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孤立廣宗

十九日,高順派一屯初級騎兵護送張寧去桃源堡居住,並給馬貴寫信一封,讓其務必照顧好張寧。

二十日,部隊啓程,前往廣宗城,留下一屯輜重兵守護鉅鹿縣城。

此時,張寶和張角相繼被斬首的消息已傳遍開了,廣宗的黃巾軍也早已得到消息;失去了精神領袖,對黃巾軍是個很大的打擊。

現在張家三兄弟只剩下張樑了,顏良、關羽和張飛三人皆志在必得,都想獲得他的人頭,則這次剿賊便有一個完美的結局,並順利提升爲別部司馬。

讓他們失望的是到達廣宗之後,高順命令部隊在城西,靠近清河河岸紮營,而且要求非常嚴格,營牆要求夯土高一丈,寬一丈,並在其上每隔三十丈佈置一座箭塔;在營外挖三條壕溝,壕溝內密植鹿角等物,壕溝外密佈多排拒馬。

如此嚴密的防守,衆人感覺這不像是來攻城的,倒像是被攻擊的一方,皆不明高順的真實意圖。

隨後,高順不管衆人的意見,要求各部抓緊練兵。

在張角死前,偶爾一次提到過,黃巾軍的主力部隊在廣宗,目的是對戰朝廷來軍,大約有八萬人,全是身強力壯之精兵,這讓高順不敢大意。

在歷史上,盧植輕鬆佔領鉅鹿城,卻折戟在廣宗城,連董卓都在廣宗遭遇慘敗,所以高順更加小心翼翼,先保證自身安全,然後再考慮攻城問題。

再說了,現在高順騎兵不多,步兵更少,若是慘敗一次,不僅影響他的個人形象,更會讓他實力大損,若是如此,朝堂上的那些士族大佬們,肯定不會錯過落井下石的好機會。

爲了穩定人心,高順只好出面安撫,併合成了幾位木匠,開始製作雲梯、雲車、撞車等攻城工具,表面上做出預備攻城的樣子。

而那些新編入的原黃巾軍士兵,則對這種日子非常滿意,有吃的有喝的,且吃喝都不錯,隔天還能吃點肉,訓練強度也不大,且沒有被當做炮灰,暫時還沒有危險,比做黃巾軍強多了。

文丑升爲別部司馬,現在心情很好,不再關心戰功的事情,每天忙於熟悉訓練新增加的三屯騎兵,沒事的時候便去觀看步兵如何練兵,以後他不僅要帶領騎兵衝鋒陷陣,而且要管理12屯步兵,雖說會給他配備一位軍司馬,不過軍司馬到時候管的內容也很多,他做爲主官,必須熟悉步兵的訓練和步戰陣法等內容。

同時,別部司馬單獨外出執行任務的機會大增,他必須要了解更多的軍事知識,最近沒事情的時候老愛與李強套近乎,問一些不懂的內容,李強很喜歡他的這種上進,都會耐心的給其解釋。

顏良和關羽卻耐不住心煩,多次請示高順進攻,那怕不進攻,去挑戰一次也能振奮軍心。

高順現在懶的搭理他們,而是開始規劃戰後的事情了。

而廣宗城內的張樑卻做好了與高順決戰的準備,張角和張寶皆死於幽州軍之手,這是他報仇雪恨的機會,否則,不說士氣低迷,甚至讓黃巾軍失去對他的信任。

自從張角和張寶被斬之後,他成了黃巾軍的最高領袖,迅速傳書各地渠帥,調整戰爭策略。

從鉅鹿城逃走的黃巾力士和太平道的虔誠信徒,很多來到廣宗城,張樑已從他們的口中瞭解到下曲陽和鉅鹿失守的詳細過程,並針對高順的戰術做了針對性的調整,在每個城門都佈置了重兵,絕不能讓幽州軍有偷襲的機會。

在城頭預備了大量的守城器物,準備先讓高順攻城,撞個頭破血流之後,他再組織大軍反攻,一定要消滅幽州軍,或者將他們打殘,從此失去戰鬥力,爲張角和張寶報仇,以確立他在黃巾軍中的威信。

且在此之前,他已經把周圍各縣繳獲的糧食全部運進廣宗城,足夠他們十幾萬人吃2年的。

更重要的是廣宗城經過整修,高達6丈,外部包磚,非常堅固,若想強攻,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這是張樑最大的依仗。

爲了避免像鉅鹿城一樣被偷襲,張樑命人用巨石和沙土把四個城門洞全部堵塞,即便來少量的敵人偷襲成功,也不能在短時間內打開城門,黃巾軍可在短時間內組織足夠的士兵殲滅偷襲者;同時,斷絕了城內士兵的退路,只能拼死守城。

張樑見敵軍每天都待在軍營內,既不離開也不進攻,看來又想採取鉅鹿城的戰法,又想迷惑守城的黃巾軍,待黃巾軍懈怠的時候他好發動偷襲。

張樑每天晚上都會到城牆上巡視幾次,甚至會在城牆上過夜,既能穩定軍心,預防幽州軍偷襲,又比較涼爽,比悶在屋子裡強多了。

六月底,李強等人一起來動員高順出兵,哪怕去進行幾場鬥將,也比在軍營閒坐強。

高順笑道:“你們認爲我就不想盡快拿下廣宗城嗎?廣宗城城池高大、堅固,易守難攻,咱們這點步兵,還不夠黃巾軍塞牙縫的,你們的騎兵能飛上城牆?還想鬥將?你們真認爲黃巾軍傻啊,你們去挑戰試試,他們肯定不會出城作戰的。”

李強道:“主公,要不採取下曲陽之戰的策略,對他們進行大水圍城?”

高順反問道:“呵呵,下曲陽的張寶之所以失敗,是因爲他儲存的糧食不足,而廣宗城內的糧食夠他們吃兩年的,圍城有什麼用?”

衆人皆不相信高順的話,高順不便解釋這是張角之言,便命令他們前去挑戰,看看張樑是否敢派兵應戰。

李強和顏良等人大喜,立即帶領本部騎兵前往廣宗城西門。

在炎熱毒辣的太陽底下,等了一個時辰,城門也沒打開。

無論顏良和張飛如何辱罵,只會引得城上的黃巾軍一陣大笑,他們並不出城應戰。

衆人無奈,只好返回營地休息。

連續幾天前去挑戰,結果皆是如此。

黃巾軍士氣大振,看着幽州軍在毒辣的日頭底下曬太陽,他們心情大好,直贊人公將軍的策略高明。

見衆人心情低落,高順便安排他們分成三隊,外出掃蕩各郡縣零散的黃巾軍,務必把黃河以北的黃巾軍全部清除乾淨。

文丑作爲別部司馬,獨自負責安平國的黃巾,併兼顧河間國的情況;關羽和張飛負責魏郡和兗州東郡黃河以北的部分;顏良帶領趙浮清理清河國和青州平原郡黃河以北的部分,並防止渤海郡的黃巾賊死灰復燃。

只有趙國,高順沒有派去軍隊,多少要給黃巾軍留一個小根據地。

其實高順選擇等待,並不是因爲他沒有攻城的辦法,而是他在等待朝廷的聖旨,已把張角和張寶的首級送往朝廷了,對這麼大的戰功,朝廷不應該一點表示都沒有吧?哪怕不撥付錢糧等,給點其它的實惠總是可以的,總不能既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世上哪有這樣的好事?

再說了,他不能這麼痛快的結束冀州的戰鬥,否則的話其它各路大軍會作何感想?要是讓朝廷養成一個能者多勞的心理,那高順就成了免費的救火隊員了,付出不少,沒有回報,這樣的傻事他可不願意繼續幹下去了。

這樣,雙方在廣宗進行着對峙,沒有打一場仗,雙方都在高度警惕着對手。

這樣卻不影響高順做其它事情,廣宗城卻被孤立起來了,到七月中旬,黃河以北,除趙國外,所有的黃巾勢力被一掃而空,僅剩下廣宗這座孤城。

第224章朝廷封賞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110章軍戶編制第11章初次升級第271章鮮卑動態第249章巨大收穫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415章幷州大族第455章麴義出擊第47章意外之喜第103章再次升級第266章瘋狂殺戮第654章匆匆百年第123章積極備戰第372章天下大亂第451章宗建之憂第184章戰爭爆發第252章攻城妙計第534章佔領荊北第156章養寇自重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542章南部局勢第24章系統升級第291章周飛新政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309章嫁禍袁家第74章處理內奸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117章河東徐晃第342章何進斃命第518章袁術之死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350章酸棗會盟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85章皇帝心思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346章權傾朝野第507章豫州之戰第218章攻心戰術第85章皇帝心思第180章發展商業第463章益州使者第236章強硬態度第251章包圍羌人第377章中原局勢第89章高順歸來第245章周飛定計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592章萬年長公主南下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6章葫蘆谷第52章馬邑縣長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271章鮮卑動態第113章張飛心動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6章葫蘆谷第440章趙雲選兵第463章益州使者第184章戰爭爆發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614章連滅四國第301章高順得子第177章平定冀州第532章曹操之策第217章圍困柳城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638章盛大聚會第648章勝利迴歸第95章衆人認主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502章益州矛盾第635章瘋狂建設第273章何進思變第117章河東徐晃第401章中原局勢第517章兵圍袁術第172章周倉出使第306章高順遇刺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248章關羽出兵第352章袁紹謀劃第377章中原局勢第45章戰後安排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117章河東徐晃第141章收服兩將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205章超級忽悠
第224章朝廷封賞第445章趙雲施政(上)第110章軍戶編制第11章初次升級第271章鮮卑動態第249章巨大收穫第212章偷襲鮮卑(上)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415章幷州大族第455章麴義出擊第47章意外之喜第103章再次升級第266章瘋狂殺戮第654章匆匆百年第123章積極備戰第372章天下大亂第451章宗建之憂第184章戰爭爆發第252章攻城妙計第534章佔領荊北第156章養寇自重第152章大水淹城(三更)第542章南部局勢第24章系統升級第291章周飛新政第437章武都郡戰略第309章嫁禍袁家第74章處理內奸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356章戲志才之謀(上)第117章河東徐晃第342章何進斃命第518章袁術之死第430章趙雲結婚(上)第545章徐盛斬樂就第350章酸棗會盟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568章馬踏西域(上)第85章皇帝心思第155章斬殺張寶(三更)第346章權傾朝野第507章豫州之戰第218章攻心戰術第85章皇帝心思第180章發展商業第463章益州使者第236章強硬態度第251章包圍羌人第377章中原局勢第89章高順歸來第245章周飛定計第14章選拔護村隊(上)第592章萬年長公主南下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390章袁術的決定第6章葫蘆谷第52章馬邑縣長第556章羌漢談判(下)第271章鮮卑動態第113章張飛心動第19章訓練護村隊第6章葫蘆谷第440章趙雲選兵第463章益州使者第184章戰爭爆發第267章陷陣營出擊第614章連滅四國第301章高順得子第177章平定冀州第532章曹操之策第217章圍困柳城第397章韓馥讓豫州第638章盛大聚會第648章勝利迴歸第95章衆人認主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502章益州矛盾第635章瘋狂建設第273章何進思變第117章河東徐晃第401章中原局勢第517章兵圍袁術第172章周倉出使第306章高順遇刺第641章慘烈的攻城戰第493章高順的迷茫第546章孫權軟禁劉備第248章關羽出兵第352章袁紹謀劃第377章中原局勢第45章戰後安排第590章滅門司馬家第645章大獲全勝(上)第143章皇帝決定(三更)第117章河東徐晃第141章收服兩將第393章幸運的劉備第362章殘忍的董卓第285章強勢呂布(五)第205章超級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