣主求榮。

“陳橋兵變”後,宋太祖儘管已黃袍加身,但“廢置天子,變易朝廷”之類的軍事政變,卻仍有可能重演。當時禁軍的九名高級統帥,或是太祖稱帝前的結拜兄弟,或是趙宋集團的中堅人物,他們在趙宋集團的崛起和“陳橋兵變”中均有極大貢獻,是趙宋集團的開國元勳,集兵權、功勳於一身。這種功高權重的情形,對宋太祖的皇位正是一個潛在的威脅:功高則震主,權大則不測。

當然,也不能把問題估計得過於嚴重。就宋太祖而言,他是從禁軍小校一步步被提升爲禁軍統帥的,十餘年間,一直在禁軍中服役,根基頗深,是禁軍中的實權派人物,對禁軍的向背有着絕對的控制力。就石守信、王審琦等大部分禁軍將帥而言,他們雖然與稱帝前的宋太祖稱兄道弟,但同時又有上下級之分,大都是太祖的部下。由上下級轉而爲君臣,尊卑高下大致依然,不會因趙匡胤“黃袍加身”而突生不平之心。

另外,太祖繼位後任命的禁軍最高統帥慕容延釗(殿前都點檢)和韓令坤(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當時分別駐兵河北,名位雖高而兵力有限。在京統領禁軍主力的將帥如石守信、王審琦等,卻又並非總帥,只是各掌本司兵馬。這樣,無論是在京還是在外的禁軍將帥,均無統帥全部或大部禁軍的權勢。“無其勢者無其心”,“彼可取而代之”之類的犯上作亂,實際上很難發生。

總之,從當時的實際情況看,禁軍將帥的反仄不軌之心雖不可不防,卻又不必估計得過於嚴重。當時最主要的問題,恐怕還是禁軍將帥的居功自傲,偃蹇弄權。

李曜很早就有收兵權之心,特別是節度使制度,在他穿越前的課本中,就一直是藩鎮割據的元兇,因此李曜對於節度使制度其實是很反感的,總想在有合適的機會之後將之剷除。而現在,他跟宋太祖當年的情況有些類似,這就讓他看到了動手的機會。

雖然宋太祖那會兒已經稱帝,而李曜如今只是掌握朝政卻並未稱帝,但他們二者有一點最大的相似之處,那就是其在朝廷主要軍事力量體系中,都同樣擁有足夠的權威。

因此,李曜最近一段時間,一得空便思索能不能從宋太祖收兵權的辦法中找到一些靈感,或者說借鑑一些成功的經驗,爲他自己的收兵權舉動加大幾分成算。

他回想了一下,宋太祖即位後,其實曾對禁軍的兵權進行了好幾次小規模的調整。

比如“陳橋兵變”後一週進行過一次;建隆元年秋又進行過一次。通過這兩次調整,禁軍殿前、侍衛兩司的九個最高軍職全部爲趙宋王朝的開國功臣所擁有。建隆二年三月,又進行了第三次調整。這次調整,撤罷了侍衛司的最高統帥韓令坤,而代之以石守信;撤罷了殿前司的最高統帥慕容延釗,並隨之裁撤了殿前都點檢這一最高軍職。故此次調整,實爲“杯酒釋兵權”的先聲。至七月“杯酒釋兵權”,又解除了六名禁軍將帥的兵權。

禁軍殿前、侍衛兩司,共九個高級職務,在“杯酒釋兵權”以前,已有一個空缺(石守信由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升任都指揮使,所遺副都指揮使一職空缺),一個裁撤(殿前都點檢一職被裁撤)。而七月“杯酒釋兵權”後,不到半個月,又解除了六位禁軍將帥的兵權。至此,原來禁軍中的九位高級將帥已有八人被解除了兵權(只有侍衛步軍都指揮使韓重繼續留在禁軍當中,改任殿前都指揮使),可見“杯酒釋兵權”的成效是十分明顯的。

而在“杯酒釋兵權”後,爲了兌現當時酒席上的承諾,也是爲了安撫失去軍權的禁軍將帥,宋太祖寡居在家的妹妹燕國長公主嫁給了高懷德,女兒延慶公主、昭慶公主則分別下嫁石守信之子、王審琦之子。太祖當時只有一妹三女,她們中竟有三人嫁往釋去兵權的將帥之家,說明這種婚姻是有着強烈政治色彩的。

這種安排,不但使石守信等人在一失(失去兵權)一得(與皇室聯姻)中獲得了某種心理平衡,更重要的是,使他們消除了“弓藏狗烹”之類的疑懼,進而以愉快而又積極的態度,主動地調整各自的社會角色,與時進退,以適應新的社會環境。如王審琦爲太祖義社十兄弟之一,“陳橋兵變”中因“翊戴之功”而升任殿前都指揮使。建隆元年,又兩度統領大軍,平息二李之亂,可謂功勳顯赫。但其有功不居,“杯酒釋兵權”後心態平和愉快,在地方節度使的崗位上創造出令人矚目的政績。其餘被解除兵權的將帥,雖然不是皆有政績,但大致都能淡化權欲,安然處世。如石守信“積財鉅萬,尤信奉釋氏”;高懷德“自爲新聲,度曲極精妙,好射獵,嘗三五日露宿野次”;都在新的政治環境中確定了適當的角色。

不過李曜又注意到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這批將帥雖然在“杯酒釋兵權”中被解除了軍權,調往各地爲節度使,但在後來的統一戰爭中,他們當中又有不少人根據需要被臨時調回軍隊。如開寶二年,王審琦任御營四面巡檢使,統領禁軍,隨宋太祖出征太原。慕容延釗建隆二年閏三月罷去殿前都點檢,出爲山南西道節度使,乾德元年又調任湖南道行營前軍都部署,率兵統一了湖南、荊南。韓令坤被解除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後,出爲成德軍節度使,仍可統領沿邊部分軍隊,“鎮常山凡七年,北邊以寧”。羅彥環“杯酒釋兵權”時解除了侍衛步軍都指揮使,出爲彰德軍節度使。乾德二年,又與李繼勳統領軍隊,“大破契丹”,乾德四年春,“又與閣門使田欽祚殺太原(北漢)軍千餘人於靜陽,擒其將鹿英,獲馬三百匹”。這說明,“杯酒釋兵權”這種寬緩的方式,既比較理性的解決了皇帝與開國功臣之間的矛盾,同時又使君臣之間保持了一種較爲親密的關係,留下了較爲寬泛的合作餘地。

前人對此頗多讚歎:“石守信而下(指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韓重、張令鐸、羅彥環等)皆顯德舊臣,太祖開懷信任,獲其忠力。一日以黃袍之喻,使自解其兵柄,以保其富貴,以遺其子孫……石守信之積貨鉅萬,懷德之馳逐飲度,豈非因以自晦者也。至於審琦之政成蔡下,重之功宣廣陵,卓乎可稱。

太祖善御,諸臣知機……與時進退,其名將之賢者歟!令坤、延釗素與太祖親善,平荊湖則南服,鎮常山則北邊載寧,未嘗恃舊與功以啓嫌隙。創業君臣,有過人者類是夫。”

所以李曜覺得“杯酒釋兵權”這件事,就其直接意義而言,一是預防了禁軍將帥用兵權發動政變,重演“黃袍加身”的故事;二是解決了開國將帥居功自傲、偃蹇弄權的問題,“銷跋扈之謀於杯觴流行之際”。所以,它的成功,極大地促成了宋初政局的穩定,使北宋避免了重蹈五代短命王朝的覆轍。正如後來明太祖朱元璋所言:“使諸將不早解兵柄,則宋之天下,未必五代若也。”

而如果從較深的層次看,“杯酒釋兵權”則意味着武人干政的結束,開啓了偃武興文之機。五代時期,是軍閥的天下,“長槍大劍”指揮政治,形成了重武輕文的社會風尚,正如王安石所言:“唐既亡矣,陵夷以至五代,而武夫用事,賢者(文臣)伏匿消沮而不見,在位者無復有知君臣之義、上下之禮者也”。

北宋立國之初,重武輕文的風氣依然如舊:開國諸將“官爵勳階並從超等”,位重勢大,“意多驕蹇”;而同爲開國功臣的趙普,卻屈居四品,“以樞密直學士立朝”。而“杯酒釋兵權”後,第一代開國將帥調出京城,“各守外藩”,武人干預中央政治的局面爲之改變。此後,新提拔的第二代將帥,資淺功薄,自然無法與趙普等開國文臣相抗衡了。故“杯酒釋兵權”後不久,趙普即出任樞密使,開始執掌軍國實權,後又“獨相十年”,總攬朝政,文盛武消之勢已是明若觀火。

從更深的意義上看,“杯酒釋兵權”所解決的,又是中國古代政治中的一個最爲棘手的問題──如何處理皇帝與開國功臣之間的矛盾。“鳥盡弓藏,兔死狗烹”,即誅殺功臣,是一些開國之君慣用的手法。這雖然也可以部分地解決功臣對皇權的威脅,但伴隨而來的腥風血雨,卻會造成沉重的陰影,扭曲和戕害幾代人的心智,從而對政治的昌明、經濟的發展、文化的繁榮產生極爲不利的影響。

而宋初的“杯酒釋兵權”,卻選擇了一種較爲理性和文明的方式。“杯酒論心,大將解印”,談笑之間,解決了一個歷代深感棘手的問題。當然,實際過程不會如此簡單。但自建隆二年七月後,絕大部分功高資深的禁軍將帥,既被解除了兵權,又保持了同皇帝的親密關係,卻是無可置疑的事實。這表明,宋初皇帝與功臣宿將的矛盾已經化解在一種較爲寬緩、平和的氣氛之中了。

這種寬緩、平和的氣氛,使得宋朝在其誕生之際就蘊含了一種不同尋常的開國氣象。遠在四川的後蜀政治家,就曾以旁觀者的清醒,覺察出幾絲信息。宰相李昊曰:“臣觀宋氏啓運,不類漢周”。此後,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對宋王朝的這種“不類漢周”的開國氣象有了更明晰的體認。如邵雍、程頤、范仲淹等就將“祖宗以來,未嘗輕殺大臣”作爲“本朝超越古今五事者”之一;蔡確、呂大防、曾布等,則更把“不殺大臣”、“不殺士人”、“不殺諫官”、“不以文字罪人”等等,統統指稱爲“祖宗家法”,以爲“三代之後,惟本朝祖宗所立家法最善”。

南宋名臣留正則雲:“本朝自古所無者三。藝祖皇帝受命之日,市不易肆,一也;祖宗以來,世傳二厚,雖甚威怒,未嘗妄殺,故論者謂不嗜殺人,惟本朝有之,二也;徽廟光堯兩行內禪,皆出自睿斷,三也。”

“自古所無”云云,雖然不無誇耀,但也確實道出了宋代政治運作中值得注意的一些變化──“受命之日,市不易肆”,較之於喋血宮門,兵連禍結,無疑多了一些文明和理性;威怒有度,不誅大臣,不嗜殺人,較之於天子一怒,伏屍百里,無疑又少了一些矇昧和野蠻;至於“內禪皆出自睿斷”(即皇帝本人自願退位),較之於慣常的皇位爭奪,也多少顯示出理性與矇昧的分野……總之,在宋代的政治生活中,野蠻矇昧的色彩在消褪,文明理性的色彩在增多,政治運作的文明化、理性化的程度大大提高。

這種變化,固然有其深刻的社會歷史動因,但另一方面,“自古創業垂統之君,即其一時之好尚,而一代規模可豫知矣”。從這一角度看,宋初的“杯酒釋兵權”,其最深刻的意義就在於營造了一種較爲文明和理性的開國氛圍,從而影響和帶動着宋代的政治生活向着相對寬鬆和自由的方向發展,並最終形成了“未嘗輕殺臣下”,“不以文字罪人”,“不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等值得肯定的政治傳統。而政治上的這種變化,又必然會促進經濟和文化的繁榮,給社會各個方面都帶來勃勃生機。

李曜雖然不希望弄出個“弱宋”似的政權,但這種理性的統治氛圍,是他非常欣賞的。因此在此前推出的各種改制當中,也儘量強調理性,包括推行的過程,都很少有強制性的。

但在節度使的問題上,他必須決絕。

節度使由於上馬管軍、下馬管民,順帶還有財權,自然而然的會導致各種割據,因此“三權分立”是他改革現有體制的一個基本策略。

於是他便道:“軍心?迄今爲止,孤尚未安排任何一鎮節度,邠寧、保塞、天雄三鎮,那都是晉王當年所舉薦,孤取華州,得金商等等,均未安排節度,今後也沒有設立節度使的打算。此番,朝廷收復鳳翔、興元乃至兩川,其地均以刺史爲政務主官,駐軍主官直屬南北二衙,不得參與地方行政。”

王摶想了想,問:“則南北二衙,其權又如何劃分?”

李曜道:“南衙之兵,由鳳台鸞閣行使調動權,由總參謀部行使臨戰指揮權;北衙之兵,由孤行使調動和指揮全權,若孤發出調令卻未曾親自指揮,則亦由總參謀部行使臨戰指揮權。”他見王摶未曾問起河中鎮兵,知道他是避免觸及自己的底線,便主動解釋道:“今後除非實有需要,否則孤不會在河中之外調動河中鎮兵參與鎮守,若要調動河中鎮兵外出征戰,也必有駐軍事宜的臨時處置措施。”

王摶思索了一下,有些遲疑:“南衙兵力雄厚,接近十四萬之巨,而鳳閣鸞臺所行的,卻是輪流執筆制度,大王在時自然無妨,若然大王不在長安,南衙諸相又難說是一體同心,倘若胡亂調度,卻該如何是好?”

李曜答道:“南衙十二衛將會分散駐紮各地,若無孤王調令,則除非長安有被外敵攻陷之虞,否則南衙諸衛不得調入京畿道。至於在外駐紮之時的調動,若無孤王調令,則須有半數以上同平章事附議署名,其調令方能生效。”

李巨川問道:“大王的意思是,北衙常駐京畿道,南衙分佈各地?”

李曜點頭表示肯定,但補充了一句:“北衙駐地,除京畿道之外,鄜坊、金商兩處也是”。

李巨川便又問:“那南衙十二衛的具體駐紮地,大王可已決定?”

“大體已經考慮過了。”李曜道:“蜀地方面,成都、梓州、遂州、渝州、夔州、峽州、瀘州、利州各駐一衛,蜀地以北、關中以南,則興元、鳳翔、商州各駐一衛,還有一衛,自然仍是放在齊地王師範那兒,給朱溫找點麻煩。”按照李曜的這個駐軍安排,十二衛裡面有三分之二駐紮在蜀地,這也是因爲蜀地剛剛平定,不得不駐紮重兵,至於漢中和鳳翔,雖然平定時間也不久,但畢竟離關中近,有四個衛駐紮,足夠彈壓任何可能的麻煩了。

李巨川嘆道:“三十多萬大軍,看似龐大,一旦分散到如此大的地面,卻也頗爲吃緊。想當初李茂貞、王建均有十幾二十萬大軍,如今被朝廷拿下之後,地面還是那麼大的地面,兵力卻只勉強剩個三分之一,也難怪……說到底,還是兵力不足。”

李曜卻不同意,搖頭道:“你只看到蜀地和關南兵力減少,卻未看見關中和河中兵力頗有富餘。按照孤方纔的安排,關中包括鄜坊,有兵十一萬餘,河中仍有八萬餘兵,如此便有二十萬,也不少了。至於爲何這般安排,只是因爲蜀地和關南,乃是朝廷腹心之地,不比關中、河中,須得應對朱溫等藩鎮威脅,自然無需太多兵力。畢竟,蜀地只有東面勉強算是威脅,但趙匡凝絕無膽量來捋孤王虎鬚,而南邊的南詔、西邊的吐蕃,如今都自顧不暇,是以兩川無須大軍鎮守,這八個衛放在蜀地,只是以備萬一。而關中、河中兵力充足,則是爲了對朱溫等藩鎮保持壓力,須得留出足夠的機動兵力罷了。”

三人又對具體的駐紮安排做了一番商議,才談到李曜打算北上太原爲李克用祝壽之事,對此李巨川頗有些不樂意,他道:“此番大王欲往太原一行,某以爲實在無此必要。鳳翔、興元以及兩川俱是新定,正要保持彈壓之勢,以免有心有不甘者趁機作亂,而且此番大王對全軍做了如此大的調整,也該坐鎮長安,以策萬全。如今只是因爲晉王一封書信,便扔下手頭如此多大事前去拜壽,且不說這壽筵是不是鴻門宴,單說耗費的時間巨大,就顯得極不妥當。晉王也是朝廷之臣,當爲朝廷多多分憂纔是,怎能這般……”

王摶也道:“如今局勢已然明朗,大王兵雄天下已是遮都遮不住了,此番怕就怕晉王受人蠱惑,大王此去就未免有些兇險了。”

李曜沉默了片刻,才緩緩道:“你等也不必過於擔心,孤雖然不肯忘恩負義,但正所謂慈不掌兵,孤在太原,也並非全無安排。”他頓了一頓,似乎微微猶豫了一下,才嘆息一聲,微微搖頭道:“至少,孤有足夠自保之力,若是要走,沒有誰能留得住孤。”

王摶與李巨川對視了一眼,都彷彿在對方眼中看到了一句“果然如此”,然後便聽見李巨川忽然問道:“聽說,晉王頭上有創,近年來不時發作,如今似乎是……偏頭痛了?”

李曜點了點頭:“根據孤得到的消息,恐怕的確如此。”

“聽說……”李巨川眼珠一轉:“偏頭痛須得忌酒和食用各種內臟。”

“嗯?”李曜微微意外,搖了搖頭:“孤對醫學無甚瞭解,這事兒恐怕王相公比較清楚。”說着就朝王摶望去。

王摶點了點頭,道:“大多數偏頭痛有此忌諱,除此之外,奶酪也是忌口之一,不過某不曾問診晉王,卻也不敢妄下定論。”

李巨川笑了笑,若有所思地喃喃道:“原來如此。”又道:“某還聽聞,晉王好強得很,一直不肯爲此就醫?”

李曜詫異道:“下己,你對晉王的瞭解,倒真是有些出乎孤的預料了。”

李巨川心中一驚,暗道:“秦王精明,我要再問下去,只怕便要露出馬腳了。”當下乾笑道:“都是道聽途說,道聽途說而已。”好在李曜也只是隨口一提,並不曾繼續追問。

等三人談罷,已是夜幕降臨,中書省外頭等着的人眼見得李曜今天是打定主意不見客,此時也都散了。

李巨川從大明宮出來,沒有回自己府上,卻匆匆朝河中醫學院在長安新建的分院趕去。他這麼晚纔來,院正王笉作爲女子,自然早就回了王摶的相府,李巨川知她不在,大搖大擺地進了院中,派親信去找來一位年近古稀的醫學博士。

等那頭髮花白的老醫學博士前來拜見之時,李巨川親自起身迎其入內,然後第一句話便問:“薛博士,若有一人,與曹操一樣身患偏頭風,有什麼辦法能夠……?”說着說着,聲音越來越小,終於除了他二人之外,再無旁人可以聽見。

那老博士聽完,道:“其實偏頭風此症,心病更勝身病,除了忌口之外,最大的禁忌,便是提到他心中的病因,當初曹操也正因爲此症而死。”

李巨川眼珠直轉,不知道想起了什麼。

傳說曹操自埋葬關公以後,每晚閤眼便見關公,這使他十分驚恐,爲了求得安寧,避免行宮舊殿的“妖魔”,於是他決定砍樹建新宮殿,誰知當他用佩劍去砍伐一株長了幾百年的老梨樹時,竟然出現了怪事:一劍劈下去,樹中的血濺滿了他一身。曹操大驚,當晚睡臥不安,只好坐在殿中,靠着茶几打了一會瞌睡,忽然看見那個“梨樹神”身穿黑衣、舉着寶劍向他砍來,曹操嚇得大叫一聲,驚醒之後,立即感到“頭腦疼痛,不可忍”。從此以後,經常發作、痛苦不堪,以後又遇到幾次驚駭,病勢更重,終於死去。

這個帶有藝術誇張的故事,說明了一個道理,就是心理不平衡造成的緊張情緒能夠引起一定程度的頭痛。後世醫學上把這種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頭痛,叫做情緒性頭痛或緊張頭痛。而像曹操這類頭痛病被稱之爲“偏頭風”,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特稱之爲“半側頭痛症”。現在一律稱之爲偏頭痛了。

其實這裡頭的原因並不複雜:人們在處理某些棘手難辦之事時,往往傷透腦筋,焦慮煩躁緊張。在這種情緒影響下,常常使人皺緊眉頭,頭頸部肌肉也被拉緊,呈收縮狀態,甚至引起痙攣。因爲肌肉及神經對疼痛十分敏感,於是便發生了類似曹操一樣的偏頭痛。如果情緒一直不好,頭頸肌肉一直處於緊張收縮狀態,時間久了,頭痛就會反覆發作,纏綿難愈。

這老博士如此一說,李巨川心中便有了譜,笑道:“原來如此,那便好辦多了……”

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六)第207章 邢洺之亂(五)第088章 勝敗之論第209章 出鎮河中(二十)第119章 兵從敵來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二)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八)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二)第192章 主客顛倒第053章 掌軍械監第214章 秦王之尊(二十)第210章 力挽天傾(六)第001章 必有後福第169章 洺州刺史(五)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四)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五)第107章 決議退兵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二)第212章 秦王變法(十)第037章 回到代州第167章 洺州刺史(三)第049章 五郎斷案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一)第215章 北都風雲(二十)第088章 勝敗之論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九)第063章 克用定計第188章 金珠何來第208章 再定關中(五)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八)第205章 金蟬脫殼(上)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六)第212章 秦王變法(十)隋唐五代歷史研究著作推薦第207章 邢洺之亂(八)第172章 敗軍之將第215章 北都風雲(五)第106章 勝負已分第188章 金珠何來第112章 可託百年第118章 三英再聚第049章 五郎斷案第091章 釣魚軍使第139章 孤女有依(中)第074章 飛騰指揮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五)第089章 党項軍內第215章 北都風雲(三)帝058章 河東派系(下)第184章 盈香妙坊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五)第208章 再定關中(七)第206章 淮揚風雲(一)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十)第063章 克用定計第207章 邢洺之亂(四)第098章 誰人謹慎第211章 掌控四鎮(三)第081章 潛龍勿用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四)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四)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一)第207章 邢洺之亂(五)第208章 再定關中(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五)第206章 淮揚風雲(一)第098章 誰人謹慎第152章 雲州之行(四)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六)第048章 父子決裂第122章 其中緣由第115章 王笉問計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四)第206章 淮揚風雲(四)第038章 各有所議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二)第206章 淮揚風雲(三)第210章 力挽天傾(六)第121章 親孃殺子第145章 李曜舉賢(下)第214章 秦王之尊(八)第133章 蓋寓試探第031章 心意微變第056章 英傑滿堂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一)第134章 真相浮現第207章 邢洺之亂(二)第210章 力挽天傾(二)第212章 秦王變法(十)第177章 我嫁給他第206章 淮揚風雲(三)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五)第120章 求見大王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五)第096章 神木之戰(下)第039章 女兒心思
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六)第207章 邢洺之亂(五)第088章 勝敗之論第209章 出鎮河中(二十)第119章 兵從敵來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二)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八)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二)第192章 主客顛倒第053章 掌軍械監第214章 秦王之尊(二十)第210章 力挽天傾(六)第001章 必有後福第169章 洺州刺史(五)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四)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五)第107章 決議退兵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二)第212章 秦王變法(十)第037章 回到代州第167章 洺州刺史(三)第049章 五郎斷案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一)第215章 北都風雲(二十)第088章 勝敗之論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九)第063章 克用定計第188章 金珠何來第208章 再定關中(五)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八)第205章 金蟬脫殼(上)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六)第212章 秦王變法(十)隋唐五代歷史研究著作推薦第207章 邢洺之亂(八)第172章 敗軍之將第215章 北都風雲(五)第106章 勝負已分第188章 金珠何來第112章 可託百年第118章 三英再聚第049章 五郎斷案第091章 釣魚軍使第139章 孤女有依(中)第074章 飛騰指揮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五)第089章 党項軍內第215章 北都風雲(三)帝058章 河東派系(下)第184章 盈香妙坊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五)第208章 再定關中(七)第206章 淮揚風雲(一)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十)第063章 克用定計第207章 邢洺之亂(四)第098章 誰人謹慎第211章 掌控四鎮(三)第081章 潛龍勿用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四)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四)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一)第207章 邢洺之亂(五)第208章 再定關中(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五)第206章 淮揚風雲(一)第098章 誰人謹慎第152章 雲州之行(四)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六)第048章 父子決裂第122章 其中緣由第115章 王笉問計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四)第206章 淮揚風雲(四)第038章 各有所議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二)第206章 淮揚風雲(三)第210章 力挽天傾(六)第121章 親孃殺子第145章 李曜舉賢(下)第214章 秦王之尊(八)第133章 蓋寓試探第031章 心意微變第056章 英傑滿堂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一)第134章 真相浮現第207章 邢洺之亂(二)第210章 力挽天傾(二)第212章 秦王變法(十)第177章 我嫁給他第206章 淮揚風雲(三)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五)第120章 求見大王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五)第096章 神木之戰(下)第039章 女兒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