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內外黨同

行在內,劉皇帝慵懶地縮在軟椅間,身體一晃一晃的,兩隻腳泡在盆中,那是太醫專門爲他配製的藥湯,能夠祛溼解疲。

身邊伺候的,乃是小周宜妃, 正佝着曼妙的身姿,蹲踞在下,用那彈琴鼓瑟的纖纖玉手,幫劉皇帝按摩着。

劉皇帝臉上滿是愜意,顯然,比起那一盆藥湯,還是小周娘子更能緩解疲累,花容月貌看着也心曠神怡。

技巧稍顯生疏, 但那玉手的柔軟卻能讓人骨頭都酥了。不過,劉皇帝倒也沒有徹底沉浸在溫柔鄉中,斜眼看着恭候在旁的張德鈞,漫不經心地說道:“盧多遜到了!他去見王寅武了?”

“回官家,正是!謁見過太子殿下後,便攜禮前往,二人閉門密談約半個時辰後,方纔告辭!”張德鈞小聲稟道,話裡充滿了暗示。

劉皇帝似乎毫無所覺,輕笑道:“哦?這盧多遜還挺講禮數,過門不空手啊,他給王寅武帶了什麼珍奇寶貝啊?”

“這,小的未曾探明!”張德鈞似乎有些惶恐,埋頭道。

“好了!”劉皇帝手一伸,說:“此事朕知道了!盧多遜與王寅武之間, 故友相逢, 看望一番, 也屬常情,不必大驚小怪!”

“是!”張德鈞顯得很恭順,沒有任何廢話,儼然一副安守本分的態度。

揚揚手,示意他退下。雖然劉皇帝一副豁達的表現,似乎不以爲意,但是沉默間,他的表情也有一個由晴轉陰的漸變過程,惺忪的目光也有剎那的銳利。

顯然,對於張德鈞呈報的消息他並不是一點都不在乎,只是,該如何應對卻沒一個清晰的想法。

盧多遜與王寅武之間的交情,也不是什麼秘密,人家正大光明地去拜訪,盡顯坦蕩反應過度,或許就是小題大做,沒有必要。然若是什麼表示也沒有,什麼事也不做,劉皇帝這心裡又始終不痛快。

對於盧多遜, 劉皇帝自認還是瞭解的,此人的能力才幹毋庸置疑, 低得下身段, 吃得了苦,也經受得住考驗,過去在西北建立了那麼多的功勞,賺得那麼大的聲望,便是其綜合素質的體現。

不過,此人的性情也確實高傲,自負其才,難以容人,在爲人爲官總是缺乏一些氣度與涵養。

並且,野心勃勃,醉心於權力,這一點,從二十年前其科舉題名、初入仕途時,劉皇帝便看出來了。

在西北拉幫結派、培植黨羽的行爲,劉皇帝也並不意外。當初,之所以接受趙普的建議,將其調離河西,當然是有這方面考量的,同時也是給盧多遜一種警示。

但如今看來,這警示並沒有起到效果,或者說沒有達到預期。如果說在西北之時,盧、王二者來往密集些,尚在可以理解的範疇。

然而,當下的形勢與在河西之時,又堪稱迥異。自古以來,內外勾結,都是難以真正杜絕的。

但他們二人是什麼身份,一個是兩浙主官,再進一步或許就是兩京府尹掛平章事了,甚至直接登堂拜相也不是不可能。

一個則是掌管武德司這個龐大情報組織的武德使,這二者若是兩相勾結,那會造成怎樣的影響,爆發出何等的力量,就不可控了。哪怕以劉皇帝如今的器量,都會生出忌憚之心的。

而盧多遜與王寅武這二者,顯然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否則也不會沒有一點遮掩避諱,怎麼也要多幾分謹慎。

因此,張德鈞的彙報,是起了效果的,對盧、王這一對故舊,劉皇帝顯然已有想法了。當然,說到底,也在於劉皇帝在用人方面也有些問題,在武德使的選擇上,難免有些隨意。

在當下的朝廷中,趙普的對手不算少,但道司大吏中,敢亮明旗幟同其作對,突出矛盾的,也唯有盧多遜一人。

這一年多,劉皇帝這裡收到的盧多遜關於朝廷一些政策方面的問題可不少,那些可都是趙普主導施行的。雖然沒有直接攻訐彈劾,但明顯是在上眼藥。

這二者的關係,有點類似當年王樸與宰相李濤之間的不對付。當初那二人,一個是淮東主官,一個是當朝首相,不過更多是政見上的分歧。而盧多遜與趙普之間,顯然私怨的屬性更重。

對於二者之間的齟齬,劉皇帝一向是抱着看戲的心態,坐視乃至縱容,他雖然信任趙普,願意把朝政交與他,卻也需要給他找些對頭,否則豈能安心地垂拱而治。

但是,倘若盧多遜自身不知謹慎收斂,劉皇帝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劉皇帝心中總是存在一條權衡的底線的,若是讓他覺得底線被突破了,那麼,他就要考慮摘掉其官帽子,乃至摘腦袋。

“官家,水涼了,添點熱水吧!”沉吟間,小周妃輕聲喚道,讓劉皇帝從神遊之中回了魂。

看着小周那嬌靨,劉皇帝收起了凝思,露出點笑意,搖頭道:“不用了!”

雖然早已習慣了被人伺候,不過自己擦腳的習慣,劉皇帝還是保持着的。藥湯撤去,擦乾雙腳,抹布一扔,大概是覺得小周娘子蹲久了辛苦,將她拉起攬入懷中,感受着那嬌臀的緊緻。

“適才張德鈞的奏報你也聽到了吧!”輕嗅着小周身上醉人的味道,劉皇帝隨口問道。

“嗯!”小周點了下腦袋,應道。

“可曾聽懂了?”劉皇帝追問。

這大概是劉皇帝頭一次同她探討類似的問題,小周意外地看着環抱着自己纖腰的中年油膩男,蛾眉微蹙,思索了下,試探着道:“那盧使君攜禮拜訪武德使,莫非官家懷疑有賄賂之嫌?”

見懷中美嬌娘那認真的表情,劉皇帝目光中帶有一絲愛憐,搖頭說:“盧多遜若是想要行賄賂之事,怎麼也得隱蔽些!”

“那官家爲何憂慮?”冰雪聰明的小周娘子,自然注意到了劉皇帝的異樣。

劉皇帝隨手在小娘子的腰腹間活動着,幽幽道:“比起行賄,有些事情,更值得注意,也更值得警惕!”

對於劉皇帝的話,小周顯然不解,劉皇帝也沒有解釋的意思。相反,暫時放下盧、王二人的交往,思緒又轉移到了張德鈞身上。

雖然適才張德鈞表現得低調,言語之間也沒有太明顯的針對性,但是,有些目的,僅從行爲便做個基本的判斷。

比起當年,如今的張德鈞似乎越發狡猾了,連埋雷都做得不顯痕跡。張德鈞針對的,自然不是盧多遜,全程在說盧多遜,但暗箭實則指向王寅武。

比起那二人,張德鈞顯然要更加了解劉皇帝,那二人往從愈密,那麼劉皇帝的猜疑之心便愈重,早晚要出事。

素來與武德司存在嫌隙的張德鈞,自然樂於見此。這大抵也屬於陽謀,哪怕劉皇帝對張德鈞的動機有所察覺,但依其猜疑成性,總是有效果的。

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481章 行宮第14章 大論第345章 剝削者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364章 沉默第11章 請教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49章 求援第40章 荒唐太子第53章 有詩云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65章 制舉進展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55章 燕王病故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44章 太后相召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1775章 調整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136章 迎奉第413章 分食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60章 狠狠敲打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無題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406章 調任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36章 橐相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121章 登乾元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49章 求援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21章 禍從口出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45章 治安第380章 投漢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46章 郭榮奏事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167章 請辭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178章 祭拜第30章 “寬刑簡政”第7章 小張探花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58章 正面互懟第303章 兄弟之間
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481章 行宮第14章 大論第345章 剝削者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364章 沉默第11章 請教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163章 索然無味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49章 求援第40章 荒唐太子第53章 有詩云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65章 制舉進展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344章 王師已過大江來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55章 燕王病故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44章 太后相召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377章 難知禍福的決議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1775章 調整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153章 破城曲折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427章 饒樂國的困境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05章 密探專奏第136章 迎奉第413章 分食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60章 狠狠敲打第169章 遼國政壇的暗流無題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406章 調任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第83章 東京反應,王峻密奏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688章 南洋之重第336章 橐相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121章 登乾元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496章 上進之時上進之人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120章 開始着手對付遼國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88章 秋後算賬(續)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49章 求援第26章 郭樞密過相州第21章 禍從口出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2084章 太宗篇31 報紙 成都之圍第45章 治安第380章 投漢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46章 郭榮奏事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1785章 統治從去***化開始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62章 出遊攜新婦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167章 請辭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178章 祭拜第30章 “寬刑簡政”第7章 小張探花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506章 最後的旅途6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84章 做一回大魔導師第58章 正面互懟第303章 兄弟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