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西風壓倒東風

任弘只是來進言獻策的,該他說的話說完,便只能走了,最後的決策之權,還是得交給中朝的八個人。

“這後生。”

在任弘告退後,左馮翊田廣明指着門外啞然失笑:“先前分明在好好講道理談利益,怎麼忽然說出寇能置我亦能置這種話來。匈奴有,大漢也必須有,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那還有什麼好談的,這不是撒潑麼。”

前將軍韓增也笑道:“但西安侯說得有道理啊,大漢若想在西域與匈奴角逐,勢必要面對右賢王、日逐王,彼輩能以僮僕都尉調用車師、焉耆、山國之兵馬糧草,故而常能以衆凌寡,正如任弘所言,豈有作戰前反將自己手縛住的道理?匈奴有僮僕都尉,大漢也得有西域都護府與之爭奪西域諸邦。”

太僕杜延年卻搖頭:“大將軍,我以爲沒有必要設什麼都護府,匈奴自十年前起已然削弱,內部紛爭不斷,近幾年來數次入塞侵犯,卻都被漢軍擊潰。更何況西域諸邦兵弱人少,於漢匈爭戰不過是杯水車薪,重點在於烏孫,經營西域的重中之重,在於拉攏烏孫。”

霍光持刑罰嚴,而杜延年輔之以寬,論議持平,合和朝廷,正是他首倡了鹽鐵之議,除了幫助大將軍打敗桑弘羊外,也存了讓天下恢復文景之世的想法。

儘管杜延年內心是反對戰爭的,但能進到這間屋子的人都清楚,延續漢武之業,完成對匈奴的最後勝利,這是大將軍之願,開拓西域斷匈奴右臂也是大將軍定好的策略。

若誰犯了糊塗,如外面的賢良文學一般支持和親休戰,恐怕第二天就會被撤掉加官,踢出中朝。

所以現在他們爭論的,只是程度的問題:對西域,究竟是一次性利用,還是設置機構長期管轄。

如今贊同設都護府的只有韓增一人,反對者卻有範明友、田廣明、杜延年三人。

這時候,另一個聲音卻響了起來:“西安侯奏疏中不也說了麼,西域都護府若能設置,除了控制南北道外,還可督察烏孫、康居諸外國動靜,有變以聞。”

卻是大司農田延年,他早已按捺不住,拋出了自己的觀點。

“左馮翊言,不能重蹈當年設益州郡,卻給天下帶來負擔的覆轍。但下吏以爲,西域確實不同於西南夷,若能控制南北道,或許真有利可圖。”

“西域是貧瘠廣袤不假,也距離長安遙遠,但它卻有一點大漢所有郡國都沒有的利好!那便是通外國!”

田延年道:“當年孝武之所以設益州郡,其實也是爲了尋找從蜀郡通往身毒的道路,可派去的使者要麼被昆明所阻,要麼迷失在莽莽山林中。”

“而西域,卻是博望侯早就鑿空探明的道路,可溝通蔥嶺以西外國。”

和他同名的太僕杜延年搖頭:“通外國又如何?孝武時縱徵大宛,遣使諸國,給大漢帶來了好處?無非是西極、汗血各種駿馬充滿了黃門;大象、獅子、胡犬、鴕鳥等珍禽異獸成羣遊食於苑囿。”

“那是孝武皇帝時的大司農桑弘羊愚蠢,只爲求得珍怪討好先帝,卻不明真正的利好所在。”

田延年給衆人算了一筆賬:“我乃大司農,有勸課農桑之責,經過文景孝武百年倡導,如今關中幾乎是家家有桑,戶戶養蠶,絲帛之價,已經很便宜了。過去是老人才能穿上絲衣,富人也着麻枲之服。可如今,卻是富者穿縟繡羅紈,中人之家着素綈冰錦,一般的文繒薄織,坊市中根本沒人買。”

“可就是這樣的文繒薄織,卻深受西域胡人喜愛,綠洲城郭就不說了,竟直接以漢之絲綢爲錢幣。又有粟特商賈聚集在玉門關以西,日夜求購綢帛,運到蔥嶺以西轉賣給安息、大宛,其價數十倍於關中!”

“若是設了西域都護府,南北道暢通無阻,關中多餘的絲帛,便可運到玉門、陽關去高價賣與胡商!”

杜延年打斷了他的話:“關中絲帛雖多,卻尤有不少貧民衣不蔽體……”

田延年卻哈哈大笑起來:“太僕啊太僕,絲綢價再賤,還能比葛麻便宜不成?買一匹絲衣的錢,夠置辦三五件粗麻布衣了。再者,彼輩在田地裡耕作勞碌,哪捨得穿繡衣磨損弄污。”

“如今的情形是,關中絲已過多,尤其是少府織室,倉庫中絲帛堆積如山,不少因爲放了太多年,都快朽壞了。你說是如流水般當做賞賜送給蠻夷君長、諸侯列侯好呢?還是賈與胡商,爲朝廷換來黃金好呢?”

漢代的黃金是朝廷規定的上幣,一斤黃金能換一萬錢,是真正的硬通貨。每年最大的開銷就是賞賜給王侯功臣,動輒數百斤。銅錢沒了可以再鑄,但黃金來源有限,只能從幾處金礦裡挖,麗水中淘。

不過任弘在奏疏的附文裡,卻提供了另一條黃金的渠道,他描述了蔥嶺以西外國如安息、大夏、條支是如何黃金成山,其貨幣皆以金銀鑄造,正面是其國王的面孔。

作爲管理財政的大司農,光是這一點,就足以讓田延年心動了。

更何況,他昨日還收到了蘇武和任弘合寫的一封信,蘇武早就猜到此事會在中朝集議,在他引薦下,任弘希望能得到田延年的支持,作爲交換,願給田延年一項大利好……

若非如此,無利不起早的田延年可不會據理力爭。

至此,廳堂中衆人皆已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只剩下趙充國了。

霍光目光看向後將軍,趙充國也終於將奏疏連同附文看完了,頷首道:”十分詳盡,若非知道這任弘才二十餘,我必以爲這奏疏是一個五旬老吏寫的。”

那附文是任弘細心爲內朝諸公提供的資料,他提前寫好的西域諸邦位置、遠近、估量的戶口數,以及可以徵召的勝兵數目。

這一點是趙充國十分欣賞的,他打仗有個特點,那就是提前算好士卒牛馬用兵所需的糧谷、鹽、茭藁,每日巡視倉稟,檢查所剩數量,要求糧官的上報必須精確到個位數。

因爲趙充國絕非那種莽一波的大將,作戰方式與秦時王翦頗似,越老就越沉穩。

趙充國已經出了抉擇,緩緩說起自己的看法:

“一名漢兵從敦煌城到樓蘭去,要走一個月,耗米一石四鬥,自己決計是扛不動的,得讓馬匹馱負,如此又要加上八石麥豆,沒辦法,沿途鮮少牧草,畜生胃口卻大。如此一來,千里之路,一千軍隊和馬匹,就要消耗一萬石糧,這還不算沿途物故人畜損失。”

“若是設置了西域都護府,人力便能從西域諸邦調撥,過去發兵一千人才能抵禦匈奴侵犯,或許徵召兩千西域兵便解決了,如此便能省一萬多石糧食。”

“如此百利而無一害的舉措,老朽不明白,爲何還要爭這麼久,昔日孝武皇帝設護烏桓校尉、護羌校尉時,朝堂上可沒這麼多牢騷。”

這話讓反對的三人有些難堪,趙充國卻不管他們,繼續道:“當然,經營西域的重中之重,還是屯田。去歲匈奴擊渠犁圍鐵門,就是乘我屯田未成。只要渠犁、輪臺、它乾屯糧有十萬石糧食,匈奴便對西域無計可施。”

對於設置西域都護府的利弊,除了張安世一如往常那樣不發表意見外,中朝諸人已經在軍事、經濟、政治上都討論完了,支持與反對,竟是三比三,只等霍光做出最後的決斷。

霍光至今未發一言,目光掃在任弘奏疏的最後一句上,這是他最在意的一句話。

“九譯之地羈縻爲屬國,轄於漢官,足以大賀,告於先帝!”

繼先帝之業,完成孝武皇帝來不及做完的事,此乃霍光多年來孜孜以求的目標。

是啊,曾作爲尚書事孝武皇帝二十年的霍光,親手接過那幅《周公負成王圖》的霍光,是最清楚這場漢匈戰爭本質的人!

太初四年時,孝武皇帝力排衆議,決定重新對匈奴用兵時,給出了這樣的理由:“高皇帝遺朕平城之憂,高後時單于書絕悖逆。昔齊襄公復九世之讎,《春秋》大之!”

雪恥、復仇,滅匈奴以全武功,這些冠冕堂皇的藉口下,是先帝不能爲衆人道哉的目的。

“關西是大漢的根基,而關西需要這場戰爭!”

函谷關以西本爲故秦地,民俗尚武而少文。而與之對應的關東之地,文化較之關西發達。故有“山東出相,山西出將”之謠諺。

在孝武皇帝前,關東關西的對峙是很嚴重的,高皇帝留下的功勳貴族集中於關西,最後一位開國功臣申屠嘉執政到了孝景年間。而關東則爲諸侯王所據,關東士人聚集在吳王、樑王、淮南王身邊,隱隱與中央對抗。

可到了孝武時,諸侯國已削弱,開國的軍功列侯也徹底衰敗。大量關東士人爲了前途,紛紛涌入長安,躋身朝堂。當時的文武名臣中,七成皆來自關東,加上表彰六經,以孝廉取士,連長安的中層官吏,也漸漸多了些關東口音。

關西的六郡良家子在六經上哪裡玩得過關東人,他們從小修習戰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普遍認可的是馳騁沙場,立功邊疆。若非對匈奴的戰爭讓大量關西良家子躋身廟堂,他們恐怕早就被邊緣化了。

在霍光看來,武帝朝的歷次爭執,不止是戰和之爭,枝幹之爭,也是地域之爭,東西之爭。

孝武皇帝也注意到了這一點,他深知關中乃是大漢根基,除了遷徙關東豪強入居五陵,使之沾染關西風俗外,還將函谷關東移,把黃河以東的太原河東上黨納入關中——三郡風氣與關西頗似,而霍光便是河東人。

又給六郡良家子照顧,容許他們選給羽林、期門,以材力爲官,名將多出焉。

不過輪臺詔後十餘年來,東盛西衰的趨勢是越來越明顯了,關東士人的聲音越來越強,最終在鹽鐵會議上得到了總爆發,將他們對鹽鐵的憤怒都宣泄在桑弘羊身上,氣得桑弘羊的助手丞相史痛斥賢良文學:

“世人有言鄙儒不如都士,文學皆出山東,希涉大論!”

雖然靠這羣關東人打倒了桑弘羊,但霍光卻在事後,維持關東鹽鐵專賣不變,卻取消了關西的鹽鐵專賣!

霍光扶持關西,打壓關東的態度,至此已昭然若揭。

這是爲了維持大漢東西方的平衡,關東文化鼎盛,人口繁多,然太過尚文,必須以關西的尚武之風加以壓制。

西風,必須壓倒東風!

繼承孝武遺志,重新開始對匈奴的戰爭,是讓關西諸郡復振,繼續把持朝堂話語權的唯一辦法!

所以霍光心中,支持一切對鞏固關西有利的提議,在河西置四郡如此,在西域設西域都護府亦如此。

更何況,控制西域,這是孝武皇帝時曾夢想卻未能做到的事,而霍光執政之時,卻在那設都護府管轄了。

這豈不就像是周公輔政成王,殘滅東夷,完成了周武王都未能完成的事業?

霍光需要政績,來證明自己輔政十餘年的成果,想要在內政德治上叫關東儒生們滿意是不可能的。開疆拓土,奪取西域反而更簡單,足以讓長安人歡呼雀躍,叫關西六郡良家子得到功勳好處,緊緊環繞在自己身邊!

“不必再議了,我會將奏疏上表天子,請立西域都護府,都護南北道,並督察烏孫、大宛、康居諸外國動靜,有變以聞。可安輯,安輯之。可擊,擊之!”

霍光此言一出,即便杜延年、田廣明、範明友仍有疑議,卻都得收起來,與其他人一樣,恭恭敬敬地朝霍光長拜。

“唯大將軍之命是從!”

……

談了數個時辰的尚書檯集議結束了,田延年離開未央宮後,卻將一封信塞給自己的親信。

“去告訴典屬國蘇公和西安侯,事成矣!”

“西安侯在給我的書信中說,開春前,會給我一種讓犁田效率高上許多的新型犁,我在集議中支持設都護府之論,請他也信守承諾!”

……

PS:晚上還有兩章。

第344章 七十二天的皇帝第99章 烏孫公主第206章 只要我速度夠快第522章 相互傷害啊第233章 繞城駿馬誰能借第290章 少年錦帶佩吳鉤第216章 熊出沒第120章 自幹漢第446章 七月流火第46章 我們是長城上的守衛!第354章 因所徵以名將軍第144章 戍客望邊色第556章 不裝了第443章 高產似母豬第310章 烏孫歸去不稱王第297章 軍門頻納受降書第210章 士昏第299章 性質極其惡劣第454章 故劍情深第474章 基建第464章 是圓不是方第370章 全西域一盤棋第58章 獸爪第97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28章 圍城第342章 伊尹第105章 殺他個七進七出!第415章 二進宮第432章 今年下半年第567章 大秦攝政第182章 劉病已第461章 西園八校第460章 吾愛吾師第287章 騎都尉第451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367章 外戚第368章 都是大將軍逼的第213章 弗與共戴天第305章 收刀第130章 你我皆凡人第518章 我方劉更生請求出戰第87章 卡脖子第506章 俠客行第306章 摟草打兔子第285章 雞犬升天第230章 你們這些年輕人第427章 三光日月星第567章 大秦攝政第215章 其命維新第33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304章 只要肯攀登第278章 演員請就位第209章 任侯紙第8章 好燙第397章 藏劍第575章 漢闕(大結局)第10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495章 旌旗十萬斬閻羅第489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481章 誰寄錦書來第388章 綠了綠了第371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541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78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216章 熊出沒第110章 挾泰山以超北海第304章 只要肯攀登第334章 七戰七捷第174章 八座集議第225章 好吃不過茶泡飯完本感言與答疑解惑第486章 再封狼居胥第572章 征服者的終點第191章 天人第455章 佳人再難得第60章 何處埋忠骨?第61章 第一個死者第92章 知敵之情者也第368章 都是大將軍逼的第382章 我是大哥大第193章 論衡第435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247章 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第531章 蘿蔔第118章 多米諾骨牌第399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298章 黑戈壁第575章 漢闕(大結局)第23章 鐵衣遠戍辛勤久第366章 匈奴不滅第446章 七月流火第94章 千樹萬樹梨花開第5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01章 國家大事第214章 藏鉤第60章 何處埋忠骨?第26章 強弓勁弩第291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113章 時窮節乃現第383章 職業病犯了
第344章 七十二天的皇帝第99章 烏孫公主第206章 只要我速度夠快第522章 相互傷害啊第233章 繞城駿馬誰能借第290章 少年錦帶佩吳鉤第216章 熊出沒第120章 自幹漢第446章 七月流火第46章 我們是長城上的守衛!第354章 因所徵以名將軍第144章 戍客望邊色第556章 不裝了第443章 高產似母豬第310章 烏孫歸去不稱王第297章 軍門頻納受降書第210章 士昏第299章 性質極其惡劣第454章 故劍情深第474章 基建第464章 是圓不是方第370章 全西域一盤棋第58章 獸爪第97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第28章 圍城第342章 伊尹第105章 殺他個七進七出!第415章 二進宮第432章 今年下半年第567章 大秦攝政第182章 劉病已第461章 西園八校第460章 吾愛吾師第287章 騎都尉第451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367章 外戚第368章 都是大將軍逼的第213章 弗與共戴天第305章 收刀第130章 你我皆凡人第518章 我方劉更生請求出戰第87章 卡脖子第506章 俠客行第306章 摟草打兔子第285章 雞犬升天第230章 你們這些年輕人第427章 三光日月星第567章 大秦攝政第215章 其命維新第332章 李廣無功緣數奇?第304章 只要肯攀登第278章 演員請就位第209章 任侯紙第8章 好燙第397章 藏劍第575章 漢闕(大結局)第10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495章 旌旗十萬斬閻羅第489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481章 誰寄錦書來第388章 綠了綠了第371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541章 這誰頂得住啊第78章 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216章 熊出沒第110章 挾泰山以超北海第304章 只要肯攀登第334章 七戰七捷第174章 八座集議第225章 好吃不過茶泡飯完本感言與答疑解惑第486章 再封狼居胥第572章 征服者的終點第191章 天人第455章 佳人再難得第60章 何處埋忠骨?第61章 第一個死者第92章 知敵之情者也第368章 都是大將軍逼的第382章 我是大哥大第193章 論衡第435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247章 同時打贏兩場戰爭第531章 蘿蔔第118章 多米諾骨牌第399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298章 黑戈壁第575章 漢闕(大結局)第23章 鐵衣遠戍辛勤久第366章 匈奴不滅第446章 七月流火第94章 千樹萬樹梨花開第542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01章 國家大事第214章 藏鉤第60章 何處埋忠骨?第26章 強弓勁弩第291章 事情正在起變化第113章 時窮節乃現第383章 職業病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