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玩陰謀

壽春,北漢徵淮大軍行營,御帳。

暖爐中,炭火熊熊燃燒,劉承祐一手烤着火,一手拿着來自金陵的密報,仔細閱讀着,平靜的面容間,漸漸浮現出些興趣之色。武德使李少遊以及中書舍人陶谷以及慕容延釗,安靜地侍立在一旁。

“這個宋齊丘,倒不愧南國第一謀士之名,果真有幾分見識與謀略!”良久,劉承祐將書信傳視幾人,感慨道:“若僞唐真能如其策,貫徹落實,以應對我軍,那麼,朕還真要頭疼了!”

劉承祐手中的密報,來自金陵,是南唐君臣殿議的詳情。爲南征事宜,劉承祐的準備基本週全到了方方面面,包括消息之刺探。前後幾次使節來往,再加平日派遣,武德、軍情兩司往金陵以及淮南諸州安插了近百名細作,專事收買、刺探其軍政消息。

南唐君臣怎麼都不會想到,他們金殿之議才罷,所議內容便無有遺漏地,呈於劉承祐面前。

幾個人看了看,神色之間,都沒有多少凝重之色。慕容延釗對劉承祐道:“這個宋齊丘,其策略揚長避短,固然針對我軍。但戰局發展,又豈盡按其考慮,我軍又豈會如其意!再者,如今郭經略使已取楚,淮水下游,盡在我手。淮南諸州,可供我從容而下。縱其再是謀略無雙,也不過垂死掙扎,對我軍攻略進程,有所拖延罷了,無礙於大局!”

慕容延釗的看法,可謂一針見血。點頭許之,劉承祐道:“還得再詔令郭榮、趙匡胤,穩守山陽,以固戰果,以免爲高郵的姚鳳軍所趁!”

事實上,楚州的攻取,對於南唐是驚嚇,對於劉承祐這邊而言,也稱得上驚喜。原本,劉承祐的郭榮的期待,也只是來年開春之後,再圖進取。

卻沒想到,郭榮與趙匡胤二人聯手,反其道而行,出其不意,趁冬進軍,兩百里繞襲,一舉破了山陽。讓本該陷入僵持的淮南戰局,一下子明朗了起來。就如慕容延釗所說,淮南諸州,可從容而取。

“不過,僞唐的戰爭潛力,仍舊可觀。連損兵馬,短時間內,猶能動員十萬之師,以抗我軍!如此實力,着實讓人眼饞吶!”劉承祐說道:“此天與我之,如不取之,恐遭天譴呀!”

“僞唐空有其衆,然戰力低微,又有何懼?”陶谷站出來,說道。

劉承祐輕輕地點了下頭,自語道:“我們得琢磨琢磨,如何將僞唐這十萬人吃掉!如其再損之,那其再無手段,阻我大軍!”

迎着劉承祐的目光,慕容延釗道:“臣有兩則建議!一者,從前議,行圍城打援之策,以壽春爲餌,繼續誘僞唐軍隊北援。不過,在下蔡之戰後,唐軍定然不會再那般無備,會加以小心,並且,如今濠、楚二州已陷於我朝,泗州也是嘴邊之肉。唐軍不一定敢繼續投入大軍,前來壽春支援!”

“有道理!”對於慕容延釗的考慮,劉承祐表示認可,再問:“另外一則呢?”

“集中力量,先行將壽州、泗州攻破,掃平我後方障礙,使我軍南下深入沿江之地無後顧之憂!”慕容延釗走到輿圖前,手指在廬州,認真地道:“合肥!我大兵進合肥,威脅沿江地區,僞唐絕對不可能無動於衷。再以合肥爲餌,誘其援軍!”

頓了頓,慕容延釗道:“不過,倘若此,我軍的戰線,將大大拉長,輜需的壓力將增大,且淮南水軍之患,又當擺在我軍面前!”

“這並非什麼大問題!”稍微琢磨了下,劉承祐以一種自信的語氣道:“淮南之難攻,唯淮水之防耳!僞唐淮水既失,偌大的江北淮南之地,還不任我大漢鐵騎縱橫?”

“陛下豪情,臣佩服!”慕容延釗微微一笑,道。

難得聽慕容延釗的恭維之辭,劉承祐不由一樂。

又拿起金陵密報,看了看,眉凝起,劉承祐朝侍候在殿中的李昉吩咐道:“李昉,擬詔發往永興軍宋延渥,鳳翔軍趙暉,彰義軍史匡懿,讓他們嚴加戒備,以防蜀軍!還記得國興之年,他們就是冬季進兵的,不得不防!”

“是!”李昉應命,立刻忙活起來。

見狀,陶谷則問道:“陛下,定難軍與契丹那邊,也當加以防備啊!”

“呵呵!”劉承祐笑聲很冷:“朕離京前,已有佈置。對於夏州這些年的小動作,朕已經忍很久了,此倒也要看看,他李彝殷這回敢不敢趁機作亂!”

“契丹那邊,是否再派使節聯絡一番,以求穩敵?”陶谷又問。

劉承祐則更加淡定了,道:“契丹如何,非我朝能控制,我們只能把自己做好,鞏固防備!和議不過月餘,便主動遣使,顯得心虛了!”

“天下大勢,盡在陛下心胸,如有成竹!大漢功業,豈能不成!”聞言,陶谷立刻眉開眼笑地讚道。

沒有理會陶谷的“舔舐”,劉承祐語氣冷淡道:“不過,僞唐想要在我朝背後搞事,朕又豈能讓其好過!傳令湖南,讓澧、朗之兵,拖延唐軍撤離,告訴那王逵與周行逢,朕不需要他們與唐軍死戰,只需糾纏、襲擾!另,他們若攻下僞唐州縣,朕全部賞給他們!”

“王、周之輩,定可爲利益所驅動,爲陛下所用啊!”

“繼續聯絡高保融與錢弘俶,讓他們出兵伐唐!尤其是錢弘俶,作爲朕的親家,他吳越也該出點力!”

“是!”

“武德司此次,做得不錯,這份消息情報,很有價值!”言罷,劉承祐偏頭,朝李少遊讚道,肯定武德司的工作。

李少遊頓時面露喜色,脣上的鬍鬚都一跳一跳的,有好一段時間,他沒有受到這皇帝表弟的誇獎了。南征這等大事,此番是李少遊力壓王景崇,方纔取得伴駕從徵的機會。

在東京安逸了數年,執掌武德司,也體驗了一把高位重權。李少遊這是難得的,又有了上進心,覺得不能再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而劉承祐也給了他這個機會,從徵以來,江淮消息的刺探,及時到位。對此,劉承祐還是滿意的。

“陛下,僞唐主李璟的二子暴病而亡。李璟悲傷過度,竟至昏厥。他已命皇太弟李景遂監國,又以宋齊丘、馮延巳等人輔助軍政,自居唐宮,料理後事!”李少遊又道,語氣中盡是幸災樂禍。

“哦?”劉承祐聞訊,不禁有些意外,隨即哂道:“當江山興亡、社稷浮沉之際,這李璟竟因私而避國家大事,這樣的對手,實在是,令人歡喜啊!”

陶谷則道:“臣觀僞唐主,雖談不上暴虐之君,但秉性庸懦,有此舉動,固然令人咋舌,卻也不需過於驚奇!”

看陶谷的樣子,對於李璟,甚鄙之。

“陛下,另有一事,需要注意!”李少遊又道:“僞唐皇太弟李景遂,性格恬淡,無權爭慾望,雖監國,實則不甚理事!軍政大權,盡委宋齊丘等大臣操持......”李少遊補充道。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劉承祐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的問題,面色稍**:“若真如此,宋齊丘主僞唐國事,軍政之令出其手,那麼,對於我軍攻伐,倒是一個阻礙!”

“你兩使金陵,對那宋齊丘,可有了解?”劉承祐看着陶谷。

陶谷很誠實地搖了搖頭,但想了想,老臉上露出一抹陰險的笑容:“陛下,臣與那宋齊丘素未謀面,但在金陵,也瞭解到,此公在僞唐,名望頗高,勢力龐大。僞唐黨爭,其爲一黨魁首!幾年前的政爭,被李璟藉故謫放洪州!”

“此番,若非我朝於淮南大動兵,宋齊丘還不會被召還金陵......”

聽其言,劉承祐兩眼也亮了,嘴角綻放開類似的笑容,眼神一閃,手指着李少遊道:“僞唐得此鼎國之臣,擎天之才,朕怎麼能不恭賀一番!去,派人在金陵替這宋公好好宣傳一番,替其大造聲勢,無宋公何以存僞唐。朕南征,不懼他人,唯慮宋公,恨不能與之共事!”

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164章蜀臣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474章 補漏匠第16章 態度迥異第45章 靖江軍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97章 隰州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章 臺懷之事第52章 巫宦之國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268章 機遇第347章 割韭菜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75章 西北邊報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755章 良平島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92章 定州事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30章 “寬刑簡政”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417章 輕狂第365章 看衰第341章 向錢看第364章 過韓府第1676章 慘重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345章 剝削者第1769章 影響力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497章 重拾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1773章 質問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53章 有詩云第347章 談話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133章 納了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39章 濮州案(2)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92章 萬歲殿宴第132章 做媒第64章 邊事不寧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14章 腹黑之謀第80章 進攻第357章 國滅第268章 機遇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8章 巡視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62章 奸宦昏主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18章 商賈
第23章 由鄭州站發往洛陽站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161章 二郎,我恐命不久矣!第258章 漢軍的反應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1796章 劉皇帝的支持第164章蜀臣第333章 勳貴的態度第474章 補漏匠第16章 態度迥異第45章 靖江軍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2章 皇帝不好做第1706章 拾遺補闕第372章 正常說話!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97章 隰州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259章 兵臨樑泉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445章 老皇帝坐不住了第3章 臺懷之事第52章 巫宦之國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27章 魏博問題第268章 機遇第347章 割韭菜第2118章 康宗篇9 平康時代第8章 這就是真相?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325章 裁判下場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1725章 見微知著第75章 西北邊報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第281章 全軍覆沒?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223章 滑州河防第1755章 良平島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106章 再臨大江第438章 與太子的牽涉第92章 定州事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30章 “寬刑簡政”第327章 相對公平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417章 輕狂第365章 看衰第341章 向錢看第364章 過韓府第1676章 慘重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345章 剝削者第1769章 影響力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168章 陶谷眼中的僞唐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497章 重拾第2144章 世宗篇19 英雄遲暮第1773章 質問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137章 東京軍政第53章 有詩云第347章 談話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133章 納了第1746章 需要個說得過去的理由世宗篇32 建隆六年·制霸中亞第39章 濮州案(2)第72章 雷王之爭,西北現狀第166章 這個太子不好當第92章 萬歲殿宴第132章 做媒第64章 邊事不寧第2089章 太宗篇36 新時代下的大漢(上)第176章 接風洗塵第14章 腹黑之謀第80章 進攻第357章 國滅第268章 機遇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94章 國難喪子,尚有良將第8章 巡視第2137章 世宗篇12 中亞風雲(上)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381章 劉皇帝返京第62章 奸宦昏主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18章 商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