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

第1800章 寇老西第一諫

皇城司的效率還是很高的,不過半日的時,便回宮來複命。

年紀大了,睡眠難足,醒的早,起得早,不過這一日,劉皇帝卻難得地睡了個懶覺,一直到日上三竿,方纔起牀收拾。

王繼恩趕到垂拱殿時,劉皇帝又在殿前曬着太陽,昏昏欲睡,只是躺椅邊上的小案上,象徵性地擺着一些奏章,都是一些諫章,事務性的章程基本還是先送往政事堂,以免劉皇帝“誤事”。

“就這些?”看完王繼恩的彙報,劉皇帝偏頭瞥了他一眼,問道,語氣中彷彿帶着少許的遺憾。

王繼恩的奏報中,詳細地記錄了昨夜劉皇帝宿醉時,公卿大臣們的反應,但若說其中有什麼問題,卻都只是臣子們對劉皇帝關切的。

地位高的人,知道分寸,一般人,在大漢朝廷如今的氛圍中,膽敢放浪狂悖官員,也實在是不多了,自上而下,都是謹言慎行的。

“不敢欺瞞官家!”面對劉皇帝的疑問,王繼恩遲疑了下,小聲道,在這件事上,他還是心存謹慎,不敢隨便添油加醋,以免反噬。

“太子與諸王是朕的皇子,衆宰相是朕的股肱,他們逗留不去,以表關懷,是忠心的體現。其他人呢?”劉皇帝在那裡嘀咕道。

王繼恩聞言,心中暗道,其他人也是您的臣子啊

不過,大概是明媚的陽光,給劉皇帝帶來了不少溫暖與光明,心中的戾氣也消散許多,終究是按捺下了心思,不打算再拿此事做文章。

把手中的奏章往身邊一遞,衝喦脫吩咐道:“人家關心朕,朕不能無所表示,上面記錄的名單,每個人都予以賞賜,一人十貫,略表心意吧!”

“是!”

“你退下吧!”看了王繼恩一眼,劉皇帝淡淡道。

“小的告退!”

王繼恩恭敬而去,劉皇帝習慣性地望着他的背影,目光平靜,竟至漠然。王繼恩此人,確實是比較好用的,也一直是劉皇帝手中一把鋒利的刀。

不過,這些年此人私心是越來越重,也越來越好享受了,當年與趙普的往從甚密,劉皇帝雖然最終輕輕放下,但這件事,劉皇帝可一直記着的。

與幾番整飭的武德司不同,對皇城司劉皇帝雖然有過一些動作,摻過一些沙子,但始終沒有大動干戈。如今,隨着劉皇帝的心態變化,對皇城司,顯然又有想法了。

廢黜是不可能的,但整頓也是必要的,皇城司也不會有任何特殊。而真正要起到效果,首當其衝的,恰恰是這個一手組建皇城司,並連任了二十多年的皇城使。

慢慢地從凝思中恢復平靜,劉皇帝淡淡然地笑了笑,隨手拿起小案上的一道奏章翻看,有些意外的是,這是寇準的諫章。

在此前殿試的最終排名中,經過綜合評定,寇準被定爲殿試第二,拿了個榜眼,狀元之位則被渤海士子胡旦奪去了。

理由也很現實,胡旦年紀更長,名聲更大,履歷更豐富,而才學同樣卓著,相比之下,寇準就實在太年輕,點爲榜眼,就已經算破格擡舉了,這畢竟是開寶二十三年了

瓊林宴後,今科所錄之士,也被迅速安排下去,寇準則被分到了都察院,擔任“見習御史”。而這份諫章,已經是兩日前便提交上來了,今日才被劉皇帝翻到。

對於“寇老西”,劉皇帝多少有些印象的,因而,也帶着些好奇,想看看這初入朝堂的寇準,第一道上達天聽的諫章都說了些什麼。

稍微瀏覽了一會兒,劉皇帝輕鬆的神情不在了,眉頭甚至逐漸蹙起,看得一旁的喦脫心驚膽戰的。心中暗罵,哪個不知死活的言官,說了有什麼狂妄之言,惹惱了官家。

“去,把那寇準給朕叫來!”

寇準?喦脫愣了一下,很快反應過來,趕忙道:“是!”

正值嘉慶節休沐期間,朝廷諸部司,除了必要的當值人員在衙內,大部分都放假了。不過,像寇準這種初錄取入仕的進士,自然得多多表現,待在衙內,隨前輩同僚們學習。假期對他們而言,是奢侈的東西。

當然喦脫派出的內侍到達都察院,宣召寇準之時,自然輕鬆地便找到人,而對於劉皇帝的召見,寇準不驚不訝,面色平靜,整理衣冠,便跟着進宮,而與他同期進入都察院的那些同僚們,則是羨慕嫉妒恨了。

對有的大臣而言,見劉皇帝是一件恐怖的事情,但對這些還沒在朝廷這座大染缸裡洗禮過的年輕官員,那可就是無上的幸運了。

劉皇帝算是深諳躺平之道了,寇準匆匆來到御前時,他還縮在躺椅裡邊,只是頭頂撐了一把華蓋,春光再是美好,也受不了一直吹。

“小臣寇準,參見陛下!”小心地瞄了眼劉皇帝,寇準恭敬拜道。

這還是寇準第一次見劉皇帝,不論是殿試還是瓊林宴,劉皇帝都沒露面,至於昨夜的嘉慶壽宴,他可沒資格上殿。

劉皇帝像是醒過來一般,兩眼惺忪地打量着寇準,或許是受“歷史名氣”的影響,劉皇帝總覺得,此時的寇準,雖然年輕,但已經透着一股剛毅的氣質,彷彿渾身上下都帶着棱角。

“免禮!”良久,劉皇帝開口了。

或許是心理天生強大,面對劉皇帝審視,寇準始終保持着平穩,但聽到“免禮”二字,還是讓劉皇帝察覺到他身體細微的鬆懈動作。

隨手拿起那份奏章,劉皇帝問道:“以你的聰明才智,應該知道朕召見你的原因吧!這封諫章,是你手書?”

寇準滿臉的嚴肅,拱手道:“是!”

“真是意氣風發啊!才初入仕,便忙着爲朝廷建言獻策了!”劉皇帝笑了笑。

寇準應道:“臣努力進取,正爲報效國家,自不甘碌碌無爲!即便人微言輕,要秉忠直言,不敢空食君祿,更不敢欺瞞陛下!”

“呵呵!”劉皇帝笑出了聲,道:“今科取士近兩百人,但敢向朕擬奏進言的,只有你寇準一個,果然不凡。朕記得,上一個還是王禹偁,你是在跟他學嗎?”

聞言,寇準沉默了下,而後鄭重應道:“陛下,論學問文章,臣遠不及王御史!”

王禹偁在學界,這些年名氣可是響亮得很,當年被劉皇帝“發配”家中治學之時,寫下了無數反應社會現實、關心民生疾苦的文章,並籍此掀起了一場詩文革新運動,多年下來,小有成績。

而因其性情剛直,敢於直言犯諫,得罪了很多人,雖然因爲過於剛烈,一度惹惱劉皇帝,但劉皇帝偏偏還要用他。甚至,還把王禹偁安排在都察院,擔任都察御史,正四品銜。

劉皇帝拿寇準與王禹偁相比,就目前二人的情況而言,已經是在高擡寇準了。然而,寇準的話,卻有些意味深長。

劉皇帝自然也感受到了,輕聲道:“你這話,似乎只說了半句,學問文章,不及王禹偁,看來在其他能力方面,你是自信滿滿啊!”

“臣不敢自傲,唯願恪盡職守!”寇準道。

不得不說,寇準還是帶給了劉皇帝一些新鮮感,但也僅此而已。閒扯兩句,劉皇帝表情嚴肅起來了,道:“你在奏章中提到,朝廷移民實邊困難,是有人在陰撓對抗,說得卻是語焉不詳,朕有些好奇,究竟是什麼人在扯朝廷的後腿!”

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59章 睡王上位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329章 遊市第5章 王樸走了第376章 拷問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452章 皇孫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53章 削藩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178章 會獵第164章 監國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29章 獨眠孤館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268章 機遇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133章 西征!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82章 四件大事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34章 驚陶谷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768章 崩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06章 敲打第195章 遼帝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2章 大朝會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33章 西征!第146章 驕將第461章 癲狂?第79章 滏陽之捷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9章 新官上任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78章 會獵第121章 道士第133章 捷報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3章 舉城同歡第60章 家事、國事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270章 立場第99章 兩個人才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1764章 禁轎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053章 終章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
第335章 改到自己頭上第461章 過重的恩典第59章 睡王上位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329章 遊市第5章 王樸走了第376章 拷問第1805章 度日如年,駙馬張璟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452章 皇孫第182章 徵唐之議第100章 北上真定第153章 削藩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178章 會獵第164章 監國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29章 獨眠孤館第191章 “從諫如流”第149章 河東巡撫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47章 朝局變動的前兆第268章 機遇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104章 駕臨歷城第1760章 無聊的雍王第468章 胡部隱患第196章 開寶八年第1759章 生財之道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1763章 二度卸任第133章 西征!第170章 河東改制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82章 四件大事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356章 被忽視的皇子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283章 雲中之圍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306章 北面事務第34章 驚陶谷第419章 離宮、噩耗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768章 崩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06章 敲打第195章 遼帝第1686章 雍王回京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12章 大朝會第211章 太子掛帥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133章 西征!第146章 驕將第461章 癲狂?第79章 滏陽之捷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389章 分封與否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9章 新官上任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74章 十八日,御駕幸淮南第178章 會獵第121章 道士第133章 捷報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20章 征服者劉承祐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48章 處處矛盾第13章 舉城同歡第60章 家事、國事第374章 推倒重來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373章 開寶九年已過半第270章 立場第99章 兩個人才第2049章 最後的旅途20第1764章 禁轎世宗篇38 安東王的遺囑第116章 西南大案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2053章 終章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