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寧氏錢莊

寧忠源繼續道:“當然,具體如何合作,卻還需要細細思索。”

寧忠景猶疑道:“若是這麼多家參與,這具體分配恐怕不是那麼容易協商,出了差子,反而會得罪人。”

這番話說的有理有據,寧渝也不自覺的點了點頭,這自古以來利益面前是不能談感情的,這戚族之間也分遠近,偏頗了哪家,反而容易引起誤會。

衆人也都考慮到了這一節,紛紛點頭不止,只是說起辦法來,卻都一籌莫展。

不過,此時寧渝心裡卻是一動,這後世的制度倒可以借鑑一二,道:“父親,諸位叔叔,我心裡倒有一些謀算。”

一聽寧渝有主意,這讓衆人倒是多了幾分期待,如今的他們已經不再將寧渝當成一個孩子看待,而是真正從心底看重寧渝的想法,便是世間所謂的天才少年,也不過如此吧。

寧渝將肚子裡那點後世的金融知識拿出來賣弄道:“爲了防止內耗,我們肯定不能讓其餘人一起來參與井鹽的開採,否則同時進入市場,會讓價格走低,大家都撈不着好。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我們自家壟斷開採銷售,然後將利益進行合理分配。”

“至於合作方式,我建議成立一家錢莊,當然不是那種尋常的借貸錢莊,而是一家投資錢莊。所謂投資錢莊,那就是由我們幾家共同出資,然後每家都在裡面根據投入佔據股份,然後這部分的錢莊投資,到時候就作爲開採鹽礦的成本,自然所獲的利也由股份計算分配。”

“到時候爲了保障鹽礦的運營掌握在我寧家的手中,可以成立一家鹽業公司,由鹽業公司專門來負責運營、製鹽以及售鹽,一切都由我寧家派人負責,其餘家可作爲錢莊投資代表來進入董事會,負責每年的鹽業公司收入支出盈利的監督。”

這一番話說的衆人云裡霧裡,唯有寧忠景長期接觸經營,聽懂了一點點,問道:“這個鹽業公...司...是何意?”

“所謂的公司,即指經營團體,可負責所有的管理事項,包括利潤的分紅和再投入,當然這部分重大事項需要到時候通過董事會表決,才能正式通過。”

寧忠景猶豫道:“這個董事會就由各大家派人來組成,就像如今的東家,只負責分錢,而到時候經營的公司,就是掌櫃的,只負責店鋪經營,渝兒,我理解的可對?”

“三叔果然老辣!”這讓寧渝一下子豎起了大拇指,畢竟在18世紀的初葉,中國人所接觸到的金融知識,只限於老祖宗那一套,如今這麼快很久能理解過來,這說明寧忠景還是頗具天賦的。

寧忠源一聽也差不多快明白過來,不過還是有點猶豫,問道:“若是如此倒也合理,只是既然有了董事會和這個什麼公司,就足夠了呀,爲什麼還要成立一個投資...錢莊呢?”這番話說的磕磕碰碰,不過能在這麼短時間內記下來,也是難得。

寧渝微笑道:“無論是這董事會還是公司,都只是皮,真正的骨在於錢莊。在進行每次投資的時候,我們都是以錢莊的名義來投資,因此所產生的投資獲利,也都是通過錢莊分配,如此一來,既可以跟鹽礦之利做一個乾淨的切割,在未來也能吸納更多的資源,來進行更多的投資。”

“更多的投資?”這番話卻說的衆人都迷迷糊糊了,腦袋瓜不好使的此時更是如聽天書一般。

寧渝道:“鹽礦之利,縱使能利百年,可百年之後呢?若是沒有其他水源,得利遲早會盡。可是通過這個投資錢莊,每次投資獲利還可以拿去做別的投資,這樣利上加利,收穫自然更多,屆時我們還可以發行票本,吸納更多的資金和其他資源進來,一步步做大做強。”

這一點點抽絲剝繭,卻是讓衆人都漸漸明悟了過來,寧忠景讚歎道:“等錢莊事成,那票本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我等屆時便可以這票本來匯聚財源,這錢自然是享不盡了。”

寧渝眼睛一亮,沒想到這三叔寧忠景竟然這麼快舉一反三,把未來的股票交易所都給琢磨出來了,讚歎道:“三叔請受我一拜,這寧氏錢莊掌櫃非你莫屬!”

寧忠景聽了卻有些不好意思,道:“若非渝兒你提點,你三叔我至今也是糊里糊塗的呢,這錢莊我想還是你來操持的好。”

寧忠源道:“錢莊一事就由三弟負責,六弟從旁協助,順便操持私鹽一事,至於更各家各族去談,只能我親自出馬,相比在這件事上各家應該都會踊躍參與進來。至於更多的細節方面的問題,就由勞幾位弟弟了。”

“至於官面上的事情,忠景,暫且包八萬兩白銀,我要去總督府給老七買個雲夢縣令的實缺回來,還得把老四想辦法調到雲夢去做個千戶。”

老七寧忠權本來只是個縣丞,若是此番能補個縣令倒也值得。只是虧了老四寧忠義,因爲他本身就是實缺守備官,如今反而要降職去雲夢汛塘駐所做個千戶。

不過寧忠義倒也想得開,畢竟這武官不比文官,千戶守備看似區別很大,實際上實權差不了多少。而云夢明擺着是寧家未來的根據之地,因此稍有委屈倒也無妨。

見到此事已經談妥,衆人興高采烈的談論起來,若是礦鹽開採後,將會有多少收入云云。只是寧忠源的神色依然有些嚴肅,這讓旁人都感覺到奇怪。

寧忠源緩緩道:“渝兒,如今你已經虛歲十六了,爲父給你選了個名師,也就是漢陽城內的大儒崔萬採,只是先生脾氣古怪,收與不收還看你的表現,不過我可提醒你一句,亭鶴先生絕非尋常人,我知道你天資聰穎,只是還需要一番磨練。”

寧渝心裡微微有些抗拒,搪塞道:“父親之命,孩兒不敢稍有違背,只是還有一點,雛鷹營我有些放心不下,那羣孩子在未來可謂我寧家根基。如今稍有放縱,怕是心血盡付東流。”

寧忠源雖然不明白寧渝爲何如此看重那二百餘少年,不過也不爲己甚,微微思索道:“崔先生與尋常先生有所不同,並不強求於書籍,若是你能做一番實事,想必他也是樂意的,尋常時你可回雛鷹營,課業也不可放下。只是具體怎麼做,還是要看你如何表現吧。”

寧渝見事無更改,只好同意,只是心中卻默默想着:“若這老夫子只是一介腐儒,那本少爺可就不陪你玩了。”

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九十章 傷亡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十章 尋礦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
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九十章 誰買誰就是傻子第七十四章 大冶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一百七十九章 堅不可摧第二百六十五章 超級爛攤子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廣盡收第二十六章 寧家別院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獵熊計劃第三百四十章 縣令們也要多學習第一百三十一章 稱王第一百二十六章 強攻第三百五十四章 咬下一塊肉來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一百六十五章 朔本清源第二百零六章 成大事者第三百二十五章 釐定制度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第三十九章 桃花山匪徒第二百零九章 決戰練潭鎮(二)第三百四十三章 新的科考制度第四百一十三章 賣個好價錢第二零五章 白蓮內鬥第一百四十三章 以命換命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決戰之天津登陸第四百一十四章 自古艱難唯一死第五百三十二章 高瞻遠矚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二百八十二章 年少萬兜鍪第一百五十六章 跳出棋盤第一百一十六章 刺刀第四百零六章 營嘯之變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三百五十五章 都沒有退路了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四百七十章 大決戰之生死博弈第三百四十一章 因地制宜,產業升級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三百五十二章 擴八旗,開滿洲第五百三十四章 最好的時代第五百四十二章 黨爭要公開第三百五十三章 攻佔西安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六十五章 排對排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三百零六章 李馥歸降第三百八十五章 金銀本位制度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百六十三章 胤禛繼位第五百零七章 三宣六慰第二百四十八章 生或死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忠心可鑑第二百零八章 決戰練潭鎮(一)第四百章 忠臣義士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一百九十三章 緩兵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 稱王第兩筆七十九章 利益攸關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一百八十九章 利與義第三百六十三章 歐洲的中國熱第四百一十七章 祭奠永曆帝第二百零七章 強行成親第一百一十四章 親征第五十章 千古聖君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一百八十三章 豈有意乎?第一百七十八章 勸降可行?第一百四十一章 戰臨江第五百零二章 朝鮮失陷第三百零五章 親征杭州第九十章 傷亡第三百四十九章 兩廣攻略第四十八章 密探第十章 尋礦第四百二十五章 最後一擊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第四百零九章 督帥,我願留下!第二百三十八章 戰康熙(八)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一百七十五章 咸寧危局?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奔襲北硤關(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二百八十六章 重新洗牌第三百七十六章 忠於陛下,忠於祖國!第二百三十六章 戰康熙(六)第三百三十七章 清流與濁流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