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勸降

自從起兵以來,寧渝還真的沒有這麼安安心心吃麪的時候,每日裡除了奔波就是算計,內心的疲憊感堆積日深,便有些乏味,而如今的這份寧靜,卻悄然充實於內心深處,回味尤甘。

崔姒吃完了面,擺出一本正經的模樣,“這段時間你去打大冶時,營內也發生了很多事情,首先第一點,我的任命已經下來,就任錄事參軍事,不入品級。”

寧渝呵呵一笑,想來這是老師做下的手筆,崔姒雖是女兒身,可是一身才華卻十分出衆,這在目前的大都督府當中,還真是不可小覷的人才,這才弄出個不入品級的錄事參軍事。

說起來,如今大都督府的各種架構還是非常複雜的,都督府並非唐宋時期的那種模式,而是自行改造的一種新模式,將軍政徹底分離,以政事堂和樞密院爲手足,目前看來還缺少一個監察院,三者並立方可維持這份穩定,監察院可以將程鄭等大族的排麪人物放進去,也能凝聚人心,寧渝越是想着越是覺得可行。

只是這樣一來,惹得崔姒心裡大爲不滿,輕哼一聲,“樞密使還有何指教?若是無事,學生便先去忙了。”

寧渝有些不好意思,“剛剛想了別的事情,不好意思啊,師弟,你先做着這件繁重的差事,回頭等人手調撥開了,會給你配幾名副手。”

崔姒硬生生擠出一個嗯字,便不再理他,繼續開始批閱文書了。

寧渝心裡有愧,便從辦公室離去了,只是怎麼看怎麼有幾分倉皇而逃的感覺。

隨着大軍迴歸武昌,一應的俘虜都被關在了營中,許明遠已經歸降了復漢軍,而隨着他投降的清軍士兵也有一千多人,因此寧渝已經命令將他們的辮子都剪去了,這樣一來這些綠營官兵根本就沒有退路,只能跟着復漢軍打到底。

對於城裡的百姓,政事堂也出席了命令,目前所有復漢軍控制的地方,都實行辮子稅,不剪辮子者進出城門時每次必須交白銀五兩,這個鉅額的數字是絕大部分人都掏不出來的,因此百姓們也大多剪了辮子。

當然也有許多對滿清死忠的綠營將官,其中便是以嶽凌峰爲首,此人雖然是最早被複漢軍俘獲的,可是一直都十分死硬,因此寧渝也只是吩咐將其關押起來,不再過問。

關押嶽凌峰的地方就是其自身在武昌城的府邸,說起來是關押,不如說是軟禁,對其家人也一直都是照料有加,這一點讓嶽凌峰也不得不承情。

“回稟樞密使,嶽凌峰如今被關了一個月,一開始還不吃不喝的,可現在也開始用飯了。”負責看守的復漢軍士卒向寧渝一五一十地稟告最近的狀態,只是一邊說着,卻也有幾分不屑。

寧渝心裡也明白,這嶽凌峰並沒有真正那麼的想死,要不然中間其實是有很多機會的,只不過一來是礙不過面子,二來就是向再看看局勢。因此寧渝也就沒有急着去去勸降,如今卻是打下了三府之地,寧渝覺得自己開始有條件跟他談判了。

“進去先通稟嶽將軍,就說寧渝前來拜訪,還望不吝賜教。”寧渝對着看守士兵道,他把態度放得很低,知道這嶽凌峰很吃這一套。

嶽凌峰此時正在府上讀書,他並非那種不識一字的武夫,而是真正讀了書的人,原先在岳家的時候,接受到的就是精英教育,不管每日裡練武,還會去識字讀書,特別是讀的兵書之多,是當時少有人能比的。

聽到外面士卒的通傳,嶽凌峰不由得躊躇起來,他放下書站起身走了幾步,對於這位寧渝寧樞密使的大名,他可是真正的有所耳聞,哪怕之前還對寧渝不算了解,可是寧渝攻下大冶和黃州府,就讓嶽凌峰對其徹底刮目相看。如今對方來訪,嶽凌峰也猜到了幾分來意,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只好揮揮手錶示同意了。

寧渝走進嶽府,當下便鞠了一躬,臉上帶着笑容,“嶽將軍別來無恙,小子無禮,還請將軍見諒。”

這個態度可謂是放得很低了,雖然說岳凌峰是其父寧忠源一輩的人物,可畢竟是俘虜,一家老小的生死掌握在對方手上,因此這幅姿態倒讓嶽凌峰心裡好受了幾分。

“將軍應該知道了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我復漢軍執大義在手,天下漢人無不傾心,如今更是得此三府之地,天下未可知也。”寧渝的眼神卻沒那般和善,短促而銳利,帶着勢在必得的決心。

嶽凌峰冷冷哼了一聲,“樞密使還算知道現狀,你們趁着一時突起奪得三府,也不過如此了,昔日三藩之亂可是波及整個南方,還不是照樣被我聖主皇帝給平息了下去?”

寧渝微微一笑,道:“康熙平三藩之時,正是英氣勃發之時,反觀三藩,不過都是老朽之輩,行事顢頇,被消滅也是理所當然,如今易地而處,康熙老邁昏聵,而我復漢軍以新起之勢,如何能擋?”

不待嶽凌峰作何表示,寧渝又道:“如今我軍急缺像嶽將軍這樣的大才,若是將軍識天命之有歸,知大事之已去,便應該加入我們,共同實現這驅逐韃奴恢復漢室江山的偉業,該是多麼美好的一幕?”

嶽凌峰哈哈大笑,“先不說這全天下的綠營和滿蒙八旗,就湖廣的幾萬綠營兵馬,你寧家和這個復漢軍,又如何能擋,此時說這種話,豈不是可笑?”

寧渝正色道:“既然將軍不相信我軍能夠抵禦這幾萬綠營兵,不如咱倆打個賭?”

嶽凌峰卻是一撫長髯,冷笑道:“賭什麼?如何賭?”

“就賭小子能不能在年前,拿下湖北,如何?”

“拿下如何?拿不下又如何?”

“若能拿下,則還請將軍歸附於某,若是不能拿下,自當放將軍歸去。”

“那豈不是老夫贏定了?”

寧渝哈哈大笑,臉上帶着自得之色,深深望了嶽凌峰一眼。

“等我練出兩萬精銳之師,湖北之地當盡入我手。”

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
第三百二十二章 如履薄冰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二百八十八章 新式火器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二百一十一章 決戰練潭鎮(四)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一百七十章 九江血(三)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難選擇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九十五章 陳小公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三十五章 雷式型燧發槍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一百四十六章 倡辦團練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五百五十章 大帳驚變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三百四十八章 二虎相爭第三百九十五章 聯土抗楚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三百六十章 咱們中計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五百二十九章 利於千秋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四百九十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十)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一百六十八章 九江血(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八爺黨覆滅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五十八章 危局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五百二十五章 乾隆的奮鬥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三百六十五章 孔家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八十八章 兄弟第四百四十一章 新舊碰撞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九十二章 雨戰第四百九十三章 弘曆登基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五百六十九章 大獲全勝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二十二章 制炮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