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覆滅在即

習習夏風,自夜下的城陵關寨吹拂而過,整座城關都沉浸在一片壓抑的氣氛之中,巡視而過,看到的都是一張張麻木的臉,毫無神氣。

感到營中士氣之低落,周行逢有心鼓舞,卻已想不出有什麼有效的辦法。即便在傷兵營中,親自給幾名的傷卒包紮,也只能起到表面效果了。

營中不只缺糧,缺械,還是缺醫少藥,許多傷重的士卒,都是活活疼死的。等周行逢離開傷兵營後,又有幾具屍體被拉出,掩埋。

黑黢黢的營壁,背倚丘陵,仍舊享受到江風的清涼,但周行逢只能感受到滿營沉悶、失敗的情緒,身後傳來的傷卒哀吟,更使他心煩意躁。

“汪端!”周行逢喚了聲。

“在!”陪同巡視的牙將汪端立刻近前聽令。

沒有多少考慮,周行逢形容之間,涌現出一抹令人心悸的狠辣之色,低聲吩咐着:“軍中缺藥,那些重傷的兵士,治是治不好了,活着也是多受罪,我實在不忍,你替我,幫他們解脫了吧!”

汪端微驚,擡眼看了看周行逢,只見得一臉漠然,抱拳應道:“遵令!”

“記住,隱蔽着來,動作要快,動靜要小!”周行逢叮囑了句。

“是!”

汪端轉身安排去了,周行逢卻深吸了一口氣,表情更顯嚴酷,處理一批重傷兵,又能節約多少藥草,省下多少口糧?

“傳令各營將軍,半個時辰後,關內議軍!”周行逢召來傳令官,吩咐了句,而後快步離去。

帥帳內,已然擺好了兩盤餐食,也是魚肉,鱖魚,畢竟瀕臨江湖,魚米之鄉,不過同漢營那邊比起來,周行逢卻是越吃越沒滋味。

面前,是中軍記室,埋頭彙報着軍中情況,沉抑的音調中帶着忐忑:“今日一戰,傷亡上千,北寨破損嚴重,南寨也難。城陵這邊,各營兵力,已不足六千,能戰者更不足三成,巴陵的守軍抽調得也只剩下一千。軍中怨言頗多,士氣低落,軍糧也支撐不了多久了......”

“還有多少軍糧!”周行逢擡眼,冷聲發問。

記室頓了下,答道:“城陵、君山連同巴陵,加起來,不足千石!”

“長沙的新糧呢?”

“節帥,李書記奏報,長沙已無糧可調,爲支持前方作戰,湖南府庫已然空竭,民力窮盡。近來各地民亂紛起,剿之不及,衡、郴、桂、道諸州已不聽軍府之令。長沙也是動盪不已,夫人與李書記,目前只能坐困長沙了。”

聽其彙報,周行逢倒未歇斯底里,反而表現得很平靜,只是沉默地有些駭人。對於後方的情況有多惡劣,周行逢實則是心知肚明的。

少頃,又問:“君山那邊有無進展?”

記室回答:“漢軍堅壁固壘以守,難以攻克,今日張將軍還遭張勳反擊,折了上千人馬,張將軍上報,君山一線已難以突破,請求退軍。今日水軍又損了不少戰船、兵士,漢軍水師攻勢很猛,已難以穩守江口,將漢軍堵在洞庭之外,一旦水師被徹底突破,君山諸營便成孤軍......”

“就沒一則好消息啊!”周行逢深吸了一口氣,嘴角竟然揚起一道深沉的笑容。

“張崇富那邊,我知道他也盡力了,怪不得他!”難得地,對下屬的作戰不利,周行逢態度沒有那麼嚴刻:“還有什麼噩耗,一併說了吧!”

“武陵,兩日沒消息了,屬下猜想,已然失守了!”記室小心翼翼地稟道。

“可以料想!”周行逢仍舊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說道。

觀其狀,記室不禁面露遲疑。察覺到了,周行逢淡淡地道:“你有話說?”

“節帥,屬下......”記室明顯心存顧忌。

“說吧!我恕你無罪!”周行逢道。

“節帥,大局崩壞,時勢如此,我軍已至最危險的境地。漢軍勢大,如繼續強抗下去,只怕身死族滅......”

“你想勸我投降?”周行逢冷聲問道。

被其一瞪,記室嚇了一跳,身體都哆嗦了下,思及周行逢的脾性,暗罵自己多嘴。不過,周行逢確實沒有怪罪他的意思,擺了擺手:“你退下吧!”

“是!”

待帳中只遺自己一人之時,周行逢方纔呢喃道:“投降?晚了......”

沉吟幾許,周行逢面容間露出少許偏執之色,雙眼竟有些泛紅,恨恨不已地嘀咕着:“可惜,天不庇我周某!”

“高氏一干廢物,不戰而降!這些荊南軍隊,打我湖南這般賣力,若能齊力對付漢軍,荊湖大局何至於崩壞至此?”

“李璟目光短淺,我都能放下過去的矛盾,他卻首鼠兩端,畏漢如虎。荊湖若滅,他南唐又豈能保?”

“符彥通,這幹蠻夷,終究難以依恃......”

“......”

碎碎念念地抱怨了一通,最終化爲一聲喟然長嘆。

事實上,周行逢早已明白,自己已至山窮水盡的地方,覆亡之勢已然難免。前方已難相持,後方竟成糜爛之勢。

嶽州這邊,他還能苦苦支持,然而自西路出現問題,他也就知道,在嶽州的堅持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當澧陽之敗,楊師璠全軍覆沒,慕容延釗領軍南下的消息傳來之後,周行逢也動過退軍回潭州的心思。但思量過後,放棄了,那樣非但起不到苟延殘喘的效果,甚至可能直接崩壞,並將兵禍直接引到長沙。

當然,楚軍仍能在嶽州堅持,也是周行逢嚴格封鎖諸方消息的結果,否則,早就崩潰了。

又一會兒,輕重不一的腳步聲響起,諸營將校陸續入內,齊齊向周行逢行禮。擡眼環視一圈,各個神情肅穆,從彼等臉上,似乎能看到“絕望”、“失敗”等詞眼。

在這幹軍將面前,周行逢又恢復了他平日的剛毅威風,嘴角扯了下,冷冷說道:“方纔有人對我說,我軍形勢危急,向我建議投降,我觀諸位意氣消沉,是否也存此志啊?”

此言落,在場衆將面面相覷,神色異樣,似乎在好奇,誰那麼大膽子。

一時沒人敢接話,周行逢又道:“在座諸位,都是隨我起兵,征戰多年的兄弟,向來視爲手足。有些話,我也就直言了。周某這顆頭顱,還有些價值,若有此心,可砍下它,拿去獻給漢軍,也能謀得富貴前程,我也不怪他!”

“節帥勿復此言!”周行逢言罷,牙將汪端立刻站了起來,大聲嚴肅道:“末將必誓死追隨節帥。我湖湘男兒,豈懼漢軍!”

“誓死追隨節帥!”有人帶頭,剩下的人也都跟着立志。

只是這番口號,顯得外強中乾,有些人只怕也是言不由衷。楚軍軍心之渙散,已經到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若非周行逢以死忠牙兵組織了一支督戰營,只怕已自亂。

周行逢似乎也不以爲意,直接道:“念及如今的戰局,我軍已難以維持此時的態勢。城陵關寨受損嚴重,君山難以突破,繼續分散兵力,只會給漢軍可趁之機!

我意,棄寨而走,收縮兵力,全軍退守巴陵,憑藉巴陵城,與漢軍決一死戰!”

【送紅包】閱讀福利來啦!你有最高888現金紅包待抽取!關注weixin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抽紅包!

“敢問節帥,何時行動?”一名楚將問。

“就在今夜!”周行逢當即道:“我已令巴陵做好準備,諸將且還營,秘密做好撤軍準備,待到後半夜,全軍撤離!”

“是!”

“我知道,有很多人,都覺得此戰,我們輸定了!”散帳前,周行逢起身,一如既往地朗聲說道:“但是,本帥從來不這麼認爲。我們尚有精兵強將,尚有堅城可依,漵州蠻已答應出兵相助。這一仗,勝敗猶未可知!

當年,李從珂困守鳳翔,都能反敗爲勝,甚至進取中原,奪取皇位。今漢軍勞師遠征,我們弟兄上下一心,未必沒有勝算......”

且不提拿李從珂的情況來類比合不合適,但對於周行逢而言,有效果就行,能夠忽悠住這些粗夫莽漢,就足夠了。

而從結果來看,還真有幾人被他給蠱惑了。不管私下裡如何,性格有何缺陷,在人前,尤其在這幹武將面前,周行逢始終都是強悍無畏,充滿自信,這大抵也是領導力的體現吧。

隨着周行逢一聲令下,楚營之中,秘密動員起來,及至後半夜,安排好斷後事宜,即退往巴陵。與此同時,在君山寨前的張崇富,收到命令,也果斷地撤軍,在水師的接應下,撤往巴陵。

楚軍的異動,很快引起了漢軍的注意,一場亂戰在夜下展開,也拉開了周行逢敗亡的序幕。

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33章 豪強第342章 殺肥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66章 兄弟之國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403章 抓起來!第50章 喜訊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58章 回師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297章 新山陽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141章 納降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3章 考校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38章 賞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3章 臺懷之事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72章 太子妃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60章 皇后進言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77章 吏職變動第73章 道府之爭第87章 秋後算賬第28章 澧陽之戰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47章 誘其北上第236章 母、妻、子第53章 兵制改革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86章 鬚髮花白第1章 柩前繼位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380章 開寶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247章 視察第39章 連夜南進第286章 宗室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52章 聯姻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73章 解決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465章 “教匪”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53章 有詩云第191章 “從諫如流”世宗篇終 駕崩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269章 愛將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31章 功成第37章 回鶻使者第178章 祭拜
第2124章 康宗篇15 潛龍在淵第33章 豪強第342章 殺肥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304章 過去的三年第66章 兄弟之國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354章 貴妃母子第226章 一潰百里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390章 武舉選官定製第58章 當太子與首相共同針對第403章 抓起來!第50章 喜訊第145章 蜀中之弊第250章 幼年太子不容易第58章 回師第217章 幽州行營第1724章 叛賊雖敗,封鎖繼續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297章 新山陽第109章 治政以安軍民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112章 回京前的安排第86章 駕臨渦口第159章 政事堂中的平衡第141章 納降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3章 考校第319章 大將早逝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38章 賞第264章 更有楊業在後頭第230章 主動出擊第366章 安東不一樣!第110章 孝明仁皇后第3章 臺懷之事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72章 太子妃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16章 諸般滋味在心頭第60章 皇后進言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77章 吏職變動第73章 道府之爭第87章 秋後算賬第28章 澧陽之戰第23章 室韋女真一番戰終,宗親無特權第47章 誘其北上第236章 母、妻、子第53章 兵制改革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219章 八月戰爭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268章 一城,一戰第86章 鬚髮花白第1章 柩前繼位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279章 喜從天降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15章 罪狀十五條第380章 開寶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99章 全面對抗的兩司第84章 無法遏制的猜忌之心第501章 最後的旅途1第247章 視察第39章 連夜南進第286章 宗室第156章 亡國之君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34章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第52章 聯姻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73章 解決第15章 小人行徑第161章 十五子,新人與舊人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465章 “教匪”第275章 當與衆樂第53章 有詩云第191章 “從諫如流”世宗篇終 駕崩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269章 愛將第252章 後蜀君臣第424章 開寶九年末的大調整第31章 功成第37章 回鶻使者第178章 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