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相互傷害啊

大漢的皇權沒被關進籠子,反倒是學術自己先進去了。

三家雖是戴着鐐銬跳舞,回答完了殊途同歸的政治正確,接下來就進入論三家之異的詰辯環節了。

“所謂《左傳》不祖孔子,而出於丘明也。”公羊派博士嚴彭祖如是說,公羊派不但要保住自家的博士位,還要極力阻止來打擂的挑戰者。

“然也,此書應該叫《左氏春秋》,爲史書,入子部,而不該爲《春秋左氏傳》,入經部。“榖樑派的嚴更始亦如此言,他們家雖也是在野,但卻想獨被立爲官學,加上敵視任弘,時刻想撤左傳後腿。

之所以抓住這點不放,因爲數十年來,公羊、榖樑阻撓左傳的理由都是一個問題:《左傳》是否傳自孔子?這在重師法的儒林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證了師傳,才能保證學說的純粹性;只有來源於聖人的學說,才能躋身於意識形態領域;只有傳授自孔子,纔可能稱爲“傳”。

二人欺那劉更生年輕,故咄咄逼人。

劉更生最初時還有點緊張,但畢竟是楚元王之後的劉姓貴族,不比匡衡這類寒士子弟,時常出入未央,老師帶他出席的大場面也多,回答完“元年春王正月”後漸漸找到了感覺,此刻聽兩家忽然發難,遂不急不慌地說道:

“士人通五經前,要先學《論語》,《孝經》,兩位號稱大儒,但怎會連《論語》都沒學好?”

劉更生一通譏諷後,正色誦道:“論語中《公冶長》一篇有言。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左丘明乃是與孔子同時之人!”

“而太史公書中又有載,孔子明王道,幹七十餘君,莫能用,故四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上記隱,下至哀之獲麟。有所褒諱貶損,不可書見,口授弟子。七十子之徒口授其傳指,退而異言。”

“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孔子真意,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論本事以作傳,明夫子不以空言說經也。《左傳》爲春秋之傳,明矣!”

“太史公書不可盡信。”

嚴彭祖畢竟是博士,還是有幾把刷子的,反駁道:“司馬遷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繆孔子言。”

他還一一指出了史記上對於春秋之事,有三十一處不符的地方。

劉更生則一一應答,認爲這三十一處問題,正是司馬遷未盡取左傳,而另外不知抄錄了什麼史料才導致的,反過來證明左傳在言史上的準確。

眼看雙方的爭辯已經從左傳是否是春秋的傳,歪到了對太史公書的評價上,作爲裁判之一的西安侯任弘示意樂官敲了下鍾。

彷彿聽到了信號,一直靜坐的孔子第十二世孫孔卬卻忽然站出來說道:“陛下,孔子及七十二弟子言行,除卻《論語》外,尚有《儒家者言》,先父(孔安國)請求諸公卿大夫募求其副本,悉得之,乃以事類相次,撰集爲四十四篇,稱之爲《孔子家語》。”

孔卬說道:“《孔子家語·觀周》載,孔子將修《春秋》,與左丘明乘,入周,觀書於周史。歸而修《春秋》之經,丘明爲之傳,其爲表裡!”

這下嚴彭祖、嚴更始都默然不對,雖然他們懷疑孔安國在編撰《孔子家語》時塞進去了私貨,但沒有證據,孔氏親自站臺,證明左丘明與春秋關係匪淺,還能說什麼:你孔家人懂個屁的孔子?

倒是劉更生來了勁:“如此可知,左丘明好惡與聖人同,親見夫子。反倒是《公羊》、《穀樑》,皆由孔子再傳弟子所著。如今反謂《左氏》爲不傳《春秋》,豈不哀哉?”

要論輩分?你們更小!

這一篇言語,二嚴頓時明白,任弘恐怕和孔家力推的古文尚書暗暗看對眼了,大家都是古文經,相互幫助共同進步嘛。

他們也沒後世考據學家的本事,故並無一言回答,算是默認了劉更生的論述。

“雖傳自左丘明,然非先帝所存,無因得立,且師徒相傳不明,恐有錯漏遺失,早非聖人之意。”

座上忽一人抗聲質問,卻是易學的樑丘賀,看來清流合力阻撓左傳乃是大勢。

之所以特別提了”先帝所存“,是因爲樑丘賀所學的田氏《易傳》在漢文帝時就立爲博士,歷史悠久。

劉更生反駁道:“荒謬,先帝后帝各有所立,不必其相因也,孝文不、孝景不曾立公羊,孝武也不該立麼?”

“至於傳承,外人不明所以,認爲左傳中絕,然每一代先師皆能考證清楚。左丘明作《傳》以授曾申,申傳衛人吳起,起傳其子期,期傳楚人鐸椒,椒傳趙人虞卿,卿傳同國荀子,荀子傳北平文侯張蒼,蒼傳洛陽賈誼,誼傳至其孫嘉,嘉傳趙人貫公,貫公傳其少子長卿,長卿傳吾師西安侯、京兆尹敞。”

這下任弘可把荀子變成了祖師爺,正好能和荀學一些精髓扯上關係了,光靠一本左傳,再怎麼牽強附會塞私貨,仍顯得單薄,倒是將荀學裡的內容加進去,便顯得厚實自圓其說起來。

“更何況,公羊、榖樑皆以口傳,而左傳以書傳。”

榖樑、公羊最初和春秋本經一樣,是師徒口口相傳的,估計是出於門戶之見,害怕寫在書簡上的內容被他家窺了去,故敝帚自珍,雖然最初字數不算多,但《春秋》裡記述了二百餘年曆史,又豈能統統背得?幾代人下來肯定會有所錯漏。而左傳則是用古篆傳承,再不濟也比口述強吧。

劉更生將這大帽子扣在了公羊、榖樑兩家身上:“信口說而背傳記,是末師而非往古,今日竟反誣左傳傳承不清?”

眼看劉更生如初生牛犢越戰越勇,老練的貢禹知道,不能再糾結於探根溯源上了。

正好,唯一的主考官天子劉詢翻到了春秋《僖公二十一年》,遂問道:“二十有一年夏,執宋公以伐宋。冬,公伐邾。楚人使宜申來獻捷。十有二月癸丑,公會諸侯盟於薄。釋宋公,何解?”

問的是宋襄公泓之戰,三家觀念果然大相徑庭。

“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臨大事而不忘大禮,有君而無臣,以爲雖文王之戰,亦不過此也。”

此乃公羊家的看法,他們以爲,宋襄公遵守的是古老的規則,充滿濃厚的道德色彩,因此《公羊傳》在這件事上將他比爲周文王。

雖然孔子說周文王“近黮而黑”,但這大概是周文王被黑得最慘的一次。

榖樑傳則委婉批評了宋襄公:如果以禮敬人而得不到應有的報答,就應當反省一下自己對人的敬是否得當;總之,有了過失就應當改正,若不改正而重犯,這纔是真正的過失。宋襄公就是這樣有過而不改的人。

輪到《左傳》時,批評意味就更重了,借宋襄公的兄弟子魚之口,痛斥宋襄公恪守古禮,對敵人心慈手軟的行爲是食古不化,迂腐敗壞國事:“兵以勝爲功!”簡直是就是在說,成王敗寇了。

公羊派的貢禹也不管榖樑了,譏諷左傳這是以成敗論是非,而不本於義理之正,劉更生則引典反脣相譏,一時間不分上下。

“公羊假仁,榖樑直率。”

高坐乾位的劉詢倒是心中門清,瞥了一邊的任弘一眼:“倒是《左傳》重視功利,推崇權謀,視足智多謀爲善事,難怪西安侯會去學。”

不過現在西安侯爲何看上去如坐鍼氈啊?難道是擔心劉更生敗下陣來?

其實任弘只是餓了。

辯論至此,已經過去了好幾個時辰,從大清早辯至傍晚,任弘看了一眼外面的天空,在三家吵得口乾去喝水的間隙,提議道:“陛下,時辰已晚,是來日再議?還是……”

劉詢笑道:“驃騎將軍不想今日就出結果?”

“自然想。”任弘提高了聲音:”但只怕再論下去,皓首大儒們恐怕會以爲吾徒更生仗着年輕,佔他們便宜。”

劉詢不以爲然:“兩家以十二駁一,以衆凌寡尚且不嫌臊,豈會因這小事而罷?”

他一揮手,讓侍從宮人在石渠閣內點亮燈光:“秉燭!齊景公夜飲,而今日,朕便夜半虛席,聽諸儒言古今蒼生之事!”

……

隨着天色完全暗下來,辯論的內容,也在漸漸朝深水區進發。

三家顯擺了各自對古禮的傳承,公羊本不擅長此道,但旗號也得打,榖樑自詡復古,卻尷尬的發現,這點上遠不如左傳。

“繼往聖之絕學”不是吹牛的。孔子曾說過:“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徵之矣。戰國時期棄籩豆之禮、秦焚《詩》《書》,後之經學先師或爲《雅》,或爲《頌》,相合而成,其所傳的經典難免會有書缺簡脫。

倒是左傳如同活化石般,內容更詳細,諸如春秋時盟會怎麼開,貴族宴饗不同場合該賦什麼詩,喪禮上的小細節,很多能與《禮》相互佐證。就算它是戰國時人所作,作者也是個極其厲害的人,在史料價值上,甩開公羊、榖樑這兩本純理論書很遠。

三家又辯論到了鬼神觀,公羊是一羣神秘主義者,榖樑較簡單純樸些,而左傳最爲激進,雖然裡面也有不少神秘的預言故事,但仍在多處凸顯原始的唯物主義,諸如“國將興,聽於民;將亡,聽於神。“還秉承孔子“敬鬼神而遠之”的理念,反對天道迷信、重人事。

在歷史觀上,榖樑所持是越古越美好的觀念,三代之治是完美的時代,越往後越是禮崩樂壞,所以需要克己復禮,復古改制,這是漢家天子的使命。

公羊則是秉承改造過的“三世說”,以爲事情正在慢慢變好,他們正處於一個太平世到來的前夕。

被任弘改造過的左傳,則比三世說更加激進,直接是歷史進化論,以爲天下在不斷螺旋上升,故而不當法先王,而應法后王。

在夷夏觀上,三家也吵成一團,榖樑是內諸夏而外夷狄,主張兩不相干老死不相往來,公羊過去是支持反擊戰爭的,以爲對外當行仁義,如此則四夷皆來朝貢。

唯獨左傳一家,赫然提的是僖公二十五年那一句“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

“對中國當以德柔之,對待四夷,若仁義無效,當以刑兵威服之!”

百官之中,尤其是武將多有頷首者,這是漢家百餘年間的一貫做法,蘇武那句話就是寫照,但凡敢殺漢使者的邦國,都落得悽慘下場,要麼如南越、大宛亡國族滅,要麼如匈奴,殘破遷徙。

而在天下觀上,相較於公羊、榖樑,左傳根據春秋二百餘年曆史,提出了“天下”這個概念動態的盈縮。

黃帝、神農時,天下不過冀州、河東、河南一隅之地。

殷周時,天下是中原。

戰國時,天下爲九州。

而今,天下爲十三州部、三都護。往後可能會繼續擴大,大漢既然承周之天命,其使命便是用夏變夷,達到六合同風,九州共貫!

此言一出,劉詢眼前倒是一亮,卻讓公羊、榖樑十分恐慌,榖樑蕭望之咬着牙說道:“以上種種,不出於《左氏》原文,乃新增之義理,此乃左氏之學耶?任氏之學耶?”

此言誅心,衆人不明白蕭望之爲何忽然如此機敏大膽。卻不想,他也是得了魏相叮囑,魏相告訴蕭望之,在辯論難解難分時,便提出此言。

西安侯未動聲色,天子也一言不發,魏相卻心中暗喜,倒是旁聽的劉德、韓增等暗暗捏了把汗,而辯論得以繼續下去。

劉更生瞪着蕭望之,眼睛好似要噴出火來,他的應對倒是不錯,開始拿公羊說事:“若如蕭司直所言,董生闡發《春秋》大義,也已不再是公羊高本義,所謂公羊,不過董氏之學也。”

他還欲繼續爭下去,但天子卻讓人敲了磬。

咚咚聲響,讓坐在劉詢一旁,已經打瞌睡的皇太子劉去疾一下子驚醒過來,這才發覺氣氛不太對,大臣們爲何如此嚴肅?

他不知道這是蕭望之一句誅心之言惹得事,還有些怯怯,覺得自己給父皇丟了臉。

天子卻只是一笑,示意今日到此爲止:“三家異同,朕知矣,至於孰優孰劣,究竟哪家更合聖人本意,待明日與諸卿議過再定!”

羣臣應諾,紛紛起身,而劉更生則走向任弘,有些抱歉:“夫子,我……”

“你勝了。”任弘拍着他:“將蕭望之逼得說出那句話,便是你贏了。”

“石渠閣內勝負已分,至於石渠閣外的事。”

任弘指了指自己,笑道:“交給爲師!”

……

而另一邊,石渠閣散場後,回太常寺的路上,蕭望之等人憂心忡忡:“如今看來,公羊興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須阻止左傳一派坐大。一旦任弘之說大興,諸儒從其說,大漢恐將走上功利開邊之路,再難回頭。”

榖樑理想中的大漢是克己復禮,眼睛向內審視的,而任弘規劃中的大漢,則是目光向外,手隨時放在刀劍上的,很難說天子會選誰,若是滿足於長治久安,自是前者,若是騏驥做更大的功業,便是後者。

蕭望之又將儒冠取下來,無奈地揉在手中:“可那劉更生雖是孺子,卻着實難以對付。”

他號稱五經名儒,可對上劉更生竟佔不了上風,不管是引經據典還是詰難,這個十七歲的少年扛下了十餘人的車輪戰,劉宗正的次子竟是位天才,只恨劉更生沒學榖樑。

“長倩勿慮也。”

魏相謹慎,見蕭望之身邊還有個匡衡緊緊跟着,遂故意將他支開,而後對蕭望之低聲耳語道:“這石渠閣之會,勝負不在場上,而在天子一念之差。”

“次翁的意思是……”

“今日榖樑不一定贏。”魏相信心滿滿:“但左傳,一定會輸!他們成也西安侯,全靠了任弘扶持散播方有今日威風,但敗也西安侯!”

“信我一言,只要任弘尚在,天子,便絕不可能讓左傳大興!”

……

PS:講完課回來了,感覺良好。

今天只有一個大章,七月份欠下三章,慢慢再補,完本前肯定能補完(斜眼),大概還有二十多萬字結束吧。

第419章 逐鹿第490章 矛盾第286章 該打屁股了第430章 天問第12章 天馬死第40章 風平浪靜的午後第61章 第一個死者第458章 霍氏孤兒第265章 烏合之衆第522章 相互傷害啊第186章 乘桴浮於海第255章 以德服人第153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19章 百花齊放第170章 奇貨可居(求月票)第182章 劉病已第286章 該打屁股了第287章 騎都尉第345章 摔!第60章 何處埋忠骨?第75章 婼羌第129章 無中生有!第193章 論衡第152章 東風吹夢到長安(第三卷完)第530章 太白第464章 是圓不是方第317章 被殺的覺悟第16章 兵糧寸斷!第301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561章 一個純粹的人第6章 最第105章 殺他個七進七出!第107章 伸手不見五指第290章 少年錦帶佩吳鉤第428章 公今闊步躡中朝第37章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第277章 劉賀第546章 楚主第204章 家宴第148章 爲何我的眼裡常含淚水第295章 戰爭使者第481章 誰寄錦書來第278章 演員請就位第494章 洪流第31章 坐當死第315章 守閭者不內第136章 談,大門敞開第135章 弄假成真第124章 滅國第48章 張國臂掖第222章 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第313章 爲善除惡,唯光明故第273章 太子黨第65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180章 富者田連阡陌第223章 第三極第475章 此子斷不可留第25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66章 爲往聖繼絕學第489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427章 三光日月星第361章 國家養豬百年第288章 豺狼當道第96章 男人的承諾第494章 洪流第481章 誰寄錦書來第194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559章 讓學者和驢子走中間第512章 漢羅第496章 過河卒第93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244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150章 衛霍雖沒第160章 封侯取第一日中!第476章 漢匈一家第163章 車門沒有焊死第94章 千樹萬樹梨花開第6章 最第274章 閒棋第130章 你我皆凡人第253章 請自重第468章 結大漢之歡心第41章 披甲第539章 希臘人第251章 腰佩雕弓漢射聲第266章 蒼龍闕第399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95章 槍口一致對外第16章 兵糧寸斷!第172章 貂鐺(6000月票)第44章 守護王國的堅盾第5章 四時月令第527章 等價交換第37章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第349章 冠軍!第210章 士昏第120章 自幹漢第254章 東羌第131章 藏字第430章 天問
第419章 逐鹿第490章 矛盾第286章 該打屁股了第430章 天問第12章 天馬死第40章 風平浪靜的午後第61章 第一個死者第458章 霍氏孤兒第265章 烏合之衆第522章 相互傷害啊第186章 乘桴浮於海第255章 以德服人第153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519章 百花齊放第170章 奇貨可居(求月票)第182章 劉病已第286章 該打屁股了第287章 騎都尉第345章 摔!第60章 何處埋忠骨?第75章 婼羌第129章 無中生有!第193章 論衡第152章 東風吹夢到長安(第三卷完)第530章 太白第464章 是圓不是方第317章 被殺的覺悟第16章 兵糧寸斷!第301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561章 一個純粹的人第6章 最第105章 殺他個七進七出!第107章 伸手不見五指第290章 少年錦帶佩吳鉤第428章 公今闊步躡中朝第37章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第277章 劉賀第546章 楚主第204章 家宴第148章 爲何我的眼裡常含淚水第295章 戰爭使者第481章 誰寄錦書來第278章 演員請就位第494章 洪流第31章 坐當死第315章 守閭者不內第136章 談,大門敞開第135章 弄假成真第124章 滅國第48章 張國臂掖第222章 這個魚塘被你承包了?第313章 爲善除惡,唯光明故第273章 太子黨第65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180章 富者田連阡陌第223章 第三極第475章 此子斷不可留第250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566章 爲往聖繼絕學第489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427章 三光日月星第361章 國家養豬百年第288章 豺狼當道第96章 男人的承諾第494章 洪流第481章 誰寄錦書來第194章 你是電你是光第559章 讓學者和驢子走中間第512章 漢羅第496章 過河卒第93章 熊熊聖火,焚我殘軀第244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第150章 衛霍雖沒第160章 封侯取第一日中!第476章 漢匈一家第163章 車門沒有焊死第94章 千樹萬樹梨花開第6章 最第274章 閒棋第130章 你我皆凡人第253章 請自重第468章 結大漢之歡心第41章 披甲第539章 希臘人第251章 腰佩雕弓漢射聲第266章 蒼龍闕第399章 忽如一夜春風來第95章 槍口一致對外第16章 兵糧寸斷!第172章 貂鐺(6000月票)第44章 守護王國的堅盾第5章 四時月令第527章 等價交換第37章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第349章 冠軍!第210章 士昏第120章 自幹漢第254章 東羌第131章 藏字第430章 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