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

二月的西京,已然是萬物一新,雖還不至繁花似錦,卻也有山花爛漫,柳絮飄飛。隨着天氣的回暖,劉皇帝也不在把自己拘束在紫薇城中了,又開始外出轉悠。

不過, 洛陽周邊,邙山之景,早就爛熟於心,千年古都,名勝雖多,劉皇帝卻沒有欣賞的興致,遊山玩水於他而言, 總是乏味的, 去歲嵩山一行,除了滿足了一點惡趣味外,就再無新奇可言。

若是行程太遠,天子出巡,又難免勞師動衆,因此劉皇帝也只是於皇城進進出出,於洛陽徘迴,觀觀世俗煙火,看看京邑風華,聽聽街談巷議。

然而看得多了,同樣不覺新奇了,他是至尊無上的皇帝,人世繁華,於他而言,終究是隻是漫長枯燥的帝王生涯中的一種調劑罷了, 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俯視蒼生,如今也難以讓他有多少的滿足感了。

事實證明,當把政務交出去後, 隨着時間的推移,劉皇帝感受到的,只是空虛。當初政務繁忙,夙興夜寐之時,只覺操勞,不堪其累,然而真放下了,卻發現根本不可能真正放下,劉皇帝豈是能夠真正把權柄放下的人。

至少最近,劉皇帝就喜歡拿着政事堂、諸部以及武德、皇城兩司上呈的奏章與秘事細細閱讀,翻來覆去地看,暗暗瞭解着朝廷內外的情況,默默把控着大局的發展。

而大概是察覺到了劉皇帝的這些異樣,不管是太子,還是趙普,往垂拱殿跑的頻率也高了,哪怕是一些他們職權內可以自行決定的事,都像劉皇帝奏報, 美其名曰是聽從陛下的建議,對此,劉皇帝也確實表現出一定的愉悅。

初春的洛陽西苑,雖不至鬱鬱蔥蔥,各處密佈綠意,蟲鳥走獸活動其間,在春風的吹拂下,也煥發出勃勃生機。

劉皇帝再度駕臨西苑,不過這一回,就不是爲了搞一場用心深重的露天宴了,而是爲了試馬。

開年之後,西域、河西、山陽、遼東等地,陸陸續續地給劉皇帝覲獻了一批馬,總計五十餘匹,都是素質極高的軍馬,甚至包括幾匹汗血馬。

WWW⊙ Tтkan⊙ ¢ o

陽光普照,春風吹拂,西苑的一切景象都透着美好與希望,劉皇帝的心情也不錯。聲聲高亢有力的嘶鳴聲充斥在周遭,開闊的經過修整的綠草地,乃是洛陽最佳的跑馬場,熊健的馬蹄聲更彰顯着活力。

劉皇帝也算是一個愛馬的人,當然,與珍愛良駒,視戰馬爲戰友夥伴的武將們不同,劉皇帝愛的是主要健馬的作用,只因爲那是馳騁疆場、征戰天下最有力的乘騎。

可以說,劉皇帝於馬,只是視爲工具,而沒有更加特殊的感情。當然,也正因爲相對純粹的功用相待,在馬政之事上,劉皇帝也更加用心。

陪同劉皇帝前來試馬的,主要乃是趙王劉昉以及魏王劉旻,自從遠征漠北、平安還朝之後,劉皇帝對這兩個兒子,是越發另眼相待了,經常有賞賜,也不時召喚陪伴。

山樑起伏、林水相間的曠野之間,魏王劉旻一身勁裝武服,驅策着一匹純白的健馬,肆意奔馳,或進出密林,或橫跨溪流,或飛躍山崗,那矯健的身姿、豪邁的氣質成爲西苑中一道極其靚麗的風景。

劉皇帝則席地而坐,品着瓜果,飲着養生的酒釀,空氣中瀰漫着草木青翠的芬芳,懶洋洋地享受着春光的照耀,一副自在舒服的表現。劉昉也坐在一邊,陪着劉皇帝,嘴角含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着天。

二十二歲的劉昉,是越發成熟了,面貌更顯俊偉硬朗,嘴脣周圍胡茬密佈,同十多年前的劉皇帝相類,只是更加濃密,但一舉一動之間,都隱隱能望見劉皇帝當年的影子。

劉皇帝的基因,還是比較強大的,至少從諸皇子身上,都能瞧到些他年輕時候的影貌。當然,就形象上最像劉皇帝的,還得是秦王劉煦。

“趙王妃快生了吧!”劉皇帝向劉昉舉邀了杯酒,問道。

提及此,劉昉少有地露出了點笑容,答道:“太醫看過好幾次了,如果一切順利,臨盆當在四月!”

“怎麼,還有點不好意思?”劉皇帝笑了笑,調侃道:“這可不是大漢大將軍王的風采,也是要當爹的人了!”

劉昉露出點淳樸的笑容,說:“兒臣也是高興,也有些緊張!”

“初爲人父,難免如此,經歷過一次,就好了!”劉皇帝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而後說道:“回京也快一年了,接下來可有什麼想法,你三個皇兄,如今可都在爲朝廷效力!”

“兒臣聽爹的安排!”劉昉沒有絲毫猶豫,拱手道。

“我不是不開明的君父,這不是想聽聽你的意見,若是安排個你不如意的去處,屆時你怕是要埋怨我了!”劉皇帝樂呵道。

聞言,劉昉連連搖頭,一臉肅重道:“兒臣絕然不會,爹有所命,赴火山,蹈湯海,在所不辭!”

看他這副認真的姿態,劉皇帝也是一擺手,輕笑道:“你呀,何時變得如此嚴肅,乃至刻板,這不會是和你大哥學的吧!說說看,你總歸是有想法意向的!”

被劉皇帝這番取笑,劉昉也放鬆了些,認真地思索一陣,而後說道:“兒臣再思慮,所長者不過兵事,也只能在此道上,爲大漢,爲爹貢獻一份力量!”

“你還想出去帶兵?”劉皇帝當即問。

“脫離戰場已久,兒確實有所意動!”劉昉頷首道:“只是,如今大漢四夷臣服,內外無事,卻少兒用武之地了!”

“你這話只說對了一半,這一年多,朝廷何曾少事,至於四夷臣服,那也是建立在大漢強大武力的基礎上,軍事建設乃至出兵作戰,都是需要時刻準備的!”劉皇帝道。

“兒臣也時刻準備,聽從爹的令旨!”劉昉起身,拱手拜道。

“坐下!坐下!”劉皇帝朝他招招手,溫和地道:“我們父子之間,何需這麼多臣節!不過,當今天下雖然還未到馬放南山的地步,卻同樣不至於輕易讓你這個秦王皇子出馬,再者,讓你外出領兵,吃苦受累倒在其次,怕又要讓你娘擔憂了。你娘深明大義,定會一如既往支持,但難免神傷!”

聽劉皇帝這番溫情脈脈的話,劉昉臉上也浮現一抹感動之色,想了想,說道:“兒臣聽聞,爹有以皇子戍邊鎮遠之意,兒願守邊,報效國家!”

突聽劉昉此言,劉皇帝眼神微微閃動一下,略帶好奇地問道:“這個消息,你是聽誰說的?”

“只是偶然聽得一些傳聞罷了!”劉昉頓了下,頭微低,給出這麼一個回答。

劉皇帝目光從劉昉身上挪開,並沒有深究此事,而是意味深長地說道:“是有這個想法,但是,還不成熟。

你們十幾個兄弟,長成的少,可付大用的則更少,戍邊可不是一件輕鬆的活計,也不是把你們放在邊地就行了的,我也還需仔細思量。而戍邊之苦,也不是所有長在宮城,見慣了京師繁華的皇子能夠輕易承受的。”

聞言,劉昉猶豫了下,再度鄭重道:“兒臣聽爹安排!能爲父解憂,爲國盡力,便已足矣,除此之外,別無他求!”

聽其近乎保證的語氣,劉皇帝目光恢復了平靜,又多了幾分異樣,輕嘆一聲,側過身拍了拍劉昉肩膀:“有你如此態度,朕很感動,也很欣慰!”

劉皇帝此言,同樣讓劉昉感動,對於劉皇帝的用心培養,他豈能不知,又豈無感懷。

劉皇帝又考慮了下,而後說道:“這樣,領兵之事,暫且放下,既長於兵事,便去樞密院吧,當個樞密副使,你此前在兵部任過職,今後就在樞密院繼續發揮你在軍事上的才幹!比起領兵作戰,這樞密軍政,或許更具挑戰!”

對此安排,劉昉有些意外,道:“那曹樞密呢?”

劉皇帝澹澹一笑:“大漢官制,可曾規定,只能有一位樞密副使?”

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68章 婚宴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12章 兄弟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90章 關右節度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9章 公府密議第34章 亡國之族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9章 王峻歸來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98章 軍心可用第110章 坦白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345章 剝削者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37章 覆滅在即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126章 冬至宴2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49章 降表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75章 按*不動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452章 皇孫第2章 分食第108 狀元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19章 武夫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86章 駕臨渦口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122章 睡仙第103章 郭王會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48章 教誨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177章 小賢王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64章 邊事不寧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61章 趙二爲官第410章 剋制第287章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99章 兩個人才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75章 敖萊小城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104章 平息第132章 做媒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
第55章 山上山下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68章 婚宴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285章 吃酒烤肉議荊湖第158章 朝官實用第112章 兄弟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90章 關右節度第343章 宦官少府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9章 公府密議第34章 亡國之族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9章 王峻歸來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174章 故交情誼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98章 軍心可用第110章 坦白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345章 剝削者第353章 聰明的張德鈞第37章 覆滅在即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126章 冬至宴2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42章 李郡公一怒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428章 趙王的新任命第1795章 父子夜談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2197章 仁宗篇14 從港區到華亭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48章 養殘的顧慮第148章 第三次西征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277章 太子的不同聲音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149章 降表第386章 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第75章 按*不動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452章 皇孫第2章 分食第108 狀元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17章 帝幸瑤華殿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231章 遼軍的反擊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19章 武夫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86章 駕臨渦口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122章 睡仙第103章 郭王會第123章 幽燕事了第148章 教誨第201章 正面交鋒第177章 小賢王第4章 李昉夜訪東宮世宗篇42 極盛背後的陰霾第94章 好不容易下定決心第64章 邊事不寧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106章 陳覺怯戰觀成敗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61章 趙二爲官第410章 剋制第287章第143章 許州將吏爲之一空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92章 金陵冬寒第34章 崇元殿中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世宗篇41 帝國之法第2072章 太宗篇19 定風波第99章 兩個人才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86章 活下來,就是名將第371章 慰問=送行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第75章 敖萊小城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55章 我趙匡胤何德何能?第104章 平息第132章 做媒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