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劉皇帝嫁女,政治意味濃

bookmark

在西域戰端重啓,風雲激盪之時,數千裡外,京師洛陽,正處於春暖花開,繁花似錦的時節。開春之後,又經過一個多月的調理,以劉皇帝爲首的中樞朝廷,也終於逐步完成了各項善後事宜。

北伐的後遺症,暴露無遺,仍在持續,但是,朝廷釋放出明顯偃武修政的態度,也足以使上下心定。隨着各項政策、決議的下發傳達,國家也逐漸調整過來,重回正軌,開始重新進入恢復發展的階段。

而在連續的忙碌之後,朝廷中央,也漸復安寧,少了些匆忙躁動,多了些閒適安寧。進入二月之後,京中發生了幾件喜事,劉皇帝給自己的子女們接連操辦婚事,劉皇帝以家事之喜,撫慰臣民之心。

先是太子劉暘納趙匡胤之女,封爲妃。然後便是五皇子劉昀成婚,皇后與賢妃精挑細選,給他選了良配,自然是名門出身,已故宰相,莒國公李濤的孫女。

劉昀這小子,從小就跳脫,幾年前就吵着要個才貌雙全的娘子,但真輪到他了,還是羞澀地緊,連進洞房都是忸怩不已,讓親友們很是取笑了一番。

到這二月下旬,皇家又有喜事,不過這一回,是劉皇帝嫁女,年滿十八的大公主劉葭出嫁了,作爲內外皆知,劉皇帝最寵愛的公主,她的婚事,上下都關注着,真至出閣,也是操辦得轟動,令人矚目。

皇子結親納妃,對劉皇帝而言,早已習慣,不足爲奇,但養了這麼多年的愛女,嫁出去,還是頭一遭,因而操辦得也是格外隆重,其熱鬧程度,大概也就僅次於當年太子成婚了。

爲了籌辦劉葭的婚禮,劉皇帝親自關心,下令從太常、禮部抽調了一支禮官隊伍,專事操辦,特地自內帑撥款上百萬貫,婚典設在漢宮廣德殿,司儀更是由宰臣李業親自擔任。

劉皇帝對大公主的寵愛之情,可見一斑。這讓皇子皇女們豔羨的同時,也讓更多羨慕嫉妒恨的目光,投向公主下嫁的對象,李繼隆。

他李繼隆何德何能,出身算不得大漢的頂級勳貴,戰場上立了些微薄功勞,卻也沒獨領風騷,至於能力,有資格的大漢勳貴之秀們,就不會有人承認不如他。

尤其是,當初傳出帝后爲大公主選婿時,可有不少人都在候選之列,很多功臣子弟,都進宮讓公主觀察過。

曾經大家都有機會,奈何花落一家,公主殿下偏偏就看上了這李繼隆,這怎能不讓人生出嫉妒之心。

當然,在這場隆重婚禮的背後,更多的人則看到,李處耘這一家,將正式跨過一道塹檻,躋身大漢最頂級的勳貴家族。

比起那些戰功赫赫的勳貴,李處耘在過去的二十年,並沒有太多爲人矚目、值得歌頌傳唱的業績,雖然當過不短時間的樞密使,卻也是皇帝鼎力提拔的結果。

當然,李處耘對大漢的功績,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一般人是難以認識到了,往往容易忽略掉那些兢兢業業、默默無聞的功勞、苦勞。

再加上,劉皇帝的光芒,實在過於耀眼,所有的文武將臣再是竭忠盡責,在皇帝的光輝籠罩下,也會被掩蓋,遜色幾分,也容易爲人所忽視。

因而,如果沒有實實在在的戰功,是很難爲人所認可的,是不能服衆的,而李處耘就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人。

若不是劉皇帝體諒,心中肯定其功勞,或許李處耘會如過去二十多年大漢軍政之中不少曾位居高官、掌握重權的文武一般,籍籍無名退下去,只是大漢開國之初輝煌壯闊的歷史上留下一些淡薄的痕跡,後人也只能從史冊上找到一些隻言片語。

不過,事已至此,李繼隆尚公主已是定局,再是羨慕也無用,並且還得陪着笑臉,準備好禮物,進行祝賀。

當然,除此之外,也讓更多聰明的、有意識的人,體會到了劉皇帝的一些想法,體會到他對功臣勳貴們的態度。那便是,聯姻功臣,加深與勳貴們之間的聯繫。

近些年來,對於功臣們,朝廷中出現了一些不怎麼好的流言,說是勳貴階層過於龐大,待遇過於優厚,供養他們過於靡費,給朝廷帶來極大負擔。

尤其在此番北伐之後,國庫空虛,國家財政陷入困頓,就有人重提,削減勳貴待遇,控制俸錢祿米發放,也減輕朝廷財政負擔。這既引起了功臣勳貴們的不滿,也使得他們不安。

空穴來風,其必有因,鬧到前不久那種堪稱甚囂塵上的地步,顯然是有人在推動的,而敢於直面龐大的勳貴集團,背後顯然不是一般人。

而這個人,很多人都知道,就是那個在政事堂坐堂,手執大漢政權的宰相趙普。有些消息靈通者探得,趙普曾單獨覲見劉皇帝,君臣倆密談了一個多時辰,具體談了些什麼,不爲人所知,但隱約的消息,趙普開始把政治改革的矛頭指向勳貴集團了,所奏多與抑制勳貴有關。

這個情況,在朝中已然引起了巨大的波瀾,如果是真的,過去只是一些停留在口頭的流言蜚語,如今,趙普這廝似乎開始要付諸於行動了。

不得不說,趙普其人的膽魄與志氣,確非常人,打擊勳貴集團,一般人或許想都不敢想。要知道,這個階層中,雖然派系林立,紛爭不斷,但畢竟是同一個階層,宏觀來講是一個集團,而趙普似乎針對是整個階層。

得罪一個、五個乃至十個人,都不是什麼太嚴重的事情,然而得罪一個階層,還是大漢最具權勢,影響力遍及軍政內外的階層,可想而知會面臨怎樣的困難與危險。

要知道,大漢的勳貴階層,算是劉皇帝一手促成的,其中雖然伴隨着猜忌與打壓,限制與妥協,但總得來說,劉皇帝還是很看重這個階層。費盡心思,幾經調整,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勳爵體系,就是想讓這個階層成爲大漢政權的維護者,是視其爲他劉家江山根基的。

這個階層中,不只是功臣貴族,還有劉皇帝的親戚故舊,趙普要針對他們進行打壓,最先得罪的或許就是劉皇帝了。

當然,對於大漢的勳貴們,尤其是那些地位最顯赫的一批人,他們對趙普的政治意圖,實際上是存在一種蔑視的心理。

別看他趙普如今深受皇帝信任,手握宰執大權,高居政堂,威風八面,真把人都得罪光了,羣起而攻,將之趕下臺,也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

只不過,劉皇帝在上面看着,大夥也不敢貿然做到那一步,否則就是挑戰劉皇帝的權威了。但是,總有個限度,他們也有個底線,切身利益也還沒有遭到侵犯,因此都還按捺着,坐望局勢發展,看他趙普最終醞釀出怎樣的限制政策來。

因此,勳貴們真正擔憂,真正忌憚的,還是高高在上的劉皇帝。趙普再是積極促動,在很多人眼裡也只是上躥下跳,搬弄是非,但皇帝若爲其蠱惑,受其矇蔽,那纔是重大問題。

並且,在過去的日子裡,劉皇帝始終沒有表明過態度,還曾與趙普私談過,這就不能不讓人多添加幾分小心與警惕了。

而近來,劉皇帝不論是娶媳,還是嫁女,仍舊都選擇勳貴之後,這似乎代表着一種態度,這也是一個善意的信號。

劉皇帝的兒女們,早就被下面公卿大臣們惦記着了,而隨着皇子皇女們陸續長大,到了婚嫁的年齡,就更爲上心了。

同皇家聯姻,不論是從哪方面來說,都是對他們有利的,既是地位的體現,也能作爲一道護身符。不管今後政局如何變化,作爲皇親國戚,只要不去作死,基本都不會爲人所針對。

而看到李繼隆迎娶大公主劉葭的場面,也使得公卿貴族們更加熱切了,劉皇帝的子女,可太多了,對於有資格的勳貴們,哪怕是分果果,機會也不少了......

第457章 鄭州第98章 溫柔鄉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1713章 機遇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58章 回師第62章 二代勳貴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159章 亂情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140章 封王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41章 高麗國王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90章 關右節度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40章 潞州三傑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9章 公府密議第39章 長沙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76章 視察第193章 楊邠案(1)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316章 不裝了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429章 向南!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109章 在長安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311章 李沆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81章 內外變動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497章 重拾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45章 剝削者第342章 勢如破竹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39章 濮州案(2)第81章 廝殺漢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297章 怪圈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94章 汝公出山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132章 進宮第147章 德勝渡第32章 天子上門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13章 舉城同歡第79章 父子問對
第457章 鄭州第98章 溫柔鄉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1713章 機遇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58章 回師第62章 二代勳貴第507章 一縷嘆息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113章 軍改伊始第159章 亂情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110章 拉劉承訓下水第140章 封王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41章 高麗國王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90章 關右節度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40章 潞州三傑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9章 公府密議第39章 長沙第476章 內外黨同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76章 視察第193章 楊邠案(1)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169章 武德司二三事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316章 不裝了第255章 “社會實踐”第429章 向南!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2119章 康宗篇10 老臣遲暮第291章 和議達成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317章 劉皇帝還是那個劉皇帝第109章 在長安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311章 李沆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81章 內外變動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497章 重拾第133章 李德明之死第345章 剝削者第342章 勢如破竹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39章 濮州案(2)第81章 廝殺漢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758章 關係經營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318章 碩果僅存第42章 一心求財王巡檢第213章 紆尊降貴第297章 怪圈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94章 汝公出山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132章 進宮第147章 德勝渡第32章 天子上門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13章 舉城同歡第79章 父子問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