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九章 建國稱帝的可能性

似洛陽這種地方,曾經是漢人的都城,百姓天生優越,歸屬感也比尋常百姓要強,收復之後,很快就能夠恢復過來。

宗雲的義軍那是有口皆碑,每過一處,於百姓秋毫無犯,軍紀嚴明,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便是義軍欺負百姓,拿個包子不給錢這種事情,也會受到軍紀的嚴懲。

而每個加入義軍之人,都經過了嚴格的篩查,做大事的意識比較強,也不會在這種小事上犯渾。

當然了,私底下做些惡事的也不是沒有,只是神行飛符營除了刺探軍情之外,也負責義軍的內部監察。

黑狐軍和紅旗墰之類的營團,曾經都是刺探和暗殺爲主的組織,真要調查內部人員,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再加上宗雲的威望無人能及,義軍之中人人俯首帖耳,從不敢有半分冒犯,類似的事情也就很少發生了。

洛陽的百姓親身感受和體驗過之後,對義軍更是擁戴。

而洛陽城中可不僅僅只是尋常百姓,裡頭更多的是百年望族或者世家豪門。

得到這些本土勢力的認可,有這些士族和豪紳大戶幫着平息,整個洛陽也就安穩下來,很快步入了正軌,而這些望族和豪閥的勢力遍佈各地,一番宣傳之下,義軍的聲望也就更是如日中天了。

至於那些隱藏在民間的細作或者漢奸,早已被城頭掛着示衆的一排排屍體給嚇壞了,恨不得趕忙逃離洛陽,又豈敢作惡。

這洛陽城外還用蒙古人的腦袋,築着好幾座大京觀,無論誰看了,都覺得內心震撼驚駭,局面自然也就安定了下來。

洛陽有多麼重要,這是毋庸置疑的,即便對於整個天下的佈局而言,都是分量極重。

打下了洛陽,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宗雲的義軍已經有了與南宋朝廷分庭抗禮的資格。

就算宗雲現在建國稱帝,也已經在情理之中了。

縱觀歷朝歷代,許多舉旗造反的農民軍,都會佔領一個曾經作爲國都的地方,以此來作爲根據地,更可以名正言順當皇帝,可惜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數來數去,卻不是很多。

涉及到建國稱帝這種事情,義軍的人心思也就活絡起來,可以說是各懷鬼胎了。

所謂利益薰心,財富和權勢,都會腐蝕人的心靈,使人變得貪婪,甚至邪惡。

這些人跟隨宗雲,難道只是驅逐蒙古蠻子這麼單純?

不。

雖然他們不願承認,但最終的目的,誰沒奢望過能夠當從龍有功的開國元老?

義軍的人都懂得作此等想法,試問天下人又該如何想?南宋朝廷又該如何想?

朝廷的軍隊原本就在義軍屁股後頭,但他們終究不可能滿足於一直拾人牙慧,跟在義軍後頭撿便宜。

似淮南的一些小軍鎮,以及淮北的一些州府,或許他們會甘之如飴地收入囊中。

或許他們會樂於見得義軍高歌猛進,或許他們就在後頭,將義軍當成先鋒和炮灰。

可眼下義軍打下洛陽,早已超出了他們的掌控,如果再不遏制,宗雲極有可能就建國稱帝了!

消息傳開之後,自然是震驚天下,有志之士瘋狂往洛陽涌來,試問誰會放過這樣的一個機會!

南宋雖然經濟和文化再一次攀上高峰,可資本主義萌芽,貧富分化越發嚴重,朝廷腐敗,貪官污吏肆無忌憚地搜刮和壓榨,社會矛盾也日益激化,也不是沒出現過造反叛亂的事情。

義軍如此高張的口碑和實力,與羸弱無用卻又魚肉百姓的南宋朝廷,兩相對比之下,誰都能夠做出正確的判斷。

那些對朝廷有怨氣的,自然要投靠到洛陽來,而那些擁護朝廷的既得利益者,已經開始在朝堂上危言聳聽,請奏趙昀,一俟發兵洛陽,剿滅叛軍!

朝廷對義軍的稱謂上,就足以說明問題,他們已經知道無法詔安義軍,但忌憚於義軍的強大,他們遲遲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

可如今義軍佔領了洛陽,他們若昭告天下,將義軍定義爲叛軍,那麼就必須出兵圍剿了。

朝廷的文武百官爲了這件事情,也陷入了連日的爭辯之中,有人仍舊抱着坐山觀虎鬥的心態,願意看着義軍去挑戰蒙古汗國這個龐然大物。

從目今的形勢來看,義軍是極有可能成就大事的,而朝廷坐鎮後方,睥睨天下,也比較符合漢人的軍事思想。

當然了,朝堂上更多的是反對的聲音,武將們倒是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回到家中說不得要大喝三碗來偷偷慶祝,畢竟這是岳飛爺爺之後,就在沒有出現過的豐功偉績。

當初南宋聯合蒙古人,滅了金國,南宋就發動了端平入洛,可惜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也就是說,宋理宗趙昀發動全國,力排衆議,最終未能拿下的洛陽,竟然讓宗雲這支短短兩年間瘋狂崛起的義軍,給做到了!

趙昀爲端平入洛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也承受了不小的後果,爲了洛陽,可謂灰頭土臉。

可到了宗雲這邊,卻是從者如雲,彷彿天下民心都開始往洛陽這邊流了!

歷史上瘋狂崛起的農民軍,也不是沒有,遠的不去說,單說後世滿清的太平天國,便是其中的一個。

太平天國也是短短一兩年便瘋狂崛起,從廣西金田,一路打到南京,而南京也曾經是古時的國都,洪秀全正是在南京,建立了天朝!

但這種政權通常都是烈火烹油,來得也快,散得更快,從最開始的一呼百應,到最後的衆叛親離,也就幾年的時間。

因爲這種政權沒有根基,沒有王朝的底蘊,當時的社會形式也沒有給他們成長的土壤,加上領導者喪失了雄心壯志,只有衝鋒陷陣的勇氣,卻沒有治理國家的雄才偉略。

無論如何,南宋朝廷方面已經將宗雲視爲最大的威脅,甚至比蒙古人的威脅還要大!

蒙古人要西征,要爭權奪位,或許還會跟南宋議和,劃江而治,互開邊事,共同發展,讓南宋繼續苟延殘喘。

可如今義軍瘋狂崛起,對蒙古人窮追猛打,南宋朝廷也深受其害,自然不能無動於衷。

只是若真的昭告天下,將義軍定義爲叛軍,那麼就是一種宣戰,到時候朝廷就不得不真的發兵圍剿義軍了。

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都在議論爭辯,持久不下。

他們也不斷派天使來接觸義軍,甚至讓李庭芝和杜庶等人,來探聽宗雲的意思,勸說宗雲接受朝廷的招安,甚至拋出了要封宗云爲王的誘惑!

這就讓人有些哭笑不得了。

宗雲眼下已經擁有了建國稱帝的資格,你丟個郡王的條件出來,豈不讓人笑掉大牙。

只是這些都是尋常人的看法罷了,在朝臣們的眼中,這是最爲妥當,也是對宗雲最大的忍讓。

不過結果跟他們想象的有些不太一樣,或者說是意料之外卻情理之中。

宗雲自然是不會接受郡王冊封的,他也沒有自己當皇帝的意思,或者說暫時沒有這個心思。

在別人看來,洛陽是塊福地,甚至是龍興之地,最適合用來建國稱帝。

但宗雲卻並不這樣認爲,即便他要當皇帝,也不會在洛陽,而是要等他打下開封!

汴梁乃是北宋國都,若宗雲能夠收復汴梁,到時候再建國稱帝,即便沒有名正言順,也足以讓天下人心服口服!

因爲南宋是讓外敵從汴梁趕出去的,這一百多年都能夠收復回來,岳飛爺爺眼看着有希望打下開封,將這座都城給奪回來,卻又讓自家皇帝給坑了。

許多人都罵秦檜是千古奸臣,可秦檜難道不是給宋高宗趙構背黑鍋的嗎?

若不是皇帝忌憚功高蓋主的岳飛,試問他又怎麼可能發出十八道金牌?

你們既然保不住自己的國都,又無法收復回來,還被蒙古人打得節節敗退,已經被趕到淮河以南了,仍舊不斷往南邊驅逐。

南宋朝廷沒本事奪回來的開封汴梁,讓兩年間便橫空出世,瘋狂崛起的宗雲義軍給奪回來了,到時候宗雲要在開封汴梁稱帝,試問誰還敢說三道四?

宗雲不是不想當皇帝,他就是看到了南宋朝廷的無能,才組建義軍,才自己動手打天下。

他只是覺得洛陽,還遠遠不是能夠暫時歇息的地方,還不足以讓他放慢腳步,更不足以讓他滿足於現狀。

若此時在洛陽建國稱帝,義軍就會鬆懈下來,人人都想着得到更高的職位,想要謀求更大的利益,無論對義軍,還是對百姓,都是大禍,而非大福。

遠的也不看了,只消看看方臘建立的那個曇花一現的永樂朝,就能夠知道,在不合適的時候當皇帝,會帶來多麼可悲的下場。

相反,宗雲沒有稱帝,這些義軍就會繼續戰鬥下去,而且心中這股渴望會越發積攢,化爲征戰的動力,爆發起來就越是瘋狂!

洛陽你不當皇帝,那麼開封呢?或者在幽州?

只要宗雲沒有操之過急,義軍就能夠繼續保持生命力,保持那種征戰天下的野心和動力,一旦稱帝,義軍會認爲大功告成,忙於爭權奪利,就再沒可能將蒙古人趕漢人的河山了!

宗雲清楚這一點,朝廷卻不會給他時間,這也是宗雲的心頭隱患,而楊璟自然也能夠看清楚這一點。

所以楊璟才知道,洛陽不是宗雲的終點,更不是他楊璟的終點。

他必須繼續南下,回到朝廷,回到那個他一直逃避,不願回去的朝廷。

他要爲宗雲爭取時間,緩和朝廷和義軍之間的關係,掐滅朝廷要圍剿義軍的那點火頭。

否則宗雲又會給岳飛爺爺那樣,事到臨頭,卻又功虧一簣,沒有敗給蒙古人,卻敗給了身後那個軟弱的龐然大物,只能引來千古遺憾和唏噓。

至於義軍佔領洛陽,攻陷河南府,不斷收復河南府的地界,爲攻打開封做準備,這些都不是楊璟能考慮的,他要做的只是繼續往南!

第七百九十五章 颱風肆虐龍女新生第六百四十七章 約見故人瞭解局勢第四百六十七章 教主爆發浮屠藏勢第一百七十二章 驛站竹樓第五百二十九章 郡主歸期熱淚兩行第五百四十章 同門現身虞侯參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諸多大師鍛造巔峰第五百九十六章 聖人之道始於初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蛟龍現世所向披靡第七百三十三章 諸事齊備大軍出征第六百六十九章 授予神職主持外交第二百七十二章 攀登絕壁遇險第二百二十三章 小道一鳴驚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夜談朝廷新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玉環洞天斷龍石門第三百一十二章 黃泉紅蓮業火第四十三章 真相第七百五十章 平定局面處置手尾第六百零零七章 有驚無險凝結內丹第五百五十七章 分析創口捉拿嫌犯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理動機神奇側寫第六百三十四章 勸說別吉外出尋寵第五百七十五章 心煩意亂終得相見第三百八十七章 相國郡主出城狩獵第一百五十七章 營中會師第二百六十三章 集百家之長處第五百零零二章 爵爺落套將計反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金甲大旆送行漢奴第一百三十四章 勘查現場第七百三十八章 彭蠡湖畔斬龍之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紙團勘破玄機第六百三十九章 別吉請客閒遊紅館第七百一十章 雙生姐妹花的結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人辦差第一百零三章 暴亂第六百三十八章 從容應對閒逛和林第三百零零零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三百九十三章 雙雙賭約獵殺使節第四十章 滅火第七百八十八章 不幸之中還有萬幸第九十章 彭府第五章 開棺之時,冷月又在笑第七百四十四章 爭奪軍權調查縱火第九十五章 鉚釘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師制槍嚴防死守第三百五十一章 聖教主一言引大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見端倪第一百零一章 突圍第二百一十九章 三教九流功夫第四百七十三章 風月臨安繁華奢靡第四百八十三章 御史把門爵爺應對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理動機神奇側寫第一百三十四章 勘查現場第六百四十一章 衝突引爆朝爭契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細作全滅第六百零零二章 賴活真的不如好死第九十二章 男女第四百九十章 抗辯官家被下詔獄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城提舉請吃烤肉第七百四十七章 元兇現形權衡利弊第三百七十一章 搭救商隊驚現蠻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牛刀小試裂甲三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子反目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理相國意外之舉第一百三十二章 繡衣指使第三十章 江陵府密探第七百四十六章 酸液特性匪夷所思第六十四章 欺騙第二百八十四章 被釋放的神荼第二百一十一章 閒時靜思前路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造混亂目的何在第四百七十章 草頭班子懇求告祭第八百一十二章 喪子之痛如人斷腸第二百零零零章 假案真相大白第七十八章 接管第三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前針鋒相對第五百零零六章 三人合作順利出宮第二百五十九章 癡男怨女往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家鄉面貌烏煙瘴氣第十七章 追兇第六百七十章 傭兵圍城羣臣獻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御醫現身奸宦亮相第五十三章 心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五里小坐靜待天使第七百零零八章 深宮拜訪卻遇惡疾第七百五十二章 抵達靜江稍作整頓第七百五十二章 抵達靜江稍作整頓第八百一十五章 無心義舉終歸得報第三百六十四章 五里小坐靜待天使第四百零零九章 陰靈作祟嬪妃暴斃第三百九十八章 城樓之內西海侯爺第六百九十四章 宗雲首領的大野望第三百八十章 少女揭示李代桃僵第一百九十二章 折中方案第六百五十六章 略施小計逼出刺客第六百五十九章 雙方對質姒錦殺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孤膽英雄大發神威第二百四十一章 顱骨復原技術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軍未動師爺先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啓程在即郡主發瘋
第七百九十五章 颱風肆虐龍女新生第六百四十七章 約見故人瞭解局勢第四百六十七章 教主爆發浮屠藏勢第一百七十二章 驛站竹樓第五百二十九章 郡主歸期熱淚兩行第五百四十章 同門現身虞侯參戰第四百三十三章 諸多大師鍛造巔峰第五百九十六章 聖人之道始於初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蛟龍現世所向披靡第七百三十三章 諸事齊備大軍出征第六百六十九章 授予神職主持外交第二百七十二章 攀登絕壁遇險第二百二十三章 小道一鳴驚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夜談朝廷新事第五百三十七章 玉環洞天斷龍石門第三百一十二章 黃泉紅蓮業火第四十三章 真相第七百五十章 平定局面處置手尾第六百零零七章 有驚無險凝結內丹第五百五十七章 分析創口捉拿嫌犯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理動機神奇側寫第六百三十四章 勸說別吉外出尋寵第五百七十五章 心煩意亂終得相見第三百八十七章 相國郡主出城狩獵第一百五十七章 營中會師第二百六十三章 集百家之長處第五百零零二章 爵爺落套將計反計第五百八十三章 金甲大旆送行漢奴第一百三十四章 勘查現場第七百三十八章 彭蠡湖畔斬龍之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紙團勘破玄機第六百三十九章 別吉請客閒遊紅館第七百一十章 雙生姐妹花的結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人辦差第一百零三章 暴亂第六百三十八章 從容應對閒逛和林第三百零零零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三百九十三章 雙雙賭約獵殺使節第四十章 滅火第七百八十八章 不幸之中還有萬幸第九十章 彭府第五章 開棺之時,冷月又在笑第七百四十四章 爭奪軍權調查縱火第九十五章 鉚釘第四百六十二章 宗師制槍嚴防死守第三百五十一章 聖教主一言引大亂第一百三十六章 初見端倪第一百零一章 突圍第二百一十九章 三教九流功夫第四百七十三章 風月臨安繁華奢靡第四百八十三章 御史把門爵爺應對第五百五十五章 心理動機神奇側寫第一百三十四章 勘查現場第六百四十一章 衝突引爆朝爭契機第一百六十四章 細作全滅第六百零零二章 賴活真的不如好死第九十二章 男女第四百九十章 抗辯官家被下詔獄第四百七十八章 皇城提舉請吃烤肉第七百四十七章 元兇現形權衡利弊第三百七十一章 搭救商隊驚現蠻子第三百三十四章 牛刀小試裂甲三五第一百七十七章 父子反目第三百九十一章 大理相國意外之舉第一百三十二章 繡衣指使第三十章 江陵府密探第七百四十六章 酸液特性匪夷所思第六十四章 欺騙第二百八十四章 被釋放的神荼第二百一十一章 閒時靜思前路第五百三十三章 再造混亂目的何在第四百七十章 草頭班子懇求告祭第八百一十二章 喪子之痛如人斷腸第二百零零零章 假案真相大白第七十八章 接管第三百二十九章 總督府前針鋒相對第五百零零六章 三人合作順利出宮第二百五十九章 癡男怨女往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家鄉面貌烏煙瘴氣第十七章 追兇第六百七十章 傭兵圍城羣臣獻策第四百八十五章 御醫現身奸宦亮相第五十三章 心動第三百六十四章 五里小坐靜待天使第七百零零八章 深宮拜訪卻遇惡疾第七百五十二章 抵達靜江稍作整頓第七百五十二章 抵達靜江稍作整頓第八百一十五章 無心義舉終歸得報第三百六十四章 五里小坐靜待天使第四百零零九章 陰靈作祟嬪妃暴斃第三百九十八章 城樓之內西海侯爺第六百九十四章 宗雲首領的大野望第三百八十章 少女揭示李代桃僵第一百九十二章 折中方案第六百五十六章 略施小計逼出刺客第六百五十九章 雙方對質姒錦殺人第六百七十二章 孤膽英雄大發神威第二百四十一章 顱骨復原技術第七百三十五章 大軍未動師爺先行第四百五十九章 啓程在即郡主發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