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正常說話!

府門前,向訓的幾個子孫都在,不過人數並不多,子子孫孫加起來,也就五個,與那些枝繁葉茂的勳貴之家相比,向訓一家算是血脈單薄了,並且都略顯平庸,除了長子向德明之外,再無什麼出衆者了。

向德明此時仍在安西任職,擔任安西軍的後勤大管家,因此劉皇帝將目光放在向訓的次子向昱身上,問道:“你現在官居何職?”

向昱也就二十多歲的年紀,是向訓老來得子,一向寵愛,教養也還好,看起來比較溫和,文人氣質濃厚。

有些未經世事磨鍊的模樣,面對劉皇帝問話,有那麼些侷促,不過哀傷的情緒能夠掩蓋些許表現的不足,只見向昱紅着眼眶應道:“得蒙家父蔭庇,陛下賜福,臣現居朝請郎!”

朝請郎是文散官,正七品上,雖然是虛職,但級別不算低了,對於這些功臣勳貴子弟,看在他們父輩功勞的面子上,朝廷都會酌情給予一些恩典,但想要有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權勢地位,還得靠自身的素質與本事,至少在當下大漢的政治生態中是這樣的。

向昱,顯然不如他的兄長。不過,此時的劉皇帝就表現得有些感情用事了,又或者爲了表示對向訓的尊重與惋惜,當即說道:“低了!大好男兒,怎能滿足區區七品虛銜!明日去吏部報到,讓呂端給你安排一個實缺!”

聞言,向昱愣愣地望着劉皇帝,待喦脫給他使了個眼色之後,方纔反應過來,趕忙謝恩。

劉皇帝看着他,語氣嚴重地道:“朕聽說你是向星民最喜愛的兒子,好好幹,不要墮了你爹英名!還有,好生照顧你爹!”

“臣遵命!”聽劉皇帝這麼說,向昱又不禁哽咽道,他不算精明,卻能感受到,劉皇帝這已經在幫向訓安排後事了…….

“二十四臣……”踩着腳凳登上鑾駕,劉皇帝再度唸叨了一句,停在車轅上思索幾許,而後扭頭對喦脫吩咐道:“即刻派人去一趟江寧,面見壽國公,替朕帶一句話,就說,讓他好好保重身體,好好給朕活着,待朕六十大壽之時,還要與他把酒言歡!”

“是!”喦脫立刻應道。

劉皇帝的話,有的時候是需要反着聽的,不過以喦脫多年對劉皇帝心思的揣摩經驗,此時這番關懷壽國公李少遊的話,定然是真切的,是發自肺腑的。

畢竟,向訓若一去,那曾經朝野羨慕、舉國矚目的乾右二十四臣,就剩壽國公李少遊一根獨枝了。

……

即便陽光明媚了,初春的晨風依舊寒着,春日高起,雍王劉承勳進宮覲見。垂拱殿前,被劉皇帝趕到殿外侍候着喦脫見了,殷勤地迎了上去,面帶焦色地拜道:“小的參見大王!”

劉承勳向喦脫點頭示意了下,下意識地向大開着殿門內望了眼,習慣性地問道:“陛下可在?”

“在!”喦脫迅速地點點頭,然後道:“大王來得正好,還請好生勸勸官家,官家已經一日夜不曾進食了!”

一聽這話,劉承勳的臉色立刻變了,嚴厲地斥責道:“你們是怎麼伺候的!”

“是小的們罪過,只是,官家這兩日心情不佳,實在勸不動啊……”喦脫道。

聽喦脫這麼說,劉承勳沒有再理會他,也不待通報,徑直往裡去了。倒也不是逾越不守規矩,只是雍王劉承勳擁有不經通報而面見劉皇帝的特權,只是尋常時候他不用罷了,但眼下可不是平時,皇帝都那麼久不進食了,壞了身體怎麼辦……

至於劉皇帝爲什麼心情不佳,劉承勳心裡自然是有數的,他又沒閉目塞聽,身處京中,對最近的分封風波以及溫國公病重的事情,也有所耳聞。不過,在劉承勳看來,恐怕還是前者更讓劉皇帝心煩。

殿內,劉皇帝正盤着雙腿,以一個瑟縮的姿態靠在御座內,手裡翻閱着公文。與一般臣工上呈的奏章不同,劉皇帝手裡的屬於密報,乃是皇城司以及武德司彙報給劉皇帝的西京朝野輿情觀測。

相比於單純地依靠猜疑揣測,如今的劉皇帝也越發依賴於這兩大特務機構的情報消息了,而結果,更加讓劉皇帝心頭鬱結了。

就彙報所呈現的結果來看,朝野之間對劉皇帝分封提議,看衰者多,看戲者衆,且隨着時間的發酵,趨勢越發明顯,只有少數人在讚歎劉皇帝的開拓進取之外,而這少數人中,也未必有多少人是真心擁護的,至少在劉皇帝看來,其中謀求倖進的投機分子恐怕要佔大多數……

“陛下!”隔着十步遠,劉承勳鄭重地向劉皇帝一禮。

擡眼看到自家兄弟,劉皇帝陰沉的表情釋然了些,露出笑容,衝劉承勳道:“你來了,坐!”

劉承勳謝恩,不過並沒有入座,看着劉皇帝帶有菜色的面龐,關心道:“聽聞陛下已有一日夜未進食了?”

聞問,劉皇帝擺擺手,有些無所謂地道:“沒心情,沒胃口!”

聞言,劉承勳搖搖頭,勸慰道:“這可不行,膳食還是要定時享用的!什麼事,也不比您的身體更重要,還望陛下早些用膳,保重御體,朝廷可離不開您……”

“呵呵!”劉皇帝笑了笑,澹澹道:“朕可沒有那麼重要,朕也只是芸芸衆生中的一員,沒了朕,朝政就無法正常運轉了?百姓就無法生活了?

何況,每個人都在勸朕保重身體,但難知機心如何!這宮裡朝內,只怕盼着朕早死,好解開給他們的限制與約束者,恐怕不在少數吧……”

劉皇帝澹澹然的一番話,讓劉承勳面色大變,幾乎本能地低下頭去,這話可不敢亂接,哪怕他是雍王,劉皇帝的親兄弟。

不見劉成勳反饋,劉皇帝回過神來看向他,注意到他鵪鶉一般的姿態,不由道:“你這是什麼反應?”

劉承勳深吸了一口氣,埋頭作揖道:“陛下這番話,讓臣誠惶誠恐!”

“你怕什麼!”對此,劉皇帝有些不耐地說道:“朕說的又不是你!”

大概是自覺反應過激,有些嚴厲失態了,劉皇帝平復了下心情,以一種平緩的語氣道:“你是朕的親兄弟,是朕的體己人,和外人不一樣,也無話不可說!”

對劉皇帝此言,劉承勳此時心中是半個字都不信,他這一生,可都是照耀於劉皇帝光芒之下,也籠罩於其陰影之中,如此幾十年了,到今時今日,他哪裡還敢真把劉皇帝當哥哥看待?連二哥都有好些年沒叫過了……

“陛下信任與厚遇,臣萬分感激!”劉承勳只能這麼表態。

顯然,劉承勳在劉皇帝面前也是不可能再向少時那般放開了,劉皇帝心中稍微感慨了下,轉移話題問道:“你也多日未進宮了,今日來見朕,所爲何事?”

“多日未見,前來看望一下陛下。”

“不見得吧!朕如今在你們眼中,恐怕早已視爲惡虎了吧,避之猶恐不及……”

“陛下!”劉承勳實在有些難以承受劉皇帝如此尖刻的言辭以及談話方式,不由得大聲了些,格外鄭重地道:“不論陛下怎麼想,不論管他人如何想,至少臣無愧於心,也無愧於陛下!”

劉承勳這番表明心跡的話,說得是斬釘截鐵,甭管是否事實如此,至少氣勢做足了,而劉皇帝還真被震了下。

看着一臉嚴肅的皇弟,劉皇帝輕舒了一口氣:“朕近來,心情一直不暢,說話有些衝,莫見怪!”

“臣不敢!”見劉皇帝有正常說話的趨勢,劉承勳立刻伏低,態度再度恢復了平日的謙恭溫順。

“你也是爲分封之事,前來勸朕的吧!”劉皇帝悠悠道。

劉承勳略作沉吟,應道:“陛下英明!”

看着劉承勳,劉皇帝也鄭重地說道:“朕不管是誰找了你,也不管你究竟是作何考慮,但是朕,不需要你們來勸,朕腦子清醒得很,還沒老湖塗!”

第71章 兵臨壽春第240章 城塌了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92章 金陵冬寒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283章 降將第309章 衡釀第329章 遊市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118章 棉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336章 怪圈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66章 朕要親征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61章 北使南歸第95章 掘地求生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84章 夏州降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11章 動心第1676章 慘重第50章 喜訊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374章 善待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88章 天子金令第99章 又窮了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2052章 回京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6章 遺奏十條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02章 遼國現狀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365章 看衰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346章 底層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43章 “梳理”、“優化”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147章 德勝渡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35章 東歸第75章 西北邊報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180章 過鄴都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91章 今日開寶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30章 “寬刑簡政”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84章 夏州降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25章 開寶新政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27章 出兵爭論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299章 溫情脈脈
第71章 兵臨壽春第240章 城塌了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92章 金陵冬寒第256章 遼帝的決斷第283章 降將第309章 衡釀第329章 遊市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50章 小滿與臨盆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118章 棉第165章 回鶻使者第336章 怪圈第118章 考慮結束戰爭第66章 朕要親征第498章 六十年來第一遭第1699章 整飭西北第61章 北使南歸第95章 掘地求生第77章 渦口之戰(1)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84章 夏州降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11章 動心第1676章 慘重第50章 喜訊第242章 何福進之死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263 史彥超的結局第374章 善待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2104章 太宗篇51 太子第88章 天子金令第99章 又窮了第2146章 世宗篇21 康王絕唱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290章 燕王在京,軍制改革第121章 最難啃的骨頭,最輕鬆地啃下了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1814章 老九又犯事了第126章 近臣之殤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2052章 回京世宗篇31 建隆六年·漢伊六次大戰第6章 遺奏十條第266章 放賑遼東第160章 軍政分離的嘗試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02章 遼國現狀世宗篇27 南洋勾吳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365章 看衰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376章 降臣紛來第114章 三樁大功第229章 血戰錦州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346章 底層第403章 震怒的太子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43章 “梳理”、“優化”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25章 析分樞密之權第190章 熱情相待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147章 德勝渡第156章 朝廷新局面第39章 大舅哥與小姨子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107章 深思熟慮第35章 東歸第75章 西北邊報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180章 過鄴都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91章 今日開寶第29章 老九渾人一個第30章 “寬刑簡政”第515章 最後的旅途14第84章 夏州降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25章 開寶新政第277章 閒有目光向河西第157章 河東風雲(4)第27章 出兵爭論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299章 溫情脈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