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封王

開寶九年,夏六月朔,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劉皇帝要給他的兒子們封王了。這可是轟動朝野的大事,也今年上半年朝廷又一次盛會。

封王的消息,實則早就傳出來了,並且在皇室、朝廷內部流傳甚廣,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即便依照成例,作爲皇帝的兒子,封王賜爵,也是理所當然,沒有人會有異議。

而劉皇帝呢,也是早有這個想法。只不過,受限於他“無功不授名爵”的理念,一直表現得有些剋制,即便這個理念,用在皇室內部成員身上,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並不能站住腳,但劉皇帝也難免有些又當又立的心理。

時至開寶九年,大漢宗室之中,得王爵者只有三個人,雍王劉承勳以及徐王劉承贇以及承繼魏王一脈的劉旻。即便算上早年劉皇帝所授周王以及被剝奪名爵的太原王劉崇一脈,那也只有寥寥五人。

當初劉崇被髮配洛陽養老,爵位是得到保留,不過,在他猝然而逝後,子孫被幽禁,而爵位也是連降三等,由劉承均承襲。

而除了陸續得封公爵的幾個兒子,其餘宗室,有爵者可以說是鳳毛麟角。不只是宗室血脈單薄的原因,更重要的,還在於劉皇帝那隱約的打壓。

可以說,在劉皇帝當朝,大漢的宗室們,並沒有享受到他們該有的權力與地位。一方面,劉皇帝要堅持賜爵以功,另一方面,劉皇帝又吝嗇信任,沒有給宗室子弟以奮進的機會。

久而久之,大漢的宗室子弟們,怎能沒有怨氣,劉皇帝也不相信他們沒有怨憤。這也是前番,劉皇帝一朝解禁,大漢宗室盡開顏,甚至有喜極而泣的情況發生。

如今,對宗室的管理與任用,朝廷有了新的政策與制度,對於自己的兒子,這些大漢宗室的核心成員,劉皇帝自然也該有進一步的安排。

封王,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並且,沒風聲傳出之前,就有很多人想到了,北伐戰爭中,除太子意外,劉煦、劉晞、劉昉這幾兄弟,都立下殊榮,朝廷議功,卻沒有足夠份量的犒賞,這其中的曲折,自然引人思考。

而恰如很多人所猜測的那般,之所以一直按捺着,劉皇帝還真是在等着劉昉兄弟的歸來。即便回京了,仍舊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來籌備。

對於封王大典,劉皇帝也表現出了極高的重視,場面也異常浩大。冊封典禮舉行在乾元大殿,由內閣大學士、虞國公魏仁溥擔任司儀,與會者包括宗親、外戚、公卿、六品以上百官悉數在列,並專門延請在京的諸族各國使節觀禮。

如此盛大隆重的典禮,也足以看出劉皇帝對於此事的重視。而準備封王的皇子,也只有三人,劉煦、劉晞、劉昉,因而在典禮之上,他們也頭一次成爲了劉皇帝腳下最耀眼奪目的配角,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乾元殿上,貴族雲集,大漢的統治階層們,俱衣冠楚楚,風度翩翩,以極其飽滿的熱情立於大漢規格最高的殿堂,而能夠立身於此,對他們而言,本身就是權力與地位的體現。

“開始吧!”劉皇帝一身正式的冕服,高坐龍牀,一張臉上盡是威嚴肅穆,古井無波,讓人看不出任何情緒。

受命之後,魏仁溥便按照儀制,正式開始冊封典禮。過去,對於這些顯得繁冗複雜的禮制流程,是極其不屑的,甚至抱有一種蔑視的態度,恨不得所有事務都能乾脆利落、直達要害地解決。

但是,隨着年紀的增長,隨着以他爲首構建的一整套的制度與社會管理體系的完善,對於這些繁瑣,卻是有了更深的體會,甚至甘之如飴,他早已意識到了,這些規矩與禮制,就是權威的體現,是維繫統治階層的一種方式,而作爲站在統治階層最高峰的皇帝,又怎會再厭惡。

劉皇帝的“成熟”是全方位的,他的被同化,也是全方位的,思想精神早已融入到這個時代,融入到這個由他所主導的時代,當然,時代也在吞噬並同化他。

坐在最高的地方,視野也就更開闊,看得更遠更全,當然,乾元殿太大了,人也太多了,雖然整齊有序,但那烏壓壓一片,仍舊難以盡收眼底。

不過,這並不妨礙劉皇帝觀察他的臣子們,體會他們的情緒。當然,重點只放在兩個人身上,一皇后,二太子。

今日這場盛大的冊封儀式,毫無疑問,對於朝廷上下都會產生重要影響,說得嚴重點,甚至對帝國的未來都有深遠意義。

就眼下,最可能因之產生想法的,在劉皇帝看來,就是他的皇后與太子了。大符不會反對封王,但場面搞得如此盛大,如此隆重,就難免讓人揣測其用心。太子呢,哪怕有多次同劉皇帝促膝長談,也難免被諸王如此恩遇影響。

不過,讓劉皇帝比較滿意的是,皇后仍舊一副雍容大度的表現,端坐鳳牀,盡顯母儀之姿。劉暘呢,平靜如常,一臉和煦,嘴角掛着笑意,似乎在爲兄弟們高興。

整個典禮按照流程進行得十分順利,沒有絲毫波瀾,也沒有任何人敢在這種場合生出事端。這就是一場戲,所有人都是身臨其中的演員,哪怕只扮演一個微不足道的龍套,也以十二分的熱忱,鄭重其事地表現,融入其中。

當然,在這一幕中,只有三位主角。封號都不需另作考慮的,劉皇帝顯然早在多年以前,就做好鋪墊了,當初改孟昶趙國公封號,轉賜劉昉就是證明。

劉煦封秦王,劉晞封晉王,劉昉封趙王,這沒有一點出人意料的東西。只是,冊封詔書有些冗長,由魏仁溥親自擬寫,劉皇帝在其中的作用,只有蓋上璽印,但這也最具功能的一項。

雖然只是封王,並且劉皇帝還沒有賦予封建意義,諸王也沒有實際的封邑,沒有行政與軍事權力,甚至連採邑的權力都沒定論,但對當下的大漢,諸王的封立,絕對是件轟動的大事,至少以這幾位率先封王的皇子來說,是這樣的。

大漢的爵位體系,早已完善,卻始終存在一塊短板,如今,算是給補全了。在這個權力與地位的金字塔中,劉皇帝與太子以下,也終於誕生了一批最頂級的權貴。劉皇帝初衷,也在於維護天家,鞏固皇權。

魏王劉旻在遠征漠北中,也積讚了功勳,但以他的地位,已是封無可封,人家從出生後,就已經站在人生的頂峰了,並且還不怕功高蓋主。

無封,但是有賞,並且比他的哥哥們所受賞賜更重。劉皇帝從東西兩京,各賜一座皇莊,另有御器、名馬、寶甲、金銀等一系列的賞賜,名器無法再提升,就在物質上進行補償,同時劉皇帝還給魏王府加增一百人的衛隊,從宿衛中調撥。

可見,劉皇帝對劉旻的喜愛,當然其中未嘗沒有皇后大符的影響,愛屋及烏。

除新封三王之外,對於其他到年紀的兒子,劉皇帝趁着這個時機,也一併賜予爵位了。五皇子齊國公劉昀還是原地踏步,此子有些沒心沒肺的,沒有一點失望與不甘,笑嘻嘻的。

七皇子劉暉封吳公,八皇子劉曖封魯公,九皇子劉曙封楚公,十皇子劉昭封燕公,十一皇子劉曉封樑公,十二子劉晗封越公。

這些都是十歲以上的皇子,也是劉皇帝的一次爵位大派送,對於自己的兒子,劉皇帝最終還是顯示出他大方的一面。

禮畢之後,自然是滿堂喝彩,道賀之聲不絕,喜悅的氣氛也攀升至高潮。一場御宴,是免不了的,而劉皇帝則專門將得爵的兒子們叫到偏殿勉勵訓導一番。

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28章 皇子戍邊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5章 荊南來使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83章 遼帝之亡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32章 潞州震動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38章 殿議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86章 駕臨渦口第70章 大禮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298章 事泄了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11章 大敗蜀軍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31章 邊公在任第86章 籠絡人心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714章 百姓苦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37章 回鶻使者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79章 勢孤危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35章 唐將空談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433章 聖訓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79章 大獲全勝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159章 還朝第470章 分封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61章 趙二爲官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1764章 禁轎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347章 割韭菜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488章 真實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43章 接見第91章 王峻驕狂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2章 “鄭州站”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180章 過鄴都
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28章 皇子戍邊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15章 荊南來使第216章 下詔北伐第83章 遼帝之亡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115章 兩則喜訊第32章 潞州震動第122章 燕王請戰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38章 殿議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808章 老來喪女第86章 駕臨渦口第70章 大禮第54章 兵制改革2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298章 事泄了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19章 節度進京第11章 大敗蜀軍第328章 改革深入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31章 邊公在任第86章 籠絡人心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2131章 世宗篇6 先下一臣第86章 戍卒之心第1714章 百姓苦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266章 斷雲嶺大捷第93章 來自地方的聲音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37章 回鶻使者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79章 勢孤危第1701章 浮出水面第166章 出使歸來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35章 唐將空談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433章 聖訓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96章 戰略之議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79章 大獲全勝第144章 兩月滅蜀?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159章 還朝第470章 分封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61章 趙二爲官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1764章 禁轎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63章 夜訪人妻郭第74章 根由在朝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347章 割韭菜第302章 朝局大變動第250章 大軍會於威武城第488章 真實第142章 夜宿坤明殿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2083章 太宗篇30 雍熙二年第135章 韜光養晦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170章 虎女焉能配犬子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2082章 太宗篇29 蜀中起義第2194章 仁宗篇11 大上海第43章 接見第91章 王峻驕狂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1747章 出點意外很正常吧第354章 可以討論出降了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37章 回鶻使者第22章 “鄭州站”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1794章 魏王回來了第180章 過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