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

定福莊,往日並不算多麼有名的一個村莊,如今卻成爲了一場大戰的見證者。

在連綿不絕的炮火聲中,濃白的硝煙籠罩在整個戰場,再加上地面上的積雪,看上去四處都是白茫茫一片,唯獨那些戰場上的紅色和黑色,交織在一起的時候,纔給人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感。

八旗新軍身着各色棉甲,因此他們的身影顯得十分惹眼,大量的八旗兵排着一個整齊的橫陣,扛着火槍艱難地往復漢軍的方向前進,而遠處的火紅色方陣,也在朝着清軍的方向趕來,雙方的距離在逐漸縮小着。

“兩百步.......”

“一百步.......”

“八十步.......”

復漢軍排成了整齊的三排陣列,長長的隊伍幾乎橫貫了整個戰場,他們平端着火槍,活動着手指,臉蛋在寒冷的天氣下顯得有些紅撲撲的,充滿了肅穆之色。

“開火!”

“砰砰砰——”

隨着復漢軍軍官們下令,第一排前蹲着的復漢軍士兵們,立刻扣動了扳機,伴隨着一陣劇烈的槍聲,只見對面八旗新軍最前排的士兵中,一道道血線頓時飛濺開來,許多士兵就此直接紛紛倒在雪地裡。

“開火!”

還沒有等清軍反應過來,第二排伏着身子的復漢軍士兵也開了槍,濃白的硝煙讓不少士兵都嗆出幾聲咳嗽,可是沒有人在這個時候去關注這些,人人臉上保持着沉默,只見對方又倒下了一大批。

“砰砰砰——”

等到復漢軍最後站着的那排士兵開火時,清軍也終於反應了過來,紛紛選擇了開火,只是相對於整齊劃一的復漢軍射擊,清軍的射擊多多少少有些雜亂無章,不過由於數量衆多,因此復漢軍放下也倒下了許多士兵。

復漢軍的軍官們不斷地高聲發出命令,他們手裡的彈藥很顯然上的非常快,相對於緩慢的清軍士兵而言,復漢軍在射擊頻率和精準度上要高出許多來,當復漢軍士兵打出第二輪齊射的時候,八旗新軍還在裝填彈藥。

可是這一下幾乎許多人就看出不對了,以目前復漢軍的射速和精準度,別說清軍人數並不比他們多,就算多也沒有什麼作用——人家打兩輪,你只能打一輪,這就是一倍的火力差距,再算上精準度上的差距,也就意味着這麼打下去,復漢軍的傷亡將會遠遠少於清軍。

“前進!”

很顯然清軍當中也人看出這個問題,錫保冷冷發佈了前進的命令,而隨着一陣密集的鼓點聲響起,清軍士兵們終於停止了這種無謂的消耗,他們裝填好了彈丸,但是並沒有開槍,而是向着復漢軍放下走去。。

在最前線指揮的寧忠義自然能看出清軍的目的,他冷笑一聲,而是繼續號令復漢軍士兵開始輪射,畢竟眼下的八十步距離,足夠復漢軍再打上兩輪甚至到三輪。

不過八旗新軍畢竟士氣畢竟高,他們並沒有被慘重的傷亡給嚇到,而是繼續堅定地快步走着,對於發射過來的子彈幾乎是視而不見的態度,一旦有人倒下,則後續都會有其他的士兵頂替上去。

“五十步.......”

“四十步.......”

終於,到了三十步的時候,八旗新軍終於停了下來,他們平端着火槍,與復漢軍幾乎同時扣動了扳機,而在這麼近的距離裡,只見雙方同時倒下去了一大批人——僅僅只是這一輪射擊,在距離的影響下,卻造成了比前番更加慘烈的傷亡。

在遠處觀看戰事的寧渝頓時一驚,臉上掛出幾分冷笑,這八旗進步的速度也夠快了,像這種三十步開槍的絕活,他們都已經開始嘗試,還真不能小看這幫子人.......

實際上寧渝也是誤會了,八旗如今面臨生死存亡之際,自然還是會涌現出一批這種精英,但是這些人並不是真正的不怕死,只不過心裡的那口氣,還沒有被徹底打下去罷了。

“上刺刀!”

當雙方三十步這一波決死開槍之後,復漢軍軍官們高聲怒吼道,他們將腰上的刺刀掛了上去,卡死卡扣,隨後便放平了上了刺刀的火槍,在轟隆不絕的炮火聲中,朝着八旗新軍的方向撲了過去。

而八旗新軍早就有肉搏的打算,數萬人也同時擁了上去,雙方都幾乎撞在了一起,展開了激烈的近戰肉搏,兵刃的碰撞聲,刺入人體的聲音,幾乎響成了一片,令人聽了都覺得不寒而慄。

“殺!”

所有人都血紅着眼睛,望着面前的敵人,用着與生俱來的勇氣展開激烈廝殺,刺刀、長矛、腰刀甚至是牙齒,都成爲了他們的武器,鮮血噴濺得四處都是,到處都能看到互相同歸於盡的士兵。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軍隊都已經陷入了絞殺,像清軍還有一萬五千馬隊,而復漢軍這邊則是各師的擲彈營,大概有五千人左右,還有歸屬於禁衛師的一萬騎兵,其中有接近三千的是胸甲騎兵。

從紙面上來說,雙方剩餘的軍隊都差不多,只是前線卻並不是勢均力敵,至少還有八萬的復漢軍,已經壓着只剩下五萬的八旗新軍再在打,而根據前線的戰力對比來看,新軍八旗的崩潰已經基本成爲定局.......

........

四處的喊殺聲籠罩在戰場上,可是戰場上的局勢對於清軍越來越不利,正面的幾萬八旗新軍幾乎自始至終都被壓着打,根本沒有辦法發起半分反擊。

而此時正在觀戰的雍正皇帝,卻是臉色越發陰沉起來,步軍步軍打不過,炮兵炮兵打不過,現在連馬軍都打不了......

“皇上,看這個打法,還要早做考慮纔是.......”

徐元夢不合時宜地在此出現,他跪在地上,臉上露出幾分絕望之色,這一仗只怕會比昨天輸得還慘。

雍正沉默不語,緩緩閉上了眼睛,聲音如同鐵石一般堅硬。

“朕還沒有輸,前線還在打,錫保他們還沒有敗.......更何況,朕的兵都上去了,寧賊的兵也都上去了,只要堅持到最後,如何沒有勝機?”

話雖是這麼說,可是在場的軍機處衆臣,望着明顯已經頂不住的正面戰場,不由得齊齊嘆了一口氣,如果堅持就有勝機,那麼自然可以堅持......可是目前這個局面,堅持真的有用嗎?

徐元夢不敢再說什麼,只得努力觀察着戰場的局勢,一旦真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他就算是拼着死諫,也要勸皇帝離開戰場。

畢竟,一旦真到了兵敗如山倒的地步,雍正可就危險了,要是死在戰場上倒還好說,可要是被俘虜了那該怎麼辦?遠在盛京的四阿哥又該怎麼辦?

就在衆人沉默之際,戰場上的肉搏廝殺卻顯得越來越猛烈,八旗新軍的陣型逐漸開始變形,大量的八旗新軍開始節節敗退,甚至都已經有人朝着後方跑去,怎麼看都是即將潰敗的徵兆。

當然,八旗內的將佐們也都紛紛帶着親衛斬殺逃兵,穩固住搖搖欲墜的陣型,可是前線終究是抵不住復漢軍的兇猛進攻,再次崩潰也僅僅成爲了時間的問題......

在這種殘酷到令人髮指的近戰中,雙方的陣線上幾乎都是擠滿了士兵,一旦出現有人潰逃的情況,那麼也就代表着對方可以通過這些缺口,進行反過來包抄,而防線也就會隨隨之而徹底崩潰。

因此從目前的這種情況來看,清軍的崩潰幾乎是必然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更關鍵的是,雍正已經沒有了繼續投往正面的兵力,他眼下面臨了兩個選擇,一個就是選擇撤軍,率領剩餘的一萬多騎兵直接前往喜峰口,不再管戰場上的八旗死活,另外就是選擇殊死一搏,直搗黃龍。

在清廷衆臣焦急的神色中,雍正終於緩緩吐出了一口氣,他其實已經想明白了,或者說從一開始就不存在兩個答案,他只有打下去的選擇。

原因很簡單,一旦雍正拋棄八旗新軍這幾萬人,原本就存在裂痕的八旗團體,也將徹底瓦解,是從根本上徹底煙消雲散的瓦解掉,因爲這是八旗僅剩下的核心精英了,他們每個人都牽扯着八旗的核心部分,可以說,就是心臟。

因此,打吧,只有打下去,纔有他們所有人的一條活路。

“寧賊如今與朕一般,僅剩親衛護佑,朕以爲既然要打,那就徹底絞殺敵酋,爲我大清徹底掃除後患!”

雍正的臉色十分冷靜,他並沒有絲毫猶豫,更沒有半分擔憂,反倒整個人徹底想明白了一般,語氣中帶着幾分斬釘截鐵的味道。

其餘的清廷大臣們陷入了沉默,他們當然不會不明白雍正的意思,可是這背後所代表的瘋狂,也讓他們感覺到發自內心的心悸。

富寧安跪在了地上,他的頭髮中帶着幾絲花白,沉聲道:“啓稟皇上,奴才願意帶領鐵騎直衝敵酋,斬下寧賊的狗頭!”

雍正哈哈大笑,他的眼神裡不再像過去那般隱藏自己,反倒是透露幾分平日極少出現的霸氣,冷聲道:“朕知道寧賊的想法,就像寧賊也懂得朕一般.......我大清與之乃不死不休,朕與寧賊更是不死不休.......”

“他在對面等着,等着朕逃亡,等着朕帶着殘軍灰溜溜地逃離這裡,然後繼續逃到關外去!”

雍正臉上帶着幾分瘋狂的味道,“可是朕偏偏不會這樣,大清逃得夠多了,躲得也夠多了.......朕就是要帶着人衝到他的面前,朕縱使是死,也要親自射他一箭!”

所有的人陷入了沉默,隨即軍機處大臣徐元夢跪在了地上,端端正正行了一個大禮。

“吾皇萬歲!”

大臣們高聲呼道,他們都明白了雍正的想法,在如今的情況下,苟活不是錯,可或許戰死,也從來都不是一個壞選擇。

雍正傲視着衆人,拔出了腰間的長劍,劍身反射出一絲寒芒。

“諸位臣工,隨朕陷陣!”

.......

清軍大營中的馬軍出動聲勢浩大,並沒有瞞過戰場上的人們,特別是那些正在陷入廝殺的八旗新軍們,陡然氣勢一振,因爲他們所有人都知道,皇帝並沒有拋棄他們,還可以繼續打下去!

一時間,復漢軍士兵陡然感受到了八旗的鬥志,儘管對方並沒有真正討得便宜,可是原本那種即將潰散的勢頭卻逐漸被扭轉過來,這不得不讓復漢軍感到一絲棘手。

寧渝通過千里鏡,望着從營中整頓出發的清軍馬隊,臉上不由得一愣,他確確實實有些沒料到,清軍居然還真的敢殊死一搏了.......這也讓寧渝意識到了一點,今日大戰的真正關鍵勝負手,其實就在這一路馬軍。

“看來雍正篤定要吃定朕了........”

寧渝聲音裡有些微冷,原本在他的打算當中,只想吃下眼下戰場上的幾萬八旗新軍,對於對方的剩餘馬軍並沒有真正的想法,可是雍正的這一番舉動,卻讓他產生了幾分興趣。

寧忠義微微頷首,雙手握着千里鏡看了幾眼,才輕聲道:“若按照原先的預估,我軍拿下八旗新軍就在今日,即便雍正剩餘的一萬多馬軍來攻我,也只會是有來無回。”語氣裡透出十分的自信。

原因也很簡單,對於如今的復漢軍而言,手裡能夠用的底牌實在是太多了,先不說那五千集合在一起的擲彈營,就說寧楚自己有的一萬騎兵,就根本不會擔心雍正的馬軍,更不用說那些已經準備好的火箭彈部隊了。

沒錯,眼下的大營中,還有兩千五百枚火箭彈,這些火箭彈原本就是給雍正的馬軍所預備的,真要完全打出去,光他目前的這一萬多馬軍,至少得死上一半人,到時候在復漢軍騎兵和擲彈營面前,清軍馬隊還有什麼威脅可言?

在雙方都準備好了最強一擊之時,站在前沿戰場上的高成傑,卻是已經渾身浴血,他原本手裡的刺刀已經給扔掉了,換了一把斬馬刀,在清軍中肆意砍殺,而他的身上也出現了七八道傷口,道道猙獰無比,然而在此時的戰場上,卻根本算不了什麼。

“殺敵!殺敵!”

高成傑拄着一把長刀,臉上帶着幾分興奮,因爲在他的面前出現了十分令人震撼的一幕場景,那是數百顆火箭彈,正在徐徐升空........

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九十章 傷亡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六章 雛鷹營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
第一百二十八章 還能怎麼打?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一百五十四章 提前來到的決戰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一百九十八章 長楓嶺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一百五十章 傷亡第三百二十一章 廢除賤籍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整軍備戰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一百零三章 人心似水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四百四十章 花錢買命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五百三十一章 證券交易所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一百五十七章 奇襲之策第三十二章 各方準備第三百一十四章 除舊迎新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六十六章 影子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三百一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江陰抗清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五十九章 壯志雄心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五百四十九章 冊封藏王第五百二十四章 握緊的拳頭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一百二十四章 相持第四百四十四章 士紳的本質第二百四十九章 上天恩德?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二百九十三章 最大隱患第一百零二章 以血換鐵第二百二十三章 八旗勇士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二百一十章 決戰練潭鎮(三)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第三百二十八章 廉恥與風骨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二百五十五章 做個買賣第九十章 傷亡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七十九章 吃麪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二百七十一章 兄友弟恭第四百四十七章 妥協的藝術第九章 雲夢礦鹽第五百零七章 要跑路了第四百九十九章 黃河清,聖人出第三百四十七章 巡視制度第四百二十九章 處置老八第三百四十四章 七千萬斤鐵第六章 雛鷹營第四百六十四章 要打就打山海關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