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節 負責(上)

鄧名正在分配任務的時候,突然有人高聲喊道:“有敵軍突圍!”

現在明軍對瓜州和城外的營地只構成半包圍,從瓜州通向揚州的道路也沒有被完全封鎖。剛纔登陸的明軍首要任務就是保護船隻和錢糧,後來發現可能是誤會後,武保平和姜楠都有點心虛,所以也沒有全力圍攻瓜州。

“果然有陰謀。”鄧名擡起頭看了一眼,立刻命令遊騎兵出動去追擊逃敵,然後繼續給其他人分配作戰任務。

在明軍逐步把城池團團圍住時,遊騎兵也把企圖逃走的林啓龍一夥兒人抓回來了。鄧名就讓把漕運總督帶上來,一見面鄧名就喝問道:“林啓龍!你我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爲什麼攻打我軍?”

“冤枉啊,保國公。”林啓龍急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老夫幾時攻打過貴軍啊。”

“你妄圖攻打我軍,只是被我軍識破了纔沒成功,如果不是我的部下警惕,說不定就被你得逞了。”鄧名的口氣依舊嚴厲。

“老夫豈敢?明明是你來攻打我的啊。”林啓龍在心中狂呼,但哪裡敢把這聲抱怨說出口!只能拼命地辯解:“蒼天在上,厚土在下,老夫要是動過毀盟背約的念頭,天打雷劈啊。”

“既然你不想攻打我軍,那爲什麼要跑?”鄧名依舊不信:“要不是你心裡有鬼,你跑什麼?”

林啓龍長嘆一聲。

明軍夜間攻打瓜州,天明後還登陸把漕船盡數奪去。當林啓龍派使者去求見時,鄧名拒而不見,反而勒令清軍立刻投降。以往鄧名的態度從來沒有這麼強硬過,林啓龍就懷疑對方是不懷好意。本來瓜州在鄧名的要求下只駐紮了少量河道官兵,城外的漕運官兵沒有什麼戰鬥力,還盡數被打得潰敗,林啓龍就是想負隅頑抗也沒有機會。

驚慌失措之下,林啓龍就想趁着包圍圈還沒有合攏逃回揚州再做打算。但老頭子騎術不怎麼樣,根本沒法和鄧名的近衛相比,被老鷹捉小雞一般地擒拿了回來。還算是林啓龍識相,看見逃不掉,就命令衛士趕緊扔下武器投降,沒有抗拒的行動,所以遊騎兵也沒有把他的衛士如何。至於林啓龍本人只是隨便捆了一下雙手,還是綁在身前。

若是實話實說,林啓龍擔心又有指責鄧名之嫌,於是他決定從頭說起。從昨天晚上江西漕運押送官員來找他開始,直到剛纔他突圍前派使者去找鄧名溝通,林啓龍不厭其煩地把每一個細節都敘述給鄧名聽,正如他期望的那樣,鄧名臉上的懷疑之色越來越淺,最後只剩下一絲絲的不滿。

“……老夫的使者回來說國公不肯相見,因爲老夫一夜沒睡腦子不好使了,就對國公的寬宏大量產生了那麼一點點懷疑,老夫真是罪該萬死。”林啓龍終於完成了鋪墊,能夠嘗試解釋自己爲何要逃跑了:“可是剛纔看到國公派親衛來請的時候,老夫恍然大悟,國公乃是天下英雄,老夫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林啓龍擡了擡被捆住的手腕,既然都奉承鄧名是君子了,那這根繩索自然也不能是寬宏大量的保國公的手下捆的:“所以老夫就自縛雙手,前來向國公負荊請罪。”

“哎呀,林總督言重了,”不出林啓龍所料,鄧名最後那點不滿也隨着他的請罪而煙消雲散,鄧名笑吟吟地說道:“雖然這次幾乎釀成大禍,但林總督畢竟是無心之過嘛。聖人有云,無心爲惡,雖惡不罰。”

說完鄧名又召喚左右:“幫林總督把繩子解開。”

“多謝國公不殺之恩。”林啓龍忙不迭地道謝。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後林總督要是再劫漕糧的話,一定要事先溝通,再不濟也要事後通報,如果釀成了毀約背盟的大錯,那可如何是好?”鄧名語重心長地說道。

林啓龍很想說他雖然事先忘了通報——誰會知道偷清廷的東西還需要嚮明軍通報呢?但事後還是注意溝通的,可是鄧名卻不肯見他的使者。不過手剛剛鬆開,林啓龍知道就算想爲自己辯解也要用柔和、委婉的口氣,他揉着手腕在心裡斟酌着詞語。

“關鍵還是事先通報,”鄧名見林啓龍沉吟不語,猜到了對方大概在想什麼:“林總督夜裡放火燒船,還指示人裝扮成我軍,我怎麼知道林總督是真心要毀約背盟,還是無心之中正在做出毀約背盟的事來?林總督只派來一個使者,我又怎麼敢相信這不是林總督的緩兵之計?”

鄧名指出,既然兩軍兵戎相見的局面是林啓龍一手造成的,那他當然應該親自來明軍這邊澄清誤會。

“國公說得太對了,所以老夫這不是自縛請罪來了嗎?”林啓龍也算是一點就透,誠懇地接受了批評,並自告奮勇地要去爲鄧名勸降瓜州的清軍。

林啓龍逃走後,瓜州城內人心惶惶,看到明軍圍上來後,有人要投降,也也有人因爲擔心沒有活路所以想負隅頑抗。正在爭論不休的時候,漕運總督又回來了,向他們親口宣佈鄧名寬大爲懷,已經寬恕了昨天清軍的攻擊行動。

既然如此,瓜州城內馬上就形成了統一意見,打開城門,只留衙役在城中,河道官兵一律開出城外,把武器放在指定地點,然後在明軍的監視下紮營——從嚴格意義上講,這不是嚮明軍投降,因爲明軍沒有開入城池,清軍也沒有把武器直接交給明軍而是放在一個無人處,而他們設立的營寨上依舊飄揚着綠旗,營門的哨兵也是綠營士兵而不是明軍,說明他們並不是俘虜——這只是和明軍暫時議和而已。只要保持這種狀態,等明軍退兵後可以被視爲緩兵之計。

在看到瓜州城和明軍“議和”後,毗鄰的瓜州大營也派出使者,要求和明軍議和,而議和的條件和瓜州城並無區別。

瓜州大營是用來安置漕運押送官兵的,這些湖廣和兩江人馬本來面對川軍時就沒有什麼鬥志,要不是看到夔東軍的旗號,估計搶在林啓龍之前就出來和明軍議和了。昨天晚上一場混戰後,大部分民夫和超過半數的押送官兵已經被明軍抓住了,所以現在出來繳槍的都是各位將領和他們的軍官、親兵。

鄧名痛快地答應了清軍的要求,既然能不流血,那當然沒有必要讓部下去犧牲。鄧名中緩兵計的次數之多已經是古往今來第一人了,今天在瓜州城又中了一次,那瓜州大營也就一起來吧,正所謂債多了不愁。

在清軍官兵中絕大多數人都很識趣,只有一個江西將領例外,他頑固地要抵抗到底,即使在看到瓜州城已經議和後,在明知抵抗就是送死的情況下依舊拒絕議和。這個傢伙被大夥兒齊心合力地捆了起來,送到了鄧名跟前。

“我不服,不服!”被拖到明軍的軍營中時,江西人王晗仍在憤懣不平地高聲喊叫:“我死也不服!”

五花大綁的將領被兩個黑衣明軍夾進帳篷時,鄧名周圍除了明軍的將帥,還有剛剛達成議和協議的清軍高官,包括漕運總督林啓龍以及各省的押送指揮官,此時他們都變成了鄧名的座上客——清軍雖然交出了武器,開出了城池和營地,不過鄧名還是要求所有的將領都在明軍營中休息,以證明他們確實沒有隱藏的計劃。

“國公,這就是個粗人。”首先替頑固分子求情的是江西漕運副將,正是他把王晗綁起來的,因爲王晗鬧得實在太兇了,如果不把他五花大綁着交給鄧名,清軍擔心明軍會懷疑他們議和的誠意;但畢竟不是人人都像祖大壽那樣以殺同僚來表示誠意,又知道鄧名不是什麼殘忍的人,王晗的上司就開口替他這個下屬說情。

其他人也都希望江西副將能夠說情成功,因爲要是殺人了,那事情就不好掩蓋了。只要不報告朝廷自己出城繳械,那到底是緩兵之計還是浴血奮戰就隨便編了,但如果王晗被鄧名處死了,事情就不容易掩蓋了,遺族也說不定會鬧事。

但王晗並沒有領情的意思,押着他的明軍並沒有強迫他跪下,王晗見總督大人、上司和同僚們都坐着,也就大大咧咧地往地上一坐,盤着腿,揚着下巴,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就是殺了我,我也不服!”

“你不服什麼?”鄧名問道。對方不是說不投降,也不是說忠君報國,而是一口咬定心裡不服。

“你憑什麼來打我們?”王晗大叫大嚷起來:“憑什麼?”

“我憑什麼不能打你?”鄧名笑着反問道,兩國相爭,明軍打清軍還需要理由麼?

但在王晗看來,還真就需要理由。他氣憤地問道:“昨天晚上是我第一個要劫漕銀的,爲什麼我要劫漕銀?因爲你一次一次來江西,還強賣給我們債券!現在不但欠餉,還把你的債券當成餉銀髮給我們。要不是這些債券沒法餬口,兄弟們怎麼會動了念頭去劫朝廷的漕銀呢?”

王晗越喊嗓門越大,臉上全是激憤之色:“你是大明的保國公,我們是清軍,要是你來劫朝廷的漕運,我們拼死抵抗,被你殺了我也無話可說,那是我技不如人。可現在不是啊,我們被你的債券逼得要賣兒賣女了,我們自個劫自個朝廷的漕銀,跟你有什麼相干?”

王晗的質問一聲接着一聲:“你憑什麼來打我們?我們劫了漕銀來買你的債券都不行嗎?這你也要管,還有天理嗎?我們反清扶明不行嗎?你到底是不是大明的保國公?”

第58節 遺孤第51節 夢想(中)第32節 吐哺第11節 劫營(下)第14節 亂戰(上)第21節 追兵第55節 死地第3節 說服第25節 矇蔽第10節 默契第27節 反攻第24節 怒潮(下)第10節 追逐第11節 兩全(下)第15節 戰象(下)第47節 證據(中)第38節 整訓(下)第49節 副手(下)第24節 整訓(上)第60節 算盤(上)第59節 議款(下)第22節 突破(下)第41節 難民第3節 援軍第32節 吐哺第11節 兩全(下)第59節 議款(上)第44節 靖難(下)第11節 優待第1節 交換第48節 提案第54節 權變(下)第2節 軟硬(上)第57節 夜戰(上)第21節 根基第54節 投機(下)第3節 信號(下)第26節 觀感第46節 證券(下)第60節 烽火第12節 圍困(上)第22節 退讓(上)第30節 威壓(上)第28節 算計(上)第29節 搏鬥(上)第1節 失憶第49節 訓練第31節 側擊第9節 授權(下)第21節 煙霧(上)第51節 夢想(上)第22節 尖兵第46節 證券(下)第38節 牽制(下)第5節 放棄(上)第51節 晚宴第8節 升級(上)第51節 救援第56節 推測第58節 處罰第25節 投奔(中)第28節 欠條第47節 贖買(上)第2節 競爭第42節 中立(下)第7節 演變(上)第19節 帝國第34節 動搖第38節 買賣(上)第65節 援助(下)第2節 抵x制第10節 決議(上)第13節 債務第2節 競爭第8節 進軍第34節 問候(上)第19節 防區第14節 亂戰(下)第45節 移民第47節 情報(下)第49節 副手(上)第46節 掃蕩第2節 目標(下)第40節 入寇(上)第4節 平衡第27節 派系(上)第7節 交易第32節 奉節第46節 合營第50節 動向(上)第12節 軍旗第42節 中立(上)第24節 整訓(上)第27節 憧憬第23節 瓷器第26節 佈防第22節 風起(下)第21節 追兵第52節 登陸(下)第54節 投機(下)
第58節 遺孤第51節 夢想(中)第32節 吐哺第11節 劫營(下)第14節 亂戰(上)第21節 追兵第55節 死地第3節 說服第25節 矇蔽第10節 默契第27節 反攻第24節 怒潮(下)第10節 追逐第11節 兩全(下)第15節 戰象(下)第47節 證據(中)第38節 整訓(下)第49節 副手(下)第24節 整訓(上)第60節 算盤(上)第59節 議款(下)第22節 突破(下)第41節 難民第3節 援軍第32節 吐哺第11節 兩全(下)第59節 議款(上)第44節 靖難(下)第11節 優待第1節 交換第48節 提案第54節 權變(下)第2節 軟硬(上)第57節 夜戰(上)第21節 根基第54節 投機(下)第3節 信號(下)第26節 觀感第46節 證券(下)第60節 烽火第12節 圍困(上)第22節 退讓(上)第30節 威壓(上)第28節 算計(上)第29節 搏鬥(上)第1節 失憶第49節 訓練第31節 側擊第9節 授權(下)第21節 煙霧(上)第51節 夢想(上)第22節 尖兵第46節 證券(下)第38節 牽制(下)第5節 放棄(上)第51節 晚宴第8節 升級(上)第51節 救援第56節 推測第58節 處罰第25節 投奔(中)第28節 欠條第47節 贖買(上)第2節 競爭第42節 中立(下)第7節 演變(上)第19節 帝國第34節 動搖第38節 買賣(上)第65節 援助(下)第2節 抵x制第10節 決議(上)第13節 債務第2節 競爭第8節 進軍第34節 問候(上)第19節 防區第14節 亂戰(下)第45節 移民第47節 情報(下)第49節 副手(上)第46節 掃蕩第2節 目標(下)第40節 入寇(上)第4節 平衡第27節 派系(上)第7節 交易第32節 奉節第46節 合營第50節 動向(上)第12節 軍旗第42節 中立(上)第24節 整訓(上)第27節 憧憬第23節 瓷器第26節 佈防第22節 風起(下)第21節 追兵第52節 登陸(下)第54節 投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