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貴妃母子

漢宮,瑤華殿。

不論是開封還洛陽,都有這麼一座宮殿,這是高貴妃的寢殿。此時的宮殿,正沉浸在一片輕鬆喜悅的氛圍當中,張燈結綵,福、壽等喜字,張貼於顯眼之處,內侍宮娥,人皆含笑,連春光都明媚了幾分,似是在助興祝壽。

今日,乃是高貴妃四十三歲生辰。

寢殿內,整齊地擺放着大量包裝精美、各式各樣的壽禮,雖然此番生辰,高貴妃並不打算大操大辦,但是宮廷內外,有心者的禮物卻是沒有任何折扣,包括后妃、皇子女以及親戚貴族們,都自覺地表示心意。

當然,對於這些錦上添花的賀禮,高貴妃並不是太在意,只是命宮人將之收好,並按名記錄好,尋得時機,還是會一一回禮的。

高貴妃穿着一身華貴的宮裙,豔麗的着裝掩蓋了幾分老態,而她最關心的,也顯然不是這些禮物,哪怕是再殷勤。

“娘娘,喦中官來了!”殿中女官興沖沖地稟報,高貴妃也頓時來了點精神。

“小的恭賀娘娘壽喜!”很快,內侍行首喦脫入殿行禮,態度恭順。

“免禮!”雖然喦脫是劉皇帝身邊的紅人,貼身宦官,但高貴妃可沒有一點逢迎,只是態度上顯得溫和一些。

“多謝娘娘!”喦脫直身,隨即招呼着隨行而來的兩名太監,奉上一株鮮紅欲滴的珊瑚樹,笑道:“這是官家爲娘娘準備的壽禮,特令小的送來!”

高貴妃雍容之間,終於露出了些許笑意,打量了兩眼,甚是欣喜,倒不是在乎這株珊瑚有多名貴,而是感受到劉皇帝的心意。此樹她也認識,乃是淮海王錢弘俶當初花費重金,自廣州海商手上購得,覲先宮廷。

“官家呢?”不過,禮物再美,更關心的還是送禮物的人。

喦脫含笑應道:“官家言,傍晚當幸瑤華,來爲娘娘慶賀!”

聞言,高貴妃頓時喜笑顏開,當即着人看賞,不過被喦脫力辭,他平日裡沒少受貴妃的賞賜,但今日卻不得不看日子。

劉皇帝的禮物到了,其餘的,高貴妃也就不那麼在乎了,安然落座,一面聽候來自各方的祝賀,一面同公主劉蒹交談。

一直到三皇子晉公劉晞一家趕到,在夫人宋氏的陪伴下,劉晞親自抱着還在襁褓中的兒子,仍舊是過往那副豁然自如、看淡一切的表現。

夫妻倆行大拜之禮,以作祝壽,兒孫齊聚,高貴妃也收起平日裡的嚴肅。很自然地從劉晞手中接過孫兒,一臉慈愛的表情。

劉晞之子,也就六個月大,劉皇帝賜名文海,也是大漢第三位皇孫。看着高貴妃逗弄着孫兒,劉晞也陪着笑,道:“母親生辰,當好生操辦一番纔是!”

貴妃眼裡,滿是對孫兒化不去的愛意,隨口應道:“又不是什麼大壽,前者你爹嘉慶之日,最終也未大辦,我這邊若是隆重了,只怕免不了流言蜚語,要說我鋪張奢侈了!這樣也好,就我們一家人,聚一聚便好!”

說着,高貴妃還是還是不免感慨道:“可惜,你舅舅不在京中......”

“您的生辰,舅舅還是記得的,這不,早就準備好壽禮,交待我一併送入宮中!”見貴妃情緒稍顯低落,劉晞道。

聞之,貴妃笑了笑,似乎想到了什麼,發出一道無聲的嘆息。

這麼多年了,高貴妃在宮中,地位崇高,榮寵不衰,皇后之下,就是她了。但心中難免鬱結,時常有一種孤獨感。

不是因爲同漢宮佳麗們爭風吃醋,她早就不在意這點了,宮中也基本沒有人能動搖她的地位。她是個性格堅毅而有主見的女人,爲劉晞也是從操碎了心,但是,不論是兒子,還是兄長,似乎都不理解她,都不和她一條心。

而自從劉皇帝冊立太子之後,十多年了,地位日益穩固,貴妃也暫時按捺下來了,但心中總歸是難以釋懷的。

想到過去的心酸,貴妃看向劉晞的目光,變得有些“不善”起來,問道:“你近來公務如何,是否繁忙?”

劉晞隨口答道:“工部有慕容叔祖主事,我自然落得清閒,也不需勞神操心,十分自在!”

聽其言,再見其狀,高貴妃頓時鳳眉一聳,她最見不得的就是劉晞這不求上進的模樣,頓時呵斥道:“慕容皇叔年事已高,你何忍讓他奔波勞苦,你爹把你安排在工部,就是讓你替他分擔繁務,本該多多幫襯,你怎還是這般懶散!”

注意到高貴妃的眼神,劉晞頓時一個激靈,眼珠子一轉,訕訕一笑:“娘教訓得是,我一定改!”

對劉晞的反應,實在沒有太多的誠意,高貴妃頓感一口氣堵在心頭,兒子大了,封爵成家,她是越發難以管教了。

嘆了口氣,道:“你爹也是,連劉煦都已經主掌理藩院了,卻將你放在工部,置於人下!”

“大哥前立大功,已然證明才幹,足可獨當一面,我才短識淺,還欠缺歷練!”劉晞說道。

聽他這麼講,高貴妃頓時道:“北伐期間,你也久在御前,輔理要務,你爹不是也大加讚賞?”

高貴妃語露不滿,劉晞趕忙道:“慕容叔祖德高望重,我跟着他,也能學到不少。”

見貴妃還欲就此事說些什麼,劉晞趕忙轉移話題,看向一旁的妹妹劉蒹,笑問道:“妹妹婚期可曾定下了?”

母親與兄長的交談,劉蒹始終淡定,從小到大,類似的情景,她也見得不少了。劉晞衝她發問時,還眨了兩下眼睛,見狀,少女也是溫婉一笑,道:“還未定下,只當聽父母安排!”

“那屆時,我這做哥哥的,一定備一份厚禮!”劉晞表示道。

兄妹倆的眼神交流,高貴妃也注意到了,她也同樣熟悉,當初少時,在她面前劉晞就極善通過劉蒹轉移話題。

心中暗歎,高貴妃也沒再糾纏,而是說道:“宗訓今後就是你妹夫了,還當多多往來,他尚未入仕,有機會,也當多提拔一番......”

對高貴妃這種嘮叨教育,劉晞沒有絲毫的不耐,只是含笑道:“他可是英公的兒子,又是爹的女婿,自有爹與柴家爲之安排,我何德行,能夠提拔他,順其自然即可......”

“你!你今日是來給我祝壽的,還是來氣我的!”見劉晞對自己的勸導總有來言,高貴妃終於繃不住了。

觀察着貴妃的反應,劉晞也趕忙道:“兒子豈敢!您訓導的是,我一定聽命,多和妹夫聯繫......”

看劉晞這恭順的樣子,高貴妃總覺堵得慌,沒來由的感到鬱悶。想到是自己的生辰,終是沒有糾纏,形容變得認真,轉而問另一件事:“聽說你爹準備給你們兄弟封王了?”

聞言,劉晞有些意外:“您從何處聽來的流言?”

“你別給我裝傻充愣,和我說實話,你如何想的?”高貴妃雙目一瞪。

“我又何來的想法?”劉晞嘿嘿笑道。

但是在貴妃的眼神下,劉晞還是老實了些,道:“此事,全看爹的想法!”

“那應當是真的了?”高貴妃追問。

注意到母親期待的目光,劉晞略作沉吟,點了點頭:“如無意外,應當是了!”

“開年以來,北伐功臣將士,都陸續得到封賞,我還奇怪,你們兄弟也立有殊勳,怎能沒有封賞!”貴妃道。

劉晞則平靜地道:“爲自家事盡力,豈能盼望賞賜!”

聽他這麼說,高貴妃一愣,旋即頷首道:“你說得是,是我失言了!你還當再接再厲,多爲朝廷辦事,爲你父分憂!”

“你爹按捺封王之事,莫不是在等劉昉、劉旻歸來?”高貴妃恍然問道。

這回,劉晞直接應道:“是!”

提及此,貴妃又忍不住道:“你看劉昉,此番他可闖出偌大的名頭了,今後只怕益得聖心,你就不能效仿他?”

聞言,劉晞又有些沒心沒肺地道:“兒若是有四弟的勇武韜略,定然也向爹請一支兵馬,到漠北去打仗......”

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19章 幸西京第62章 奸宦昏主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97章 擴*整頓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73章 紙上談兵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482章 李氏第248章 西撤!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1740章 農民苦第101章 大整軍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76章 大才蒙塵第51章 郭氏父子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54章 繼續忽悠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157章 劉老四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188章 後續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93章 完了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345章 剝削者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487章 “驚喜”第186章 賜死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15章 冬月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170章 御宴第54章 聘納郭女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1752章 放手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5章 唐將空談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29章 勸諫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1779章 四王畢第49章 求援第26章 名將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195章 楊邠案(3)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00章 城戰第29章 太后的病第15章 小人行徑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88章 童謠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337章 特權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
第1684章 西州盡復第119章 幸西京第62章 奸宦昏主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97章 擴*整頓第91章 欒城之戰(3)第73章 紙上談兵第139章 隨駕帶着御史第224章 摧枯拉朽第482章 李氏第248章 西撤!第509章 最後的旅途8第206章 難免異議第1740章 農民苦第101章 大整軍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76章 大才蒙塵第51章 郭氏父子第377章 南洋攻略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20章 被忽視的問題第399章 劉皇帝的矛盾心理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54章 繼續忽悠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332章 黨巡檢當街怒斥權貴子第157章 劉老四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188章 後續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93章 完了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116章 遼軍的異動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345章 剝削者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85章 郭榮給的驚喜第417章 慶典一般的刑場第163章 開封修不修第72章 安東大開發3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487章 “驚喜”第186章 賜死第257章 黃花谷之戰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106章 東京朝堂的反應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115章 冬月第223章 安撫人心第310章 政治新星第437章 二十年難遇的大水第26章 要堅持做大漢的忠臣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05章 善後安排第170章 御宴第54章 聘納郭女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1752章 放手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5章 唐將空談第82章 遼營之中的暗流第205章 既往不咎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783章 戴孝入碎葉第322章 再啓西進第29章 勸諫第1812章 浪潮下的密州變遷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1779章 四王畢第49章 求援第26章 名將第378章 父子交心第302章 有些事只能朕來做第195章 楊邠案(3)第2047章 最後的旅途18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310章 海路主將第113章 十年之爭也該結束了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00章 城戰第29章 太后的病第15章 小人行徑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88章 童謠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337章 特權第256章 進擊的蜀軍第107章 練將如礪劍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