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吃麪

寧渝此時信心滿滿,無論是原先打湖北撫標督標,還是後來打大冶打黃州府,幾乎每一仗都能贏得很輕鬆,這種輕鬆不是戰術層面的勝利,而是真正以硬實力去碾壓獲得的。

就像剛開始打武昌城一樣,雖然用了計謀,將督標五營吸引到蛇山腳下,可最終還是需要打一次硬仗,打完才發現整個清軍綠營的實力羸弱不堪。在之後的大冶之戰和小石村之戰當中,更是凸顯了這一點。

“如今我軍人數已達兩萬餘人,可燧發槍目前不過六千餘杆,所繳獲的鳥槍有四千多杆,但是依然遠遠不足使用,這是阻礙我軍的一大因素,另外所需要的一應的火藥硝石使用速度非常快,這一點政事堂需要注意。”

寧渝一向對於後勤都十分重視,因此趁着這個機會,將苦水都倒了出來。

對於寧渝而言,他但凡一想起這些東西,就感覺頭大,他不怕清軍的來襲,可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原先第一師的裝備還能將將足夠,可是新組建的第二師和第三師,幾乎裝備的都是原先綠營的鳥槍還有刀盾,大大影響了部隊的戰鬥力。

在之前命令第二師去攻克黃州府的各大小城池時,也都是拿着這些破爛玩意去的,幸好原先黃州府的清兵都已經被聚殲在了小石村,要不然還不會這麼順利。

“如今大冶到手,鐵山的礦已經開始採集,一應不願意歸降我軍的戰俘都已經被打發去開礦了,想來到下個月,產量還會再增加一些,至於硝石火藥這些,雲夢那邊應該也有相應的礦產資源,可以讓當地的縣令先行勘探,一旦有所得便立刻開採。”崔萬採揪着鬍子,故作輕鬆道。

寧渝到這時臉色才微微好了其幾分,心裡便想着趁這個機會,好好將部隊整訓一番,特別是目前俘虜的幾位清軍將領,其實都是不錯的人才,若是能夠勸其歸降,想來也是一番助力,便又跟崔萬採說了一番。

崔萬採心裡也覺得這倒是個不錯的機會,之前一直沒有勸降的原因很簡單,因爲復漢軍剛剛興起,其實還沒有什麼資格去談這個話題,要是仗沒打好,這些人就是復漢軍高層的日後下場。

在黃州一戰過後,局勢開始逐漸變得明朗了起來,此時倒可以去嘗試一下勸降。若真的能夠勸降一兩位,對於如今的復漢軍,也是頗爲有利的情況。

“之前抓到的那個嶽凌峰,如今態度變了許多,不再那麼死硬了,不如從他身上試試。”崔萬採臉上的笑容越發濃厚了,彷彿剛剛抓到雞的狐狸一般。

寧渝嘿嘿一笑,若是真的能勸降這些將領,將來讓他們領軍攻打清軍,恐怕能讓康熙老兒氣的五佛昇天吧!

諸事商談已畢,寧渝便想着告辭,可沒想到崔萬採不讓他走,臉上還掛着莫名的笑。

“最近姒兒一直都待在你的辦公室裡,給你處理文書,就在你出征的那段時間,人可是瘦了許多,你得好好去看看她。”

寧渝不由得撓了撓頭,他不怕戰場廝殺,可是遇到了崔姒這樣的小姑娘,卻有些沒辦法,當下也只好保證好好照顧崔姒,這才脫身而出。

回到了營裡,寧渝走到自己的那間辦公室門口時,卻有些躊躇起來,終於等了半晌,這才悄悄走了進去。

走進去才發現,崔姒依然穿着一身文士服,手裡拿着一卷文書正在埋頭書寫,桌案前還站着幾名軍中小吏,正一臉恭敬地站在了下首。

“樞密使已經率軍回了武昌,這幾日的糧草供應需要一定要及時充足,萬萬不可有誤。”

崔姒一邊說着,一邊頭也不擡的將寫好的文書遞給了下首的小吏,隨後又翻開了下面的文書。

小吏得了令便退出辦公室,卻發現了寧渝站在門口,當即便想行禮,卻被寧渝用手勢支住了,這才悄悄退下。

衆人依然沒有發現寧渝就站在了門口,只是全神貫注盯着崔姒,等候着一道又一道命令的發佈,這些命令或牽涉營房建造、或牽涉後勤補給,都是一些瑣碎而麻煩的小事,可是寧渝明白,這些小事若是解決不好,損失的是整個軍心。

“樞密使,爲何不進去?”從門外傳來了一道聲音,原來是過來傳遞文書的小吏,發現了寧渝的蹤跡。

這一下子所有人都聽見了,衆人便一齊行禮,唯有崔姒仍然端坐案前,素手執筆,用心書寫着文字。

“樞密使勿怪,學生無禮,只是這營中文書繁多,卻是委屈樞密使稍坐了。”崔姒心裡終究帶着幾分不滿,陰陽怪氣刺了寧渝幾句。

寧渝也知道自己這一番事情做的不太對,畢竟把人一個小姑娘丟在了這營內處理繁重無比的文書,自己卻一連多日不見蹤影,實在是不當人子。

“你忙,你忙,諸位先忙吧。”寧渝語氣有些尷尬,有幾分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感覺,便坐在了自己的這間辦公室裡,倒有幾分客人的感覺,這一坐卻險些睡着了過去,一直到接近傍晚時,辦公室裡終於只剩下寧渝和崔姒二人。

崔姒擡起了頭,望了寧渝一眼,看見他如今一副黑瘦的模樣,心裡不由得軟了幾分,這人雖說免了案牘之勞形,可實際上一點也不輕鬆,當下便道:“樞密使稍後,等學生處理完這一卷文書後,便來向樞密使彙報。”

寧渝也不去打擾崔姒,轉身去了隔壁的小廚房,端了兩碗麪湯過來,那裡原本是寧渝要求給值班人員準備的,只是目前人手緊缺,因此只能做些麪食能簡單的伙食,不過也足夠了。

那兩碗麪都十分的素淨,撒了一些蔥花便再無他物,寧渝端過來以後,卻是讓崔姒有了幾分驚喜。

崔姒抓着筷子,也不顧淑女儀態,大口大口吃了起來,或許是崔姒已經習慣瞭如今的文士打扮,舉手投足間毫無女兒家的感覺了。

寧渝端着面,一口口吃了起來,只是吃到一半時,卻不禁有些後悔,若是加上兩個荷包蛋,似乎也不錯。

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八十章 勸降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二章 奴才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一百章 年關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
第二百一十四章 決戰練潭鎮(七)第二百六十章 福禍所依第九十八章 降或死第十七章 先生何以教我?第四百零八章 你們想造反嗎?第四百八十章 大決戰之大夢初醒第三百九十七章 戰土狼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離心離德第四百五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二百二十六章 血戰桐城(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八十章 勸降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七十六章 設伏第二百六十八章 廢除弊政第一百八十章 正面會攻第三百四十二章 蒸汽機的野望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決戰練潭鎮(十)第一百零一章 康熙還有六十年?第五百四十四章 競爭上崗第四百五十章 北伐前夕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三百三十章 大清真的要完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五百三十七章 瓷器與火槍第四百二十三章 水師大戰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二百五十八章 喪事喜辦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決戰之死中求活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四百四十三章 誰都逃不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七十章 震動天下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四百二十六章 大戰餘音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二百九十九章 希望之地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五百七十六章 三大進程第四百四十八章 不救大清救八旗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二章 奴才第二百七十四章 謝主隆恩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五百七十八章 嚴正抗議的大英帝國第三十章 真正的戰爭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四百九十二章 前途未卜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八十七章 得加錢第四百二十一章 達成協議第二百三十七章 戰康熙(七)第四百零七章 國無信則衰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八章 何爲教書?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四十一章 鐵與血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一百二十九章 喜迎大捷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一百零九章 募兵第三百二十章 登基爲帝第四百九十四章 特別執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速克清江第一百章 年關第四百五十六章 長劍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