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問話(下)

天亮前警告就送到了鄧名的中軍帳,聽說出事後,正在搓麻的四個人都跑了出去觀察形勢,而他們得出的一致結論就是清軍沒有什麼威脅。在下令隨時報告進程的時候,四個人就打算回去繼續玩牌。任堂還告訴衛兵不用驚醒鄧名,除了體恤長官的原因外,他們已經玩得超時了,怕鄧名發覺後責備。

今天晚上趙天霸大賺,穆譚小贏,而周開荒和任堂兩個臉都輸黑了,要不因爲這兩個人,趙天霸估計也早就遵命睡覺去了。在任堂吩咐不用去驚醒鄧名的同時,周開荒更有一個提議:“乾脆我們替提督坐鎮到天亮,以免出了什麼紕漏。”

雖然情況明顯不緊急,但不吵醒鄧名就意味着一定要有人值班,周開荒的提議合情合理,不過他提議四個人都不去睡覺而是集體決策,就明顯是別有用心了。趙天霸和穆譚也不好意思攪黃了周開荒的翻本美夢,既然有了一個能向鄧名解釋他們熬通宵的正當理由,那他們也就點頭答應了下來。

而隨後不斷送來的報告也沒有超出四個中校的預料,清軍完全沒有可能渡過長江威脅鄧名的中軍,如果他們的目標是劉體純或是黨守素的話,這四個打牌的人覺得一晚上也不會有什麼進展,明天天亮後,掌握水面優勢的明軍再去收拾他們也不遲。接下來一個時辰,這四個傢伙過得十分心虛,不是因爲不清楚對岸清軍的動向——中間有大江隔阻,明軍有絕對的水面優勢,還有堅固的營帳,更有清醒的值勤軍官時刻準備處理送進來的報告;而是他們擔心用這個理由來解釋集體不去睡覺、而是一起值夜的決定有點牽強,未必會被鄧名接受——鄧名很可能會反駁說,這種情況下根本無須四個人集體守夜,並因爲無所事事而聚在一起搓麻打發時間。

等傳令兵送來武保平的報告,稱爲了掩護對岸的友軍已經下令水師全體出動後,穆譚驚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這黑咕隆咚的,別說清軍沒這個膽子,就算有,也打不下來啊。”

不過事到如今,穆譚也沒法再呆下去了,他急匆匆地跟着水營來報信的部下而去。穆譚頭也不回地離去時,任堂哀怨地看着自己的一手好牌……“三龍清七對!”穆譚走後很久,欲哭無淚的任堂才爆發出這句悲憤至極的怒吼聲,他剛剛發現其實下一輪就可以自摸到了。

穆譚走了之後,任堂值勤,趙天霸和周開荒立刻就去睡覺了。幹活的人太多、需要處理的緊急公務太少,甚至會不會有公務都成疑問,他們沒有必要呆在這裡賠着任堂發呆。

當有炮聲從遠處傳來後,任堂又出門轉了一圈,站在營牆上看清火光是從江面上,而且是靠近南岸那邊燃起來後,任堂也疑神疑鬼起來:“這是要幹什麼?居然真的打起來了嗎?還是劉體純和黨守素去攻擊運河上的清兵,所以水營也參戰了?”

遲疑了片刻,看着發白的東方,任堂還是沒有下令去喊醒鄧名。

……

傳令兵衝進來報告:他們看到黎明中的明軍艦隊升起了戰旗,任堂這才意識到事態完全超出了控制,不過直到現在,他仍無法想象發生了什麼事情需要川軍如此高調地介入。

“去喊醒國公、趙中校和穆中校。”任堂知道不能再等了,他本人也披掛起來,在清晨的霞光中又一次走上營牆,向着瓜州方向眺望了很久,最後還是不解地搖頭:“這到底是怎麼打起來的?”

很快整個川軍大營就運轉起來,在鄧名接過了指揮權後,趙天霸等人也趕回他們的部隊,而穆譚則從江邊跑回來,向鄧名報告他了解到的事情進展。

“武保平說:清軍化妝成我軍的樣子,然後想趁劉將軍睡覺的時候去偷襲劉將軍的營地,而他和黨將軍已經發起攻勢,擊潰了瓜州東邊的敵軍。現在他們正乘勝向瓜州挺近,以牽制敵軍,減輕劉將軍的壓力。嗯,他還說姜楠已經帶兵去增援了,不過據他觀察姜楠陷入了激戰。”

穆譚把武保平派回來的求援使者的報告複述了一遍,然後開始複述姜楠的,兩者幾乎完全一樣,就是人物和境況調了過來,變成姜楠發現清軍打算化妝成明軍去偷襲黨守素的軍隊,而趕去增援的武保平好像也陷入了苦戰,見狀姜楠立刻和劉體純登陸發起了猛烈攻勢,擊潰了瓜州大營西邊的清軍,深信能替下游的友軍分擔不少壓力。

“你有沒有看出什麼問題?”鄧名問穆譚道。

“嗯,他們的解圍行動都很順利,現在大概已經在瓜州大營前會師了吧?”穆譚謹慎地猜測道。

“甚至可能已經打下來了。”鄧名說道。

李來亨等夔東盟軍在發現對岸的友軍需要增援後,已經紛紛坐船趕去馳援了。鄧名的川軍最有信心,他的四個中校也沒有像其他友軍營地那樣早早下令備戰,所以此時川軍除了水營以外都還在原地未動。

“走吧,去瓜州那邊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鄧名在出發的同時,還傳令給趙天霸等人,讓他們全軍出動,帶着全部裝備和器械渡過長江。

“看起來可能是個誤會。”穆譚在陪鄧名走向江邊的時候說道。

“很可能是,但是發生誤會的原因不在我們,而在敵人,是敵人故意的——”說到最後幾個字的時候,鄧名刻意加重了語氣:“製造了這場誤會,很可能還導致了我軍傷亡,所以,就算是誤會,我也要搞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敵人有何目的;若是林啓龍包藏禍心的話,哼哼。”

四川水師往來於江面上,把明軍源源不斷地送過長江,而鄧名就在最前面的一批。他登陸後沒有多久,趙天霸等四個中校也都趕到了,這時瓜州周圍的清軍已經被完全擊潰了。明軍對瓜州大營和城池形成了半包圍,還俘虜了停靠在江邊的所有漕船。

得知鄧名等五個人登陸後,武保平和姜楠急忙趕來,他們兩個人見到鄧名時候,都把腦袋垂得很低,一見到統帥就開始請罪。

“你們要向我請罪?因爲你們攻擊了敵軍?”鄧名用驚訝的口氣打斷了二人的敘述:“你們難道不知道我們是帝國軍隊麼?”

鄧名說話的聲音很大,讓周圍的帝國官兵都聽得清清楚楚:“昨天夜裡,在我軍面前出現了火光,出現了穿着化妝成我軍盟友的冒牌貨,帝國軍隊當然會感到奇怪,我們要求瞭解事情的真相,確認是否會對我軍構成威脅,完全是理所應當的。”

鄧名錶示,武保平和姜楠的行爲就是發出詢問,詢問對方到底想幹什麼:“帝國軍隊的問詢方式應該只有一種,那就是‘先開槍、後問話’。或許有人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我解釋一下好了:就好比你回家,看到家裡闖進來一個陌生人,你可以問:‘你好,你是誰,你在我家做什麼?’這沒錯,但不是帝國軍隊的問話方式。我們的問話方式是先打斷他的兩條腿,然後再提問:‘你是強盜麼?如果不是,你闖到我家幹什麼?’昨夜武少校和姜少校的提問方式是非常正確的,我希望我軍都要認真學習他們的問話技巧。”

這時,有人跑來報告,稱林啓龍派來一個使者,要求嚮明軍解釋。不過鄧名沒有立刻答應,而是飛快地在衆人臉上掃了一圈,他看到不少人都露出鬆懈的表情。

“怎麼知道這不是緩兵之計?”鄧名厲聲喝道,他的問話讓不少人都感到莫名其妙,對方一觸即潰,顯然沒有任何的預謀,而明軍在剛纔的攻勢中大量地殺傷了和己方有協議的清軍。雖然知道對方不敢報復,不過如何安撫平息他們的怨氣,讓他們依舊和己方精誠合作,似乎也是個難題。

“你們還是沒有帝國軍隊的自覺。”鄧名生氣地喊起來,遙指着不遠處的瓜州城:“林啓龍昨夜縱火焚燒自己的船隻,派人裝扮成我軍,行跡十分可疑。而且在我軍前來詢問原由時,他們還激烈抵抗,殺傷了帝國的士兵。”

說到這裡鄧名略一停頓,轉頭看向了武保平。

“嗯,抵抗十分激烈,迄今爲止,我軍和友軍已經證實有三個人陣亡,負傷者……嗯……不計其數。”武保平答道。

“林啓龍有可疑的行跡,有抵抗帝國軍隊的行爲,只是由於帝國軍隊強大的戰鬥力,他的抵抗纔看上去就像是一場笑話。所以,我有理由懷疑他派來的使者只是爲了拖延時間,以便給他對抗帝國軍隊的圖謀爭取到更多的準備時間。”

鄧名拒絕與林啓龍的使者會面,而只是讓他回去轉告林啓龍,由於清軍的敵意行爲,帝國軍隊不得不奮起自衛。鄧名要求林啓龍立刻交出瓜州城池和大營,嚮明軍投降,兩地的清軍也必須立刻解除武裝,嚮明軍指定的地點集合。如果清軍拒絕了帝國軍隊的和平要求,那隨後發生的一切後果都要由清軍一方來承擔。

轟走了使者後,鄧名就下令準備攻城:“林啓龍還有一條腿呢,等到把他的兩條腿都打斷了,我們就可以問話了。”

第18節 恐怖(上)第22節 突破(上)第56節 推測第21節 闖關第35節 鞏固(下)第28節 算計(上)第9節 問話(下)第54節 權變(上)第50節 誤判(下)第44節 條約(下)第10節 鎖喉(下)第59節 黃雀(下)第34節 問候(下)第24節 宣傳第38節 包抄第22節 殿下第5節 潤滑第39節 王佐(下)第7節 窮途第50節 誤判(上)第25節 投奔(上)第41節 失控(上)第29節 解圍(下)第12節 圍困(下)第21節 煙霧(上)第12節 徵稅第52節 登陸(上)第35節 會面(上)第40節 泥潭(下)第56節 突擊第7節 演變(上)第41節 爭奪(上)第40節 入寇(上)第59節 細作第14節 初捷第8節 升級(上)第19節 忠心(下)第18節 拒絕第36節 修路第30節 變化(上)第58節 同盟(下)第24節 掠奪第24節 洞悉第23節 代理(上)第53節 慘痛(下)第32節 吐哺第62節 蠢動(下)第38節 整訓(下)第28節 城前(上)第30節 劍閣第50節 金磚第21節 追兵第58節 斷後(上)第55節 報紙(上)第29節 機密第7節 仲裁(上)第29節 搏鬥(上)第67節 守法(下)第50節 追擊(下)第31節 胥吏第50節 追擊(下)第29節 計謀第35節 面談第31節 呆仗(上)第17節 隱姓第50節 追擊(上)第15節 相識(上)第39節 都府第52節 登陸(下)第10節 追逐第41節 獻計第47節 自救第47節 贖買(上)第38節 牽制(上)第43節 靖難(上)第44節 先行第51節 求戰(上)第19節 忠心(上)第58節 同盟(下)第51節 詐敗第17節 堅壁第28節 城前(下)第42節 中立(下)第40節 登陸第48節 提案第59節 議款(下)第45節 顏面第14節 算賬第36節 修路第37節 回返第40節 印象(下)第43節 續戰(下)第50節 動向(上)第22節 搶攻(下)第26節 判斷(下)第54節 投機(上)第3節 壓力(上)第43節 風向(上)第37節 等待(下)
第18節 恐怖(上)第22節 突破(上)第56節 推測第21節 闖關第35節 鞏固(下)第28節 算計(上)第9節 問話(下)第54節 權變(上)第50節 誤判(下)第44節 條約(下)第10節 鎖喉(下)第59節 黃雀(下)第34節 問候(下)第24節 宣傳第38節 包抄第22節 殿下第5節 潤滑第39節 王佐(下)第7節 窮途第50節 誤判(上)第25節 投奔(上)第41節 失控(上)第29節 解圍(下)第12節 圍困(下)第21節 煙霧(上)第12節 徵稅第52節 登陸(上)第35節 會面(上)第40節 泥潭(下)第56節 突擊第7節 演變(上)第41節 爭奪(上)第40節 入寇(上)第59節 細作第14節 初捷第8節 升級(上)第19節 忠心(下)第18節 拒絕第36節 修路第30節 變化(上)第58節 同盟(下)第24節 掠奪第24節 洞悉第23節 代理(上)第53節 慘痛(下)第32節 吐哺第62節 蠢動(下)第38節 整訓(下)第28節 城前(上)第30節 劍閣第50節 金磚第21節 追兵第58節 斷後(上)第55節 報紙(上)第29節 機密第7節 仲裁(上)第29節 搏鬥(上)第67節 守法(下)第50節 追擊(下)第31節 胥吏第50節 追擊(下)第29節 計謀第35節 面談第31節 呆仗(上)第17節 隱姓第50節 追擊(上)第15節 相識(上)第39節 都府第52節 登陸(下)第10節 追逐第41節 獻計第47節 自救第47節 贖買(上)第38節 牽制(上)第43節 靖難(上)第44節 先行第51節 求戰(上)第19節 忠心(上)第58節 同盟(下)第51節 詐敗第17節 堅壁第28節 城前(下)第42節 中立(下)第40節 登陸第48節 提案第59節 議款(下)第45節 顏面第14節 算賬第36節 修路第37節 回返第40節 印象(下)第43節 續戰(下)第50節 動向(上)第22節 搶攻(下)第26節 判斷(下)第54節 投機(上)第3節 壓力(上)第43節 風向(上)第37節 等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