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

“陛下,東北諸軍,按照此前計劃,基本完成作戰任務,並有所超出預期。太子殿下與榮、安二國公,已就東北軍事佈防做最後的調整,北征大軍也將陸續從水陸兩道撤還!曹樞密請示,是否另有訓諭?”張雍問道。

“不用了!計劃既然早就定下,就不宜更改,將士們也辛苦了,該撤就撤吧!”幾乎沒有多少猶豫,劉皇帝直接答覆道。

當然,劉皇帝心裡也清楚,曹彬這只是象徵性地請示一下,關於東路軍撤還的事情,不只有太子的主見,也是將士們的意願,他這個皇帝哪怕再強勢,也不好背離衆願,一意孤行。

再者,也沒有那個道理,太子劉暘自返遼東後,就一直在操持戍防及撤兵事宜。如今,先期的作戰計劃,堪稱超額完成目標,劉皇帝又豈能野望貪慾不足,再更易其詔,從中作梗呢,那樣也太作了。

“還有便是,奚王投誠,奚部歸服,納爲己用,王老將軍正於奚人王城休整,上奏請示,是否繼續北上,向臨潢府進兵!”

“王彥超有什麼意見?”劉皇帝一邊仔細翻閱着內容豐富的奏章,一邊問道。

張雍:“王老將軍認爲,北上將士,歷時夏秋,征戰已疲,不便再行遠征,又兼天氣漸寒,亦不利於作戰。奚部初降,但其部衆尚未心服,奚部不穩,貿然北上,隱患太大。另,自奚王城北上,若順利進兵,實際也需五六百里之遙,路途甚遠......”

聽其言,劉皇帝這回猶豫了下,幽幽然地說道:“若情報屬實,眼下的臨潢府,堪稱空虛吧!”

“回陛下,綜武德、軍情二司此前所探消息,自遼主率師南下之後,遼上京周遭,確是前所有爲之空虛!”對此,張雍肯定地答道。

不過,見劉皇帝意態之間流露出的蠢蠢欲動,哪裡還不明白他意動所在,有心勸阻他不要冒險,但是猶豫了下,沒敢直接說出口。

劉皇帝擡頭,也注意到了他的表情,微微一笑,偏頭朝向劉晞,說道:“還記得我此前說過的嗎?耶律賢膽敢南下,襲我空虛之山陽,我便要發兵襲他國都,看誰更痛!”

“您確實說過!”聽劉皇帝這麼說,劉晞點頭,大概是考慮了下該怎麼發言,停頓了下,道:“不過,王老將軍大軍面臨的實際困難與奚族形勢,還當有所考慮體諒的。

若奚王早降,哪怕提前半個月,那無需遲疑,徑可發兵。但如今,終究已然入冬!”

“你是反對兵發上京了?”劉皇帝問。

“此時發兵,便又是一支深入敵境腹地的孤軍偏師,勝負安危難料,要知道,漠北遠征將士,至今下落不明!”劉晞這麼說。

但言方罷,劉晞就有些後悔了。果然,劉皇帝瞬間翻臉,扭頭凝視着劉晞,目光十分凌厲,看得心如止水的劉晞也不由心頭髮顫,下意識地垂下腦袋。

漠北將士的下落情況,如今已快成劉皇帝的一塊心病了。盯了他一會兒,劉皇帝方纔收回目光,略微收束身上披着的袍子,劉皇帝遙指北方,沉聲道:“你知道,奚人歸降大漢,對遼國意味着什麼嗎?”

“請陛下訓示!”劉晞又恢復了他低調的風格。

劉皇帝直接道:“對遼國而言,漢人、渤海及草原上的那些韃靼、回鶻族裔,都只是其羽翼,是其枝葉,契丹本部族及奚人六部,纔是其根基所在!

乾祐北伐,收復關山,只是奪其氣運,此番北伐,收復遼東,混亂東北,乃爲削其羽翼!然而,奚人若降,則在挖掘其根基,摧折其地骨幹。

你不要看,如今只是奚王投降,奚部歸順,其影響絕不止於饒樂、松山那片高原草場,對遼國而言,後果是全方位的!

哪怕到如今,從東北到上京、漠北,甚至遼主的宿衛親軍中,也不乏奚人將領部卒在效力!若是得知奚人歸降,他們會如何反應,契丹人又會如何看待他們?

還有,自耶律阿保機建都臨潢府,數十年以來,上京何曾遭遇過外敵入寇?即便只是我大漢的軍旗樹立於上京城外,對遼國、對契丹的震動又將有多大,這將直接打擊他們的意志,挫傷他們的信心。

山陽那邊,即便不能全殲遼軍,即便讓遼主跑了,我也要耶律賢意識到,他率衆南下的代價究竟有多嚴重,要讓他意識到,大漢對遼國的打擊已不止於燕山、漠南,也不是漠北的隔靴搔癢,而是能直插其腹心,讓他感受徹骨之痛......

區區數百里,寥寥冬寒,算得了什麼!”

難得見劉皇帝有如此長篇大論,但每當他滔滔不絕時,也往往意味着劉皇帝情緒上頭,決心已定。對於這種狀態的劉皇帝,很難勸動,換作皇后來,或許能起到些效果,但是一則皇后不在,二則大符也不會在這等事上張口。

不過,劉晞與張雍二人的態度與意見,劉皇帝也不是完全忽略,前景縱然可觀,但達成目的困難也是現實的,需要克服,不可避免。

略作沉吟,劉皇帝指示道:“去詔王彥超,讓他挑選一員的驍勇膽略之將,領一支精兵北上,朕不要求戰果,臨陣決斷,委以全權,隨機應變!至於王彥超,就讓他暫且留駐當地,彈壓鎮撫,儘快穩定局面!還有,那奚王既降,該他表示誠意忠心,讓他動員奚族降兵精壯,嚮導引路,隨軍作戰,以免他三心二意!”

“詔令下達從急,以最快的速度,發往王彥超軍!”劉皇帝還強調了一句:“待令至軍中,他們也休整了一段時間了吧!”

“是!”張雍應道。

劉皇帝又審閱了一番奏章,腦子裡仍浮現着關於奚人的一些情況,考慮幾許,再作指示:“再擬詔,答覆劉煦,他與奚王達成的條件,朕沒有意見,告訴籌寧,朕同意保留其奚王之名,仍由他統帥奚族諸部,朕另外再封其爲饒樂都督!但是,其所轄部族,既入漢,也當遵從漢法漢制,承擔其必須之責任。

另外,更奚部王城爲大定城,設知府!告訴劉煦,奚人州部設置,可以着手進行,但不宜操之過急,以穩妥爲先,關於是否在奚人領地實行土司制,朕還需要斟酌一番......

暫時就這麼多,讓劉煦先操持着對奚人安撫事宜,關於他們所缺的糧食茶鹽,可以同朝廷溝通,協調一部分,以作支援。其餘事務,待詔!”

“對了,待局面徹底穩定了,讓奚王籌寧來幽州見朕!”劉皇帝又補充一條。

“是!”

“回去!”大概是冷風吹多了,劉皇帝捏了把鼻涕,吩咐道。

回行在期間,劉皇帝完全一副心裡有事的樣子,關於對奚族的善後處置問題,也確實該提上日程,該好好思謀醞釀一番的。

目前的決定,只是暫行辦法,爲了安撫奚王,穩定奚部。至於對奚人實行土司制,劉皇帝打心裡不怎麼願意,他更想做的,還是徹底吸收,甚至州縣,委派命官,將之徹底消化入大漢的地方體制之下。

這是有基礎的,也是遼國此前一直在進行的,並且達到了一定程度,距離徹底吞併奚人土地、部衆,也不遠,只不過因爲耶律璟暴亡,因爲大漢北伐,硬生生給打斷了。

而奚王籌寧,之所以在這個關頭背反契丹,一方面是因爲漢遼戰爭的影響下,奚人部民不堪其負,生計困苦,越發難以維持。

但更重要的,也是被遼朝廷此前的吞併政策與行動給逼的,換誰都不願意手中的權力被限制乃至剝奪。

而若是想進行同樣的事情,自然也需要慎重地來,需要考慮到可能來源於奚王爲首的貴族的反彈。所幸,這非當下之急務,不必操之過急,朝廷將有更充足的時間來操作。

劉皇帝持這種考慮,也不知將來奚王籌寧會不會後悔......

第115章 冬月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150章 蜀亡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151章 聽政2第239章 進退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81章 下蔡大捷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60章 狠狠敲打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95章 遼帝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689章 高規格第121章 道士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297章 怪圈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44章 聽政湖湘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371章 殺,不殺?第76章 大才蒙塵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76章 王峻用兵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417章 輕狂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2章 大朝會第416章 面試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184章 教訓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75章 敖萊小城第81章 廝殺漢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134章 東路軍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87章 兄弟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37章 新政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1736章 試炮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44章 箇中弊端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0章 契丹亂政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8章 楊蘇還京第59章 病榻陳情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380章 饒樂國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45章 移鎮之議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317章 修法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92章 萬歲殿宴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19章 回京第247章 視察
第115章 冬月第472章 聲勢浩大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355章 特殊的行狩第418章 劉皇帝有請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150章 蜀亡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40章 荒唐太子第1723章 秦王的請求第151章 聽政2第239章 進退第490章 御宴繼續,王欽若第143章 李崇矩復出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273章 蕭思溫跑了第135章 西北匪患第81章 下蔡大捷第2056章 太宗篇3 皇帝的遺產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103章 太宗篇50 代天巡狩第60章 狠狠敲打世宗篇30 快速翻篇的歷史第195章 遼帝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302章 奚王來朝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230章 壓力都不小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1689章 高規格第121章 道士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297章 怪圈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44章 聽政湖湘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371章 殺,不殺?第76章 大才蒙塵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1709章 心猿意馬第76章 王峻用兵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59章 禮尚往來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131章 政事堂中的憂慮第417章 輕狂第372章 劉皇帝的孝心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12章 大朝會第416章 面試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184章 教訓第254章 應州大軍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75章 敖萊小城第81章 廝殺漢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第134章 東路軍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13章 戰爭的腳步正在迫近第87章 兄弟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37章 新政第423章 一把火不代表結束第1736章 試炮第130章 御漢大計第44章 箇中弊端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10章 契丹亂政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8章 楊蘇還京第59章 病榻陳情第114章 三月爲期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380章 饒樂國第253章 皇帝的敬酒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45章 移鎮之議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199章 遼帝之死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130章 西北剿匪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317章 修法第125章 由土地問題引申第1703章 如釋重負第92章 萬歲殿宴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19章 回京第247章 視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