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

恩斯特眼神一凝,他有些不太理解皇帝的意思,從皇帝的語氣中來看,似乎這一仗根本就是註定要打的,只是似乎目前還不是時候。

“陛下,那建立外交關係,是否有些倉促.......”

“不倉促,一點也不倉促。”

寧渝呵呵一笑,站起身子將長劍收回劍鞘,徑自將長劍遞給了身旁的女官,隨後便站起身子朝着殿外走去,他如今的身體的肌肉線條十分勻稱,搭配着脣上的鬍鬚,看上去卻顯得十分英姿颯爽。

暢春園中的花鳥樹木衆多,林蔭地也非常密集,因此伴隨着陣陣清風,卻是根本讓人感受不到絲毫熱意,只恨不得能夠在這般的涼爽中,好好地享受一番。

寧渝走在前面,他雙手負在身後,輕聲道:“眼下咱們的眼光,也要逐步轉開了,上個月程銘在上緬甸取得大勝,基本上奠定了在緬甸的優勢,相信徹底佔據下緬甸也不是什麼問題,可是在徹底拿下緬甸之後,帝國不會再在西南方向大動干戈。”

恩斯特若有所思,“陛下是想看看分封制度和都護府制度.......在緬甸的效果到底怎麼樣?”

“沒錯,緬甸是帝國將來對外發展的一塊試驗田,如果不能取得足夠說服力的結果,那麼這些都要推到重來——”寧渝微微轉過頭去,“因此只要沒能得到相關的結果,那麼朕也就沒辦法將錢糧繼續扔進水裡。”

其實還有一句話寧渝沒有說出口,那就是當分封制度徹底失敗之後,則說明國內的勳貴和商會根本不值得去進行扶持,到時候的他也只能選擇另立根基,可是眼下能夠相信的力量,就只剩下了軍隊,到時候發生什麼自然也就不言而喻。

當然,這些話自然也沒必要同恩斯特去說。

恩斯特搖了搖頭,“陛下,事實上西方各國的殖民活動也是充滿了苦難,到現在爲止,英國和法國儘管經過了數十年的努力,可也只是在印度取得了一點點成績,而西班牙人和荷蘭人雖然佔據了香料羣島,可是任何人都知道,帝國想要佔據那裡,並不算困難。”

“陛下目前的分封制度,具備更高的調動資源能力——因此臣以爲,只需要堅持下去,就能夠取得不小的收穫。”

寧渝搖了搖頭,道:“朕絕不是那種爲了面子死不悔改的人,因地制宜纔是正道,相對於緬甸,東北則是另外一個發展方向,移民和武裝農場制度的踐行,也能夠給我們提供以外一種選擇。”

說到這裡,寧渝又叮囑道:“不管咱們將來跟英法的關係如何,這都不會妨礙咱們眼下跟他們打好關係,特別是眼下跟英國還存在很大的利益關係,比如對英國的貿易,可以提高到更大的規模級別上,而在俄羅斯的問題上,似乎也能找到共同點。”

恩斯特笑了,皇帝對西方局勢認知的準確性實在讓人很驚訝,畢竟在如今的西方各國當中,英國人跟俄羅斯人的關係可是非常微妙。

在過去二十多年的時間裡,俄羅斯爲了奪取波羅的海的出海口,與瑞典王國爆發了一場大北方戰爭,而這一次戰爭當中,英國始終都對俄國採取敵對立場,給予瑞典以外交上的支持和物資、軍事援助。

儘管戰事已經結束了好幾年,瑞典也被打到了最低谷,俄羅斯人也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出海口,可是英國人並沒有放棄鉗制俄羅斯人在歐洲的擴張腳步,因此與俄羅斯人的關係一直都十分冷淡。

“聯合英國、瑞典,將俄羅斯人的目光重新拉回到歐洲。”

恩斯特沉吟了一番,道:“或許可以嘗試重新構建三國聯盟,那麼瑞典將會成爲重中之重......”

寧渝點了點頭,“沒錯,不過聯絡瑞典反俄的事情反倒可以緩一緩,他們現在還在舔舐傷口,只怕沒有了那個意氣了.....咱們可以先多做貿易,只要貿易額提升起來,咱們對於瑞典的影響力也會提高。”

對於寧渝而言,瑞典只能作爲他在歐洲落下的一枚棋子,他不指望瑞典擊敗正強勢無比的俄羅斯人,但是在復漢軍與俄羅斯在遠東交鋒的時候,也能拖拖俄人的後腿。

嚴格來說這件事情,更應該讓外交部的人去辦畢竟好,但是如今的寧楚外交部,對於歐洲人的一些小套路還不夠清晰,還不如讓恩斯特去交涉,反正到時候也得他這個皇帝來親自把關,倒也不用擔心會出問題。

而寧渝之所以會眼下去處理這件事,除了緬甸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在遠東的俄人。

他已經越來越能預感到,與俄人之戰卻是越來越近了。

.......

八月,咸鏡道鏡城。

一隊隊八旗士兵將這座位於朝鮮半島東北部的城池佔據,他們大肆蒐羅着咸鏡道各地百姓的物資,甚至發展到了瘋狂劫掠的地步,卻是將好好的一座城池,幾乎變得如同地獄一般,到處都是焚燒的烈焰與哭喊的百姓。

八旗士兵這一次很明顯是有組織的劫掠,他們在各個佐領的率領下,針對各地的百姓們進行集中搜撿,凡是財貨或者是糧食等物,都被他們給直接搶走,甚至但凡有百姓阻攔者,幾乎都被屠戮殆盡。

在熊熊燃燒的烈焰之下,鏡城卻是再也沒有了過往的安寧,沖天的黑煙幾乎染黑了半邊天空,而鏡城內哭喊的百姓,則幾乎使得八旗兵們變得越發亢奮。

“張大人,八旗.....不,.大清有必要這樣做嗎?”

乾隆皇帝身上穿着一身明黃緞繡五彩朵雲金龍紋甲冑,衣正中懸鋼質護心鏡,鏡四周飾鋄金雲龍紋,兩袖用金絲條編織,袖口月白緞繡金龍,下面圍着圍裳,頭上還綴以紫貂毛盔纓,頂鑲東珠一顆,他的年齡雖然尚小,可是在這套甲冑烘托下,卻是顯得十分威武。

張廷玉深沉道:“回稟皇上,眼下我大清是不可能繼續統治朝鮮了,漢城的守軍估計也堅持不了太久,等到他們發現咱們到了鏡城,只怕也會大舉攻伐過來,還不如早些將咸鏡道洗一遍,到時候也能夠帶着足夠多的財物去鄆春。”

乾隆皇帝支支吾吾地點了點頭,卻準備還想說一些什麼,只是旁邊的徐元夢卻也開口了,“皇上,張大人說得對,等到了鄆春以後,光靠咱們這幾千個人,只怕也做不了什麼,到時候若是手裡有一筆財富,也能請動俄人多出一些兵。”

乾隆皇帝心中有些不屑,他可是知道俄人距離這裡有多遠的,別說出兵,就眼巴前這麼一些人,就費了老鼻子勁了,還不知道等他們過去,這糧食什麼的夠不夠吃......

就在乾隆皇帝有些愁眉不展的時候,從遠方過來了一名八旗騎兵,卻是很快就停了下來,然後蹭蹭蹭小跑到乾隆皇帝面前跪了下去,而這下皇帝卻是看清楚了,原來是八旗目前的青年才俊申穆德,當下臉上卻是露出幾分笑容。

“啓稟皇上,奴才申穆德剛剛得到消息,楚逆已經攻下了漢城.......”申穆德的臉上露出了幾分憤憤之意。

“什麼,漢城這麼快就丟了?”

還沒等乾隆皇帝着急,徐元夢和張廷玉兩個人就開始着急起來了,不光怎麼說漢城也有三萬多人馬,再加上堅守漢城,無論如何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失陷啊!

申穆德微微嘆息道:“沒錯,皇上,還有二位大人,漢城丟得實在是太快了,先是朝鮮人背叛了我們,然後趁夜把楚逆都給放了進來,措手不及之下,便讓他們一下子佔領了漢城,至於我三萬八旗軍當時雖然攏住了兵力,卻被趕出了城外,只怕現在已經凶多吉少。”

“這這......這可如何是好?”乾隆的臉色瞬間變白了,連說話都變得都有些顫顫巍巍了。

張廷玉深深嘆了一口氣,他當然明白原因所在,說到底還是因爲八旗在朝鮮幹得太過火了,再加上時間過短,以致於復漢軍打過來以後,朝鮮人人幾乎都是不要命地給復漢軍帶路,甚至還給復漢軍提供大量的情報,以致於清軍根本沒有辦法抵擋。”

幸好大清君臣上下早早就知道事不可爲,便選擇了提前從漢城出發,到了目前的咸鏡道,要不然真被複漢軍堵在了漢城裡面,只怕就徹底被一鍋端了。

儘管清廷眼下在咸鏡道只剩下了不到三千人,可是眼下這三千人卻都是八旗裡面的最精銳,就算去了鄆春也不用擔心會有寄人籬下之危,到時候實在不行,就再往北跑.........所謂壁虎斷尾之法,自然是越斷越小的。

想到了這裡,張廷玉隨即便果斷道:“皇上,咱們得趕緊跑路了......等到了鄆春之後,大事尚可爲之!”

又要跑路了......

乾隆皇帝心裡有些不滿,他從關內跑到關外,從盛京跑到漢城,如今又要跑到鄆春,到時候說不定還要往哪跑呢.......

不過爲了小命考慮,乾隆皇帝很明智地點了點頭,隨後道:“申穆德,趕緊收攏大軍.....讓他們別再殺了,準備鄆春走.......”

“嗻,皇上。”

申穆德連忙跪下接旨,隨後便一路小跑過去,騎着馬兒帶着一隊親兵,開始收攏正在城中肆意妄爲的士兵們,卻是到了日落時分,所有的士兵基本上都帶着大大小小的包裹,開始徐徐返回營地,至於鏡城本身,則幾乎化爲了一片焦土。

三天後,數千名清軍簇擁着乾隆皇帝等一衆君臣,卻是抵達了鄆春邊境前,衆人擡眼望去,只見在遙遠的地平線上,一座初具規模的軍堡正在拔地而起,它不是那種方方正正的城池,四周都是彎彎曲曲的城牆,看上去卻是怪異極了。

在軍堡前方五里處,還矗立一座極爲高大的瞭望臺,上面似乎有一些俄人士兵正在站崗,他們看到一大股清兵正在逐漸接近,卻是敲響了警鐘,僅僅片刻的功夫,只見近千名俄羅斯士兵已經聚集了陣型,還擺好了方位,似乎正在等待着命令的下達。

張廷玉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頓時額頭上的冷汗都流出來了,他雖然同薩瓦烏拉伯爵伯爵通信過,要求到鄆春避難,可是並沒有說是今天,如今若是雙方真要不小心擦槍走火,不說以後跟俄人的關係如何,就眼前這關他們就過不去。

至於乘機佔據鄆春?這根本就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臆想。

通過眼下的這一幕幕,張廷玉基本可以斷定,俄人在鄆春的兩千人看上去雖然不多,可是精銳程度遠遠超過清軍,真要同清廷目前的三千人打起來,還指不定誰贏誰去了。

不光是張廷玉想到了這一點,就連其他人也想到這一點,他們都朝着張廷玉露出一個爲難的神色,面前的俄人可不好對付啊!

就在張廷玉籌謀着要求去面見薩拉務拉的時候,卻是隻見俄人方陣突然出現了一道口子,只見薩瓦烏拉伯爵從口子中走了出來,他臉上帶着幾分笑容,高聲朝着清軍方向道:“我的朋友,你們能夠來到這裡,我心裡真的非常開心......可是有一點,你們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如果就這麼把你們放進來,我實在是不會放心的。”

由於薩瓦烏拉伯爵一直是以極快的語速說着俄語,卻是將清廷這邊的翻譯給爲難住了,他努力地聽完了薩瓦烏拉的俄語,然後極爲艱難地翻譯出了兩句話。

“啓稟皇上,羅剎人的意思,是要讓我們大部分人離開這裡,只有少部分人可以進去......”翻譯戰戰兢兢地望着臉色逐漸發黑地大清君臣們,硬着頭皮的翻譯了一句。

“少數人?那朕算不算這個少數人?”

“皇上自然是算的。”

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二章 奴才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
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一百六十三章 湖廣決戰?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一百一十三章 廟算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財政改革第十九章 火炮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三百八十六章 進展順利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九十六章 高價第二十八章 七成藥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三百三十八章 魏武捉刀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二十五章 敢問大志?第一百七十四章 大戰餘音第三百二十九章 工業革命的前夜第五百零四章 進攻盛京第一百九十七章 琢磨琢磨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七十二章 接管大軍第四百零二章 夔州戰起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成與敗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一百三十八章 屢敗屢戰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二百五十八章 十四爺要奮起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五百八十一章 顛覆俄羅斯帝國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五十一章 聖眷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五百三十五章 海參崴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第二章 奴才第五百三十六章 改變世界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國的餘暉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四十九章 白鶴道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