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一)

革新三年臘月二十,雪花飛舞,將天地染成白色,然而在這種寒冷的天氣裡,直隸四處依然炮聲陣陣,槍聲不斷,復漢軍與清軍依然在直隸四處陷入了瘋狂的絞殺。

相對於此時的清軍而言,復漢軍無疑佔據着更加主動的姿態,特別是在奪下天津之後,十餘萬復漢軍開始朝着通州方向逼近,與正在通州駐紮的清軍形成對峙局面,而此時也是南北兩個皇帝相聚最近的時候——僅僅只有三十里。

雍正派多羅郡王璘布統帥馬、步兵兩萬餘人,守在張家灣至八里橋一線,扼守通州至京師廣渠門的大道,另外派鑲黃旗蒙古都統多濟爾,率領蒙古馬隊八千餘人守在麻利橋,另外還派了正藍旗滿洲都統德里濟率領五千馬隊,守在馬駒橋東南,以防復漢軍從馬頭西進,繞道進犯京師。至於雍正本人,則親率新軍六萬人防守通州,以爲八里橋後援。

除此之外,還有一萬馬隊駐守齊化門以東至定福莊一帶,這支軍隊的作用便是雍正用來以防萬一,倘若正面真的打不過,他們將會協助莊親王允祿,並三萬新軍掩護京城的八旗退往喜峰口,到時候也能作爲大清東山再起的條件。

北伐已經有數月,復漢軍的前進速度令人歎爲觀止,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復漢軍與清軍之間,並沒有發生過真正的大規模決戰,而都是以小規模的交鋒爲主。

如今到了八里橋,清軍終於選擇要大打一場了,對於復漢軍而言,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畢竟在此之前,清軍一直屬於避戰狀態,復漢軍就算想要打,也沒有特別好的機會。

東安,如今已經成爲了前敵指揮所在,第一集團軍和第二集團軍的高級將領匯聚一堂,等待着即將到來的作戰命令。

寧渝身上披着一件黑色的大氅,他終究習慣了湖廣和南京炎熱潮溼的氣候,對北面的乾燥天氣有些不太適應,臉色都變得有些蠟黃,不過精神上還是非常不錯,畢竟決戰即將到要到來。

“此次北伐,進度比之前想象的要快很多,不過局勢發展如此,諸位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北伐絕不以京師爲結果,亦不以盛京爲限。”

寧渝的聲音略顯生硬,這也是爲了迴應之前朝廷當中一些人的議論。

在北伐這件事上,沒有任何人敢於反對,畢竟這是天下第一大事,可是也有很多人,認爲北伐只需要拿回關內就好,恢復長城防線就算完事大吉,接下來就可以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這些人始終都以更加警惕的眼光,看着目前越發強大的復漢軍。

一些酸儒發自內心的認爲,打仗不是一件好事,像寧渝這般瘋狂擴軍的皇帝,純粹就屬於窮兵黷武,他們不敢在寧渝面前說這些,可是不妨礙在一些其他場合宣揚。

因此,寧渝此次第一句話,便是反擊這種北伐止步關內論,也是對軍心的安撫,畢竟臨到戰前,還有人會擔心裁軍的問題,可是會很影響戰鬥力的。

“原本有些話,現在不應該說,可是不說也不行,咱們將來打下了關內關外不是問題,可是並沒有徹底緩解我大楚的外部環境問題,因爲在北方已經出現了一個新的敵人,那就是決意插手此戰的俄人......”

寧渝微微抿了抿嘴,“我們的國家土地遼闊,也註定會面對很多敵人,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因此將來的大楚,始終都無法真正避免戰爭......八旗、俄人、日人、緬甸乃至於其他地方,將來還有太多的敵人。”

“吾輩大志尚未成功,諸位仍需努力!”

臺下將星熠熠,衆人望着寧渝的神色裡,透露出狂熱的崇敬之色,皇帝說的每一句話,幾乎都說到了他們的心坎裡。

戰事結束,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對於其他人來說或許是好事,可是對於這些當兵吃餉的軍人而言,如果真有一天不拿刀槍,改換鋤頭,他們又怎麼能夠適應的了?

“陛下萬歲,復漢軍萬歲!”

“此戰必勝,我李石虎願爲第一線!”

“想得美,我錢英亦不服輸,真要到了戰場上,我部當第一個攻下雍正帥營!”

衆人聽到寧渝的保證後,頓時放下了心來,卻又開始了爭奪主攻的位置,畢竟這也算是這幾年最後一場大會戰,將來即便跟俄人在北疆打,那也是規模極小的戰事了。

寧渝微微一笑,凝聲道:“戰事上的東西,朕也就不多說了,畢竟參謀部擬定的方案已經足夠好了,但是在戰事保障上,朕還是要提點幾句,各部的軍資需求一定要由各師各團司務處單獨彙總,一應欠缺應當竭力籌集,着內閣及樞密院會同處置,能發下去的都先發下去,將來再彙總對賬,但是發現問題,一定要解決問題。”

“陛下所言極是,與後勤之事上,樞密院已經萬分重視,已經安排了多個工作組,進駐軍中連隊一線,多多少少也發現了些問題,着實慚愧啊......”

樞密使寧忠義臉色有些難看,他輕輕對着身旁一人耳語了一番,隨後便有幾名士兵抱來厚厚一摞檔案,堆在了衆人面前。

“在場各位都是各師師長、副師長還有參謀長,你們每天想的都是行軍打仗的事情,對這些後勤上的事,自然是不太懂的,可是有些事情不管是不行的......”

衆人神情略顯凝重了幾分,他們從寧忠義嘴裡,發現事情似乎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寧忠義輕聲哼道:“根據這段日子的調查,全軍三十二個軍務處處長中,超過一半人有貪污受賄的情況,各處中貪腐的軍資絕不是一個小數......相關的涉案人員雖然都已經被抓起來了,可是這也反應了我軍目前後勤保障制度有待完善。”

在目前復漢軍的後勤保障體系當中,能夠標準化配給的物資,通常都是由總後勤部和總裝備部供應,就比如火槍、手榴彈、火炮以及刺刀等一應軍用物資,都是有相應的編號歸屬,查起來比較容易,因此通常不會丟失或者被人爲吞沒。

可是除了這些軍品之外,還有大量的非標準軍品,就比如每個士兵的被服還有飲食等等,這些東西本質上是由樞密院撥款,然後各自軍隊採購補充,也就給一些人提供了可乘之機,像雁過拔毛以及以次充好的問題也有所發生。

嚴格來說,在過去的軍隊裡,這些都實在算不了什麼事,甚至被默認爲將領的利益,可是在復漢軍中不一樣,寧渝一直強調要解決的問題,就包括這些跟士兵生活息息相關的日常飲食住行。

在這個問題上,衆將也沒有什麼說話的餘地,只能望着寧忠義,等待着最後的決定。

寧忠義臉色沉凝,輕聲道:“爲強化軍隊戰力,後續各師團一應軍需補給問題,將會由總後勤部統一協調,由總後勤部直接派員各師團,對基層部隊的飲食、被服、軍靴等供應問題進行集中管理。”

衆人聽到這裡,方纔明白了過來,原來樞密院要藉此機會,將各軍師的所有後勤部分,給直接剝離出來,也就說從此以後,各師主將將會失去插手後勤部分的理由,更有利於樞密院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一拉一打,足以體現樞密院對軍隊下的功夫,因此即便是其他師長、副師長等知道樞密院的心思,可是也興不起反對的理由。

寧渝冷眼旁觀,通過這一次後勤方面的改革,別的不敢說,至少能夠將過去那些可能會愈大的問題,解決個七八成,有了這些,想必也足夠了.......

...........

八里橋,東與通州交界,西至果家店,北起東軍莊,南至通惠河,是通州至北京大道上的必經之處,因此也成爲了如今這一戰的焦點所在。

臘月二十一,寧渝身上穿着厚重的黑色大氅,帶着諸將親臨戰場一線,遠目望去四處都是一片火紅,只見一面面復漢軍軍旗獵獵作響,還有更多的復漢軍士兵,已經開始進行了戰前的準備。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復漢軍陣地前,響起了一片片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聲,幾乎隨着寧渝的移動而移動着,幾乎所有人都在用最爲尊崇的目光望着寧渝,望着他們的皇帝。

寧渝在衆將的拱衛下,順着陣地慢慢走去,臉上同樣帶着幾分激動的神情,那些面孔那些歡呼,曾經是那麼的熟悉,只可惜自從他當上了皇帝之後,便很少再見到如今的這麼一幕畫面,因此今日確實讓寧渝感覺到幾分歡喜。

“將士們,你們辛苦了,此戰獲勝之後,朕將會在京師爲你們慶功!”

寧渝望着那些那些正在行軍禮的軍官和士兵們,同樣也回了一個莊嚴的軍禮,他指着河對面的清軍營地,笑道:“咱們的老對手,你們都知道怎麼打,很簡單,碾過去就是了!”

“回陛下,我師定當第一個碾過去!”

獨眼將軍郝昭高聲吼道,而在他的身後的復漢軍士兵們,也一同高聲吼道:“我師第一個碾過去!”

一下子頓時惹得其他人不服氣了,當下便有第一師的士兵們高聲喊道:“論打仗,咱們一師才稱王!”

其他的二師、三師以及原來的老牌部隊也都開始了互相的叫囂,至於那些新編的師也不服氣,特別是他們的師長還都是老資格,更是開始帶着衆人一起高喊。

“十五師真英豪,殺得清狗嗷嗷叫!”

“說咱陸師二十一,白刃格鬥算第一!”

“誇一誇咱二十八,號角衝鋒誰不怕!”

寧渝望着士氣如虹的士兵們,臉上也帶起了幾分笑容,世人只知道復漢軍強,可是不知道復漢軍強在何處。

武器?訓練?紀律?

它們都是原因之一,可是最重要的是,復漢軍裡永遠都不服強者。

........

聽到復漢軍這邊傳來的高聲歡呼,站在另一邊眺望戰場的雍正,頓時黑了臉,再看看自家這邊八旗的狀態,頓時便有些不滿。

打不打得過是一回事,可是從一開始連打的勇氣都沒有,算個什麼?

懦夫,真正的懦夫!

“告訴錫保,在陣前豎起朕的龍旗,既然寧渝小賊都敢在陣前叫囂,朕如何能當縮頭烏龜?”

可是他好歹還是個愛新覺羅,按道理來說至少比寧渝這種黃毛小子要穩重可靠許多......

可是沒想到,寧渝在復漢軍中居然能夠得到那麼多人的真心擁戴,而他這個皇帝卻到現在連八旗內部的心都沒收攏,想一想就覺得無比悲傷。

順承郡王錫保在聽到雍正的命令後,連忙快步走過來,跪在地上道:“回皇上的話,龍旗掛出去只怕對皇上有危險.......那楚逆的炮打的又遠又準,要是讓他們瞧見了,只怕會威脅皇上的安全......”

雍正卻是瞥了一眼錫保,指着對面的大楚龍旗道:“可是楚逆已經將這龍旗掛了半天了!難道我們怕,他們就不怕嗎?”

一句話卻是將錫保堵得苦笑不得,自家的火炮跟對方的火炮完全沒有可比性........他能保證清廷的大炮打不過去,可是不能保證對面的大炮打不過來啊,只是這番話卻不是能夠跟皇帝說的。

“皇上........”錫保本來還想繼續勸阻幾句,可是當他看到雍正冷厲的神色時,卻又將臨到嘴邊的話,給吞回了肚子裡。

“掛龍旗,再多言者斬!”

雍正的神色裡帶着些許冷厲,他望着運河的對面,心裡卻在默默想着,朕總不能比他還差........

更何況,對於雍正而言,這一仗肯定是要打的,如果在戰場上不能奠定他雍正的威望,就算活了下來,將來如何統御人心?如何收攏八旗?

問題從來都不是逃避就能解決的,對於寧渝如此,對於雍正而言更是如此。

巳正,寧忠義前往佈置在河西的復漢軍炮兵陣地,接管該陣地的指揮權,在他的命令下,超過二百多門火炮,朝着清軍陣地發起了炮擊,在炮聲陣陣中,算是正式打響了寧楚與清廷之間的最後一次大決戰。

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十二章 問責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九十章 傷亡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
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五十七章 敲詐勒索第三百零七章 裁撤綠營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二十一章 鑄炮坊第兩百八十章 兵圍江寧第四百二十七章 最大的敵人第八十一章 監察院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二百八十四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一百三十六章 兵出江西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四十六章 內部審查第四百八十五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五)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十二章 問責第一百七十三章 九江血(六)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兩百章 男兒至死心如鐵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桐城(上)第三百七十九章 良機已至第二百二十七章 康熙倒下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五百五十五章 戰前準備第一百零八章 巡視第五百二十八章 一個都跑不了第一百九十六章 身前事第四百四十六章 沒時間了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六十九章 城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二百六十九章 財政盤點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二十七章 檢閱第一百二十一章 生死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一百二十二章 博弈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一百一十章 亂起第四百一十二章 給資本套上籠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三百六十六章 得過苦日子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四百一十六章 出使日本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四百一十八章 重任在身第一百九十一章 安慶暗戰第一百五十三章 傅爾丹第三百七十四章 還能叫八旗新軍嗎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五百八十三章 乾隆跑路了第五百七十一章 統合漠北第二十三章 炮響第九十章 傷亡第四百七十一章 大決戰之遺詔留書第四十七章 寧千秋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三十九章 得鬧一鬧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決戰之不惜一切第五百七十四章 當大王的機會第三章 論禪不論心第三十三章 後患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二百七十二章 官商勾結第五百八十五章 鐵路興國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五百零九章 新街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東進之路第一百零六章 游擊戰第四百四十五章 自信姿態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一十六章 決戰練潭鎮(九)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康熙(五)第五百四十三章 責任內閣制第三百一十章 寧家大業第四百二十四章 拿下鶴丸城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五百六十四章 不能打了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一百八十五章 安慶第五百六十六章 戰漠北(一)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清的土地第三百七十七章 海外來客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州碼頭第一百一十八章 臨湘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四百六十一章 各爲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