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淮揚風雲(三)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說晉軍被魏博襲擊,李存信退而死守,上書飛報太原,晉帥李克用聞報大怒,親率大軍征討魏博。三月,兵發太原,過太行山,入洺州,繼而入魏博軍境,橫行相州、魏州,攻李固鎮在魏州城西南,在李固西50裡許的相州境內斬殺魏軍萬餘,直逼魏博首府魏州城。分兵遍掠魏博所屬的魏、博、貝、衛、擅、相六州。羅弘信聞報,自知不可敵,連忙告急於朱溫。

朱溫派飛騎馳奔鄆州城下,傳命龐師古率部繼續圍攻鄆州城,葛從周分兵入援魏博。

葛從周與氏叔瓊、張歸霸、張歸厚、張歸棄等奉命率數千精銳步騎,晝夜兼程,渡過黃河,屯兵於恆水,欲出晉軍之背後以斷其歸路。

李克用率兵回攻葛從周於恆水。汴軍知晉兵多善騎戰,在陣前多挖掘深坑,多壘土坎。克用愛子‘鐵林軍”指揮使落落率其鐵騎兩千衝陣掩殺,葛從周也發其步騎兩千出陣迎戰,雙方激戰正酣,不料落落戰馬遇到土坎突然仆地,張歸霸乘機將其生擒活捉。李克用一見愛子被俘,目眥欲裂,不顧一切向陣中衝來,欲救回落落,如同魔咒一般,騎術通神的李克用此番未及入陣,戰馬忽然也失蹄摔倒。汴軍一見,立刻向他殺來,情急之下,李克用回身向汴軍率先衝來的一名偏將射出一箭,汴將應聲落馬而死,汴兵見李克用之神勇一如傳聞,齊齊止步,不敢前往。這時李克用親兵親將百餘人馳騎將其救回,才脫離危險。葛從周望之跺腳大嘆,而後乘勢揮軍掩殺,此役鐵林軍損失兩千精銳。李克用痛失愛子,心神已亂,無心再戰,痛哭號泣,率軍退去。

落落是晉帥李克用的長子,愛若掌上明珠。克用救子心切,回到行營立即修書一封,派人送往葛從周營中,請其傳書朱溫,願從此與汴州盡棄前嫌,永結同好,以贖回落落。葛從周也修書一封交與來使帶回。

李克用讀罷來信,又是淚流不止,當即召來諸將商議,衆人深知李克用深愛此子,齊勸還師本鎮,以救落落不死。克用也無他法,只有退兵一途。當即傳令,回師而去。

且說葛從周飛書稟報朱溫,朱溫大笑三聲,視左右言道:“李晉帥爲救子,竟說願與某修好,這般不共戴天之宿敵,寧可信乎?”他自然不信能因此與李克用修好,一不做二不休,乾脆令葛從周將落落送交給羅弘信,然後回攻鄆州。

羅弘信見李克用大軍匆匆退去,重新調集兵馬,嚴防其捲土重來,又知朱溫心意,此時不是左顧右盼之機,乾脆橫下一條心,當衆殺李落落祭旗。從此,羅弘信對朱溫除了感恩戴德之外,也真正是再無二心了——因爲,沒有退路了。

李克用既已退兵,葛從周自恆水率部渡過黃河,僅7天便屯兵於楊劉城北約30裡,在鄆州城北約百餘里,復與龐師古合兵進攻鄆州。

鄆州城西門外有古樂亭舊城,時爲鄆兵據守,龐師古、葛從周欲攻而下之,朱宣懼其爲汴軍所有,於是發城中之兵往援樂亭守兵,誰料不僅樂亭城被攻陷,又損失數千城中兵馬。自此,兗、鄆二州所有屬城皆被汴軍攻佔,兗、鄆二城已是孤城自守。朱宣又多次求援於李克用,克用也發兵欲過魏州以赴援之,可均遭到羅弘信的攔擊,不能前往。

不得已,李克用再派李存信率大軍入魏博境,朱溫命葛從周赴援,仍屯兵恆水以拒之。不久,李存信攻貝州臨清縣城,葛從周率部馳援,兩軍相戰於宗城(在臨清城西北)。此役汴軍失利,晉軍乘勝追至魏州北門方退去。不久後,李克用再次親率大軍攻魏州,魏州兵拒戰於白龍激在魏州城西數十馬,大敗而退守魏州,克用追擊至觀音門(魏州羅城西)。葛從周奉命相救,仍屯兵於恆水,朱溫自統大軍繼其後。李克用得報:“朱溫已親率汴軍救援魏州,現已兵至內黃”,本欲出戰報仇,誰料此番因李曜已然南下,軍械監並未做出要打大戰之準備,因而軍備軍需竟然不齊,蓋寓飛馬而報之,李克用愕然之下,長嘆一聲,不敢再戰,急傳令退軍還鎮。

其實李克用也好、蓋寓也罷,他們都不知道,軍械監的儲存軍備是足夠的,即便李曜私下賣掉大批軍備,然而僅用軍械監剩餘儲備,支持十萬大軍打個半年,也絕無問題。軍械監這邊真正的問題在於:今時今日,只要沒有李曜的手令,幾乎沒有人能從軍械監提出任何軍需!

聽聞李克用退兵,暗地裡大鬆一口氣的朱溫也立刻還鎮汴州,同時命葛從周等率援救魏州汴軍,赴鄆州會龐師古,繼續圍攻鄆州城。

朱宣軍需將盡,兵將日少,食用不足,形勢逐漸危機,自知不能與汴軍再相攻伐,於是增固城牆,加高城垣,又深掘拓寬城壕引清河水,以求固守待變。

時日穿梭,朱溫攻城的一切準備就緒。當月十五,龐師古驅動兵馬,設營於清河西南,十七日,命諸將多造浮橋,葛從周乃取清河內小船,用野葛把舟連在一起。二十日夜,葛從周順水移索船至城南壕上以爲浮橋,其他各部也將浮橋移到城壕之上,龐師古命中軍率軍衝過浮橋,架雲橋躍上城壘,喊殺之聲震動田野,鄆州兵大懼潰敗,朱宣料知不能守,乃在心腹親兵的保護下,攜帶家眷拋軍棄城出東門欲逃奔兗州,葛從周聞訊,率輕騎追至中者改在鄆州城東向縣境,朱宣及妻榮氏走投無路,隱匿於山野鄉民草欄之間,鄉民以爲是賊,舉棍痛打,情急之下只好以實相告,鄉民恨其連年構兵害民不得安生,竟將其擒住縛獻於葛從周,押赴汴州。

二十三日,朱溫入鄆州城,命以龐師古爲天平軍留後。

時兗州城中糧盡,朱瑾與史儼、李承嗣等出城往豐縣、沛縣覓糧,只留康懷貞等守兗州城。朱溫得報,立刻命葛從周爲先鋒,率銳騎晝夜疾馳攻兗州,自與龐師古率大軍繼後,以長子朱友裕爲知鄆州兵馬留後,駐守鄆州。

鄆州城至兗州城僅150裡許,葛從周率部晝夜兼程,僅一日就抵城下,不久汴州大軍又至。兗州守將康懷貞、判官辛結、部將胡規、閻寶及朱瑾次子朱用貞聞鄆州已經失守,朱宣被擒,便舉城投降。朱溫聞訊,立刻率汴軍入兗州城,獲朱瑾妻。朱溫見其貌美秀雅,當即收入後堂,伴侍臥牀。

朱瑾聞兗州危急,當即馳援,可已被汴軍佔有,嘆無所歸,只得率其部衆趨奔沂州,沂州刺史尹處賓閉城拒不接納,又投奔海州,與海州刺史朱用芝及太原將史儼、李承嗣等欲共保海州,可龐師古率大軍近逼海州,朱瑾自知不能守,乃率部衆及州民投奔淮南楊行密。

楊行密得報,親自上門拜訪客居淮揚數月的李曜,二人密會半日,無人知其所商。

待得朱瑾一行進了淮揚境內,楊行密帶上李曜,親自至高郵迎接,解玉帶相贈,表朱瑾爲徐州武寧節度使,朱瑾落魄至此,竟得如此禮遇,心中感懷,從此盡心效命於淮南,河東將領史儼、李承嗣也隨入淮南,暫時聽命於李曜。

且說朱溫命龐師古追擊朱瑾於海州,自己率隊回汴州,其夫人張氏前來迎接,相見之後,朱溫告之道:“朱瑾之妻現無所依靠,某意,不如把她帶回汴州安置,她如今也隨軍而來。夫人既來,一切皆聽夫人處置!”邊說邊與張氏進入行營。

張氏深知其意,假裝全然不懂,遣人請瑾妻前來相見,瑾妻見張氏後大禮參拜,張氏見其果然嬌豔秀美,也以禮回拜,然後上前拉着她的手流淚道:“兗州、鄆州與汴州同姓朱,曾結盟爲兄弟,不想昆仲間因小故而大生干戈,竟使姐姐受辱至此。假如他日汴州不幸失守,我不也將似姐姐之今日嗎!”

說罷,又哭泣淚下。朱溫聞聽此言,心中發虛,不敢再有他想,便與張氏商議,不如將她送到佛寺安置。瑾妻本不欲相從朱溫,樂得聽從,張氏便度其爲尼姑,且每年在財物方面多加資助。

自此,朱溫盡有宣武、宣義、河陽、佑國(洛陽)、忠武、感化、天平、泰寧諸軍,中原20餘州皆爲朱溫統轄之地,惟平盧軍節度使王師範尚保有青州、淄州一道,然也服於朱溫。

朱溫與朱宣、朱瑾自結怨以來,前後10次舉兵興師攻鄆州、兗州,4次敗績,終盡有二州之地,算是實現了爭霸中原的志向。

與歷史相比,此番朱溫攻佔鄆州、兗州之時他才年僅43歲,比史書中早了三年,如此“年紀輕輕”就幾乎統一了黃河以南的中原之地,成爲當時實力最強的藩鎮,已是名副其實的中原霸主。

中原,是西周的王畿之地和其親族諸侯的分封之地,故而古時相對於四周邊疆及“蠻夷”之地而稱其爲“中原”,其地包括今天的河南全境,河北、山西的北部,山東的西部,陝西的東部。古來就有得中原者則得天下,失中原者則失天下的說法,所以中原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遂有成語曰:“中原逐鹿”。鹿是獵人們共同追趕捕獵的對象,被比喻帝王之位、國家政權,意思是羣雄最後要在中原爭奪天下。由此可見中原在歷代政治、軍事中的重要。在這個藩鎮羣雄各懷野心而相互攻伐征戰的年代,這片具有無限神奇魅力的廣裹大地,已被朱溫這個狡黯兇悍、野心勃勃的人搶先盤踞。

但,他不滿足,他也不會滿足。

在朱溫看來,在這個不是吞食別人,就是被人吞食的時代,擺在他面前的路只有一條——征戰。他別無選擇。

腳踏着中原大地,手握着強大的軍事實力,心懷着無比的自我欣賞,目睹着動亂不寧的時局變化,他要選擇的路就是一條——征戰。他絕不想有其他選擇。

他將繼續利用自己與鄰道軍鎮的矛盾,利用鄰道諸軍鎮之間的相互征伐,不斷對外用兵,蠶食鄰道,吞併諸鎮,以此來不斷拓展其統治區境,擴大其軍事實力,而後……誰知道呢?

第068章 孫揆來也!第101章 攻守夜襲(中)第176章 洺州密會第215章 北都風雲(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八)第113章 蓋寓之勸第210章 力挽天傾(八)第210章 力挽天傾(七)第186章 盈香妙坊(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二十)《舊五代史·李存孝傳》第211章 掌控四鎮(九)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七)第062章 故人來兮第187章 竹韻荷香第072章 澤州破敵第143章 李曜舉賢(上)第213章 王業之基(五)第104章 如何是好第214章 秦王之尊(六)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三)第206章 淮揚風雲(二)第027章 至誠君子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一)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一)第213章 王業之基(二十一)第208章 再定關中(五)第216章 再續盛唐(三)第183章 密入汴梁第212章 秦王變法(十)第180章 知己知彼(下)第127章 兄弟之義(上)第046章 太原王氏第035章 初見存孝第120章 求見大王第019章 君子之風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三)第211章 掌控四鎮(四)第215章 北都風雲(七)第080章 一戰破敵第206章 淮揚風雲(四)第166章 洺州刺史(二)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九)第215章 北都風雲(一)第211章 掌控四鎮(三)第123章 大義之論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四)第199章 初見敬翔第069章 伏擊孫揆第208章 再定關中(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九)第147章 下知千年第135章 存信受罰(下)第213章 王業之基(四)第208章 再定關中(九)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四)第204章 十六應真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四)第207章 邢洺之亂(二)第208章 再定關中(四)第197章 汴軍核心第099章 夜襲之前第131章 教訓孫兒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七)第209章 出鎮河中(七)第001章 必有後福第215章 北都風雲(二十)第132章 分析用人第145章 李曜舉賢(下)第135章 存信受罰(下)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六)第029章 潞州驚變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一)第014章 果然來了!第206章 淮揚風雲(三)第212章 秦王變法(六)第053章 掌軍械監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四)第214章 秦王之尊(八)第213章 王業之基(四)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八)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四)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四)第153章 雲州之行(五)第201章 竟是如此第215章 北都風雲(九)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九)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一)第215章 北都風雲(八)第115章 王笉問計第214章 秦王之尊(一)第141章 林甫之後第212章 秦王變法(六)第024章 馮霸之死第141章 林甫之後第213章 王業之基(九)第140章 孤女有依(下)党項族拓跋部的發展第173章 主僕之議
第068章 孫揆來也!第101章 攻守夜襲(中)第176章 洺州密會第215章 北都風雲(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八)第113章 蓋寓之勸第210章 力挽天傾(八)第210章 力挽天傾(七)第186章 盈香妙坊(三)第214章 秦王之尊(二十)《舊五代史·李存孝傳》第211章 掌控四鎮(九)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七)第062章 故人來兮第187章 竹韻荷香第072章 澤州破敵第143章 李曜舉賢(上)第213章 王業之基(五)第104章 如何是好第214章 秦王之尊(六)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三)第206章 淮揚風雲(二)第027章 至誠君子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一)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一)第213章 王業之基(二十一)第208章 再定關中(五)第216章 再續盛唐(三)第183章 密入汴梁第212章 秦王變法(十)第180章 知己知彼(下)第127章 兄弟之義(上)第046章 太原王氏第035章 初見存孝第120章 求見大王第019章 君子之風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三)第211章 掌控四鎮(四)第215章 北都風雲(七)第080章 一戰破敵第206章 淮揚風雲(四)第166章 洺州刺史(二)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九)第215章 北都風雲(一)第211章 掌控四鎮(三)第123章 大義之論第209章 出鎮河中(十四)第199章 初見敬翔第069章 伏擊孫揆第208章 再定關中(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十九)第147章 下知千年第135章 存信受罰(下)第213章 王業之基(四)第208章 再定關中(九)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四)第204章 十六應真第210章 力挽天傾(叄四)第207章 邢洺之亂(二)第208章 再定關中(四)第197章 汴軍核心第099章 夜襲之前第131章 教訓孫兒第210章 力挽天傾(十七)第209章 出鎮河中(七)第001章 必有後福第215章 北都風雲(二十)第132章 分析用人第145章 李曜舉賢(下)第135章 存信受罰(下)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六)第029章 潞州驚變第213章 王業之基(十一)第014章 果然來了!第206章 淮揚風雲(三)第212章 秦王變法(六)第053章 掌軍械監第210章 力挽天傾(廿六)第214章 秦王之尊(卅四)第214章 秦王之尊(八)第213章 王業之基(四)第215章 北都風雲(十八)第209章 出鎮河中(廿四)第215章 北都風雲(廿四)第153章 雲州之行(五)第201章 竟是如此第215章 北都風雲(九)第211章 掌控四鎮(十九)第214章 秦王之尊(廿一)第215章 北都風雲(八)第115章 王笉問計第214章 秦王之尊(一)第141章 林甫之後第212章 秦王變法(六)第024章 馮霸之死第141章 林甫之後第213章 王業之基(九)第140章 孤女有依(下)党項族拓跋部的發展第173章 主僕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