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殷勤的女真人

面對皇父的問話,劉晞臉上露出他一貫閒散的笑容,漫不經心地說道:“兒無意間查看過案冊記錄,乾祐十二年以前,有載女真人入貢一共只有五次,乾祐十二年之後,幾乎一歲一貢,乾祐十四年開始,分夏冬兩貢,而今年,這已經是第三次了。

每一次,進貢的數量並不算多,多者不過七十匹,少者三十匹,到如今,女真一共向朝廷獻上了一千兩百餘匹馬。當然,都是戰馬,且不乏名馬良駒!”

聞之,劉皇帝不由莞爾一笑,自語道:“數目雖不衆,入貢如此之勤,也算其有孝心了,這是在朕面前刷存在感了?”

劉昉聽了,說道:“乾祐十二年,大漢北伐成功,顯然這些女真蠻族是受那場大戰的影響,來往如此頻繁,莫非女真人也有意反抗契丹人的統治?”

對於劉昉的敏銳,劉皇帝看起來很滿意,但並未對其言表示什麼看法,而瞥了眼劉晞,說道:“三郎,你覺得呢?”

劉晞突然覺得,今日皇帝老子對自己的問題有點多,嘿嘿一笑,應道:“不好說,我對女真瞭解不多!”

劉皇帝手一揮,淡淡道:“那就說你知道的!”

面對劉皇帝的強勢,劉晞無奈,想了想,說道:“我曾與王郎中(王昭遠)閒聊過,從他口中得知,女真族當是唐時的合黑水靺鞨,糅合了諸多部族,分佈範圍很廣,幾乎遍及東北域,以漁獵爲生。不過也因其分散,不能合力,輕易爲契丹人分而治之。

這些年,浮海入貢的,都是被契丹遷至遼東地區的部族,算是女真諸部中比較大的宗族。契丹人對諸族的統治手段,堪稱嚴厲,以往其強大之時,不敢反抗,只能含羞忍辱,不過如今大漢強盛,又擊敗了契丹人,女真諸部難免有些想法。

不過,兒以爲,女真人的抗爭之心或有,但若說反叛,卻也不至於,入貢交好大漢,或許希望能夠得到庇護,得到一座靠山罷了。

契丹人雖然在大漢的打擊下,實力大損,威信大跌,但仍是北方霸主,那些部族縱然有異心,想要動搖他們的統治,還是很困難的。前幾年,渤海人組織起的叛亂被輕鬆撲滅,就是明證。

至於女真人,實力太過分散,想要反抗契丹統治,則更難了......”

難得地,劉晞滔滔不絕地說了一通,然後戛然而止,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好像說得有點多了。眼皮子微擡,小心地觀察着劉承祐,只見劉皇帝的目光一如既往銳利,只是看着自己的時候,顯得那麼明亮,也帶着一股子意味深長。

“你這番話,也算是有見解了!”劉皇帝表情迅速恢復了淡然,評價道。

劉晞訕訕一笑,立刻謙虛道:“這些都是王郎中所言,我只是拾其牙慧罷了!”

“朝中有不少人非議王昭遠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只會誇誇其談,胸中毫無實才,你怎麼不以爲意,與之交往?”劉皇帝有點好奇地說道。

劉晞又恢復了點懶散的姿態,應道:“如果完全是無用之人,天子又怎麼會用他?再者,我覺得王郎中也是個有趣的人,見識不俗,能說會道,與之相談,有時也樂在其中。”

劉晞此言,算是在迎合劉皇帝了,聞之也不由一樂。孟蜀的降臣中,有被收入宮廷的,被納入翰林及三館的,也有留任爲官的,但要說誰在歸順後日子過得最滋潤,還得屬王昭遠。

雖然沒有實權,但也算近臣,經常能見到皇帝,還能說到話。有的時候,同王昭遠聊天,也確實挺有樂趣的。最重要的,這五六年來,王昭遠對遼國及其治下的諸部族,瞭解益深。

“你母親常責你懶散,朕看你知道的東西,也不少嘛!”再瞥了自己的三兒子一眼,劉皇帝這麼說道。

提及高貴妃,劉晞下意識身體一繃,爾後向劉承祐苦笑道:“我只是偶爾看些雜書,同旁人閒談罷了,實不值一提!”

聽其言,劉皇帝沒有再就此話題拓展下去了,注意力終於從劉晞的身上挪開了,而劉晞也下意識地鬆了口氣,彷彿劉皇帝的問話讓他感受到了極大的壓力一般。

“女真......”劉承祐嘀咕了一句,頓了一下,而後道:“不堪大用啊!”

如果因爲後世的一些記憶與思維,就高看當下的女真族,那可真是大可不必。時下的女真人,雖然處於興起階段,但還屬於極其早期,實力很弱。沒有統一的領導,漁獵仍舊是最主要的生產方式,白山黑水之間,更有不少部族還處在茹毛飲血的生存狀態之中。

在契丹人的眼中,室韋人、渤海人的威脅都比他們大得多。這個時期的女真人,基本只能仰契丹人鼻息生存,就像一塊麪團,想怎麼揉捏就怎麼揉捏,想捏成什麼形狀就捏成什麼形狀。

至於“女真兵滿萬不可敵”之說,這樣的說法要是讓此時的女真人聽了,估計他們自己都會覺得可笑。

毫無疑問,對於遼東,劉皇帝是有野心的,自古以來,那都是中原王朝的固有領土,若沒有遼東,帝國的版圖也是不完整的。

然而,如何攻取,劉皇帝心中還沒有個定數,那畢竟是遼國的核心統治區域了,經營已久,地理又偏遠,劉皇帝也不敢小視打遼東的難度。當年郭廷渭浮海擊遼,可已經試探過了其份量。

可以直言,在劉皇帝看來,比起東征,西進收取河西可要簡單得多。當然,難度或許有,卻無法移劉皇帝攻取之志,這將是個系統性的過程,打遼東,必須得再痛擊一次契丹,連帶着遼國一起收拾。

天下一統之後,劉皇帝就已經同心腹之臣籌謀四鄰事宜了,雖然還沒有實踐,但有個大概框架,其中破遼收復遼東乃是重中之重。

念及遼東女真人的殷勤逢迎,縱然不足大用,多少也能發揮出一些價值吧!

考慮到這些,劉皇帝再度動了派人出使的心思,說起來,女真人進貢這麼多年,劉皇帝照單全收,卻還沒回過禮,更別提使節了......

至於出使的人選,一個身影直接浮現在他的腦海,自然是王昭遠了。

天寒地凍的,當身體逐漸冷下來的時候,劉皇帝畏寒的毛病又犯了,於沒有在園林中待多久,起駕回宮。狩獵的奉宸衛士們也回來了,也不出所料,收穫寥寥,劉皇帝很大方,以十貫一隻的價錢“買下”,這就是重賞了。

不是劉皇帝小氣,而是總不能因爲狩獵有成,就升職加官吧。

回宮之前,在一處農舍前停下了,東京的宮苑中,也生活着一些農戶、牧民,都是爲皇帝服務的。而讓劉皇帝停下的人家,身份自然有些特殊性,周保權母子。

當御駕停下之時,周氏母子正照料着由他們牧養的馬的,注意到舍外的動靜,一察看,趕忙出來迎拜。雖然對皇帝臨幸,感到意外,但母子二人也沒什麼緊張的,尤其是周母嚴氏,帶着兒子,恭敬之餘,顯得很坦然。

屋舍看起來很簡陋,但整潔而有條理,就母子二人居住,當年隨他們入京的忠僕,原本想要追隨,都被嚴氏遣散,還把所有的資財散去,供彼謀生。

因此,在宮苑中的生活,沒有人伺候,什麼事都得母子倆親力親爲。二人相依爲命,任勞任怨,一直到如今。事實上,從一開始,劉皇帝讓母子倆給他養馬,只是聊以懲戒,讓他們爲周行逢的窮兵黷武、頑抗朝廷贖罪罷了,養馬也可以說是種形式上的東西。

然而,在嚴氏的帶領下,母子倆硬是用心地養出了一些成果......

看着周圍的環境,打量着跪立於寒風中的母子倆,尤其在嚴氏身上停留了一會兒。眼前的婦人,說她是一個普通的農婦,也沒有任何問題,皮膚粗糙,不飾妝容,但劉皇帝一眼就相信,這確實是個勤勞賢明的婦女,優秀偉大的母親。

再看着安靜地跪在一旁,小臉凍得通紅的周保權,劉承祐心中微嘆,問:“你們母子,在宮中有幾年了?”

嚴氏沒有答話,由周保權回答:“回陛下,八年有餘!”

“已經這麼久了啊!”劉皇帝略作沉吟,說:“今後,你們母子不用再居於此了,住到開封城裡的侯府去吧!”

周保權身上是有爵位的,益陽侯。

聞言,嚴氏拜道:“陛下曾言,讓我母子餵馬十年,如今期限未至!”

劉皇帝微笑道:“朕說已滿十年,你可同意?”

嚴氏愣了一會兒,迎着劉皇帝目光,眼眶終於忍不住紅了,拉着周保權叩倒,哽咽道:“謝陛下!”

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690章 拼圖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295章 難第91章 今日開寶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79章 大獲全勝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68章 湖南亂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761章 新問題第3章 臺懷之事第99章 又窮了第76章 大才蒙塵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79章 長教訓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198章 秋獵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77章 小賢王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331章 泰來樓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87章 兄弟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455章 見聞第372章 封王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59章 亂情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492章 事發第170章 御宴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00章 梁山濼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117章 機會第130章 陳橋第311章 李沆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84章 教訓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59章 不知死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141章 納降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60章 狠狠敲打
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420章 劉皇帝:皇子欠管教第1690章 拼圖第466章 亟需改變第305章 太子在遼東的最後時間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世宗篇24 老貴新貴,宗王大會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232章 南口大戰1第167章 先震後蝗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81章 暴躁的耶律德光第208章 南北戰略之爭2.0第295章 難第91章 今日開寶第434章 還得是王禹偁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79章 大獲全勝第220章 陣斬高模翰第49章 花裡胡哨不管用第58章 郭威又病了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78章 渦口之戰(2)第68章 湖南亂第335章 凱旋令、劉昉請命第1761章 新問題第3章 臺懷之事第99章 又窮了第76章 大才蒙塵第449章 宦官之間的撕咬第300章 統歸地稅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79章 長教訓第2069章 太宗篇16 聽哥一聲勸第1711章 趙王履職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303章 乾祐十五年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75章 蜀定,凱旋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198章 秋獵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57章 朝堂的風波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467章 進一步治本之策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254章 久待良機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77章 小賢王第341章 實在是敵軍不中用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2098章 太宗篇45 再起奪嫡第331章 泰來樓第2200章 仁宗篇17 黨爭伊始第87章 兄弟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455章 見聞第372章 封王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113章 將目光投向北邊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373章 金陵悲情客第219章 蒲川罪民第159章 亂情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492章 事發第170章 御宴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330章 黨侯並不傻第103章 王昭遠的見解第55章 乾脆的勝利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323章 盛世之下的隱患第100章 梁山濼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117章 機會第130章 陳橋第311章 李沆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368章 宰相們的異見第10章 老將出馬第184章 教訓第1685章 一穩到底第59章 不知死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9章 啖耳將軍亦回京第141章 納降第405章 楊呂覲見第60章 狠狠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