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

大概是感受到了劉皇帝的目光,劉文海驅馬而來,隔着十丈遠,便越馬而下,輕盈落地,身姿像燕子一般輕盈,望着劉皇帝,小步快走,趨至劉皇帝身前,躬身便拜倒:“孫兒參見祖父!”

劉文海身上,滿帶着青蔥少年的活力,同時還有天家貴胃深入骨髓的高貴與傲氣,方經劇烈活動,面上汗涔涔的,但俊秀的眉宇間盡是雀躍之色。

“免禮,快起來!”劉皇帝伸手一擡,衝劉文海道。

慈愛這種形容詞,大抵只有面對這些孫兒的時候,才適合用在劉皇帝身上,尋常時候,哪怕是面對那些皇子,他都以威嚴居多。

從袖口中掏出一張絲帕,劉皇帝親自替劉文擦了擦然後丟給他:“看你這滿頭大汗,滿身塵埃,要是讓你祖母知道了,又要訓你了!趕緊自己擦擦!”

“是!”劉文海麻利地接過,直接抹在臉上,囫圇地擦拭着。

劉皇帝嘴裡所指的祖母,自然是高貴妃了。大概是歲數上來了,又或者是對晉王劉晞的不上進徹底死了心,這些年,高貴妃安分了不少,不再像早年那般富有攻擊性,與符後爭風吃醋,別苗頭。

而是安安靜靜地待在她的瑤華殿頤養天年,偶爾向劉皇帝打個報告,還能出宮省親,回鄉祭祖。

不過,深宮之中,年老色衰,劉皇帝也少有光顧,自然難免寂寞。所幸劉晞孝順,把長子劉文海交給她撫養,也給了她一些寄託。

因此,到達晚年的高貴妃,似乎又找到了當年的動力,開始用心培養劉文海這個孫兒,就像當初對劉晞那般。

而令高貴欣慰的是,劉文海聰明伶俐不下乃父,但是勤奮好學,少立壯志,一點都不像他爹那般慵懶,好武習文,得到了不少讚揚。

得益於此,劉皇帝對這個晉王家的孫兒也難免多了些關注與鍾愛,時不時的,也叫到身邊考校勉勵一番。

劉文海擦着汗,還不忘咧着嘴衝劉皇帝應道:“出來跑幾圈馬,被祖母稍加責罰也無妨!”

輕輕的笑容中透着一股機靈勁兒,劉皇帝哈哈一笑,指着劉文海所乘之馬,問道:“此馬如何?這可是刪丹進獻的良馬,喜歡嗎?”

“自然是好馬!”劉文海趕忙點頭:“自然喜歡!”

“既然喜歡,它就歸你了!”劉皇帝一副大方的模樣。

聞言,劉文海卻沒忙着謝恩,而是擰巴了下眉頭,方纔搖搖頭:“孫兒不想要這匹馬!”

這可讓劉皇帝有些意外,好奇道:“爲何?”

劉文海嘿嘿一笑:“此馬早被馴服了,太過軟弱,不夠理性,雖則強健,卻無特色,似這等馬駒,放眼天下,雖屬良品上等,卻也尋常......”

聽劉文海這番話,劉皇帝呆了下,隨機大笑聲再度從他嘴裡爆出:“你這小兒,口氣倒是不小,御馬都看不上,不過,這志氣倒與你四叔當年差不多!”

劉皇帝這麼一說,劉文海頓時一喜,不過,謙虛也掩飾不住那笑容:“孫兒怎配和四叔相比,只當勉勵學習效彷!”

劉皇帝看着這個孫子,眼睛幾乎眯成一條縫,他確實有些感觸,看到了一些地趙王劉昉少時的影子,不過,比起有些“偏科”的劉昉,劉文海書讀得也不錯,已能寫詩作賦。

一名內侍匆匆跑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喦脫注意到了,趕忙迎上去,這如何能不被劉皇帝察覺,見他們在那裡咬耳朵,頓時問道:“何事?”

喦脫打發掉那名內侍,快步近前,恭敬道:“太子殿下來了!”

“就不回行宮,讓他到這裡來吧!”說着,劉皇帝撐着竹節彎腰,見狀劉文海趕忙湊上來扶着劉皇帝席地而坐。

劉皇帝衝高瓊道:“高卿,你也陪朕坐會兒!”

“是!”

劉文海見狀,也乖巧地坐在一旁,至於喦脫,則親自去迎太子。很快,劉暘便趕來了,腳步略快,一直到靠近,見到隨意坐在金明池畔與高瓊笑談的劉皇帝,方纔放緩。

見禮,同樣盤腿而坐,劉皇帝看着劉暘,直接問道:“又出了什麼事,要你親自來,等不急我回宮嗎?”

聞問,劉暘露出了點矜持的笑容,而後鄭重地稟道:“三法司那邊,針對盧多遜的調查審訊,已然結束,如何定罪判刑,還請爹諭旨!”

聽其言,劉皇帝表情沒太大變化,不過語氣卻顯悠長:“終於結束了啊......我已經說過幾次了,一切參照《刑統》,依法處置,怎麼還要來問我?調查都結束了,如何判刑,辛仲甫他們就沒有一個意見?”

感受到劉皇帝語氣中的不滿,劉暘遲疑了下,還是爲之辯解:“盧多遜畢竟是宰臣,此桉又牽涉重大,影響甚廣,紛紛擾擾至今,終於有個結果,辛尚書等人顧慮持重,也是可以理解的。沒有您的指示,他們又怎敢貿然判決!於情於理,此事還需聖意指導!”

對於劉暘的話,劉皇帝未置可否,想了想,問:“辛仲甫是什麼意見?別隻望我做出指示,他們這些熟知律法,又負責調查的人,要是沒有一點想法,那我要他們何用?”

劉皇帝態度,始終顯得有些苛刻,劉暘也陪了些小心:“若依照法制,盧多遜之罪,也在殺與不殺之間......”

“好個殺與不殺之間!”劉皇帝有些樂了,只不過那語氣實在讓人膽戰心驚。

劉皇帝的不滿,已經流於表面了,這個時候,劉暘也不好貿然進言了,只是微微垂頭,默默等着訓斥。

看了他一眼,劉皇帝又笑了:“辛仲甫啊,也是作風果敢的幹吏,怎麼此番如此婆婆媽媽,拖拖拉拉,他不敢來見我,反求你來稟報!”

感慨了一句,劉皇帝問:“對盧多遜的處置,朝中大臣,可有進言?”

劉暘:“大多朝臣,都沉默不言,不過也有幾人上表,言盧多遜罪不容誅,當正國法!”

對此,劉皇帝沒有什麼明顯的反應,又問:“就沒有人上表,替盧多遜求情嗎?”

小心地看了劉皇帝一眼,劉暘道:“趙相以爲,盧多遜罪行深重,當依法處置,不過,他畢竟多年爲相,勞苦功高,可留其一命,處流刑!”

一聽這話,劉皇帝頓時嗤笑道:“趙普是怎麼回事?都到這個時候了,還給我談什麼功過相抵之論!

盧多遜有功,我承認,也不需否認,但他的功勞,過去朝廷沒有賞賜嗎?沒有犒勞嗎?我有薄待他嗎?

以舊功抵新罪,《刑統》之中,有如此規定嗎?”

劉皇帝又開始批評了,並且是毫不留情地批評趙普,話說得也有些重。不過,話說得凜然,卻連劉暘也說服不了,這還不是一句話的事嗎?

劉皇帝,畢竟是凌駕與律法之上的。不過,他左一句刑統,右一句法制,但盧多遜之罪,有很多還真無法體現在《刑統》中。

但是,不論如何,從劉皇帝這種態度就可知,盧多遜,危矣!

劉皇帝還在說着誅心之言:“趙盧之間是死對頭,他居然替盧多遜求情,別以爲我不知道他是如何考慮的。不是他這個宰相心胸寬廣,他是怕有一就有二啊......”

這話一出,劉暘頓時色變,眉頭擰起,下意識地埋下頭,不敢接話。

不過,說完這句,劉皇帝也沉默了,目光投向金明池,陷入深思,那盪漾的池水似乎反映着他此時的心緒。

殺不殺盧多遜,確實只是劉皇帝一句話,甚至不用說,只要一個態度罷了。但是,究竟殺不殺,劉皇帝終究有那麼一絲猶豫,哪怕只是一絲,也讓他沒有直接決斷。

然而,並沒有思考太久,當王寅武當日的彙報再度浮現劉皇帝腦海時,他臉上也再無一絲表情,語氣也是那般令人心季的澹漠:“大漢自開國以來,似乎就沒有殺過宰相吧!那盧多遜,就當這第一個!”

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186章 賜死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433章 聖訓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241章 “戲言”第109章 在長安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720章 靜默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40章 開拓之志第362章 分封?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98章 轉折點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31章 進軍令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41章 小風波第97章 再臨六合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371章 殺,不殺?第1765章 三郡公第151章 凋零第87章 兄弟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416章 尾聲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2052章 回京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23章 夜宴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74章 萬歲呼聲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52章 聯姻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93章 完了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80章 一意孤行第370章 劉鋹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67章 遺表第43章 東京聲色第97章 隰州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364章 沉默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
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186章 賜死第153章 未來將帥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433章 聖訓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241章 “戲言”第109章 在長安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212章 王樸卸任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50章 打他一仗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720章 靜默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365章 樞密軍政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40章 開拓之志第362章 分封?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359章 這個太子不簡單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98章 轉折點第165章 天子的態度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73章 馬氏內亂或可利用一下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31章 進軍令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129章 漢師伐蜀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41章 小風波第97章 再臨六合第392章 搶救一下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371章 殺,不殺?第1765章 三郡公第151章 凋零第87章 兄弟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416章 尾聲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2052章 回京第446章 皇后駕到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342章 敏感的劉皇帝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285章 胃口極大的反擊第21章 老六也長大了第23章 夜宴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46章 有人歡喜有人愁第74章 萬歲呼聲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2087章 太宗篇34 今日嘉慶,巡幸西南第52章 聯姻第122章 奏章滿案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69章 “鐵桿”盟友先掉鏈子第93章 完了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80章 一意孤行第370章 劉鋹第249章 武德司時況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67章 遺表第43章 東京聲色第97章 隰州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505章 最後的旅途5第364章 沉默第171章 金陵政局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112章 夏收屯田事第2080章 太宗篇27 忠臣賢紳,手段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