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國法爲大

“我這個表兄啊,到下面鍛鍊這些年,還真是成才了,這人情往來,都搞到公府上了,不逢年,不過節的,送什麼禮,還把舅舅請出來,他意欲何圖?”劉煦嘆了口氣,問:“都送了什麼,不是什麼黃白之物吧!”

聞言,管事趕忙答道:“只是一些海貨及方物,並無珍奇,想來只是知州記掛着殿下,略表一份心意。另外,國舅留下了一封書信!”

順着管事的手勢,劉煦從書案間一堆文書面上取過那封信,不着痕跡地檢查了下,並未拆封。這是一封來自耿繼勳的信,上邊除了一些問候,便是向劉煦彙報他密州任上的政情,以及在密州配合朝廷新政的一些情況。

當然,透過那字裡行間,劉煦敏銳地察覺到了耿繼勳來此信的用意,他想挪挪位置了,最好能夠調回京中。

說起來,當初耿繼勳外放,還是劉煦的授意,時間一晃而過,已然近十年過去了,而耿繼勳也從縣官做起,直至一方知州。

十年的時間,能有這樣的升遷履歷,在當下大漢的官場,不說鶴立雞羣,也算飛速升遷了,這背後,當然少不了劉煦的支持。

耿繼勳此信,劉煦倒也沒有生怒,覺得他不知足,反而牽動了他的心思。作爲皇長子,劉煦是開府最早的,也是參與朝政最早的。

這些年,得益於身份與權力,也積攢了不少人望,手中也網羅了一些人才,在朝廷內外提拔了一些親信。

劉煦手下,或許不缺可用之人,但真正值得信任,可付心跡,還是比較缺乏的。

而如果讓他挑選一些值得託付大事的人,第一反應,還是耿家父子,血緣的聯繫,總是讓他們更值得親近。而耿家父子乃至耿氏一族的富貴,也多寄託在劉煦身上,早年劉時候,多得益於耿宸妃,但宸妃去得早,那份恩澤的保質期也難持續如此久。而最近十多年,劉皇帝對耿家的關照也基本是看在劉煦的面子上。

要不要將耿繼勳調回京中,劉煦不由得做了些認真的思考。良久,擡眼對管事吩咐道:“此前吐蕃首領贈送的禮物,選一些,送到國舅府上,尤其是那些藥草、藥酒,就算是回禮吧!”

“是!”管事躬身應道,略作遲疑,道:“殿下與國舅乃是血脈親戚,如此,是否生分了?”

聞言,劉煦只擡頭瞥了一眼,管事頓時一驚,趕忙道:“小的多嘴!”

劉皇帝的這些兒子,受其影響,雖各有性格,但在爲人處事以及言行舉止上,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劉皇帝的影子,很多都是下意識的模仿與學習,而劉煦,算是諸兄弟中最像的一個。

“恩科開考之期已定,接下來三兩月內,將陸續有學子學吏來京備考,府上關注一下。此番制舉,乃是陛下施恩,朝廷大事,對於邊鄙遠來抑或貧寒士人,能幫襯就幫襯一二!”劉煦又吩咐道。

“是!”

眉頭蹙起,似乎在思量此舉是否得當,回過神,劉煦又叮囑道:“不要大張旗鼓,能爲朝廷分憂解勞便可!”

“小的明白!”畢竟是公府近侍,對劉煦的一些意圖,縱然無法深徹理解,但做事還是沒有任何折扣的。

“殿下,夫人派人傳話,晚膳已然備好,請您過去!”家僕前來通報。

“你回覆一聲,稍候!”劉煦點了點頭。

又在書案後認真思吟回顧一番,良久,嘴角方纔帶上他一貫如春風般的笑容,起身離開。

......

夜幕下的吹供電,就如一頭蟄伏的猛獸,並不猙獰,卻足以令人畏懼。殿內,劉皇帝一臉慈愛地將玩累了的皇孫文源哄得睡着,恰聞張德均前來覲見,也不嫌晚,一副有要事的樣子。

張德鈞近來,進宮比較頻繁,不在於向劉皇帝彙報多少事,只想在劉皇帝面前刷些存在感。李崇距請退之事,對他還是有些警示意義的。

當然,張德鈞的思考,不在於自己是否要收斂,低調韜晦,以免也引起劉皇帝的猜忌。張德鈞對自己的認識還是很清晰的,不同於李崇距,皇城司也不是武德司,他是內臣,是宦官,是皇帝的家奴,需要討好效忠的只是皇帝而已。

張德鈞吸取的教訓,在於自己這些年與劉皇帝的關係不像過去那般緊密了,那種隱隱的生疏感,讓他有些惶恐。

因而,這段時間,每天進宮向劉皇帝請安奏事,便積極了許多,哪怕迎來劉皇帝一些小小斥責,也跟吃了蜜一般欣喜,至少他感覺同劉皇帝的關係在逐漸回覆。

當然,張德鈞此來,彙報的可是大事,至少於他而言是要命的大事,與劉煦在府中受到的彙報一樣,皇長孫遭受驚嚇之事。

比起秦公府內,張德鈞的彙報可要詳細得多,前後細節,包括肇事者的背景底細,乃至發家軌跡都查得清清楚楚。

那是城南大戶朱家的小兒子,家主名喚朱駿,發跡也就在這二十年來,靠着販賣瓷器起家,掙下了萬貫家財,同時也從事酒樓、運輸、糧布以及建材等生意,在洛陽三大市,都有產業。

當然,最重要的,背景深厚,朱家背靠的,乃是皇叔、灤國公慕容彥超。這層關係,並不難查,而有貴人的扶持,朱家在京師商賈羣體中,名聲還是響亮的。

劉皇帝呢,根本不在意是哪家大戶,背後有什麼關係,他關心的,還是自己孫兒的安危:“文淵如何了?”

“秦國公府上傳出,皇長孫只是受了些驚訝,並無大礙!”張德鈞趕忙答道。

“這個劉煦,出了這等事,竟然不通報一聲!”劉皇帝嘴裡斥道。

“許是公府怕陛下擔心吧!”張德鈞道。

勉強地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這個說法,劉皇帝眼神變得有些陰沉:“其中,可曾發現什麼蹊蹺?”

稍加思量,劉皇帝的反應同劉煦差不多,並且,顯得殺氣騰騰的。

“暫時沒有,目前一切顯示,只是意外,小的會加強調查的!”張德鈞道:“眼下,洛陽府已然將冒犯皇孫的朱家子拘拿了,趙府尹很重視此事,親自審問!”

“暫時讓趙匡義查一查吧,皇城司不必聲張,秘密探查即可!”劉皇帝漠然道。

“是!”

“派人,讓劉煦明日把文淵也帶進宮待幾天!”劉皇帝又朝喦脫吩咐道。

“遵命!”

“趙普說得好啊,這些富商,逐利忘義,難知禮儀,家教如此,在京中都這般招搖,可想而知地方上是怎樣的情形!罪不在惡狗,而在惡主!”劉皇帝又冷冷地說道,論報復心理,劉煦比他爹可差遠了。

“小的明白了!”聞言,張德鈞一副會意的模樣。

“你又明白什麼?”劉皇帝對張德鈞言語自然不必有絲毫客氣。

張德鈞則做出一副愚魯的模樣,拱手道:“莫說衝撞冒犯聖孫,就是尋常百姓受此驚嚇,也當主持公道,小的會對朱家進行深入調查!”

對此,劉皇帝默許了。

見狀,張德鈞又請示道:“陛下,灤國公那邊,是否打個招呼?”

“需要打什麼招呼?”劉皇帝目光凌厲。

“是!”張德鈞又應道。顯然,劉皇帝又要觀其行了。

“先看看洛陽府的結論吧!”劉皇帝又道。

“是!”

......

趙匡義的辦事效率,在此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就在第二日一大早,便早早的進宮求見,將事情的調查結果奏報。

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判罰也很明確,對朱家子,僅以擾亂治安罪收監三日,另判賠償秦國公府十貫錢。

面對劉皇帝近乎冷冽的目光,趙匡義自然也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不過並沒有低頭,只是平和而視。按照趙匡義的說法,事件脈絡清晰,根據漢律,如此處置,並無不妥。

劉皇帝呢,冷着一張臉,審視趙匡義良久,方纔無聲地笑了:“難怪趙卿到任不過數月,便已傳出鐵面無私的名聲,有你主政洛陽,何愁京師不治,百姓不安!”

“陛下謬讚了!臣只是依國法朝制辦事!”哪怕面上繃得住,聽劉皇帝出此言,趙匡義也不由暗自鬆了口氣。

如果不是牽涉到天家皇孫,他這樣判罰,自然沒有絲毫問題。但是,那畢竟是皇孫,是劉皇帝的孫兒啊。

當然,其中的利害關係,趙匡義何嘗不明白,但是,他在賭,也在向所有人展示他的政風。所幸,劉皇帝的沉默一度令其惶恐,但從結果的反應來看,他算是賭贏了。

“這個趙匡義,怎能如此辦事?驚嚇了皇孫,竟然如此輕輕放過,他是何居心?”趙匡義退下後,伺候在旁的喦脫不由忿忿道。

“那覺得,此案該如何判啊?”劉皇帝斜了喦脫一眼。

喦脫立刻答道:“縱然不處死斬首,也要給予嚴厲的懲戒,否則,天家威嚴何在?”

劉皇帝的語調卻輕鬆起來,道:“人家有理有據,依法從事,朕還能說什麼?天家威嚴,還大不過國法!”

喦脫聞言一愣,注意到劉皇帝平靜的面龐,也反應過來,暗自揣度一番,立刻開舔:“這也是官家寬仁!”

“不過,趙匡義的用心,確是深刻!”劉皇帝目光深沉,悠悠道:“此事若傳出,這洛陽上下,還有誰敢犯在他手裡,既獲直名,又樹權威,此人見機之能,很是不凡啊......”

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34章 亡國之族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章 王、鄭二公第273 王晏鎮洛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1769章 影響力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33章 東京城內第380章 開寶第341章 向錢看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1675章 血戰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133章 面聖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109章 在長安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106章 敲打第416章 尾聲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79章 滏陽之捷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93章 完了第94章 汝公出山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65章 選擇第124章 辭表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417章 輕狂第148章 教誨第91章 王峻驕狂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76章 視察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317章 修法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43章 接見第349章 邊情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14章 大論第28章 下獄第33章 西巡結束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361章 “龍宮”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98章 轉折點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227章 延州事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86章 鬚髮花白
第102章 政爭這種事是很正常的第245章 下一步戰略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455章 鞠躬盡瘁趙相公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34章 亡國之族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章 王、鄭二公第273 王晏鎮洛第141章 太子的提醒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1769章 影響力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33章 東京城內第380章 開寶第341章 向錢看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1675章 血戰第320章 改革干將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41章 父子關係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133章 面聖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458章 小器、雍王進言第354章 扯後腿的在朝中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109章 在長安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106章 敲打第416章 尾聲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433章 韜光養晦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258章 火燒威武城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79章 滏陽之捷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93章 完了第94章 汝公出山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379章 南北一統第65章 選擇第124章 辭表第346章 文人風骨第262章 趙普議蜀第40章 開拓之志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289章 大漢宰相不好做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417章 輕狂第148章 教誨第91章 王峻驕狂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514章 最後的旅途13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76章 視察第321章 合理避稅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154章 絕不姑息第317章 修法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43章 接見第349章 邊情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57章 揚州案有結果了第14章 大論第28章 下獄第33章 西巡結束第155章 蓄奴之議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31章 全國大水第361章 “龍宮”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198章 轉折點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20章 小民猶能議國政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227章 延州事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86章 鬚髮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