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

“開戰前,你們還信誓旦旦地說,東北諸胡,可以爲我所用,我向陛下做過保證!”洶涌的怒意在李崇矩的眼神中激盪,令人不敢直視,盯着這幾名負責遼國情報的武德司吏,李崇矩冷冷道:

“漢遼開戰已然四個多月了,大小戰事已有十數場,雙方軍民死傷已有十數萬,我們聯絡那些胡酋部族仍沒有實際動作,那麼多的人物財力,都花費到哪裡去了?全作無用?”

李崇矩這番質問,最感壓力的還是武德副使王密,畢竟他是主要負責對北方胡人部族邀買機宜的。雖然是武德司的二號人物,職居正四品,但在李崇矩面前,何止低了一頭,且不提他與皇帝的親厚關係,李崇矩還是大漢爲數不多的公爵,在整個朝廷中都排得上好,更何況,王密還是李崇提拔起來的。

面對着李崇矩審視的目光,王密穩住發慌的心緒,趕忙應道:“公使息怒,自王師挺進遼東後,東北諸部已有響應......”

“類似的話,我已經聽了不少了!我要的,是對大軍有幫助的實際行動,不是這些似是而非的口頭承諾!”李崇矩打斷他。

王密拱手道:“經過我們多方聯絡,東北諸部,都同意接受朝廷的招撫,發兵侵擾遼國腹地,響應王師,其中突呂不室韋、完顏女真等部已然聚集部卒,隨時可發動,將遼國東北後方攪個天翻地覆......”

“那舉事了嗎?”李崇矩指出關鍵,看着稍顯侷促的王密,直接問道:“他們還是有什麼顧慮?還是兵器缺乏,糧食不足?抑或其他什麼理由?”

王密遲疑道:“完顏部首領完顏跋海希望,事成之後,朝廷能夠將黃龍府及周邊地區賞賜給他們,他們願意永爲大漢藩屬,爲大漢征討不臣......”

“然後壯大己身,發展崛起,成爲新的契丹人,成爲朝廷的禍患?”李崇矩冷冷道,語氣中滿是不屑與筆譯,受劉皇帝的影響,李崇矩對這些異族戒心很重:“胃口倒是不小,如今,還在與朝廷討價還價!莫非,還真以爲朝廷非用他們不可?”

見仇恨轉移,王密鬆了口氣,而後說道:“事涉領土屬地承諾,下邊屬吏不敢隨便做主答應!”

“我就能做主了嗎?”李崇矩搖了搖頭,嘆道:“此事,我去向陛下彙報,其他部族呢?總不至於,都如完顏部這般,暗藏心機吧!”

當然,李崇矩知道,劉皇帝絕對不會輕易允諾,答應完顏部的要求,甚至於,會因此生出猜忌,擊敗遼軍後,或許會針對這些東北部族進行清剿。

“東海女真以及南部的濊貊人,倒是積極響應,但這些蠻民多爲未開化的野人部落,此前通過海路,支援過他們一批武器盔甲,但他們多是小打小鬧,爲求劫掠,難以造成大的威脅!”王密說道。

“渤海人呢?”李崇矩又道,作爲遼國在東北亞的大後方,挑動渤海人叛亂,效果纔會更佳。

“近兩月來,渤海故地,已然發生了大量騷亂,都是爲了抗拒遼東京的徵兵**!根據最新收到的消息,遼國又加大了對渤海人的壓榨盤剝,不滿之聲,載道盈野。契丹人對渤海人的統治太久了,控制影響很強,至今仍有不少人對契丹統治,心懷敬畏。不過,我們的人已同率濱、忽汗的渤海貴族聯繫上來,起事在即!”王密道。

“倘若還沒有動靜,那就將聯絡的這些渤海人消息,透露給契丹人!”李崇矩冷漠地指示道。顯然,在劉皇帝的壓力下,李崇矩的耐心也消磨得差不多了,定要在東北搞出點大動靜來。

“公使,還有一事!”見李崇矩已然恢復了平時的冷靜模樣,王密主動道。

“講!”

“自進入秋季以來,契丹人在東京大肆動作,**徵兵征馬徵勞役!”王密稟道:“最初,我們的吏卒以爲是遼軍爲應對王師挺進遼陽而準備,但是後來發現,遼軍似乎將兵馬再向北集中,遼陽也有軍隊、百姓、錢糧、軍械、牲畜向北轉移......”

“不加強遼陽的守備,反而從中轉移!”李崇矩呢喃一番,揣測道:“遼軍這是想做甚,遼陽不要了?還是另有籌謀?”

“可曾通知行營!”李崇矩凝聲問。

“在東北探查的各項消息,都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送抵行營!”王密趕忙道。

“嗯!”李崇矩應了聲。

“遼臨潢府那邊,什麼情況了?”李崇矩又問。

“這段時間,遼國聚兵十數萬於上京周邊,此前圖謀劉廷翰大軍失敗後,再無異動,如今仍舊陳兵不動,以隨時支持東西戰線!另外,隨着遼國對國內部族的監視管控與對交通的封鎖,我們在臨潢府周邊的探吏處境也越發艱難,刺探消息的難度也大大增加......”王密說道。

“再難再險,也要想辦法打探!”李崇矩有點不講道理地吩咐道:“陛下說過,對遼國的情況,大漢的耳目不能閉塞,我們就是耳目,若被矇蔽了,要之何用?”

“是!”王密也只是替下面的人向上反映一下罷了,也不敢討價還價。

“漠北呢?可有最新消息傳來?楊業、王彥升兩軍,還沒有聯繫上?”李崇矩眉頭蹙起,顯得很嚴肅。

王密拱手道:“自遼北樞密耶律賢適赴任後,漠北的消息似乎就完全斷絕了,不過,通過一些零星傳聞得知,兩路王師給遼國造成了巨大麻煩,否則,遼帝也不會將耶律賢適這個最信任的大臣派到漠北!”

聞之,李崇矩不由擡手揉了揉緊鎖的眉頭,良久,深吸一口氣,語氣沉重而堅決:“繼續加派人手,一定要同漠北的王師聯繫上!”

“是!”王密應道。他知道,李崇矩關心的不只是那兩路漢軍,更重要的,是隨軍北征的兩個皇子。

此前還好,時間不長,並且通過一些渠道,也瞭解到河西、榆林兩路漢騎在漠西北大展手腳,擊賊建功。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消息的斷絕,這就不能讓人不擔心了,尤其在,兩軍屬於無後方作戰的孤軍,在陌生的異域作戰,軍需糧草都是問題,還要面對大量的漠北部族,可謂步步危機,重重兇險......

吩咐安排了一番,李崇矩心累的感覺略作平復,起身離開。還沒出門,一名親事官快步趕來,面對李崇矩,恭敬一禮,面帶喜色地稟道:“公使,山陽那邊傳來了最新消息!”

“什麼情況?”李崇矩盯着他。

“是漠北!有幾名北征官兵返回來了,帶回了榆林、河西兩軍的戰況,以及最近的漠北形勢!”屬官稟道。

“當真?”李崇矩少有的喜形於色。

“確實無疑!”

“那幾名官兵呢?”李崇矩問道。

“山陽官府,已然派人將他們送來行在,如今正在路上!”下屬答道。

“趙公與魏王呢?可曾有恙?”李崇矩面露憂切。

“據報,仍在漠北軍中!”

“好!好!好!”李崇矩大鬆一口氣,連踱幾步,道:“這個好消息,當立刻稟報陛下!”

李崇矩這一開顏,沉凝的氣氛頓時緩和,下屬們原本忐忑的心情也放鬆不少,如王密等幾名武德司高官,看向那名彙報的親事官,目光都顯得十分和藹。

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178章 會獵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148章 還京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66章 兄弟之國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90章 安全脫身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93章 完了第62章 二代勳貴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376章 對策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193章 楊邠案(1)第93章 噩耗連連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45章 策勳御宴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51章 聽政2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375章 少林寺第148章 還京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295章 難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81章 下蔡大捷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9章 新官上任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31章 鳴沙匪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27章 郭威病了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49章 南國風起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92章 劉銖案第296章 缺人了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28章 下獄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27章 父子座談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98章 山道第196章 戰略之議
第223章 南北海軍第178章 會獵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148章 還京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123章 遣使求和吧第66章 兄弟之國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90章 安全脫身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93章 完了第62章 二代勳貴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58章 火神澱之亂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84章 劉承祐的決定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376章 對策第342章 勢如破竹第250章 秘密戰線上的作爲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118章 面靜心動第88章 趙思綰有遠謀第193章 楊邠案(1)第93章 噩耗連連第188章 党項人的現狀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36章 激戰三江口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247章 留給遼陽的時間不多了第16章 先安排着第145章 策勳御宴世宗篇34 由“勞務輸出”引發(等待更新)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71章 我能說,我看上的是符家二娘子嗎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世宗篇44 漠北風雲、契丹滅國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358章 劉家的天下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29章 勳貴與官僚第151章 聽政2第2062章 太宗篇9 延康大街上的插曲第375章 少林寺第148章 還京第412章 本非同道第295章 難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227章 強勢破城第81章 下蔡大捷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9章 新官上任第25章 蕭燕燕的故事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31章 鳴沙匪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2075章 太宗篇22 盛世盛典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2060章 太宗篇7 開寶老臣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2199章 仁宗篇16 家國第2134章 世宗篇9 端拱三年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27章 郭威病了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49章 鄴都城下第49章 南國風起第2088章 太宗篇35 成功亦是妥協第192章 劉銖案第296章 缺人了第1804章 怒斥太子第28章 下獄第198章 遼國變故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27章 父子座談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2126章 世宗篇1 誰繼大統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98章 山道第196章 戰略之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