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

“巴勒珠爾,八旗滿蒙火器營蒙古副都統,率滿蒙火器營與敵相接,中槍三處,尤奮力殺敵,後寡不敵衆,以致於身亡....”

佟法海小心翼翼念着,這已經是八旗火器營戰死的第三名都統級別的大將,堪稱忠烈無比,只是這一幕放在平時,或許還能讓康熙爲之涕淚,只是眼下的康熙,心裡只是被失望和痛苦所籠罩。

康熙怎麼也沒有想到,短短半個時辰,上萬人的八旗火器營,便已經打成了眼下這幅模樣,接連戰死三個都統級別的大將不說,士卒的傷亡也高達兩千多人,這一幕若非是康熙親眼看到,否則絕不肯相信的。

“啓稟皇上,平郡王率領的驍騎營大軍正在楚逆身後十里,隨時可以發起進攻。”佟法海臉上閃過一絲激動,他相信在八旗的鐵蹄之下,復漢軍是決計無法承受得住。

“嗯,另外號令前鋒營和護軍營,準備發起衝擊。”

康熙終是下定了決心,這一戰到了如今這個關鍵時候,他已經不打算有其他任何隱藏了,那就戰吧!

康熙目前麾下還有兩萬人,其中除了火器營的兩千炮甲和三千後勤人員,其中還有一萬五千人能夠一戰,而康熙將自己的前鋒營和護軍營派出去之後,留在身邊的便只有三千人的侍衛營,可以說打到了這一步,已經是竭盡全力了。

上萬人的前鋒營和護軍營,在都統們的率領下,開始朝着戰場進發,而滿蒙火器營經過了層層槍炮洗禮之後,復漢軍已經與清軍展開了貼身的肉搏,這倒不是復漢軍主動進行肉搏,實在是清廷的滿蒙火器營在對射的情況下,射速實在是相差太遠,己方都倒下去了兩千多人,對面的復漢軍才倒下了四百多人,這就太過分了。

正面的復漢軍僅僅只擺了八千多人,主要便是第一師組成,他們對於肉搏戰從來都不會畏懼,反而因爲有像李石虎這樣的瘋子,對與肉搏戰更多了幾分熱愛,清軍的虎衣藤牌兵與復漢軍廝殺在了一起,一處處的小戰場都展開着血腥的肉搏。

寧渝看到了虎衣藤牌兵後,臉上也閃過了一絲凝重,無論是在前世,還是在今生,可是都聽說過虎衣藤牌兵的強大,要知道目前的清軍其實是一支相當畸形的軍隊,那就是十分依仗槍炮火器,真正的肉搏兵並不多,而且也不夠精銳。

然而虎衣藤牌兵的出現,卻填補上了這一缺陷,這些來自福建的精銳之士,在近戰肉搏時相當悍勇,特別是跟復漢軍在搏鬥時,還能隱隱佔據上風。所幸的是虎衣藤牌兵的人數並不算多,因此打起來也沒有特別吃力。

當清軍大部分開始加入戰場後,復漢軍也絲毫不甘示弱,許明遠率領守備第五師也加入了戰場,整整八千人的生力軍加入,使得清軍遭受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

寧渝手上原本是有五個師的,分別的主力第一師、主力第三師,以及守備第二師、守備第五師、守備第六師這三個守備師,如今守備第二師在練潭鎮,守備第六師在圍困安慶,因此真正的主力便是主力第一師、主力第三師和守備第五師。

如今復漢軍的正面已經派去了一萬七千人,而清軍的正面也還有一萬八千多人,雙方肉搏的過程中,由於復漢軍有一部分人裝備的鐵甲,因此佔據了不少的優勢,而清軍的棉甲在刺刀面前,並沒有太好的表現。

“殺清狗,奪天下!”

“殺清狗,奪天下!”

這一方天地裡,死亡成爲了主題,雙方在這裡展開了最爲冷酷的拼殺,而復漢軍的火炮在這個階段也在大發神威,將一顆顆開花彈投到了聚集的清軍人羣中,根本就不用去瞄準,隨便一炮都能帶走十餘條人命。

在濃白的煙霧當中,清軍與復漢軍幾乎是在用最原始的手段拼殺着,刀子卷掉了就開始用槍托砸,槍托砸斷了就用牙齒咬,血腥而慘烈的場景在戰場上演繹着,也讓更多的人捲入了進去。

誰也沒有注意到,戰場邊緣出現了一羣復漢軍士兵,他們悄悄從腰間掏出了手榴彈,然後用火摺子點燃了,扔進了密集的清軍人羣中,隨着轟的一聲,血肉噴濺,清軍直接被炸趴下了一大窩。

他們身穿着鐵甲,肩上扛着一柄簡陋的長刀,在扔完了手榴彈後,便衝進清軍就好比砍瓜切菜一般,橫行無忌,清軍想要阻攔也無法擋住這些人的進攻。

這些人其實並非主力一師的擲彈營,而是守備第五師準備良久的秘密武器。

許明遠自從當上了守備第五師的師長以後,這滿心想的可都是立功受賞,可是想要立功,首先就得擺脫如今的守備師的身份,不能將自己當成二流部隊,因此他也是在軍內坑蒙拐騙,毫不容易搞到了一批甲,然後專門挑選了這麼一批人,組成了低配版擲彈營。

這些低配版擲彈營不光是武器要差一些,人數也要少一些,到目前爲止也才三百人左右,不過在戰場上的威力,卻似乎能夠比擬三千人,他們一路平推過去,卻是斬殺了不下千人之衆。

在這種猛烈的攻勢下,清軍的損失極爲慘重,特別是將領和老兵們,更是成爲了率先陣亡的一批人,十二個正副都統,到目前爲止就已經戰死了六個,之下的參領、佐領更是戰死者不計其數。

入關之後的八旗精華,正在以一種難以想象的速度流逝着,可是清軍卻依然還在堅持着,他們儘管與復漢軍在各個方面都存在較大的差異,可是在勇氣和決心上,似乎並沒有太多的不同。

當然,對於現如今的八旗來說,這些人的死只是一個數字,可是等到這一仗結束後,卻幾乎讓整個京城爲之穿麻戴孝,人人悲泣。

所有人其實都明白,仗打到了這個份上,剩下的便是等待了,康熙在等待訥爾蘇的一萬五千驍騎營,寧渝也在等待着背後的這隻騎兵。

只有這最後一隻靴子落下來以後,寧渝才能放心的將第三師給派出去,以此來抵禦康熙手裡的最後一張牌。

可是寧渝自己明白,正宗的擲彈營還沒上戰場,如果那一千人使用的好,其威力不下於萬人,到時候也就可以以決死之心,畫上大戰的句號。

第九十章 傷亡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
第九十章 傷亡第二百四十一章 王對王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戰康熙(九)第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練潭鎮(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五百四十六章 南洋聚寶盆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一百三十三章 用還是不用?第三百二十三章 槍和骰子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三百六十四章 陳采薇有喜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五章 雍正立祠第五百二十一章 何惜此身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二百五十章 照樣打崩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三百三十四章 星辰大海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八十四章 太宗故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三百零二章 改造儒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奔襲北硤關(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六十一章 去辮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四百六十六章 隆科多之死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七)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二百四十章 戰康熙(十)第二百零四章 漢陽造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五百一十五章 雙方心機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三百八十三章 十年海軍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五百七十五章 一勞永逸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一百二十七章 血戰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種痘之法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路會攻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死之爭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二百五十三章 大戰落幕第五百四十七章 帝國的朋友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戰桐城(中)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三百八十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二百一十三章 決戰練潭鎮(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