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

仲秋時節,東京,風輕雲淡的天氣下,海陽侯府內一片熱鬧的景象,四處掛着紅綢綵帶,氣氛透着喜慶。侯府之外,也算冠蓋雲集,府內則賓客雲集,高朋滿座。

海陽侯,乃是劉皇帝給周淑妃之父周宗的賜爵,今日,則是周國丈九十上壽。對於大漢的外戚們,劉皇帝還算是優待的,或許權力沒有足夠滿足,但富貴榮華從來都是到位的。

自從當初淮南大戰後,周氏一家人被北遷至東京,已經十四五年過去了,從一介降臣,到大漢貴族,只是因爲宮裡有個還算得寵的周淑妃。

早年的時候,周宗被封了個公爵,開寶元年正式定爵海陽侯,這些年周宗在京城也一直當着逍遙公侯。

雖然,周宗於朝廷而言,並沒有什麼功勞,然而他有個好女兒,又給天家生下了一雙兒女,劉皇帝多少得有點表示。

當然,也是因爲,周宗並沒有直系的子嗣,同時,這麼多年來,周家也一直老老實實地,低調安分,周淑妃入宮十多年,也從來沒向劉皇帝主動提出過什麼請求。

連辦壽宴也一樣,少有大操大辦的時候,此番操持得如此熱鬧,一是因爲九十正壽,二則因爲皇帝早放出話來,將親臨。

雖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講究是講究,但對周宗而言,到這個年紀,多活一年是一年,最主要的,還是當年劉皇帝曾與其戲言,說要親賀他九十壽誕。

對當下人而言,是高壽中的高壽了,在很多市井小民眼裡,周宗更屬祥瑞之人,周府更是福兆之地。劉皇帝也一樣,這麼多年來,他所見過的,也就陳摶道人比他更能活......

前來祝賀的賓客很多,來不了的,也多敬上一份壽禮。劉皇帝呢,則親自寫了一份喜聯,蓋上私印,作爲賀禮。

同時,帶着周淑妃、七子劉暉以及五女劉萱駕幸周府。

年已九旬的周宗,已完全一副老態龍鍾的模樣,人衰朽到極點,鬚髮皆白不見一絲雜色,背也駝得不行,吃飯走路都需要人伺候。

不過,頭腦仍舊清醒,說話也不糊塗。穿着禮服,被打扮成壽星的模樣,見着這幅場面,也十分開懷,不住地點頭。對劉皇帝的親來,更是反覆表示感謝。

“公也乃婦翁,也是朕的長輩,本該盡一份心意,您就不要拘禮了。”劉皇帝就坐在周宗的身旁,面露微笑,輕言細語道。

“多謝陛下!不甚榮幸!”終究是年紀大了,又或者太過喜悅激動,周宗則不斷表達着類似的感謝之語。

“劉暉、劉萱,來,給外祖磕頭祝壽!”劉皇帝招呼着同桌的七子五女。

“是!”一雙兒女應了一聲,起身離席。

劉暉又長了兩歲,越發顯得文質彬彬,儒雅氣質,比他大哥還要重。五女劉萱,也快滿七歲的,樣貌可人,粉雕玉琢的,性子有些隨她母親,文靜而乖巧。

面對兩小兒的叩拜,周宗更感老懷寬慰,伸出消瘦如柴的手,攙起他們:“快起來,不要多禮!”

劉皇帝呢,目光則落在另外一邊的小周娘子身上了,笑問道:“小周也長大了呀,倒是出落得越發水靈了,可曾許人啊?”

快慢十七歲的小周娘子,已經是大姑娘了,小荷才露,含苞欲放,姿顏都不用多贅言,美就完事。

不過,比起小的時候,還敢同劉皇帝大膽交流,活潑笑語,長大了,反倒矜持了,羞澀了。聽劉皇帝之言,俏麗頓時泛紅,挪開美眸,不敢與之對視,反而朝姐姐身後做了個躲避的動作。

這少女嬌怯的模樣,實在惹人憐愛,看得劉皇帝都忍不住有幾分心熱。多少年,劉皇帝沒有這樣的感覺了,甚至有幾分新奇......

注意到劉皇帝的目光,大周握了握妹妹的手,開口了:“小妹也到年紀了,家中也在物色適配的郎君!”

“哦!”劉皇帝輕應了聲,連續眨了幾下眼睛,面上不動聲色,平靜地道:“也不知誰家的郎君俊才,能娶得周家的明珠......”

周淑妃呢,倒不是什麼敏感的女人,並未察覺劉皇帝語氣中的少許彆扭,也是因爲值老父大壽,丈夫又攜她與子女回府,心裡正高興着。

劉皇帝呢,則繼續調侃着小姨子,道:“可曾有相中的人家,若有的話,姐夫給你把把關......”

“沒有!”小周睜大美眸,看了看這個顯得有點奇怪的姐夫,面上的緋紅散去不少,搖頭輕聲應道。

聞之,劉皇帝也一本正經地道:“婚姻是人生大事,要仔細甄別,認真挑選,可不能委屈了......”

大概是也覺自己話多了,劉皇帝又趕忙把話題拉回到壽宴上,端着杯酒,向周宗:“您老人家八十壽誕之時,朕未能親臨,此番此酒,以表祝賀!”

“謝陛下!”周宗也是樂呵呵的,到這個年紀,也確實少了幾分顧忌。

當下社會,對於老人都是十分尊重禮敬的,一般的百姓,年滿六十,都能享受一定官府的特殊待遇了。而以周宗的身份,則更顯特殊。

相較於往年,劉皇帝確實是閒了不少,但那也只是相對而言。親自出宮幸周府,對周氏而言,已經是崇高的禮遇了。

在壽宴上並沒有待太久,喝了幾杯酒,發表了幾番賀辭,也就離開了。早就看出來了,他在宴上,很多人都放不開,皇帝之威,壓制着壽宴的氛圍。

周淑妃與兒女,到沒有跟着一起回宮,劉皇帝特准,讓他們留在周府過一夜,侍奉周宗。老父親,到這把年紀,是見一日少一日了。

“現在周府當家做主,料理事務的,叫什麼來着,周方?”回宮途中,劉皇帝叫來隨駕的皇城使張德鈞,問道。

“回陛下,叫周昉,是海陽侯的族孫,入周府已有十年,這幾年,開始管理周家的大小事務。聽說,海陽侯打算讓此人,繼承家產,爲之養老送終!”張德鈞十分乾練得說道。

因爲周宗膝下無子,但他這一脈,總要傳下去,因而從族人之中,選了一子。因爲血緣關係,爵位或許不能繼承,但財產、香火以及政治資本這些,卻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

“此人品性如何,可託後事否?有沒有查過?”劉皇帝又問。

聞之,張德鈞不假思索,答道:“小的隨後便遣人調查!”

“嗯!”劉皇帝應了聲:“海陽侯年高,朕希望他能安享晚年!”

“官家對周氏一門的關懷,真是令人感動!”張德鈞習慣性地恭維道。

聞之,劉皇帝笑了笑,而後又漫不經心地吩咐道:“另外,去查一查,小周娘子的婚事,都物色的哪些人?”

張德鈞不由一愣,不過本能反應道:“遵命!”

在其思索間,劉皇帝又叮囑道:“秘密進行,不要聲張!”

“是!”

作爲姐夫,關心一下小姨子的婚事,應該不過分吧。

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71章 六合堤上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197章 決斷!第104章 在真定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380章 饒樂國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46章 糧與錢第9章 鳳翔戰況第111章 動心第47章 戰略所向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134章 回府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69章 禍事了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95章 遼帝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世宗篇35 安東事變世宗篇51 皇太孫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119章 難審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84章 滅佛伊始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93章 噩耗連連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90章 安全脫身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49章 求援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33章 兩廣運動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311章 舊識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51章 詔令西進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18章 查抄第52章 聯姻第127章 冬至宴3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3章 相敬如賓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243章 總結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276章 玉如意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92章 兩京並重第376章 對策第41章 探監第195章 楊邠案(3)第417章 輕狂
第2128章 世宗篇3 氣質不同第71章 六合堤上第80章 壽宴上不對勁姐夫第1680章 忠臣孝子高麗王第197章 決斷!第104章 在真定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380章 饒樂國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46章 糧與錢第9章 鳳翔戰況第111章 動心第47章 戰略所向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1792章 安西的請求半島史話·話說林邑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366章 將士百戰歸第10章 磨刀霍霍向荊湖第134章 回府第320章 見機進言,權歸中樞第69章 禍事了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95章 遼帝第120章 結不結黨不重要世宗篇35 安東事變世宗篇51 皇太孫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7章 板子終究落下來第301章 從清丈土地開始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119章 難審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165章 夏獵、祥瑞以及進貢第84章 滅佛伊始第402章 太子有後了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93章 噩耗連連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03章 缺少一個系統的李從益第253章 運籌千里王樞密第299章 一個一個給朕說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02章 事分南北第90章 安全脫身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158章 劉昉的下一步工作安排第49章 求援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33章 兩廣運動第411章 政治危機第 283章 皇帝還朝第129章 既進京,總有些變動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311章 舊識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54章 臨陣指揮,盡委諸君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51章 詔令西進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18章 查抄第52章 聯姻第127章 冬至宴3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3章 相敬如賓談一談本書的一些問題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1704章 崇政殿內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243章 總結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352章 十萬漢師圍金陵第276章 玉如意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45章 移鎮之議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92章 兩京並重第376章 對策第41章 探監第195章 楊邠案(3)第417章 輕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