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呂布出馬

一年多的時間,洛陽周圍沒有人煙,土地已荒蕪,荒草叢生,在秋日下更顯蕭條。

河內郡太守馮勇命中郎將褚燕留守,他親帶本部騎兵快速渡河,支援洛陽。

虎牢關被東西夾擊,不能力敵,僅有的千名守軍爽快的投降,保住了性命;投降之兵留給兗州陳留郡看押,李強帶領大部隊前往洛陽。

函谷關大部分官兵開門投降,只有部分家人在董卓手中的官兵才逃走,前往伊闕關向胡軫彙報。

待胡軫得知消息,心中大驚,立即派斥候前往洛陽與虎牢關打探消息,並做好了撤離的準備。

斥候還沒返回,李強在高順的命令下已率領人馬南下;典韋和許褚極爲興奮。

胡軫閉門不出,他猜測,洛陽城和虎牢關肯定已被佔領,立即派人前往襄陽城通知董卓。

高順在洛陽調兵遣將,調人來守衛洛陽。

調中郎將褚燕帶領本部人馬渡河前來洛陽;接到相同消息的還有駐守濮陽城的中郎將尹禮和駐守東武陽城的中郎將張遼,皆攜帶本部兵馬前往洛陽

別部司馬黃龍率領五千步兵駐守虎牢關。

前來支援的都是騎兵,無法進攻南部三關,高順這才感覺此前過分重視騎兵了,於是,從洛陽派出兩千五百高級步兵和三千初級步兵前往伊闕關支援李強;同時傳令冀州,調攻堅營麴民速帶兵前來;傳令青州房良,速派一萬步兵前來。

並傳令劉繇前來洛陽,召集皇室宗親,修復、照看皇陵。

敵軍陸續到達,胡軫非常心急、害怕;斥候陸續繞道返回,帶回來的都是壞消息,洛陽城、虎牢關等皆已被高順勢力佔領,各路援軍正向洛陽集結。

高順佔領洛陽,天下震驚。

冀州衆人非常高興,中郎將麴民立即帶兵啓程;反正都是在轄區內轉移,只需派人提前通知沿途官員,他們便會提供飲食,然後他們只需拿單據去冀州結算便可,非常便捷。

顏良、文丑等人皆非常失望,特別是馬超,更是失望。

青州房良非常高興,立即派中郎將武安國帶領一萬步兵前往洛陽,這對他們來說,是崇高的榮譽,是高順對他們的信任。

涼州周飛得知消息,立即派中郎將臧霸從潼關前去洛陽支援,這是離洛陽最近的官兵。

各路兵馬,路過洛陽城,皆未停留,急速南下。

大兵雲集伊闕關、大谷關和轘轅關。

儘管敵人還沒開始攻關,胡軫已是驚懼,不知道高順到底安排了多少兵馬前來,於是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舉動,命令伊闕關、大谷關和轘轅關的守軍趁夜撤離到廣成關,他本人駐守樑縣城,並飛馬上報董卓,希望快速派大軍來援。

由於董卓和李儒有恃無恐,感覺高順絕不會貿然進攻洛陽,所以,胡軫所轄兵馬被調走大部,剩下不足萬人,除去洛陽城、函谷關和虎牢關的守軍,南部三關僅有六千餘人,如何能抵擋高順源源不斷的大軍?胡軫撤退至廣成關,集中兵力,實在是無奈之舉。

順利佔領南部三關,保護了洛陽南部的安全,高順非常高興,若是再佔領廣成關,則南部無憂了;不過他依然沒有下達攻關的命令,只是讓部隊不斷在南部集結,給董卓施加壓力。

董卓得知消息,大驚;李儒更是被嚇得渾身直冒虛汗。

這個時候了,董卓顧不上呂布是否忠心了,在李儒的建議下,派呂布率領一萬騎兵,速去廣成關支援,大軍隨後便至。

李儒感覺,即便呂布與高順有交情,但是,呂布的家人皆在襄陽城,其必不會投降高順。

呂布之猛,衆人皆知,得知呂布來援,胡軫稍稍放心。

同時,李儒又建議,立即派不其侯作爲使者,北上拜訪高順,宣佈朝廷聖旨,命其不得南下

董卓無他辦法,只得採納李儒的建議,否則,南有劉磐未除,北有高順來攻,南北夾擊,他必敗無疑。

不其侯的家人皆在襄陽城,其只得領命。

呂布沒有什麼不滿,能出來散心也不錯,比呆在襄陽城無所事事強多了;他曾受高順恩惠,不想與高順爲,實在不行,他想從廣成關撤往魯陽城,還清高順的恩情,然後再好好的與高順決鬥一場。

待呂布到達,胡軫終於放心了,把指揮權交給呂布,並按照董卓傳來的密信,暗中監視呂布。

安頓好官兵,呂布登上廣城關,看到關北黑壓壓的敵軍軍營,大約有幾萬人,他已心中有數;這是高順不願意主動進攻,否則幾萬人來攻,胡軫僅有幾千官兵,如何能守?怕是早就被攻克了。

呂布的將旗在廣城關升起,最興奮的非李強莫屬,他曾聽高順言,他與黃忠和呂布的武藝相當,遇到一定要小心應對;這次遇到呂布,立即讓他手癢,決定尋呂布切磋一番。

所以,第二天,李強便耐不住寂寞,帶領衆人和五千騎兵前來關下挑戰。

呂布見李強僅帶着騎兵前來,便知道不是攻城,只是挑戰;他也不懼,於是也帶領五千騎兵出關迎戰。

相互寒暄過後,呂布直言道:“誰先來?”

由於衆人大部分都生活在鄴城,對相互的武藝皆心中有數,李強不敢大意,先派典韋上場。

典韋最是振奮,他也聽過高順的介紹,呂布武藝高強,遇到必須慎重,這更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與高手過招,是每個武將的心願,只有不斷挑戰高峰,尋出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呂布和典韋的戰馬皆爲高順所贈送的特優級戰馬,故此,雙方戰鬥比較公平,一切皆看個人實力。

再說了,兩人皆爲中郎將級別,軍職相當,故此也沒有墨跡,立即開戰。

雙方催動馬匹,相對衝去,相距一里,對兩匹良馬而言,瞬間便至;呂布用的長鐵矛,一個橫掃,勢大力沉;典韋的長處是臂力舉動,右臂一揮,用戟阻擋;“砰”的一聲巨響,兩件兵器相撞,呂布的長矛偏離方向,雙馬交錯而過。

待調整馬頭後,呂布讚道:“哈哈哈,好強的力量啊,不過汝使用的是短兵器,馬戰不佔優勢。”

典韋解釋道:“奉先所言不錯,偉乃步兵中郎將,不善騎戰,只是聽說奉先武藝了得,所以手癢。”

李強感覺讓典韋上場有些草率,忘記他不善馬戰的特點,忙止住他們倆道:“是我安排不周,繞過奉先見笑了,還是由我陪奉先練練手吧!”

呂布道:“哈哈,恭敬不如從命,將軍請!”

典韋只得返回本陣,非常失望。

衆人皆注視着戰場,期待一場精彩的切磋,能見證這種高手之間的戰鬥,對他們來說異常珍貴。

第653章再次出海第7章初次殺戮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652章一晃十年第375章昌邑之戰第241章養寇自保第491章新收四將第386章高順陽謀第601章麴義反叛第510章袁紹自殺第462章高順的計劃第312章和連斃命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507章豫州之戰第145章喜獲兩郡第73章建攻堅營第245章周飛定計第250章大兵壓境第160章驚喜連連第209章烏桓之戰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583章取消封國第40章輕鬆獲勝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544章射殺黃蓋第441章趙雲發威第364章智者雲集第190章梅花先生第111章初到幽州第29章匈奴來襲第331章先登出擊第454章憋屈的韓遂第255章安置奴隸第595章高順妥協第433章公孫家族第648章勝利迴歸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467章陶謙心思第69章甕中捉鱉第78章邊郡現狀第530章成廉投降第202章再見張遼第573章飲馬北海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379章新建水軍第302章又是一年第638章盛大聚會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87章士族發難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409章結親趙雲第313章鮮卑內亂第48章匈奴贖人第129章鐵匠鄭財第258章王越到來第185章斬丘力居第382章諸人論政第37章再戰匈奴第68章圍敵練兵第55章立足縣城第216章相互算計第530章成廉投降第449章馬超拜師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93章擴編騎兵(下)第78章邊郡現狀第110章軍戶編制第303章商業調整第422章接收五縣第272章劉宏狂喜第613章建設晉國第231章高順賣馬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30章痛擊匈奴第456章痛擊韓遂第66章夜襲敵營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488章上虞朱家第111章初到幽州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147章冀州老將第98章安排就緒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269章論功行賞第169章歷城對峙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79章薛銀歸心第135章鄒靖來投第616章殘酷殺戮第432章陳宮來訪第377章中原局勢第259章低調過年第2章喜獲系統第67章騎兵出戰第115章關羽參軍
第653章再次出海第7章初次殺戮第633章滅亡羅馬帝國第652章一晃十年第375章昌邑之戰第241章養寇自保第491章新收四將第386章高順陽謀第601章麴義反叛第510章袁紹自殺第462章高順的計劃第312章和連斃命第92章擴編騎兵(中)第507章豫州之戰第145章喜獲兩郡第73章建攻堅營第245章周飛定計第250章大兵壓境第160章驚喜連連第209章烏桓之戰第416章再見老村長第289章強攻縣城(下)第583章取消封國第40章輕鬆獲勝第580章衆人的心態第544章射殺黃蓋第441章趙雲發威第364章智者雲集第190章梅花先生第111章初到幽州第29章匈奴來襲第331章先登出擊第454章憋屈的韓遂第255章安置奴隸第595章高順妥協第433章公孫家族第648章勝利迴歸第22章高手在民間第467章陶謙心思第69章甕中捉鱉第78章邊郡現狀第530章成廉投降第202章再見張遼第573章飲馬北海第555章羌漢談判(上)第379章新建水軍第302章又是一年第638章盛大聚會第646章大獲全勝(下)第87章士族發難第406章招安黑山軍(下)第315章聯合呂布(下)第409章結親趙雲第313章鮮卑內亂第48章匈奴贖人第129章鐵匠鄭財第258章王越到來第185章斬丘力居第382章諸人論政第37章再戰匈奴第68章圍敵練兵第55章立足縣城第216章相互算計第530章成廉投降第449章馬超拜師第348章馬貴的建議第460章郭嘉的野心第93章擴編騎兵(下)第78章邊郡現狀第110章軍戶編制第303章商業調整第422章接收五縣第272章劉宏狂喜第613章建設晉國第231章高順賣馬第428章李儒的規劃(上)第30章痛擊匈奴第456章痛擊韓遂第66章夜襲敵營第489章劉繇的抵抗第488章上虞朱家第111章初到幽州第404章招安黑山軍(上)第147章冀州老將第98章安排就緒第343章呂布殺丁原第269章論功行賞第169章歷城對峙第161章張角後事(上)第394章劉繇的崛起第79章薛銀歸心第135章鄒靖來投第616章殘酷殺戮第432章陳宮來訪第377章中原局勢第259章低調過年第2章喜獲系統第67章騎兵出戰第115章關羽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