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長沙

正值夏季,湘江水量充沛,滾滾北逝,一場大雨過後,更添幾分洶涌,卻也使人耳目一新,稍去炎夏的燥熱。

四艘走舸,踏破江滔,溯流南下,速度很快,船身各處,仍帶着雨打的痕跡,船頭的旗幟早已收起,四支木楫支出,在船伕的操縱下,不停地划動着。

每艘船上,都有二十餘名湖南士卒。領航的一艘,其間帶頭的是一名年輕軍官,衣甲都被沾溼還未乾透,懷抱戰刀,靠着舟篷,閉着眼睛,手把在刀柄上,似乎隨時欲拔而作戰。

船內很安靜,氣氛很嚴肅,除了江水的震盪與船伕擬楫的聲響,再去雜聲。這四船兵卒,都是周行逢的親兵,死忠那種。

19日,在撤往巴陵的當夜,這些人受周行逢之命潛出,隱遁至艑山,搭上提前準備好了四艘船,火速南下,目標直向長沙。

這一路,經洞庭入湘江,過湘陰,除了此前的一場大雨有所耽擱之外,都很順利。平日的湘江之上,雖算不得百舸爭流,舟船往來,也不算少,但如今,放眼所望,盡是冷清景象,連漁船都少見。

“隊長,過潙口了!”船頭放哨的士卒,扭頭朝軍官彙報道。

一睜眼,冷淡的目光掃過,那張普通的面容頓時平添幾分兇悍氣質。探頭,朝西岸望了望,潙水奔騰入湘,能夠看到明顯的波流。

過了潙口,距離長沙,就只剩六七十里的水路,不惜體力,全速通行,一個半時辰當至。

稍作考慮,軍官沉聲吩咐着:“換人擬楫,全速南下,日晡之前,務必抵達長沙!”

“是!”

“隊長,你說長沙如今是什麼情況?要是漢軍已經攻克,那我們......”一名什長,看着軍官,問道。

“漢軍的速度,應當沒有這麼快。長沙若陷,江上不會沒有一艘漢船!”這名隊長是熟悉水情地勢的,應道。想了想,臉上露出一抹決絕:“節帥對我們呢有恩,夫人更善待我們,就算身死,也要回長沙,保護夫人與小郎君,完成節帥命令!”

說完,軍官走出船篷,向北方望去,神情複雜,有擔憂,有感傷。巴陵,或許已經被攻克了吧,節帥又安危如何......

自乾祐二年起,湖南百姓飽受戰亂之苦,久罹禍難。多年以來,戰爭與動亂始終是這片土地與城池的主旋律。而受創最重者,還得屬長沙這座湖南最大的城池。

馬氏兄弟爭權,一把大火,焚了半座城垣,府庫累世所積,爲蠻人所獲。唐軍滅楚,更是取之盡錙銖,掠奪財貨,幾乎搬空長沙。

及楚人共逐唐軍,又給古城內外,增添幾抹血腥。周行逢入主長沙,有所恢復,又逢朗州軍將內部相爭,始終擺脫不了戰事。

去歲大飢影響尚未消散,今夏又是舉國以抗朝廷大軍,北方在大戰,長沙在動盪。

夏陽籠罩,光芒萬丈,照射在長沙古舊的城郭內外,悶熱潮溼,煩躁着軍民心情。此時的長沙,正是滿城蕭條,人心離散。街道之上,冷冷清清,百姓面有飢色,士兵心不在焉,將吏各懷鬼胎。

這段時間以來,北邊的消息一條接着一條而來,三江口鏖戰,澧陽大敗,武陵失陷,漢軍鐵蹄已下益陽。

風雨飄搖的大背景,就如繩索扼喉,令人窒息。然而於長沙軍民而言,很多人卻已經盼着漢軍快點到來,好做解脫。據聞,漢軍下武陵城之後,次日便放賑軍糧,賙濟饑民。

相較於湖南其他州鎮的變亂,刀兵橫起,長沙的情況雖則同樣不妙,但總體而言,還沒有惡化到那一步。

不是軍府將吏齊心,措施得當,而是周行逢有個賢內助。其妻嚴氏,與周行逢同發於微賤,但富貴之後,仍不忘初心,親自下田耕作,體恤民間疾苦,勸解周行逢寬刑,一直以來,頗有賢名。

此番周行逢北上,就是以嚴氏主掌長沙大局。當然,長沙未亂,也是多方因素造成的。

首先,以掌書記李觀象爲首的一干人,費心維持,好爲之後的獻城打個良好基礎。

其次,武德司、軍情司的細作暗探,沉寂下來,因爲南面行營,已不需要一個動亂的長沙。

最後,則是最主要的,夫人嚴氏將長沙倉儲中僅有的餘糧,分散與百姓,又空軍府財貨,發與兵士,既治肚餓,又安軍心,如此方纔勉強地維持着長沙的秩序。

武平節度衙門,官署之內,掌書記李觀象與幾名僚屬坐着,烹茶論事。公務早已閒置,也無事可理,其他州縣早就各自爲政,長沙半死不活的,得過且過,他們這些人,也就等待着漢軍來接收,甚至懷着期待的心情。

“若非這場大雨,漢軍應該也到長沙了!”一名屬吏嘆道。

“都已下益陽,益陽距此不過一百多裡,馬軍半日可至,也等不了多久了!”另一人說。

“許久沒有收到北邊的消息了,也不知如今嶽州戰況如何?”一人說道。

“怎麼,你還擔憂周行逢的安危?”有人調笑道。

“終究有一份主臣情誼啊!節帥性格剛毅,逆天而爲,終究令人嘆惋啊!”

“自古以來,逆天而行者,豈得善終。漢軍南來,摧枯拉朽,其強抗於嶽州,只是徒添我湖南兒郎的傷亡啊!”

“湖湘百姓,久罹戰禍,如今上下疲敝,無不嗷嗷的待哺,一心向安。只盼這場無謂之禍難,能夠早些結束......”

“軍府存糧,已不足百石,若是漢軍再不來,我們都得餓肚子了!”

“我們餓一餓,尚能忍忍,要是餓到了城中那幹守兵,災禍就在眼前啊!”

“......”

署內茶香四溢,帶着空氣都好聞許多,一干僚屬熱議,李觀象坐在主座,倒顯得很淡定,不急不躁,靜聽羣議。

“李書記,你就一點不擔憂?”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瞥了發問的那人一眼,李觀象淡淡道:“擔憂又有何用?左右,局勢已不可挽回。這麼久以來,軍府上下都甚是操勞,難得閒情,多喝點茶水吧。待到漢軍入城,在朝廷治下,我等前途不定,可難有這份閒適了......”

一名屬吏走了進來,在門口立住,見了,李觀象問道:“何事?”

“嶽州有人歸來,乃是節帥的親兵!”屬吏答道。

“多少人?人呢?”李觀象的淡定立刻從臉上消失,變得嚴肅,趕忙問道。

“有百餘卒,直接去見夫人了!”

眉頭不禁緊皺起來,有那麼一絲凝重,身邊一人忍不住問道:“不會出現什麼變故吧!”

李觀象也是這般疑慮的,這個節骨眼上,可不能出什麼差錯,起身踱了幾步,吩咐道:“趕緊聯繫孫、王二位指揮!”

孫、王,乃是長沙僅剩的兩營守軍指揮,早已與李觀象勾結起來,他們也早早地做好了獻城的準備。

而在內府廳堂上,歸來的軍官跪倒在其中,深低着頭。案後,一名衣着樸素、妝容淺淡的婦人坐着,並不算美麗,膚容甚至有些粗糲,但氣質莊重,令人不敢輕辱,這正是周妻嚴氏。懷裡抱着一名稚童,雙目無辜而懵懂地張望着,乃是周行逢幼子周保權。

拆開軍官遞上的一封信,有些墨跡已經化開,默默地閱完,兩行清淚,不由自主地落下,低在周保權的臉上。

終是沒能忍住,哀傷的嗚咽之聲響起......

第67章 劉煦娶親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384章 反響第90章 關右節度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22章 “鄭州站”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803章 運動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28章 澧陽之戰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39章 濮州案(2)第2章 父母兄弟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08章 井陘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76章 太子還京第47章 陶谷自薦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297章 新山陽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72章 磁州賊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376章 對策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779章 四王畢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60章 都安心了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118章 蒲陰第195章 楊邠案(3)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148章 還京第417章 輕狂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3章 楊業述職第72章 磁州賊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3章 相敬如賓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145章 中秋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83章 南巡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81章 內外變動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39章 連夜南進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321章 矛盾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
第67章 劉煦娶親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146章 許州事了(1)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384章 反響第90章 關右節度仁宗篇5 徹底固化的統治階級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22章 “鄭州站”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803章 運動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367章 還是穩着來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28章 澧陽之戰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39章 濮州案(2)第2章 父母兄弟第217章 大動干戈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08章 井陘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76章 太子還京第47章 陶谷自薦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297章 新山陽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320章 蠻瑤歸服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466章 經濟制裁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700章 本州無罪第72章 磁州賊第390章 減丁政策,翻過那座山第376章 對策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1779章 四王畢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437章 改變的契機第60章 都安心了第375章 由創業走向守業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118章 蒲陰第195章 楊邠案(3)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148章 還京第417章 輕狂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35章 坐不住了第13章 楊業述職第72章 磁州賊第107章 盧多遜:趙普也該倒了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13章 相敬如賓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40章 入長沙,定湖南第145章 中秋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24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483章 南巡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81章 內外變動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31章 幹強枝弱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39章 連夜南進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321章 矛盾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