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節 夢想(中)

匡太平在原地站了一會兒。離開軍隊後,他感覺自己好像一下子被切斷了社會聯繫,一起退伍的戰友們一個接着一個離開,各奔東西,今天,最後一個熟識也是關係最好的朋友安逸臣也分手了。

前去綿竹的退伍士兵們還在互相招呼着,匡太平緩過神來,彎下腰,又拾起他那鼓囔囔的大包袱扛上了肩,拔足向憲兵早先指給他的地方走去。這時匡太平突然有一絲後悔,懷疑自己選擇去江油附近定居是不是一個錯誤,如果和大部分退伍的同伴一樣選擇綿竹的話,那剛纔他就可以和戰友一起乘車離開了。

緩步走到兵站的盡頭,又是一個黑衣憲兵迎接上來,上下打量了匡太平一遍:“去江油那邊的嗎?”

“是的。”匡太平點點頭,把包袱又一次從肩膀上卸了下來。

“姓名,軍銜。”憲兵一邊伸出手要退伍證明,一邊詢問道。

“匡太平,中士,長官。”匡太平大聲答道,既然退伍了,那對面的憲兵軍銜再低也比自己高了吧?

“不敢當,要是你沒退役,我該喊你官長的。”憲兵答道。他把身份證明仔細地核對了一遍,在把它還給匡太平的時候還立正敬禮,向這個退伍的常備軍士官奉上他的私人尊敬:“官長。”

江油屬於龍安府,距離它不遠的梓潼就已經屬於保寧府的地界。江油與川北重鎮保寧、廣元類似等邊三角形的三個角,它到這兩地的距離比到成都還要近得多。現在龍安府已經完全廢棄了,全府都見不到人類活動的跡象,恢復對此地的控制不僅可以爲成都府預警,還可以成爲將來明軍的進攻橋頭堡,方便川西明軍出劍閣,攻擊廣元、保寧,徹底切斷嘉陵江航運——早在第一次重慶會戰時,鄧名就曾經這麼嚇唬李國英。但那時雙方都知道明軍如果真進行這樣的行動,將會是一場不成功、便成仁的進攻;不過等明軍在江油有了居民後,對嘉陵江的威脅就不再是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了,而且明軍進攻的時間也能大大延長,即使失敗也不用擔心退路。

因爲江油如此重要而環境又是這樣的惡劣,所以志願去江油的退伍兵爲數不多,在一萬多個退伍士兵中有近七千人接受了補償協議,但只有三百人選擇了江油,差不多是這批退伍兵中最膽大、技藝過人的一類。對於這些志願去江油的人,帝國政府還進行了再三的審覈,最後拒絕了其中一百餘人的申請,婉言勸說他們選擇更靠近成都的地區定居。

而匡太平就屬於通過考覈的一百九十餘個人之一,他們將成爲帝國向龍安、保寧地區的第一批移民——最開始都府還有人主張先在江油駐軍,然後再視情況安置移民,但鄧名不同意這個步驟。即使是一支小部隊,孤懸在龍安、保寧地區,也會給成都增加沉重的後勤負擔;而且這支部隊的目的還非常不明確,明軍現在並沒有出劍閣北伐的意願,在這個方向上受到的威脅也不大,常備軍放在這裡除了起到一個崗哨的作用就再無用處,說不定隨着時間的推移還會向屯墾部隊蛻化。而且鄧名堅持認爲,單單駐紮軍隊並不能稱爲國土,至少不是正常的國土,只有國民在上面生活、居住,才能稱爲領地,讓政權在這片土地上紮下根。

這批移民將成爲川西集團在北方的眼睛,他們的開拓會讓隨後的移民變得更安全,因此不但人員精挑細選,帝國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保證他們能夠在當地立足,並儘快獲得糧食自給的能力。

憲兵幫助匡太平提着他的包袱,一起來到給江油移民準備的休息處。那裡只坐着三條大漢,見到匡太平後三個人都迎接了上來。

“司馬求道!”走在最前邊的大漢向匡太平伸出了手,看上去他比匡太平還要年長几歲,腰兩側各掛着一把短劍:“前一等兵。”

由於鄧名的示範作用,握手禮在川軍中也流行起來,會做出這個動作的人十有八九都是退伍兵。

匡太平緊緊地握了一下送過來的手,報出自己的性命和軍銜,兩外兩個人也上前報出家門,他們一個是二等兵,一個是中士。和匡太平一樣,他們都立過多次戰功,有勳章和褒獎,而且都會騎馬。

“國公給你們訂好的戰馬已經派軍隊運去了,到了江油後你們可以向憲兵領取。還有,給你們的牛和其他的東西都會在這兩天送過去。”等他們互相認識後,憲兵簡要介紹了一下情況,並再次確認道:“你們真的立刻就走嗎?確定不需要接受更多的訓練了?”

“不需要了。”四個人異口同聲地答道。

對於這些去江油的移民,鄧名還安排了常備軍教官對他們進行了移民前的最後培訓,內容當然不是如何種地,而是如何趕車,如何使用火銃、製造彈丸,不過若是移民已經掌握必要的技巧,也可以不參加培訓課程。

“嗯,你們是第二批啓程的,昨天中午已經有五個人結夥兒出發了。”憲兵擡頭看了看天色:“等到午時,如果沒有人再來,你們就結伴走吧。下午再來人,就讓他等明天那隊。”

每個人都領到了一輛配了一匹挽馬的車,兩外三個人幫匡太平把他的包袱擡上了車。

“好沉啊,你這是多少把刀劍?”司馬求道笑着問道。

“兩把劍,三把大刀,兩把馬刀,還有盔甲……”川軍一次次東征西討,現在大刀、長矛在川西非常富裕,就是盔甲也不是稀罕東西。匡太平一邊說,一邊把包袱解開,把武器放在自己的車上。他一邊裝車一邊順手點了點已經放上車的東西:帳篷、被褥、柴火、路上吃的米麪,還有柴刀。他滿意地點點頭,繼續擺放他的武器:一杆火槍、又是一杆、接着是第三杆,還有一盒彈丸和一小桶火藥。

“緬甸貨嗎?”司馬求看着這三杆火槍問道。

“是啊。”匡太平再次點點頭。他把全部的安家費都用來購買武器了。鄧名從緬甸回來的時候帶來了幾千杆西式的火銃,交給鐵器行代售,現在就屬這種火銃便宜、質量又好,匡太平一口氣就買了三杆。

把武器在車上擺放整齊,給它們蓋上布、捆好繩子,匡太平輕輕吁了一口氣,接下來就是等待,午時一到就可以出發了。憲兵說,通往江油的道路上斥候都標註了路標,而且還會有遊騎巡邏修補——鄧名希望以後不斷有退伍人員沿着這條路奔赴北方,把川北徹底掌握在帝國的手中。

“都出來吧,”一個同伴在大聲招呼着,接着就有四個青年女子走出來,其中一個率先走到了那個招呼她們的大漢身邊。那個漢子指着匡太平對他妻子介紹道:“這是匡大哥,我們以後的鄰居。”

“怎麼選了江油?”見匡太平已經收拾妥當,另外一個同伴問道。他身邊也靠過來一個女子——這是他的妻子,是他用安家費從徵緬人那裡討來的緬甸姑娘,漢語還很不熟練。

“爲了三百五十畝地唄。”匡太平不假思索地答道。他看到有另外兩個女子一左一右地站在司馬求道的身邊,不禁在心裡讚了一聲:這個好運的傢伙。

“不知道平地多不多?”第一個走過來的女子有些憂慮地說道。

“地不錯,平地不少,聽說還有河,我們到了先在河邊定居。林子裡都是動物,有肉吃,河裡還有魚。”匡太平立刻答道。

“匡兄去過江油?”另外三個人眼睛頓時都亮了。他們三個人一個是湖北人、一個是江西人,司馬求道本是江南的安慶府人,都對江油那裡的事情一無所知。

“去過。”匡太平說話比較簡練,對方不追問他一般不喜歡主動解釋。

“匡兄的口音聽着不像川人啊,”司馬求道有些疑惑地問道,不過他對自己的判斷也不是很有把握:“匡兄以前是王參議員的手下嗎?”

司馬求道口中的王參議員就是以前駐紮在江油的明軍將領。

“還是和李參議員路過的時候見過?”另外一個大漢問道。這個人指的是以前駐紮在劍閣的明軍將領。鄧名曾經用疲兵之計拖垮了高明瞻,整個戰鬥的經過在川軍中廣爲流傳。

這兩個人問話的時候,心中都有些奇怪,現在成都周圍最好的店鋪、最大的商行,幾乎都是這些老川軍在經營,很難想象一個老川軍居然會去江油開荒,而且這個老川軍看上去居然還沒有成親,還是孤身一人。

“我沒有見過王參議員或是李參議員,”匡太平這次搖頭了:“上次我跟着高巡撫過江油的時候,他們都已經跑回都府了。”

三條大漢愕然片刻,突然一起狂笑起來,司馬求道更是笑得眼淚都濺出來了,還拼命地拍自己的大腿:“兄弟,聽說那次你們餓得好慘啊。”

匡太平沒有吭聲,只是微微點頭。

第40節 印象(上)第10節 默契第68節 混亂(上)第46節 證券(下)第8節 震怒(下)第49節 坦承第29節 計謀第32節 意外第31節 戰備第42節 剃髮第46節 接觸第40節 擁立第12節 調整(下)第19節 忠心(下)第34節 晉王(下)第44節 夾擊(下)第25節 矇蔽第53節 衝鋒第39節 衝突(下)第8節 震怒(上)第60節 爭奪(下)第66節 加入(上)第13節 債務第28節 欠條第36節 宿命(上)第54節 議和(下)第28節 算計(上)第1節 失憶第12節 混亂第40節 登陸第19節 感慨(上)第7節 出口第19節 感慨(下)第15節 朋友第38節 買賣(下)第20節 僞詔(下)第49節 副手(上)第46節 合營第54節 投機(上)第44節 退意第12節 調整(下)第28節 戰報第37節 報告(下)第2節 軟硬(上)第11節 兩全(下)第52節 決心第19節 跋扈(下)第39節 大捷第42節 送行第34節 糊塗(下)第35節 表態第6節 密議(下)第25節 投奔(中)第5節 放棄(下)第59節 黃雀(上)第49節 副手(上)第17節 虛招(上)第1節 失憶第15節 雙贏第24節 整訓(下)第3節 信號(上)第17節 虛招(上)第29節 解圍(上)第59節 魔鬼(上)第5節 放棄(上)第21節 風起(上)第26節 判斷(上)第46節 戰備(下)第57節 夜戰(上)第3節 說服第14節 強攻(下)第54節 授權第40節 印象(下)第38節 整頓(上)第3節 信號(下)第64節 平息(下)第15節 軍心第13節 勇氣(上)第30節 成長(下)第12節 強渡(上)第31節 名將第12節 專家第19節 防區第44節 先行第7節 演變(下)第47節 贖買(上)第58節 斷後(上)第51節 夢想(中)第28節 算計(上)第17節 挖坑第25節 棄軍第55節 敵意第15節 相識(下)第32節 爭奪(上)第56節 推銷(下)第59節 黃雀(上)第68節 混亂(下)第52節 決心第42節 中立(上)第55節 混戰
第40節 印象(上)第10節 默契第68節 混亂(上)第46節 證券(下)第8節 震怒(下)第49節 坦承第29節 計謀第32節 意外第31節 戰備第42節 剃髮第46節 接觸第40節 擁立第12節 調整(下)第19節 忠心(下)第34節 晉王(下)第44節 夾擊(下)第25節 矇蔽第53節 衝鋒第39節 衝突(下)第8節 震怒(上)第60節 爭奪(下)第66節 加入(上)第13節 債務第28節 欠條第36節 宿命(上)第54節 議和(下)第28節 算計(上)第1節 失憶第12節 混亂第40節 登陸第19節 感慨(上)第7節 出口第19節 感慨(下)第15節 朋友第38節 買賣(下)第20節 僞詔(下)第49節 副手(上)第46節 合營第54節 投機(上)第44節 退意第12節 調整(下)第28節 戰報第37節 報告(下)第2節 軟硬(上)第11節 兩全(下)第52節 決心第19節 跋扈(下)第39節 大捷第42節 送行第34節 糊塗(下)第35節 表態第6節 密議(下)第25節 投奔(中)第5節 放棄(下)第59節 黃雀(上)第49節 副手(上)第17節 虛招(上)第1節 失憶第15節 雙贏第24節 整訓(下)第3節 信號(上)第17節 虛招(上)第29節 解圍(上)第59節 魔鬼(上)第5節 放棄(上)第21節 風起(上)第26節 判斷(上)第46節 戰備(下)第57節 夜戰(上)第3節 說服第14節 強攻(下)第54節 授權第40節 印象(下)第38節 整頓(上)第3節 信號(下)第64節 平息(下)第15節 軍心第13節 勇氣(上)第30節 成長(下)第12節 強渡(上)第31節 名將第12節 專家第19節 防區第44節 先行第7節 演變(下)第47節 贖買(上)第58節 斷後(上)第51節 夢想(中)第28節 算計(上)第17節 挖坑第25節 棄軍第55節 敵意第15節 相識(下)第32節 爭奪(上)第56節 推銷(下)第59節 黃雀(上)第68節 混亂(下)第52節 決心第42節 中立(上)第55節 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