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楊加一門之太真

楊洄看着楊玉環,立時兩眼發亮!

不是他沒溜,守着靠山一般的咸宜公主,竟然敢動啥歪心思。

也不是他看到故人之後淪落風塵,觸景傷情,心生感慨。

他看着楊玉環兩眼放光,是因爲他突然發現,楊玉環竟然跟武惠妃有長得有點相像!

以前的時候還真沒注意!

一來是見面少。

二來見面的時候楊九姐年齡還小,還沒有長開,還難以確定最終的模樣長相,

三來,武惠妃當時還是天子寵妃,他區區一個駙馬都尉,即便是尚了咸宜公主的駙馬都尉,不算外官也不能算作宮中人,平常時節根本見不到武惠妃,就算見了,也得謹守禮儀不得直視,讓他一直有個恍惚的印象,卻沒有清晰的認知,這還是武惠妃臥病在牀的時候,咸宜公主和他幾次進宮覲見,這才讓武惠妃的形象在他的腦海之中清晰了起來。

如今再見楊家楊九姐,楊洄只覺得,楊玉環的模樣,竟然跟自己武惠妃的形象,慢慢重疊到了一起!

這個發現,讓楊洄大爲振奮!

他知道天子是真心寵愛武惠妃,在武惠妃撒手人寰的兩年多的時間之中,竟然偶爾還會長吁短嘆,如果他能夠想辦法把楊玉環推到李老三的面前,難免李老三不會愛屋及烏,讓楊玉環代替自己心中的武惠妃的位置……

什麼位置?

寵妃!

如果這事運作成功的話,楊玉環一來算是自家的族人,二來算是故交之後,三來又有如此大恩大德,還怕她不在宮中,在天子身邊,照應這點自己和咸宜公主嗎?

而且,楊洄仔細思考這件事情的可行性之後,又突然發現了另外的一個好處!

什麼好處?

抵擋謝直!

楊玄璬這一家子,跟汜水謝三郎的恩怨,還用多說嗎?要不是他謝直,楊玉環又何必走上“以色娛人”的這條道路?

要說全大唐最恨汜水謝三郎的,第一個,肯定是安祿山,那麼第二個的話,就應該是這位楊玉環了!

家破人亡,不共戴天!

如果,真的能把楊玉環給推到“天子寵妃”的高位上,楊玉環有了對天子的足夠的影響力之後,難道,他就不想向汜水謝三郎報復嗎?

反過來說,如果謝直知道了楊玄璬家的楊九姐,代替了武惠妃的位置,成了天子李老三的寵妃,他難道就不怕嗎?呃……以汜水謝三郎的強硬,還真不見得會怕,不過,即便謝直不怕,難道他就不想把楊玉環的這個天子寵妃的位置給拿下來!?

要是這麼說的話,一邊是天下鹽鐵使,一邊是天子的新人寵妃,他們兩個要是爭鬥起來,豈不是眼看着就是一場龍爭虎鬥?

到了那時候,就算謝三郎知道了自己在“赦免安祿山”一事中起到的作用,他正和楊玉環龍爭虎鬥呢,哪裡有工夫顧得上自己!?

楊洄越想越是興奮!

如果謝直贏了,也沒啥關係,這叫吸引火力!

把楊玉環推出來,給謝三郎當靶子,有了這麼個明晃晃的目標在眼前,謝直就顧不上自己了,至少在他和楊玉環爭鬥有結果之前,自己是安全的。

如果楊玉環贏了,還不是更好!?

喝水不忘挖井人!

就算她已經是天子寵妃了,也不能忘了自己這個當初推她“上位”的故交吧?

再說了,即便楊玉環真的狼心狗肺,想不起來自己,也沒關係,最起碼,他鬥倒了謝直,讓自己再也沒有後顧之憂!

這事兒,裡外裡,都是賺!

幹!

這還有啥客氣的!?

楊洄仔細想明白之後,私下裡聯繫到了楊玉環,第一次接觸,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楊玉環一聽,幹啊!這還有啥考慮的!?教坊司雖然適合自己,卻也不是久留之地,如今十六七還能在教坊司混着,等到了二十六七,三十六七的時候,還混得下去嗎?當了寵妃……都不用寵妃,只要能夠入宮,起碼這一輩子是衣食無憂了吧?萬一邀天之幸,爲李老三產下一兒半女的,那麼後半輩子也能安享晚年了!

楊玉環這麼一點頭,楊洄就開始準備了,兩方面。

一方面,教導楊玉環,武惠妃平常時候是什麼妝容,是什麼髮型,怎麼笑怎麼哭,怎麼眼波流轉,一擡手一舉足,是怎麼個風情,練吧,越像越好!

另一方面,說服咸宜公主,這件事情,必須有咸宜公主的配合才行,要不然楊玉環練得再像也沒用,況且從教坊司一名普通歌姬,到天子寵妃,這一路上多少艱難險阻,要是沒有咸宜公主和壽王李清的配合,楊玉環直愣愣地衝進深宮,讓人坑得骨頭渣子都剩不下,還提什麼“天子寵妃”!?

結果,萬事俱備,機會來了。

開元二十七年,天子千秋節,就是李老三過生日。

李老三邀請朝廷重臣,來長安宮城之中參加家宴,一種皇子皇孫,以及公主駙馬,都要來給李老三賀壽。

教坊司負責飲宴之上的音樂、舞蹈,在咸宜公主等人的示意下,早早就準備了一支舞蹈,爲天子賀壽。

楊玉環,領舞!

一曲終了,歡聲雷動!

楊玉環長得有漂亮,又是精心編排的舞蹈,自然能夠保障舞蹈的最終效果。

天子有賞。

令楊玉環近前聽賞。

還沒等李老三說話呢,一衆公主的人羣中,突然有抽泣之聲。

李老三就不高興了,我這過生日呢,你哭個啥?我看看誰怎麼喪氣,好大的膽子!

結果一看,沒脾氣了。

咸宜公主!

李老三寵愛武惠妃,人所皆知,愛屋及烏之下,對咸宜公主和皇十八子壽王李清也情有獨鍾,一看是咸宜公主哭泣,不高興歸不高興的,也沒有上來就處罰,反而問了一句,因何哭泣?

咸宜公主就等這句話呢,搶出人羣,跪倒在地,先道歉,再說自己因爲什麼哭泣。

“因爲她!”

咸宜公主順手一指楊玉環。

“這名歌姬,頗有母妃年輕時候的音容笑貌!

剛纔在她舞蹈的時候,兒臣竟然恍惚之間看到了母妃在給父皇獻舞!

等舞蹈結束之後,這才發現是兒臣想多了……

卻又因爲此事想起了母妃,故而哭泣……”

這就是需要楊洄需要咸宜公主配合的地方,楊洄知道楊玉環和武惠妃長得像,那管個屁用!?得讓李老三自己意識到這個問題!

怎麼讓李老三認識到這個問題?

咸宜公主出面!

親閨女一嘴說穿,我覺得她長得想我媽,這是啥信用!?不像也是像了!

更何況,人家楊玉環,還長得真像!

李老三一聽,仔細一打量,還真有點……

這個時候,皇十八子,壽王李清又跑了出來。

先是道歉,然後埋怨姐姐,大喜的日子,說這個,多不好,然後轉頭就給李老三提了個建議。

“昨夜兒臣,夜半之時夢見了母妃,她說她一切安好,就是今天千秋節不能再爲父皇捧觴,實爲憾事!

母妃命皇兒,替她恭祝父皇福壽康寧,萬壽無疆!

另外……

今日既然這個歌姬,竟然長得與母妃頗有相似之處,豈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依兒臣看,不如令此歌姬出嫁爲尼,到太真庵中,代替母妃,替父皇誦經祈福?”

這便是楊洄需要壽王清配合的地方了,砸實楊玉環的身份——武惠妃的替身!

即便這個替身,不是皇宮之中的替身,是佛教之中的替身,也是替身!

李老三一聽,有理,他本身就有點迷信,要不然也不能因爲洛陽宮城冬天鬧鬼,就不顧大唐首相張九齡的勸阻,一意要返回長安,聽了李清這麼一說,又是託夢又是祈福的,還涉及到已然故去的最寵愛的妃子,尤其是眼前的這個歌姬,長得還真像武惠妃,弄得他也有點心神動盪,便一時心軟,點頭答應了下來。

隨即,問面前的歌姬,你是何人?因何進入教坊司?

這個必須得問問啊,你真弄一個來歷不明的,給武惠妃當替身,也不合適不是?

楊玉環就說了,我姓楊,家父死在蜀州司戶參軍的任上,自幼在三叔楊玄璬家長大,受了洛陽糧案的牽連,這才進入教坊司。

李老三一聽,就沉默了。

從楊玉環自己身份的本身來說,沒有問題,她受三叔牽連的,屬於可以收入教坊司也可以不收入教坊司,區別就在於有人沒人在當時拉扯他一把,顯然,這丫頭點兒背而已。

這個身份本身,來給武惠妃當替身,沒問題。

但是,這個身份,又有問題。

因爲謝直!

謝直和洛陽楊玄璬一家的恩怨,不僅楊洄知道,普天下的人,哪裡有不知道的?

現在,人家謝三郎升任鹽鐵使,每一年“萬萬貫”,天子在考慮事情的時候,或多或少都得考慮一下人家謝三郎的想法不是。

就在李老三沉默的這個時候,楊洄的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這就是本次“作戰”最爲兇險的時刻,就是因爲楊玉環的身份。

他也是真沒有辦法。

什麼人,因爲什麼事,什麼時間,進入教坊司,人家都有備案的,想說瞎話,根本不可能!

他只要是想把楊玉環給推到李老三的身邊,就根本繞不開楊玉環自身身份的這個問題,所以,楊洄就算是如何準備,也解決不了這個根本性的問題。

他沒辦法,只能等着李老三的“一眼可決”!

就在這個時候,尚書省吏部郎中孫逖,不幹了。

一出場,直接把話就挑明瞭,這事兒,不合適,爲啥不合適,你要是這麼辦,謝三郎肯定不高興!

李老三一聽,無奈一聲長嘆,相對一個能夠誦經祈福的“武惠妃替身”,他還是更喜歡“萬萬貫”。

就在這個時候,壞人出現了。

誰?

李林甫!

他李林甫是多奸詐的一個人了,看着咸宜公主和李清的這份表演,再看看楊玉環,看看楊洄,幾乎在一瞬間就摸清了楊洄的套路,不由得對楊洄的“奇思妙想”歎爲觀止。

這套路,不錯啊……我得幫幫忙……

爲啥幫忙?

可別忘了,當初謝直追殺安祿山的時候,他在天子面前曾經有三次進言。

第一次,不信劉普會謀反作亂。

第二次,在天子默許的情況下,派出了金吾衛劉朗將,攔下了謝直當時“平叛主力”,五十名金吾衛。

第三次,在謝直窮追安祿山不捨的情況下,向天子進言,封賞謝家一衆人等,讓謝直帶着謝家部曲即刻進宮,甚至怕謝直不聽話,還出動了時任成皋折衝府果毅校尉的謝老爺子,最終,逼得謝直不得不單人獨騎追殺安祿山。

如果說楊洄在“赦免安祿山”一事上上躥下跳,那麼,李林甫就在“謝直追殺安祿山”這件事上,也上躥下跳來着,而且比楊洄跳得還歡實。

楊洄怕謝直報復,他李林甫就不怕嗎?

只不過李林甫剛剛獨掌政事堂,成爲了大唐首相,在身份地位上,比楊洄不知道要高到哪裡去了,自然在“防備謝直報復”這件事情上,沒有楊洄那麼迫切而已。

但是,不迫切,並不代表他就不怕謝直的報復!

現在,楊洄出手,要把楊玉環推出來成爲天子寵妃,跟謝三郎打擂臺,李林甫一算計,這對他是好事啊,在“給謝三郎樹立靶子”這件事情上,他和楊洄的利益,完全是一致的!

現在,又不用他費多少事,就能幫了楊洄,順水推舟而已,何樂而不爲?

所以,李林甫站了出來,輕聲細語地勸了孫逖一句。

“此乃天子家事,我等外臣,不便置喙……”

一句話,三重作用。

一來,堵死了孫逖再次進言的可能,人家家裡的事,你個外人,瞎摻和個啥!?

二來,封死了滿朝文武的口,說孫逖沒說你們是咋着!?這是皇傢俬事,你瞎管什麼!?難道你也是皇家衆人嗎!?

三來,第三重意思,最爲隱晦,他也是在提醒李老三,謝三郎確實牛逼,一年“萬萬貫”,但是你別忘了,他這個什麼天下鹽鐵使,也是外臣,按道理來說,根本就管不着你家裡面的事情!

啥意思!?

說的在明白點,你想讓楊玉環當武惠妃的替身,可以,不想,也可以,都是你自己拿主意的事情,還考慮謝三郎的想法,多餘!

李老三一聽,有理!

我自己家裡面的事情,我琢磨謝三郎幹啥?他又不是我家的長輩親戚……

再說了,我是天子,他是臣子,他管得着嗎!?

一念至此,李老三下令!

命楊玉環脫離教坊司,進入太真庵,以“惠妃娘娘”替身的身份,爲天子誦經,祈福!

不但如此,還親賜法號,太真!

且不提楊洄的欣喜若狂,也不說楊玉環的驟然放鬆,只說李林甫一語出口,爲啥沒有任何一位官員出面,再次跟他據理力爭?

別人不說,在朝堂上支持謝三郎的那些朝堂大佬,都哪去了?

很無奈,都不在……

第87章 李旭上門第561章 覆盤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靜氣第445章 金條子第169章 工資普調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457章 返洛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321章 水生之喝茶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668章 木!彌勒教好護法第621章 故作鎮定第71章 蒼蠅的正確使用方法第80章 謝正第673章 所謂投誠第554章 拼桌拼出來一個仇人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552章 敢死!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192章 該還賬了(加更)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177章 交卷第118章 不管第630章 河東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45章 無頭女屍第541章 保險第241章 靠水難生之漕幫早死了第391章 軍事專家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455章 安祿山……被放了……第508章 粱十六,真死了第409章 貴人第235章 三把火第35章 王師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420章 請斬安祿山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520章 覆盤第129章 好味道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461章 混賬第144章 三告第182章 謝某要告!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417章 杖責八十第575章 交易,不僅僅是配方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252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399章 三郎何必爲難三郎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28章 白骨亂蓬蒿第399章 三郎何必爲難三郎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613章 手藝第241章 靠水難生之漕幫早死了第2章唐律疏議第308章 朝廷威嚴的另外一種解讀第445章 金條子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85章 拜帖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359章 少女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583章 問案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158章 省試報名(加更)第241章 靠水難生之漕幫早死了第196章 體檢的級別有調整第439章 閻王殿?第536章 還有可能……第316章 水生之糾結第54章 小學數學題在大唐的實際應用第70章 首飾匣子第558章 你坑我?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621章 故作鎮定第161章 這就是你的公平?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148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393章 且慢第162章 你不配第273章 除惡務盡第373章 三上本第518章 示恩第672章 鐵口直斷,道士玄文第84章 門包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313章 水生之劉縣尉問案第651章 火!重箭!第277章 我給第229章 緣起儒家連鎖酒店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105章 保你一個進士出身第386章 不行第406章 他憑啥!?第10章 薛氏老太太第612章 所薦非人第530章 高下立判
第87章 李旭上門第561章 覆盤之高明,每逢大事有靜氣第445章 金條子第169章 工資普調第454章 擒賊先擒王第457章 返洛第615章 誰是傻子?第321章 水生之喝茶第173章 鹽法雖好,卻不是靈丹妙藥第668章 木!彌勒教好護法第621章 故作鎮定第71章 蒼蠅的正確使用方法第80章 謝正第673章 所謂投誠第554章 拼桌拼出來一個仇人第199章 一起一落第537章 果然!疑兵之計!第552章 敢死!第479章 楊家一門之貴妃第192章 該還賬了(加更)第650章 火!誘敵也是有技巧的第177章 交卷第118章 不管第630章 河東第597章 大勢已去第45章 無頭女屍第541章 保險第241章 靠水難生之漕幫早死了第391章 軍事專家第101章 留着過年第455章 安祿山……被放了……第508章 粱十六,真死了第409章 貴人第235章 三把火第35章 王師第370章 新戲首演第55章 三不服(求收藏,求票!)第420章 請斬安祿山第644章 猜是誰?張瑝!第520章 覆盤第129章 好味道第155章 嚴·老狐狸·挺之VS謝·小狐狸·直第461章 混賬第144章 三告第182章 謝某要告!第195章 精明的胖子,胖子的精明第417章 杖責八十第575章 交易,不僅僅是配方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252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399章 三郎何必爲難三郎第27章 這裡面還有我的事兒呢?第28章 白骨亂蓬蒿第399章 三郎何必爲難三郎第504章 不出千,我耍賴第613章 手藝第241章 靠水難生之漕幫早死了第2章唐律疏議第308章 朝廷威嚴的另外一種解讀第445章 金條子第620章 協助調查第85章 拜帖第640章 當浮一大白第359章 少女第661章 土!三笑謝三郎第583章 問案第94章 孫逖宅中宴第158章 省試報名(加更)第241章 靠水難生之漕幫早死了第196章 體檢的級別有調整第439章 閻王殿?第536章 還有可能……第316章 水生之糾結第54章 小學數學題在大唐的實際應用第70章 首飾匣子第558章 你坑我?第123章 真相大白第621章 故作鎮定第161章 這就是你的公平?第92章 楊七到底有什麼值錢的?第148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393章 且慢第162章 你不配第273章 除惡務盡第373章 三上本第518章 示恩第672章 鐵口直斷,道士玄文第84章 門包第505章 恐怖的技術進步第313章 水生之劉縣尉問案第651章 火!重箭!第277章 我給第229章 緣起儒家連鎖酒店第682章 大象跳舞第105章 保你一個進士出身第386章 不行第406章 他憑啥!?第10章 薛氏老太太第612章 所薦非人第530章 高下立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