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8 狄公顯貴,家宅不寧

傍晚時分,宰相狄仁傑車駕自天津橋而下,沿天街慢悠悠的往自家宅居而行。

眼下正是羣臣歸邸的時刻,所以天街上行人不少,有人乘馬、有人乘車,也各因品秩地位的不同、行儀規模而有不同。

狄仁傑的隨從儀仗,無疑是最爲氣派的。前有鼓吹一部,淨街肅道,諸親事持杖於車駕前後擁從,除此之外,前後又各有一隊騎兵禁衛策馬緩行、以充護衛。

整支儀仗隊伍,足有將近兩百人之多。哪怕在這人來人往天街上,也是最爲出衆、最爲醒目的一支隊伍。

當然,這樣的儀仗規模也配得上狄仁傑如今於朝中崇高的地位。中書令李昭德罷相後,朝廷將這個宰相中的宰相、職權最重的位置授給了遠在西京長安的鎮國雍王。

作爲門下省的長官,狄仁傑於神都城中可謂是兩人之下,萬人之上。除了皇帝與皇太后,便屬狄仁傑勢位最爲尊崇。畢竟皇帝諸子仍未出閣,且春宮無主,太平公主又不領朝職。

但儀仗如此鋪張,也不是狄仁傑自己的意思。原本狄仁傑出入尚儉、不重威儀,年初時甚至還因此遭到彈劾,稱其魚服媚衆、非大臣體態。

狄仁傑宦海浮沉多年,倒不會因這樣的閒碎言語而改變自己的作風。如今行儀如此威重,原因還在於兩個多月前崔玄暐身死一事。

此事當時在神都引起了極大的轟動,無論在朝在野都有衆多的聲音呼籲一定要將此事徹查。崔玄暐雖然失勢被貶,但無論在朝在野都關係匪淺。

更何況眼下唐業中興,內外俱盼時局能夠就此恢復清明,竟然還會發生大臣橫死的惡劣事件,民衆們自然迫切想要知道真相。

當時都中矛頭指向西京雍王的聲音不小,無論崔玄暐是自戕又或受人加害,雍王都嫌疑不小。畢竟崔玄暐之所以失勢,就是因爲遭受了雍王的打壓。

崔玄暐失勢本身,倒沒有激發時流多大感慨。畢竟雍王壯功於青海,舉國因此振奮歡騰,其人在這時候對雍王表露惡意,無論受到什麼打壓懲罰都是咎由自取。

但就算要打壓報復,也該要有所尺度。無論是雍王威重、驚殺大臣,又或者報復心強、使人暗殺,這無疑都超出了大衆能夠容忍的尺度。

當時坊裡甚至出現抨議歌謠,關西惡雨真妖異,害我禾苗毀我田。所謂的關西惡雨,自然意有所指。

對於神都城中各種毀謗自己的聲音與動作,雍王所給出的迴應也很直接且凌厲,那就是授意北門左羽林衛出兵保護李昭德、狄仁傑等匡扶大臣。

情勢最爲複雜惡劣的那幾天時間裡,也就是狄仁傑奉命前往陝州調查崔玄暐死因前後,潞王李守禮甚至親自持戈相隨,同出同入。

這一舉動,也讓當時神都城氛圍變得空前緊張,使大衆因此浮想聯翩。雍王這一舉動似是力證清白、並暗指此事必存陰謀曲隱,所以出兵保護兩名重臣。

但事實上到了雍王那種權勢地位,又怎麼會在意區區邪言毀謗,如此舉動最大的意義就是直接向神都衆人彰顯,但仍有調度神都禁衛的能力,是赤裸裸的宣示霸權,或是震懾宵小、或是震懾朝廷。

左羽林衛並不歸屬朝廷管轄,這一點朝士們心知肚明。但因爲此前左羽林衛主要負責守衛上陽宮,甚至都不再參與北門宿衛,所以很多人對此都有所忽略。

但如今雍王直接挑明瞭這一層關係,自然讓神都局勢變得空前緊張。所有針對雍王的流言邪聲,霎時間消失無蹤。因爲很多人意識到,如果真的激怒雍王、使其惱羞成怒,雍王是真有掀桌子砸盤的能量。

針對雍王的輿情聲討雖然消失無蹤,但紮在朝廷心裡的這根刺卻越發深刻。

潞王率軍保護外出查案的狄仁傑的時候,觀國公楊嘉本同樣率領南衙禁衛前往陝州,整個陝州對外通道幾乎被完全封鎖。因甲士聚集,使得陝州一時間成爲一個都畿周邊黑洞一般的存在,崔玄暐身死前後,陝州究竟發生了什麼,狄仁傑又調查出了什麼,外界一無所知。

陝州如此嚴峻的形勢,一直等到兵部尚書王孝傑歸都途徑此境才得以緩解,兩衙禁衛各遭王孝傑斥退,逗留於陝州的狄仁傑也在王孝傑的保護下得以返回神都。

至於狄仁傑究竟調查出了什麼,朝廷仍未解密周知,只是將崔玄暐以五品官禮儀發喪下葬,一子得蔭將仕郎。

如此一個處理方式,自然不能讓人滿意,簡直與舊年王城驛兇案如出一轍。而且兩案神似還在於,案發時全都朝野震驚,並以宰相專查案情,可最終卻是雷聲大雨點小,不能給大衆一個明確交代。

究竟是什麼樣的兇惡力量,能夠讓朝廷顧慮重重,一而再的加以遮掩?王城驛兇案還可以歸咎爲武週一朝情勢詭譎混亂,現在又是什麼樣的困擾,能夠讓朝廷、讓宰相對之都諱莫如深?這大唐朝廷,究竟還能否得見清白天日?

面對羣衆此類指摘,狄仁傑也頗感無奈,他當然是查出了一些東西,並且確定崔玄暐就是死於他殺,兇徒於館驛作案,甚至驛卒都受牽連而被謀害兩人。

但究竟是什麼人下手,狄仁傑並不知,甚至不敢妄加猜測,而且他也查不下去了。兇徒逃遁的方向是往陝縣而去,但陝縣卻並不歸朝廷管理,而是左羽林衛就食之縣,自縣令王仁皎以降,俱爲雍王的人。

當時潞王與觀國公各領甲兵對峙於陝州,在這樣的情況下,狄仁傑又怎麼敢爲了追查一個真相而直入陝縣進行徹查,所以也只是勒令縣令王仁皎就縣搜捕,最終查無所獲,只能據此以報。

案情的判處未經政事堂,而是直接自禁中發出,皇帝如此處置,狄仁傑同樣覺得有些輕率了。

但他眼下身爲政事堂第一宰相,在朝廷剛剛分權准許雍王創設大行臺的情況下,他也不敢行使自己的封駁權,直接奉還這一道敕書,以免朝情局勢再生裂痕。

左羽林衛派給保護兩位重臣的甲兵並沒有收回,這無疑是在公然質疑朝廷的宿衛力量,所以朝廷也特給三品以上大臣加派仗從護衛,如此就造成了狄仁傑行儀隊伍如此威重,前方騎甲是朝廷賜給,後方則就是左羽林衛。

有關崔玄暐身死一事便是這樣一個結果了,大衆無論接不接受,但輿情很快就不再關注於此。

隨着時令入秋,冬集銓選也提上日程。去年唐業新復,諸事不乏簡陋,包括銓選與科舉事宜。到如今,朝廷百司包括都畿之外諸州縣,在職官員都多有所缺,因此今年註定是一個大選之年。

不獨一些閒散已久的選舉人,就連許多今年新入守選的官員,也都紛紛來到神都洛陽,各尋門路的希望能夠縮短守選期,加入到今年的銓選中來。

狄仁傑歸都之後,便不再擔任門下侍中,而是轉任中書侍郎並知吏部事,主持今年的銓選。所以這段時間以來,他也都忙碌異常,幾乎以大內爲家,晨昏理事、夜宿衙堂,算起來,已經足有大半個月的時間沒有回家。至於今天,也是在家人幾次傳信請求下,回家處理一些家務瑣事。

狄仁傑行儀進入坊居尚賢坊中的時候,天色已經略有昏暗,且街鼓聲已經響起。當他行過坊中鄰居武載德宅居時,卻見武載德家宅內外燈火通明,宅內更有笙歌器樂聲傳出,似是在舉行宴樂。

去年神都政變,武家骨幹成員多遭屠戮或是事後的追貶,但也並非所有人都被趕盡殺絕。武載德因爲涉局不深,且在官也沒有太大的惡跡,雖然也褫奪爵祿、被判遠流,但適逢疾病深重,在太平公主請求下,得以特敕留都居住。

武載德爲人本就並不張揚跋扈,大難不死後更加的低調,日常都是深居簡出,拒絕與神都人物一切交際。今日卻突然邸門大開並大設宴席,索性停車使人入前詢問,才知原來是太平公主並夫婿定國公武攸暨過府做客。

聽到隨員回報,狄仁傑纔有釋然,唐業復興後,武家剩下的這些人或是遁逸避禍、諸如隱居嵩山的武攸緒,或是託庇於宗家實權人物諸如雍王和太平公主。

但雍王乃是殺武的急先鋒,除了武攸宜這個與雍王有舊的人之外,武家其他人多數還是聚集在太平公主身邊。

太平公主不安分,屢有干政之舉,對此朝中重臣們態度不一。像是前中書令李昭德對此就反感不已,凡朝士中受太平公主引薦者,李昭德都大加指斥,不能容忍。

至於狄仁傑,對此雖然也有不滿,但他自有和光同塵的氣量,表現的並不像李昭德那麼外露。知是太平公主於此做客,他便也不再繼續過問,繼續往自家宅邸行去。

轉過街曲,狄仁傑便見自家門前聚集了百數人衆,大聲叫嚷喊鬧,場面混亂不堪,渾然無顧街鼓聲已經響起了兩通有餘。

眼見到這一幕,狄仁傑臉色頓時一沉,心中更是羞憤不已,喝令行儀甲衆入前驅散那些當街堵門鬧事的人衆。

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223 軟飯香糯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317 尚方少監0068 食心婢子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209 枝上桃李子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133 太平歸邸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141 劫掠金吾衛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018 跋扈宗王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321 來君珍重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245 曲江櫻桃園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060 唯望生,不望死0437 新授殿中監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060 唯望生,不望死0439 踏破白馬寺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437 新授殿中監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254 邪言鑽心0122 枯禾逢甘霖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119 伴遊金吾衛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022 萬古愁難銷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032 君子滿朝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447 嵩陽道大總管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240 少陵原逢故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110 託事獻命0096 勇宦楊思勖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101 出閣河東王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235 義伎捐金0133 太平歸邸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359 幷州大都督0046 京華遊仙窟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439 踏破白馬寺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032 君子滿朝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
1002 諸酋自肥,歸化不易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223 軟飯香糯0787 背棄宗廟,大惡難恕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879 大唐創業,以德服人0317 尚方少監0068 食心婢子0392 仙蹤杳杳,還我巽卿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183 門庭煊赫,車水馬龍0587 噶爾掌國,父子爲繼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209 枝上桃李子0136 良人淑女,有妨名節0133 太平歸邸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828 孽名元一,唯持恭謹0141 劫掠金吾衛0898 率土所出,俱可貨殖0018 跋扈宗王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352 姿容趣淺,率真可愛0321 來君珍重0998 六詔克定,吐蕃窮途0245 曲江櫻桃園0516 胸懷天下,留情不多0462 天子難挾,黃雀在後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527 故衣義舉,功存百姓0565 唐家養士,唯壯可嘉0060 唯望生,不望死0437 新授殿中監0940 功成此役,揚威此役0551 鎮國雍王,隴右軍使0492 赤子情懷,知足不爭0128 江頭未是風波惡(求首訂!)0450 禍入禁中,殃及池魚0711 情勢無感,不堪大用0688 社稷入定,殿下功偉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936 寶圖投獻,富貴可期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060 唯望生,不望死0439 踏破白馬寺0756 東行請命,爲王先驅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437 新授殿中監0271 我與留守俱過客0991 一牛蹣跚,羣兇爭啖0340 選月大圖,宰相托女0980 聖筆制律,宋詩雄發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1038 馬革裹屍,異域同歸0254 邪言鑽心0122 枯禾逢甘霖0648 破賊如竹,直掠王都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652 只患志短,有功必酬0901 禁絕胡僧,唐法入蕃0119 伴遊金吾衛0999 胡酋授首,渤海飛灰0022 萬古愁難銷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032 君子滿朝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448 魏王歸世,闊坊造邸0447 嵩陽道大總管0722 孽情難守,一別兩寬0240 少陵原逢故1048 飛禽傷谷,囤積必刑0839 豪擲重金,風月盛弄0543 諸夷滋擾,以血還之0717 仁皎反骨,捐身關隴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593 殿下高潔,淺俗難蔽0691 伯玉氣象,一代先河0110 託事獻命0096 勇宦楊思勖0464 神都弄事,意在西京0189 洛陽女兒,似在眼前0694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0101 出閣河東王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235 義伎捐金0133 太平歸邸0823 母子生隙,少主強悍0359 幷州大都督0046 京華遊仙窟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0387 門傲難託,上官聽樂0439 踏破白馬寺0904 口嫌體正,從良實難0032 君子滿朝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892 故幸不復,脫袍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