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

軍營駐地,設在英公堤前。英公堤,乃是爲紀念柴榮而命名的,因爲早年柴榮曾在澶州擔任節度使,這個理由確實有些牽強,畢竟柴榮一生也算充滿傳奇,歷任的職務, 建立的豐功偉績,值得留名的地方也着實不少,澶州這邊也只算一個過客,是在不具備代表性。

至少,在淮東、河西都有一些與柴公、英公、功臣相關的建築碑刻。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份紀念意義。

可惜, 更名的時間不併長,英公堤便在夏季的大水中決口了,甚至在後來,成爲朝廷與澶州軍民抗洪的第一陣線。

前前厚厚,朝廷往澶州徵調抗災軍民共計有三十餘萬人次,這已然超過了當地的人口,畢竟,澶州雖然地理位置主要,但佔地實在不廣,人口雖然集中,卻數量不多。

軍營的佈置很嚴格,戒備等級很高,完全比得上戰時,倒不是因爲御駕之來, 而是在疫情蔓延開來之際,不得不加強管控,流行的疫病或許可怕,但更可怕的還是混亂與無序。

所幸, 有官府、軍隊的強力執行,初期的混亂很快就被平息, 而越是動盪之時,權威與規矩的作用也就顯得更加重要。

澶州當地所調集的軍隊,人數最多時,達三萬餘人,除了當地禁軍,還包括京畿、河南、河北的官軍。

駐地所在原本是一個村子,平時也承擔護堤、巡河責任,在河決之後,也徹底毀了。不過,在原來的基礎上,兩排房屋建築也重新拔地而起,以供軍隊駐紮,也爲村莊的重建打下基礎。

營地內的官兵已不多了,只有留守的一部分侍衛司禁軍外,其他人,要麼各還駐地,要麼分派在各處控制治安的路卡關隘間。

從官兵人數的削減,便可以看出,澶州當地的情況,已經徹底得到控制了。官兵的們的狀態看起來都還不錯, 並沒有給人一種壓抑沉重的感覺,所有的將士,都軍容整齊,面容潔淨,就像乾淨整潔的營地一般。

當然,若是在兩個月前,或許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那時候,營地內是泥污橫流,官兵們也大多污垢滿身。

但是,隨着疫病的爆發,衛生上的要求,自然而然地被拔到最高標準。到如今,哪怕最普通的士兵與百姓都知道,疫病的流行,與環境衛生息息相關。

“這處營地內,還有多少士兵?”劉皇帝問道。

“回陛下,如今仍舊在澶州的,共計七千六百三十二人,此處營中僅有兩千卒,其餘人等,安排在州城、碼頭、倉場及諸關要道值勤,另外還有四千人安排在防疫營!”宋延渥如數家珍一般擺出一串數據。

劉皇帝點了點頭,道:“防疫營?”

宋延渥當即道:“陛下,澶州官府與軍隊相互配合,特地設立了幾處防疫營,將境內所有的染病及染病症狀的官兵、百姓、丁役都聚集起來,集中管理,集中救治......”

“看來,澶州當地的隔離措施,做得還是不錯的!”劉皇帝評價了一句,想了想,問道:“現如今情況如何了?”

“仍在防疫營中的染疾者,已不足七百人了,其餘痊癒者,經過確認後,已經陸續發放路引、錢糧,供其還家!”宋延渥道。

“確認可以解除封鎖了?”劉皇帝眉頭微凝。

這時,李少游上前一步,解釋道:“回陛下,此番疫病,皆因大水之後,飲水污染導致。疫情之爆發,也多集中在澶州、大名府這些災情嚴重、人員複雜地區。

自從飲水問題得到解決之後,再配合醫藥治療,人員控制,到如今,已基本得到解決......”

劉皇帝沉吟幾許,忽然指出:“那農村地區呢?”

李少遊略作遲疑,稟道:“就調查所知,鄉里之間,並未爲疫病所困,從七月下旬開始,臣已下令各受災州縣,組織人手,調集工匠工具,前往各鄉各村,開挖新井,以保證百姓有足夠乾淨的飲水。......”

“政策不錯,不過若水質不清,挖再多的水井,又有何用?”劉皇帝指出。

李少遊道:“陛下所言甚是,不過到如今,新挖之井,水質已然清澈,可供飲用。”

“不要僅盯着這些城鎮地區,也不要因爲鄉村地區情況良好就疏忽大意!”劉皇帝指示道:“官府要起到表率作用,對於防疫,也要做到嚴格監督!百姓不乏愚鈍,需要官府及時引導糾正!”

“是!這畢竟涉及到百姓自身安危,沒人會大意!”李少遊道。

聞之,劉皇帝嘴角輕微地扯動一下,這可未必。別說只是有染疾的風險,就算真的疫病大行,怕也少不了自專自是的,或許是因爲嫌麻煩,或許就是因爲心情不好,就敢罔顧政令要求。

世上也總少不了這樣的人,別人認爲的好,在他眼裡總是覺得不好的,別人認爲該做的,在他眼裡總是錯的,除非把刀架在他脖子上,或許纔會不情不願地按照規矩要求做事......

防疫營的安置,距離軍營比較遠,屬於遠郊,隔離得很徹底。劉皇帝終究還是沒有提出去看望一下那些仍舊在接受觀察治療的人,甚至他們的具體情況也只能通過臣僚們的彙報來判斷,雖然做出了親巡澶州的決定,但在具體過程中,還是當有所保留。

這也讓趙普等人鬆了口氣,“高風險”區域,還是避而遠之得好,他們也確實顧忌劉皇帝會因爲顏面、作秀的考量,親自涉險。

“那邊就是重建的英公堤?”劉皇帝指着軍營東南方向,遙遠處的陰影比較明顯。

“正是!”宋延渥答道,在這方面他最有發言權,組織人力,抗洪搶險,包括後續堤防的重建,都是他負責的。

在劉皇帝目光下,宋延渥說道:“官府前後調集了十萬軍民力,用以堵塞決口,修築堤壘,如今,已然徹底修復!”

這一番折騰巡視,天色已然有些晚了,晚秋的氣候也總是給人一種蕭瑟之感。不過,劉皇帝還有一些精力,手一揮動,吩咐道:“備馬,到堤上去看看!”

“是!”沒有任何辦法,一干人在軍營中走過一圈後,又馬不停蹄地陪同着劉皇帝往英公堤上一行。

暮秋的河水已經很平靜了,水位低,流速也緩,再過一陣子,或許那些從屬於轉運部司的大船,都難以滿載通航了。

大河劉皇帝是看多了,不管是洶涌的還是平靜的,不論是上游,還是下游,習慣之後,也就難以有更多感慨了。

目光,仍舊落在新修築的長堤上,比起劉皇帝巡視過的很多堤防,英公堤是在稱不上整齊,甚至有些難看。

亂石與夯土凝築,參差不齊,就像是大雜燴,縫隙也是毫無規則,張牙舞爪,連堤上的樹木,都顯得零亂。

然而,就是給人一種牢固的感覺,大概就是削減美觀之後,獲取的實效吧。另外,劉皇帝還感受到了修建之時的匆忙與急切。

“只修好堤防是不夠的,還要維護。河水之患,也不能僅寄託在這一面長堤上,再牢固的堤岸,也抵擋不住歲月流水的侵襲!”劉皇帝這麼說道。

終於,澶州知州劉彥昀得到了開口的機會,稟道:“陛下,州內已然開始進行護堤村落的調配,待到入冬,對於州內河道、溝渠、水庫的清淤也將展開,定然按照工部的條制,進行護河護堤工作,保障澶州百姓的安寧!”

“朕不在意你們怎麼說,只看你們怎麼做!”劉皇帝不鹹不淡地說了句。

在堤上走了一小段,甚至試了試種植的樹木是否牢靠,劉皇帝臉上終於露出了些緩和的笑意,衝宋延渥道:“今夜,就宿於營壁,準備一場酒宴,朕要犒勞一番你們這些抗災的功臣,我們君臣也有許久沒有對飲了,該舉杯暢談一番......”

“是!”

第1750章 《桃蘭賦》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52章 幽燕變故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1675章 血戰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311章 舊識第139章 韓常案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412章 二王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41章 雌威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5章 堂議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68章 撤了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97章 隰州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4章 西南事務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145章 中秋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317章 修法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43章 總結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99章 北巡結束第127章 皇城司第36章 激戰三江口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78章 南北併發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40章 封王第248章 西撤!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53章 削藩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8章 瓊林宴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72章 磁州賊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
第1750章 《桃蘭賦》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246章 目標八寨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52章 幽燕變故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67章 重建的雲中第1780章 侵入黑汗國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315章 趙匡義有個大膽的念頭第176章 宣戰行爲第132章 不惜代價第2142章 世宗篇17 理藩院事第1819章 哪有真蠢的?只是性格使然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1675章 血戰第28章 史弘肇赴邊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6章 新政與人事第311章 舊識第139章 韓常案第282章 善後之議第213章 帶着歡呼啓程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179章 東京風波,向帥自首第412章 二王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209章 御史臺→都察院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41章 雌威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5章 堂議第479章 開寶二十九年2第63章 君宦婢,自得其樂第68章 撤了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97章 隰州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226章 令人窒息的攻城之法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4章 西南事務第46章 駙馬的上下兩策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145章 中秋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114章 範質薨,帝不豫第317章 修法第32章 潞州震動第243章 總結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81章 瓊林苑內第140章 惱火的趙匡胤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99章 北巡結束第127章 皇城司第36章 激戰三江口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200章 新的時代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430章 劉皇帝弄孫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42章 着郭威鞫問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78章 南北併發第430章 安東王薨第206章 趙思綰落網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40章 封王第248章 西撤!第62章 形勢一片大好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53章 削藩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8章 瓊林宴第181章 父子夜談第77章 潘美請纓伐安南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332章 廣德殿婚宴第448章 還是太子立場堅定第72章 磁州賊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2132章 世宗篇7 漢金衝突 再下一臣第348章 潘帥喜迎敵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