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追捕

在這開寶二十年的夏中,閉塞落後的隰州,難得地迎來了一批“旅客”,這些外來者,也有些特殊。

人不多,一共五人,黑色的圓領服飾,上繡牛馬花紋,腰繫紅色綢帶,頭頂輕紗襆頭,這是大漢地方官差的裝扮。

領頭的是一名虯髯大漢,氣質剛強,眼神銳利而堅定,滄桑的面上寫滿了故事。荒野小徑之間,一片孤寂,周遭一片黃色,除了重疊的山嶺、密佈的溝壑,幾乎見不到其他景物,這顯然是人跡罕至處。

而這幾名官差,顯得很是狼狽,人人面露疲憊,身上沾滿了塵埃。他們是來自相州的州城捕役,此番自安陽出發,跋涉八百餘里,只爲追捕兩名逃犯。

這跨道州辦桉,總是麻煩了,這種千里追捕,則更爲辛苦,他們這一路循跡而來,也是吃盡了苦頭,尤其是在進入這晉西高原之後,更是步步兇險,出發時一共有八人,如今已然折損了三人,除了兩人因受傷留於地方休養之外,還有一人被野獸襲擊丟了性命。

夏陽肆意地釋放着光芒,籠罩在晉西羣山,所幸正處在山陰處,倒也少了些炎熱。只是,放眼四周,荒山野嶺,絕壁溝壑,是在讓人有些喪氣。

“休息,進食,補水!”見下屬們實在疲憊不堪,領頭的捕役停下腳步,吩咐道。

他這一張口,餘下四人頓時大鬆一口氣,也沒說什麼,在山石之間,或靠或立,取出乾糧、水袋,就地休整。

“張頭,來兩口?”一名年輕的衙差看捕頭仍舊在那裡觀察地形,研究山道間遺留的痕跡,不由走上前,遞上一個水袋。

“多謝!”捕頭冷硬地回了聲,但一接過,鼻子稍稍抽動,眉頭便是一皺:“這是酒?哪裡搞來的?”

年輕捕快陪着笑:“路過臨汾的時候,買了點,一直備着。買酒的店家說是地道的汾酒,也不知是否真的,不過,這裡是河東,想來應該不會有假吧。張頭是品酒的行家,您給品鑑品鑑......”

張捕頭笑了笑,笑罵一句:“你小子,就是機靈。”

說着便接過嚐了嚐,輕舒一口氣,看了看其他幾名下屬,拍拍其肩膀,吩咐道:“有好東西,也別藏着掖着,給弟兄們也嚐嚐!在這荒山野嶺,能有一口酒喝,很是難得啊!”

“是!”

張捕頭名叫張遠,如今是相州州城的捕頭,雖屬不入流的職位,但在安陽當地的執法體系中,也是一個人物。

從其作風來看,顯然是軍旅出身,曾經在榆林道服役,在斥候營中擔任低級軍官,在全國大裁兵的過程中,也被退役了,回到家鄉便進了官府,擔任捕役。

由於嗅覺奇敏,處事幹練,爲知州看重,不過兩年的時間,便成爲了州城捕頭之一。此番,由其親率領,千里追蹤,跨道辦桉,所涉桉件,自然非同一般。

被追捕的逃犯,乃是安陽李氏子弟,前銀州防禦使李光儼之子李繼遷。毫無疑問,這安陽李氏,便是党項拓跋李氏,當年定難軍被瓦解後,爲進一步削除李氏的影響,動搖定難軍的根基,朝廷把李氏族人盡數東遷,置於相州安陽,如今,也快二十年了。

這麼多年下來,身處大漢腹地,李氏也還算安分,如今李氏的族長李繼捧也繼承了永平侯的爵位,李氏也成爲了安陽當地的一大族。

而李繼遷,現年不滿二十歲,是李氏家族中比較有爲的年輕俊傑,在當地也闖出了些名氣。之所以淪爲逃犯,並被相州官府批捕,還在於犯了殺人重罪。

事實上,以李氏在安陽當地的影響力,哪怕殺了人,也有得是辦法平息,何況遇害的也沒有什麼背景,只是賤如草芥的平民百姓。不過,李繼遷鬧得有些大,將人一家七口滅門了。

這樣的重桉、大桉,想要隱瞞也有些困難,更何況,他們是党項人,這些異族少民在大漢犯罪,從來都不會輕繞。

於是,李繼遷果斷潛逃,而張遠也受州衙之令,帶人追捕。這一路追來,就是千山萬水,帶着人,翻越太行,如今已經快橫穿河東了。

休息少頃,那名年輕捕快走到張遠身邊,攤直雙腿坐下,嘴裡不免抱怨:“張頭,這可是越走越偏了,李繼遷那賊子,也是太狡猾,把我們往這山溝裡帶,這漫山遍野,人跡罕至,怎麼追?若不是張頭你善於追蹤,我們早就跟丟了!”

“怎麼,受不了了?”聽其言,張遠瞥了他一眼。

捕快道:“不是屬下抱怨,只是這樣追下去,我們這些弟兄,還不知要折幾個人,馬濤可是連命都丟了!”

聽其言,張遠表情一板,說:“州衙的命令,知州親自指示,活要見人,死要見屍,若是沒個結果,空手而還,你讓我如何向州衙交代?差事辦砸了,我們都討不了好!”

捕快愣了下,顯然,最主要的是他張捕頭難以交代。不過,這話卻不好直言,捕快又道:“我氣憤的是沿途河東官府,這一路西行,關卡重重,怎麼就能讓那李繼遷輕鬆通過。州衙不是發了協捕文書嗎?河東這邊,是根本沒盡力啊!”

提及此,張遠沉默了下,臉上露出少許無奈:“這畢竟是河東,不是河北,更不是相州。相州的批捕令,在河東,可沒那麼好使。再者,你還能指望河東爲了一個李繼遷,就封關鎖隘嗎?

這一路走來,各地官府,還算配合,沒有給我們使絆子,就已是難得了,何況還提供了不少幫助。再者,你也說了,那李繼遷狡猾,想要拿住他,實在不容易。”

“只是想來鬱悶,我們被那李繼遷,牽着鼻子走,像條狗一般被帶着在這山野間轉悠......”捕快罵罵咧咧:“這李繼遷,等抓住了他,我要親手宰了他!”

見他說得硬氣,張遠不由笑了:“你小子,殺過人嗎?”

有些尷尬,捕快道:“等找到那賊子,我就見見血......”

“好好休息吧,恢復體力,養足精神,這場追捕,還不知要持續多久!”張遠嘆了口氣:“我知道弟兄們都辛苦了,等忙完差事,回了安陽,我請弟兄們痛飲一場!”

“那就提前多謝張頭了!”

又是片刻的沉默,見張遠拿着一張標記不怎麼清楚的河東地圖在那裡研究,捕快又忍不住說了:“張頭,這地圖,都是些大路、驛道,此地僻處山野,前不着村,後不着店,能看出什麼來?”

聽其言,張遠認真地思吟了下,從懷裡拿出一支炭筆在圖上標記了下,嘴裡說道:“至少能讓我們判斷出所處大致方位,不至迷失!”

說着指向前方:“聽到了嗎,前邊應當就是蒲水,北面是昕水,再往西去是黃河,往北是大寧縣......”

“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麼辦?是往北,還是往西?”捕快來了點精神,問道:“要不要再尋個村落打聽打聽?”

猶豫了下,張遠凝眉思索,下定決心一般,道:“不這麼追下去了!”

捕快微喜:“回安陽?”

張遠頓時斥罵道:“你小子,就想躲懶!”

沉吟少許,張遠定定地道:“我們去榆林,先過河去延州,再去銀州!”

捕快頓時兩眼大睜,臉上寫滿了驚訝:“張頭,此去銀州,怕又要再走幾百裡吧,李繼遷還能跑這麼遠?”

“你們不是不想這麼漫無目的地被牽着鼻子走嗎?那我就給你們找一個目標!”張遠認真地說道:“不要忘記了,這李繼遷是党項人,其父是曾經的銀州防禦使,那是他故鄉。看他一路向西潛逃,猜他目的地是銀夏,可以賭一把!說實話,別說你們,這樣的追捕,我都厭煩了!”

聽其分析,捕快反而放鬆了些,比起身體上的勞累,精神上的壓力顯然要更足些,就是因爲漫無目的,疲於奔命。

“可是,倘若李繼遷不去銀州呢?”

“那我們也盡力了,如果還沒有結果,那就回安陽覆命請罪吧......”

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76章 太子還京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43章 事畢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22章 荊南既定第90章 關右節度第117章 潑冷水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90章 交趾收復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50章 打他一仗第361章 安東國第383章 敞開談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242章 戰後第43章 “梳理”、“優化”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380章 投漢第37章 覆滅在即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80章 春夜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30章 滿堂春宴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75章 按*不動第73章 西北隱患第239章 進退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75章 按*不動第193章 楊邠案(1)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98章 轉折點第1736章 試炮第92章 金陵冬寒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71章 兵臨壽春第92章 定州事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19章 回京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31章 功成第329章 遊市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96章 橐駝兒第331章 泰來樓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36章 虒亭第264章 孺魏王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751章 結束了第133章 西征!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1章 柩前繼位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779章 四王畢第348章 老皇帝278章 軍務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164章 監國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488章 真實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75章 恩威齊下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15章 襄陽第92章 定州事第2052章 回京
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76章 太子還京第454章 朝廷要下重手了第96章 第四次出巡第43章 事畢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22章 荊南既定第90章 關右節度第117章 潑冷水第260章 誘敵之計落空第182章 尚敢北顧?第441章 劉皇帝的財產第90章 交趾收復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50章 打他一仗第361章 安東國第383章 敞開談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242章 戰後第43章 “梳理”、“優化”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39章 崇政殿聽政1第2086章 太宗篇33 雍熙時代第4章 坤明殿-崇政殿第238章 南口大戰7第380章 投漢第37章 覆滅在即第56章 契丹不乏憂患之士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80章 春夜第124章 海外擴張第30章 滿堂春宴第238章 皇帝還是怕皇后第75章 按*不動第73章 西北隱患第239章 進退第2129章 世宗篇4 帝國版圖,排隊辭世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64章 和約是拿來撕毀的第75章 按*不動第193章 楊邠案(1)第204章 遼帝的處置第198章 轉折點第1736章 試炮第92章 金陵冬寒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296章 三處餘音第199章 雁門大將第464章 難產的封禪第71章 兵臨壽春第92章 定州事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436章 乾元之巔攬月臺第119章 回京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298章 王著罷相第31章 功成第329章 遊市第425章 安東國的太子第196章 橐駝兒第331章 泰來樓第1735章 沉默的榆林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452章 終罷西征第36章 虒亭第264章 孺魏王第345章 治世之道第191章 財制變動第201章 擎天保駕之臣第1751章 結束了第133章 西征!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1章 柩前繼位第25章 擬一份名單第442章 矛頭直指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第1779章 四王畢第348章 老皇帝278章 軍務第366章 遼軍西進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48章 劉承祐的決心與疑惑第89章 安南冬歸人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210章 一錘定音的人第7章 小人物議大事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141章 崇政殿聽政3第164章 監國第80章 一意孤行,而蹈死地第87章 淮東經略正副使第488章 真實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75章 恩威齊下第233章 南口大戰2第15章 襄陽第92章 定州事第2052章 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