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

“昨日拂曉,末將越過上黨城後,徑直向南輕馳,一直到潞、澤交界的羊頭山,方纔停下。休整的足足半日,正欲繼續向南,便發現契丹斥候已入羊頭山界!”

府堂間,張彥威、郭榮坐陪,劉承祐端坐主位,聽着韓通的彙報。一提到契丹人,幾個人精神一下子便提了起來。

“那一隊契丹斥候,只是北上略作偵察,至羊頭山而止。爲了不被其察覺,末將選擇迴避,其後帶了一小隊精幹弟兄,小心南下。傍晚的時候,潛至澤州高平縣時,發現了契丹的軍隊!”韓通繼續說。

“高平......”劉承祐起身在堂間掛着的一幅地圖上停下,很快找到了澤州北部的那座縣城,問:“是耿崇美軍?”

“應該是!”韓通點頭:“末將擇高處而察之,隔得雖遠,卻也能瞧見‘耿’、‘遼’旗號!”

“有多少人?”

“就末將的觀察,當有四千人往上,但具體對方有多少兵力,末將不敢妄言。”韓通回答很保守,卻同樣實際。

見着劉承祐眉頭蹙起,韓通又立刻補充道:“不過,末將觀遼軍中,契丹人很少,大部分都是漢人!”

“漢人?”劉承祐兩眼一亮:“是否爲晉軍降卒?”

“恐怕不是!依末將看來,應該是燕兵!”韓通搖了搖頭。

“燕兵!”劉承祐面無表情地呢喃了一句,很快便反應過來。

這裡指的燕兵,是幽州的契丹漢人軍隊。契丹統治幽燕之地已有十年,在“以漢治漢”的國策下,又有張礪、趙延壽這樣的的漢臣輔佐,也確是組建了一些以“燕人”爲主的軍隊。

在去歲耶律德光南下滅晉的過程中,這些燕兵在趙延壽、耿崇美此類的漢人將臣統率下,也是出了不少力。

當韓通提到耿崇美軍多爲漢人的時候,劉承祐的第一反應就是“晉國降卒”,且立刻就有了“策反”的打算。然而,是幽州來的“燕兵”的話,他又迅速地打消了這個念頭。

不說策反的難度,僅“燕兵”而言,他們背叛的成本太高!

“不過,這支遼兵,以步卒爲主,並沒有多少騎兵!”在劉承祐思忖間,韓通又說道。

這個消息,讓在場的人不禁鬆了口氣,不論如何,契丹軍隊最爲人所忌憚的,還是騎兵。

“如此說來,耿崇美軍,只是一支燕兵了!”劉承祐表情間凝重之意散去不少。

“是的!”

在劉承祐的示意下,韓通繼續說:“發現遼軍後,末將不敢怠慢,立刻撤回。留下一小隊人繼續做監視後,迅速北歸,向您稟報!”

韓通匯報結束,便恭敬地候在下方,堂間安靜了一會兒,劉承祐也梳理了一遍遼軍的情況,方擡頭問道:“情況也都差不多瞭解了,諸位怎麼看?”

張彥威在第一時間說話了,看起來稍顯激動,臉上的橫肉都抖了幾下:“殿下,高平距離上黨可不遠,照韓通所說,沒準今日契丹軍已經拔營北來了。澤、潞之間,就隔着一座羊頭山,一定不能讓敵軍輕易進入潞州。立刻派軍吧,佔住羊頭山,將敵軍攔在潞州之外!”

張彥威說完,劉承祐反應很平淡,對其建議,不置可否,想了想,問郭榮:“你是什麼想法?”

郭榮滿臉嚴肅,微垂着頭,又琢磨了一會兒,方纔道:“張將軍的想法,太過保守了!羊頭山距高平不過四十里,若遼軍當真已拔營北上,等殿下派軍南去攔截,恐怕對方早已入潞州境內!”

先簡單地反駁了一下張彥威,郭榮繼續道:“若韓通探查無誤,遼軍兵力並不多,我軍得潞州軍相助之後,對方甚至還處兵力弱勢,再加其以步軍爲主,沒有胡騎的威脅......”

郭榮說話間,一抹自信的色彩在其臉上綻放開來,劉承祐一直觀察着,注意到其“放光”的眼神,心有所感,覺得自己猜到其想法了。

果然,郭榮拳頭用力一握,振奮地說道:“殿下莫若集全軍南下,與敵接戰。我軍連夜南下,佔據上黨甚速,昨晨起又一直嚴密封鎖消息,遼軍對潞州的情況恐怕還不清楚。若此時南下與戰,定有出其不意之效。”

“正面接敵,正面破之,必大振我河東軍威,也可對中原、河北反擊契丹暴政的軍民起激勵效果!”

相比與張彥威的保守,郭榮的建議可當真要激進得多,甚至可以用冒險來形容。若說耿崇美軍還不清楚潞州的情況,主動出擊,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同樣的,劉承祐此時也不清楚對方的具體情況。敵軍軍情,不是憑着韓通一雙肉眼,就能瞭解清楚的。戰爭,畢竟不是兒戲,關乎存亡之道,由不得劉承祐不謹慎。

眼下,劉承祐已控制上黨,得到潞州軍民的支持,還背靠河東,可謂佔據主動優勢。只要穩守上黨,縱使耿崇美軍力倍之,他有信心拒之。

但是,主動南下與戰,這其間的風險可就大了。兵力沒有絕對優勢,燕兵的戰鬥力也不清楚,選擇與其正面對戰,若是出現什麼意外,沒能戰而勝之,甚至打敗了,那他全潞州而奪的大好局面可就一去不返了,甚至影響到劉知遠他日進軍中原,奪取江山的大計......

當然,要是一戰而勝,如郭榮所言,收穫必然是巨大的。不說其他,就於他劉承祐而言,初領軍上陣,便取勝果,必然名聲大振。

問題是,這是他頭一次領軍,論打仗,他真的不會啊!

郭榮一個建議,使得劉承祐猶豫了,緊蹙的眉頭,詮釋着他糾結的心理。

見劉承祐遲疑,大概是被郭榮這個後輩拂了面子,張彥威忍不住唸叨了:“殿下,若聽郭榮之言,是否太冒險了?”

連張彥威,都看出了其中的風險。

張彥威的話,似乎又加重了劉承祐的猶豫,抽了口氣,問侍衛在旁邊的向訓:“星民你腹有韜略,意下如何?”

對此,向訓也表現得很甚至,好生思量了一會兒,方說:“以眼下的情況,只要殿下率軍守備上黨、壺關,潞州局勢便盡在掌握,南進潞州的戰略也就達到了,這不失爲一個穩妥的選擇!”

聽向訓的意思,貌似也贊同穩,劉承祐正欲開口接話,便聽到了一個“但是”。只見向訓輕聲道:“打仗本就是冒險的事,若連耿崇美數千兵都忌憚,那如何面對契丹數十萬兵馬......”

聞言,劉承祐陷入了沉思。見他這副猶豫的模樣,坐在旁邊的郭榮眼中不由露出一抹失望。

劉承祐,確實是猶豫了。明明有更穩妥的選擇,爲何一定要冒險?

但是這個時候,腦中恍過“高平”這地方,猛地擡眼看向已經面無表情的郭榮,嘴中唸叨了一句:“高平!”

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91章 王峻驕狂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1771章 襄陽王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28章 默認第91章 王峻驕狂第66章 陷河陽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114章 大朝會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141章 祭關公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84章 示警第91章 作別西行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25章 李史合謀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106章 倒趙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1章 大典日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75章 按*不動第397章 指點第482章 李氏第14章 腹黑之謀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16章 先安排着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73章 解決第47章 誘其北上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176章 去鄴都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269章 愛將第67章 又去一老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773章 質問第147章 德勝渡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43章 “梳理”、“優化”第62章 難得遲疑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100章 城戰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17章 機會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38章 任其紛擾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
第22章 改革急先鋒第150章 再添兩道第91章 王峻驕狂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12章 皇子們的教育仁宗篇6 王安石在此第77章 劉知遠終於動了第2079章 太宗篇26 黃河口岸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1771章 襄陽王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第328章 默認第91章 王峻驕狂第66章 陷河陽第134章 班師還朝第156章 立冬班師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52章 二十五日前,進鄴都第350章 隱退陳情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114章 大朝會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第307章 算盤打得很美,終究落空第2114章 康宗篇6 倒呂風波第141章 祭關公第258章 遼河戰役,高奏凱歌第173章 漢遼皇帝之間的友好交流第84章 示警第91章 作別西行半島史話·安平公主第57章 既得潞,復據澤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368章 吳越結局註定第25章 李史合謀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309章 交待後事第106章 倒趙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45章 策勳御宴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1章 大典日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75章 按*不動第397章 指點第482章 李氏第14章 腹黑之謀第72章 頤指氣使VS意氣風發第16章 先安排着第246章 遼軍又何去何從?第73章 解決第47章 誘其北上世宗篇35 安東事變第69章 虞國公也走了第460章 類父惠妃求爵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29章 各懷心思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176章 去鄴都第48章 瑤蠻的格局第269章 愛將第67章 又去一老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412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386章 蕭卿,起來吧第108章 後知後覺後怕第10章 契丹亂政第1773章 質問第147章 德勝渡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221章 名將團隊第214章 股肱之臣、肺腑之言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408章 兄弟之間第144章 趙家父子第30章 韓通與向訓第43章 “梳理”、“優化”第62章 難得遲疑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162章 晉公南遊見聞第360章 宰割天下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44章 千金市枯骨第228章 檀州大捷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177章 同榻臥談第100章 城戰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17章 機會第184章 張德鈞的彙報第38章 任其紛擾第236章 南口大戰5第2193章 仁宗篇10 帝國的政治生態第166章 石熙載的施政理念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