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王峻驕狂

城外的寨牆已然拆除地差不多了,城下空曠了許多,那龐大的營寨也有了一定的調整,畢竟已非連營困城,空出了幾條通往城下的道路。

深沉的夜色下,一隊上百人的騎兵,佇馬在南城。居中的,正是奉詔來見鳳翔節度王峻,隨行的都是鳳翔的精兵猛士,排場倒是不小。

頭微仰,王峻望着黯火昏光籠罩下,城門之上新鑿刻的“永濟”二字,不由評頭論足:“永濟城,不知誰取的名字,殊爲平平俗!”

語氣之中,帶着淡淡的傲意。雙目鷹覷斜視,見城門還未開啓,眉頭褶起,支使着跟隨在身旁的屬官:“繼續叫門!”

吩咐下,屬官立刻策馬上前,再度大喊道:“鳳翔節度使王峻王使君,奉詔覲見,還不快快放行......”

又過了一會兒,城門方纔緩緩打開,一名氣度謹厚的內殿直軍校踏着吊橋走了出來,將手中的名牒遞還。

王峻坐在馬上,俯視着軍校,嘴裡哼唧了聲,只朝親隨使了個眼色,示意其接過名牒。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很明顯,當了半載的鳳翔節度,王峻這派頭卻是越發足了。對其倨傲,軍校僅眯了下眼睛,擡手持禮,說:“勞王使君久等了,還望海涵。時辰已晚,本不當放行,不過——”

話還沒說完,便聞王峻冷斥道:“某奉詔前來面聖,爾等如此遷延怠慢,難道還欲攔阻於我嗎?”

王峻一行能至南城頭,在外圍的時候,已然經過駐紮巡邏禁軍的盤查了,此番到城下,仍需通驗證官憑名牒,對於王峻來說,只覺其怠慢了自己,心中不耐。

對其訓斥,軍校面色也稍沉,不過忍住了,仍舊平和地道:“陛下所召,末將自不敢阻。不過,未防不測,王使君可帶少許親隨入城伺候,這些騎卒,還請留於城外暫駐。南營有專門的營地,末將可安排......”

聞言,王峻面目之間頓時涌現出一陣惱色,指着身邊的騎卒,質問道:“這些弟兄,都是爲國殺敵擊賊的忠誠勇士,此番隨我東來,就是爲了面君,讓陛下親眼見見這些爲國守戍邊陲的忠良。偌大的城池,難道不能多容區區百騎?你一個小小的都校,好大的膽子,竟敢攔阻,就不怕使天子寒將士之心?”

一頂帽子壓下來,軍官沒有什麼動容,只是表情也冷淡下來,沉穩應道:“城中自可容百騎,然城破不過四五日,天子駕在,爲冊城中安治,末將只是奉李都指揮使之命,覲見諸節度,皆如此類。請王使君不要讓末將難做!”

“哪個李都指揮使?”王峻掃着軍校。

“內殿直都指揮使李崇矩!”

“當初不過天子身邊一爲中涓事者,而今竟爲一軍之首,天子果真喜愛用年輕人吶。也難怪,如此驕橫......”王峻嘀咕的聲音,清晰地響在內殿直軍校的耳中。

聽其言,感受着其不鹹不淡的語氣,軍校的耐心似乎也耗盡了,灼灼地盯着神色不定的王峻:“王使君,當不至於率軍強闖城池吧!”

王峻表情立刻就冷了下來,拎着馬鞭在手裡揚了兩圈,突然笑道:“某怎會行此恣意之事,不過相試罷了,你這後生不錯,盡忠職守,日後定然前途廣闊!”

言罷,便朝身邊的一名牙將吩咐着,命其帶人駐於城外,自己則帶着屬官以及幾名親隨進城。徑直策馬越過那軍校,馬鞭幾乎揚到其臉上,跨過吊橋,勒馬回首,支使着:“路況不熟,派兩個人,給本帥領路。”

見狀,那軍校對兩名士卒招了下手,吩咐去帶路。

再沒看那軍校一眼,王峻帶着人,急催馬進城。望着那昏暗門洞下急去的身影,親歷其事一名下屬,走到軍校身旁,滿臉不忿地說道:“這些節度,一個比一個囂張。這王使君,遲來也就罷了,竟然如此倨傲。軍主何必忍他,憑您的身份——”

話沒說完,便被其擡手攔住了,臉色有些不好看:“話不多說,堅守職事!”

“是!”

這軍校,乃是符昭信,今夜輪到他當值,巡視之時得報。若非他親來,今夜城下的衝突,恐怕要鬧大。

“好一個王使君啊。”嘴裡暗暗嘀咕了一句,微晃着頭,符昭信語氣中含着些不屑。

“節帥,這麼晚了,陛下想來已就寢了,還是明日再行覲見吧!”慢悠悠地前去府衙的路上,下屬不由小心地勸說王峻。

原本,兩名守城士卒是欲引王峻前往館驛的,可是心裡憋着一口氣的王峻硬是不願,也不顧趕路的疲憊,要求欲去求見皇帝。

聞言,王峻意態驕狂,淡淡地擺手,道:“我等切切念君,奔行六七八里地,不辭勞苦而來,就爲面聖,天子會體諒我們的。再者,詔意不是說中秋節前趕到嗎?等到明天,可就晚了!”

“可是——”屬官神色之間帶着很明顯的顧慮,但爲王峻一個眼神給逼回想說的話。

暮色雖深,但劉承祐還未入眠,周遭幾盞燭火釋放着明亮的光線,劉承祐側臥於榻上,身上披着件秋袍,眼睛似睜非睜的,一手撐着腦袋,一手拿着本奏書,顯然已經疲憊至極。

“官家。”小心的呼喚自外邊響起。

疲憊眼睛睜大了,打了個呵欠,將枕邊的幾本奏書推開,有段時間了,不管看不看,沒有奏書相伴,他就睡不着覺。

“什麼事?”劉承祐問入內的宦官張德鈞。

“回官家,鳳翔節度使王峻已至永濟,正於州府前求見。”張德鈞小心地稟道。

“終於到了!姍姍來遲,終不負盛會。”語氣莫名地感嘆了句,不過劉承祐眼神中很快泛着一絲疑惑:“這麼晚了,爲何不先於賓驛下榻?”

“李都指揮使遣人來報,說進城之時,發生了點小衝突。”

一絲陰晦,顯於劉承祐的額頭。

“臣王峻,叩見陛下!”堂間,見着劉承祐,王峻抱拳一禮。應該不是錯覺,王峻給劉承祐的觀感,比起過往,強勢了不少。

“王卿免禮!”劉承祐沒有正裝,顯得隨和的樣子,親自扶起王峻。

引起落座,在其身上簡單地掃了幾眼,果然,不是錯覺,自王峻身上,劉承祐感到了一股很明顯的傲氣。

“王卿一路辛苦了!”劉承祐勉慰幾句:“年初蜀軍犯境,王卿領兵卻之,鎮守西陲,一晃半載都過去了。卻是累你我君臣久不相見......”

“臣早有覲見之心,今夜方趕到,得見陛下神武如舊,卻安心了。”王峻淡淡道。

基本忽略掉王峻此言,劉承祐觀察着他“生人勿近”的表情,問:“觀王卿面色不對,出了何事?”

似乎猜到劉承祐會發此問一般,王峻順勢將城門的情況換了個說法講了一遍,告起了刁狀:“陛下,李崇矩終究年輕,對手下管治,終有不到之處。”

“一個小小的都校,乃何人,竟有那麼大的脾氣,怠慢方伯。臣乃奉詔覲見,若是換個人,不知其又是何等驕狂......”

“王卿說得是。”劉承祐面無異色,輕點着頭,接過張德鈞遞上的茶抿了一口,朝王峻示意了一下:“朕卻不知,皇后這個兄長,平日竟如此跋扈,朕會有所處置的!”

劉承祐此言落,王峻臉色一下子忍不住變了,麪皮抽動了幾下。

氣氛,滑向一個尷尬的方向。

第117章 機會第63章 武德奏事第433章 聖訓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4章 大論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10章 老將出馬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37章 東京軍政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375章 少林寺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76章 處置決議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239章 進退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270章 立場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9章 鳳翔戰況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98章 秋獵第76章 大才蒙塵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99章 北使南歸第199章 出宮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8章 權謀手段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125章 冬至宴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1695章 袁家莊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1章 大敗蜀軍第80章 春夜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329章 遊市第98章 軍心可用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8章 侯益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297章 怪圈第150章 蜀亡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64章蜀臣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15章 漸不自知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16章 軍中俊才第29章 太后的病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7章 附議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34章 苦難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
第117章 機會第63章 武德奏事第433章 聖訓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4章 大論第460章 劉皇帝最大的問題第10章 老將出馬第353章 楚蠻歸化的標誌性人物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1702章 頭疼的太子第143章 艱難度日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137章 東京軍政仁宗篇7 官僚新貴,倒範集團第251章 蜀中流言第375章 少林寺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76章 處置決議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239章 進退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249章 樞密院內第270章 立場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278章 給老大一個機會第9章 鳳翔戰況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98章 秋獵第76章 大才蒙塵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55章 符氏姐妹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1730章 一級壓一級第370章 公府家事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99章 北使南歸第199章 出宮第477章 三月初十第18章 權謀手段第8章 摻沙子的效果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1737章 生民百遺一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125章 冬至宴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140章 殺心大起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1695章 袁家莊第162章 河東風雲(9)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1章 大敗蜀軍第80章 春夜第1章 自閉少年劉承祐第329章 遊市第98章 軍心可用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55章 燕王病故第114章 耶律阮稱帝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8章 侯益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297章 怪圈第150章 蜀亡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486章 李煜之死第219章 不踏實的劉皇帝第140章 兩個皇叔第164章蜀臣第316章 皇后的寬慰第15章 漸不自知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28章 二使攜禮來第16章 軍中俊才第29章 太后的病第447章 天子尤善反省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2068章 太宗篇15 熱鬧的夜第17章 附議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10章 平淡的會面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34章 苦難第138章 劉皇帝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