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3章 掌軍械監

李曜知道,李克用既然示意李存孝說出這樣的話來,自己如果拒絕,那麼今後在李克用麾下,就再也沒有半分希望,甚至說不定還會被其視爲恥辱。對於李克用這樣的軍閥,李曜是絕不敢對他的善良心存奢望的,他們這種人,對於有才幹的人只有兩種態度:要麼爲我所用,要麼讓你沒用。而“讓你沒用”的最好方法,就是直接殺掉。

對太原王氏這樣根基深厚且具有全國性威望的名門世家,李克用心存顧忌,但是對於他李曜這樣的無根飄萍,殺起來當真是易如反掌,而且必然毫不手軟。

李曜心中忖道:“罷了,罷了,反正也是打定主意在河東混了,拜了李克用這個義父,倒也是一大方便——不管什麼時代,總是跟領導的關係越親密越好混啊!”

於是裝作大喜:“某豈敢與李給事、益光兄這等天下英豪相媲美?更何況大王威臨天下,某無半分功績,哪敢……”

“誒——”李克用擺手道:“這話就說得不對了,存孝和嗣昭方纔都與某說起此事,可見他們對你,是甚爲看重的,至於功績,眼下就有立功的機會,怕什麼?雖則某之義子都須得一步一步做起,但以你之能,卻也不費什麼力氣,莫非你還沒有信心不成?”

李曜一臉豪邁,慨然道:“既然如此,曜敢不領命?父親在上,請受孩兒一拜!”說着就要跪倒,心中卻道:“你是千年前的大豪傑,我拜你一拜,總比那些悲催的清穿分子拜那些害了中國三百年的蠻夷好……你雖然也是胡人,但畢竟一輩子心向大唐,未曾稱帝謀反,契丹來掠,你也全力反擊,算得上是唐籍胡人,再說也被賜了國姓,哥就不追究那麼多了。”

李克用本打算受滿這一拜,卻瞥見蓋寓給他施眼色,忽然想起這個義子不比其他,這義子還有別的作用,而且他看起來文人氣息更多一些,自己卻不好太端架子了,忙上前一步,不等李曜膝蓋落實,就將他扶住。

不過李曜既然已經動了,演戲總要演個全套,硬生生一個千斤墜跪將下去,倒讓李克用吃了一驚,心道:“此子果然有些本事,竟然有此大力!”

他見李曜雙膝跪實,心中不由歡喜。他是個收義子收慣了的,這時倒也很快就將他看做義兒了,笑道:“吾兒竟然藏私,做出這般文士打扮,談吐又清貴高雅,害得某隻把你當做書生郎了,卻不想竟然有這般力氣,險些將某帶倒!”

其實李克用這話明顯是誇張了,他此刻正當壯年,才三十五歲而已,以他的勇武,哪裡有可能這麼輕易被李曜帶倒?就算李曜全力出手,以他目前那還不圓融的青龍劍法,也未必在李克用面前討得了好去。更何況李克用天生一目微渺,雖也算殘疾,卻助他練成了冠絕當世的一箭雙鵰神箭,軍中號稱“飛虎子”,連韃靼人都心服口服,不敢對其心生歹意。

不過李克用既然要這麼給面子,他自然也要連忙告罪一聲,這乃是後世練就的本事,你什麼錯都不犯,怎麼讓領導體現自己的大度?當然,這其中要掌握一個“度”,沒有是不好的,但過猶不及,其中力度,就要自己拿捏準了才行。

客套話說完,就要談正事了,李克用本來是性急之人,但也知道有些話不能立刻拿來說,比如跟王家的事情,就不好馬上亮出來,而要在今後探明李曜的心思,然後旁敲側擊,讓他自己說出來,纔是正理。

當下便笑了笑,道:“吾兒既然拜了某爲義父,這名兒也該變一變,好在你我父子本都姓李,姓倒是不必變了……你原名曜,入了某門,當加一個存字,今後便叫存曜,表字依舊。”

李曜心道:“你還真是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動不動就給哥改了名字。好在我本名早已不用了,李曜既然能叫,李存曜自然也沒甚麼關係。”

“悉聽大王之命。”

李克用哈哈笑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不過正陽,某雖收你爲義子,然則這軍中功績,仍需一步步來,某亦不可使你一步登天,以免旁人嫉恨於你,是以……哦,你是願意按照原先安排,去掌軍械監,還是進某牙兵……”

“兒願掌軍械監。”李曜毫不猶豫道。

李克用微微驚訝:“爲何?吾兒當須知曉,這掌軍械監,能得軍功的機會,可是遠不如在牙軍之中啊!”

李曜決然道:“兒若爲尋常人,自然當選進入牙兵,搏殺數次,總能立下功勞,好做進身之階。然則今日蒙大王器重,收爲義子,則兒便當一切以大王所思爲兒之思,以大王所慮爲兒之慮。眼下黑鴉軍雖然橫勇,然則手中兵甲也不過與尋常兵丁一般,這豈能配得上黑鴉軍的聲威?兒料大王必然也以此爲憾,是故願意親掌軍械監,以兒多年在鐵坊督工研究之經驗,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質量,督造一批精良武器、盔甲,來爲黑鴉軍換裝,力爭在黑鴉軍下一次出兵之前,全面完成換裝,以最爲嶄新的面貌,最爲高昂的士氣,去掃除大王宏業途中一切魑魅魍魎!”

李曜見過的戰前動員和激昂宣誓不知凡幾,這番話自然說得鏗鏘有利,萬分堅決,一臉忠貞效死之狀,在這個時代,如此口才、如此演技,當真是足以令聽者凜然,見者傾心。

果然,李克用大爲感動,驚喜非常,站起來走到李曜身邊,兩手用力拍了拍也立刻戰立起來的李曜雙肩:“好!好!好!吾兒果然忠孝!此番所言,某深感之!……寄之!拿告身來!”

蓋寓立刻應聲而起,到旁邊書房裡拿了一張空白告身出來,遞給李克用。

李曜在一旁看得分明,那告身上,中書令、門下侍中、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以及另外幾位同平章事各已簽字畫押,在他們的姓名下面,還有尚書省下的各級官員簽字,如吏部尚書、吏部右侍郎等,最後則是一面鮮紅大印,印着“尚書吏部告身之印”八個篆書大字。而最前面寫的,則是“門下”二字,除此便再無其他,餘下整面空白。

李曜知道,這就是所謂的空白告身了。這張告身顯然是正經的“官方產品”,宰相簽名齊全,各級考官、授官、查驗官員簽名齊全,大印無誤,唯一差的,就是中間授予某人某職位的文字沒有填寫。至於最前頭的“門下”二字,則是唐時“聖旨”的標準格式。

並不是所有時代的聖旨都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頭的,這個開頭乃是朱元璋稱帝之後所施行的格式,在此之前根本不曾有過。

唐代的“聖旨”,其實更常用的稱呼是“敕旨”,大致上可以分兩大種、七小類,但是無論哪種,都沒有“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頭和用“欽此”結尾的。

封賞授爵一類的敕旨,就是第一大種:“制書”。具體來說,還要再分三小類,立皇后、立太子、封王和三品以上大官的,叫“冊書”,是寫在竹簡上的——仿古風竹簡。第二小類,叫做“制書”,用來行大賞罰、授大官爵、改革重大舊制度、赦免戰俘之類,寫在不會生蟲蟲的絹黃紙上;第三小類叫“慰勞制書”,是頒發給大臣們的表揚信和獎狀,通常也是寫在絹黃紙上。

格式很是簡單,起手兩個字:門下。然後就是正文,也就是這次要做什麼事。寫完之後,還有四個字:主者施行……其實還有幾個字,那就是時間落款。再往後就是方纔李曜所看見的那些落款了。長長十幾行,如“中書令臣某某宣”、“中書侍郎臣某某奉”、“中書舍人臣某某行”,這裡的“宣”、“奉”、“行”也有講究,此處暫不贅述。

至於這麼大一票,十幾二十個簽名,是不是很麻煩?當然麻煩,不過制度就是如此,不能不遵,實在如果其中有某職務暫時空缺,皇帝沒有任命下來的,可以在他簽名的地方寫一個“闕”字,也就是缺。如果是請假了,就寫“假”。如果此人外出公幹之類,不在京城,就寫一個“在某地”。

總之一句話,可以沒有人簽名,但這些官職必須要有,如果沒有,這份敕旨就沒有了合法性、嚴肅性和神聖性。

這其中,最關鍵的簽名是門下省的幾個,任何旨意,只要沒有門下省各級官員的簽名,譬如“侍中”、“黃門侍郎”、“給事中”的簽名,這份旨意至少在唐代,那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門下爲什麼權力這麼大?因爲門下省的設置,就是限制皇帝濫用皇權!它可以說是最高監察機構,監察誰?誰都監察,尤其是皇帝!

如果看了幾部清宮戲就以爲中國的封建君主專制,就是皇帝發話,下面一羣人說“奴才遵旨”,那真是太小瞧古人的“民主思想”了。

至少在唐代的大部分時期,皇帝的權力還是很受制約的。三省中“門下省”的核心工作,就是約束皇帝。在唐代前期特別是貞觀時代,理論上,如果一道旨意在門下省的官員審覈下不能過關,他們表示不簽名,那麼這份聖旨就發不出去。哪怕你皇帝在公文上親筆畫了老大一個“可”字,門下省的官員照樣有權把這份公文打回中書省叫秘書們重擬,甚至自己提筆上陣,在皇帝已經批准的敕旨上亂改一氣,再瀟瀟灑灑地扔回去,制度上也是允許的。皇帝你可以有本事換掉門下省的人,但是隻要門下不簽字,那麼這聖旨就是草紙一張,屁用不頂!

門下省的權力如此巨大,以至於聖旨一開頭就是兩字:“門下!”什麼意思?意思是這旨意是門下省審覈過的,是門下同意了的,是有法律效力的!

至於李克用手裡的告身爲何是空白的,這就是晚唐的悲劇了。這時候“節帥滿地走,檢校多如狗”,尤其是節度使麾下要任命幾個小官,如果還要一個個請示,朝廷和節帥們都覺得不方便,於是就有了方便辦法——宰相和官員們提前簽名畫押,蓋好大印,留出正文不寫,每個節帥那兒送一些,讓他們要任命官員的時候,直接填寫名字、職務就好,至於理由嘛……反正留了那麼多空地,您自個填就是了,別送到長安來煩人。

李克用作爲如今的天下第一強藩,手裡的空白告身那自然是一摞一摞的有,這種東西按照制式不同、簽名不同,可以任命的層次也不同,朝廷也並不怕節帥們胡亂填寫——有本事你填個某某某爲觀軍容使或者神策軍中尉,你看朝廷承認不。

李克用拿了這封空白告身,蓋寓立刻起身研墨,待墨汁出來,李克用便揮毫寫下:“晉陽李存曜,字正陽,隴西郡王、河東節度使,臣克用子,才堪大用,可掌軍械監。”他是武將出身,也不賣弄文才,就是一句“才堪大用”,便寫了個職務,算是完成了這項任命。然後便走過來遞給李曜。

李曜雙手接過,正要稱謝,李克用已然道:“吾兒大才,此等小吏,實在委屈吾兒,且好做,日後有功,必當高升。”

李曜自然稱謝。

李克用又道:“至於黑鴉軍換裝的事情,的確是一樁緊急要務,耽擱不得。某意,你明日便去到任,先熟悉熟悉,等你的人到了,立即開工。至於黑鴉軍內如何配合,你自與存孝、嗣昭二人商議,他二人如今都是‘典義兒軍’,正好與你配合。”

李曜看了李存孝一眼,見李存孝微微一笑,也不禁一笑,道:“大王放心,兒一定辦妥。”

“好,那便是如此了,明日你熟悉公務之後,晚間某在帥府設一家宴,你記得過來赴宴,與幾位在晉陽的兄弟,都見上一見!”

第032章 深林遇虎第137章 華夷之別第209章 出鎮河中(七)第144章 李曜舉賢(中)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五)第210章 力挽天傾(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八)第066章 晉軍後勤第211章 掌控四鎮(二十)第056章 英傑滿堂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三)第089章 党項軍內第016章 元審之怒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三)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八)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七)《舊五代史·李存孝傳》第208章 再定關中(五)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002章 五郎還魂第157章 萬家生佛(三)第216章 再續盛唐(三)第135章 存信受罰(上)第172章 敗軍之將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五)第080章 一戰破敵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八)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098章 誰人謹慎第117章 深夜相召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第046章 太原王氏第011章 河邊安扎第081章 潛龍勿用第119章 兵從敵來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八)第062章 故人來兮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四)第206章 淮揚風雲(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七)第215章 北都風雲(二十)第209章 出鎮河中(四)第111章 擴軍飛騰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一)第193章 危地最安第215章 北都風雲(四)第111章 擴軍飛騰第111章 擴軍飛騰第116章 兄弟情誼第175章 規劃未來(補全)第205章 金蟬脫殼(上)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七)第212章 秦王變法(五)第134章 真相浮現第208章 再定關中(一)第007章 一詠三嘆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第211章 掌控四鎮(七)第208章 再定關中(一)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二)第201章 竟是如此第213章 王業之基(七)第082章 折家來人第147章 下知千年第032章 深林遇虎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五)第157章 萬家生佛(三)第213章 王業之基(九)第209章 出鎮河中(二)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第088章 勝敗之論第208章 再定關中(一)第057章 河東派系(上)第210章 力挽天傾(八)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三)第114章 怕,不可恥第060章 得此佳兒第200章 必有緣故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三)隋唐五代歷史研究著作推薦第214章 秦王之尊(三十)第026章 擔憂蝴蝶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五)第011章 河邊安扎第085章 兵臨府谷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七)第144章 李曜舉賢(中)第134章 真相浮現第090章 神木定計第060章 得此佳兒第066章 晉軍後勤第216章 再續盛唐(三)第212章 秦王變法(二)第115章 王笉問計第207章 邢洺之亂(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三)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六)
第032章 深林遇虎第137章 華夷之別第209章 出鎮河中(七)第144章 李曜舉賢(中)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五)第210章 力挽天傾(五)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八)第066章 晉軍後勤第211章 掌控四鎮(二十)第056章 英傑滿堂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三)第089章 党項軍內第016章 元審之怒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三)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八)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七)《舊五代史·李存孝傳》第208章 再定關中(五)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002章 五郎還魂第157章 萬家生佛(三)第216章 再續盛唐(三)第135章 存信受罰(上)第172章 敗軍之將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五)第080章 一戰破敵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八)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第098章 誰人謹慎第117章 深夜相召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第046章 太原王氏第011章 河邊安扎第081章 潛龍勿用第119章 兵從敵來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八)第062章 故人來兮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四)第206章 淮揚風雲(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七)第215章 北都風雲(二十)第209章 出鎮河中(四)第111章 擴軍飛騰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一)第193章 危地最安第215章 北都風雲(四)第111章 擴軍飛騰第111章 擴軍飛騰第116章 兄弟情誼第175章 規劃未來(補全)第205章 金蟬脫殼(上)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七)第212章 秦王變法(五)第134章 真相浮現第208章 再定關中(一)第007章 一詠三嘆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第211章 掌控四鎮(七)第208章 再定關中(一)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二)第201章 竟是如此第213章 王業之基(七)第082章 折家來人第147章 下知千年第032章 深林遇虎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五)第157章 萬家生佛(三)第213章 王業之基(九)第209章 出鎮河中(二)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第088章 勝敗之論第208章 再定關中(一)第057章 河東派系(上)第210章 力挽天傾(八)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三)第114章 怕,不可恥第060章 得此佳兒第200章 必有緣故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三)隋唐五代歷史研究著作推薦第214章 秦王之尊(三十)第026章 擔憂蝴蝶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五)第011章 河邊安扎第085章 兵臨府谷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七)第144章 李曜舉賢(中)第134章 真相浮現第090章 神木定計第060章 得此佳兒第066章 晉軍後勤第216章 再續盛唐(三)第212章 秦王變法(二)第115章 王笉問計第207章 邢洺之亂(六)第210章 力挽天傾(三)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