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9章 高規格

第1689章 高規格

雍王劉承勳要下南洋的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並且在官方的推動下,擴散地很快。當然,對於絕大多數的官員百姓來說,這不是什麼大事,甚至引不起他們絲毫的興趣。

但是,對於那些利益相關的階層、團體、個人來講,就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政治信號了。從政事堂到海軍,從勳貴到商賈,乃至最底層的漁民船員,海外貿易這條龐大的利益鏈條中的利益相關者,都大受鼓舞。

關於南洋戰略,一直伴隨着巨大的爭議,積極開拓的力量隨着海外利益的顯露不斷壯大,但保守的力量同樣巨大,千百年根深蒂固的觀念,讓很多人都對南下開拓的政策抱有偏見,對於未知的事物,有人抱有積極探索精神,有人則畏之如虎,寧願故步自封。

劉皇帝之所以派劉承勳南下,就是因爲,發展了那麼多年,爭論了那麼多年,對於海外貿易,對於南洋戰略,需要有一個定論了。

對於那些保守的聲音與力量,劉皇帝允許他們存在,甚至於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帝國的基石,護盤子的行爲也是值得理解的。

只不過,在涉及到國家戰略,甚至是路線之爭的時候,劉皇帝還是要堅決地破除那些阻力,派劉承勳出巡就是一個最明確的態度了。

雍王劉承勳,這可是大漢親王,劉皇帝的嫡親弟弟,可以說,在大漢宗室之中,劉承勳是皇帝太子之下的第一人。

尊貴的身份,顯赫的地位,隆重的威望,這些都體現着劉承勳南巡的特殊。與此次相比,過去能夠讓人聯想到的,大概只有齊國公劉昀出使高麗、日本之事了。

然而,劉昀雖是皇子,但不論地位與聲望都與劉承勳差距甚大,顯然,在劉皇帝眼中,南洋那些化外蠻夷之屬,比起高麗、日本這兩個一衣帶水的“友鄰”更重要。

當然,從利益的角度來看,也確實如此,畢竟,高麗、日本終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政治文化上淵源深厚,也無法滿足大漢對外逐漸增長的掠奪需求。

同時,此次南巡,不只體現在規格上,也體現在規模上,劉皇帝給劉承勳準備了一支堪稱豪華的使團隊伍。

除了朝廷諸部司各派代表官吏之外,還從三館抽調了幾十人的學士、博士,並攜帶大量的經史子集、百家名著,因此,從使團隊伍的構成上,就帶有政治文化宣傳的目的。

同時,從東海海軍,抽調一支由二十支各類戰船組成的艦隊,隨行護航,海軍軍官的構成,也從金明湖軍官學校中挑選,又從東京禁軍之中抽調了兩千甲士作爲儀仗,軍官則由陸軍軍官學校以及一些勳貴子弟組成。

考慮到南洋特殊的氣候,還專門配備了一支醫療團隊,並對南洋的各基地、據點提前去了一道詔諭,讓他們全力準備迎接支持。

爲了保證南巡的順利,甚至着樞密院向南洋地區的海軍下了一道軍令,對活躍在南洋的海盜們進行一次清剿,至少要保證出巡路線的太平。

對於這個高規格的南巡使團,劉皇帝甚至私下裡同太子劉暘說,他這是給劉承勳配備了一個小朝廷。

一直到開寶二十一年秋,七月初三,一切準備妥當之後,劉承勳正式從東京出發,帶着隨行使團前往密州,密州軍港,也是正式的起航點。

劉皇帝親率百官,擺出一個十分隆重的陣仗,給劉承勳送行。並且,在隨行的使團中,又加了幾個重量級的人物,最具備代表性的,就是齊國公劉昀以及皇孫劉文海(晉王劉晞長子)。

齊國公劉昀大漢宗室一奇人,出了名的開明,對於新鮮事務接受程度很高,在興起的海外貿易中,齊國公府就屬於獲利者。

齊國公府下,養着一支從事海外貿易的船隊,每年都賺取了豐厚的收入,當然,其初衷,竟是爲了滿足劉昀對海外新鮮玩意的收集,可以說,齊國公劉昀是大漢宗室中最“潮”的一個人。

當然,宗室之中參與到海貿浪潮中的,還有不少,比劉昀更具代表性的,乃是九皇子楚國公劉曙,並且楚國公府下屬的船隊,要比齊國公府大得多,獲利也更多,幹得出格的時也更多,吃相也更難看,基本就是,用海外土著的血汗,來滿足劉曙的慾望。

劉曙好享受,這不是什麼秘密,而爲了滿足其奢侈的物慾,各項開支自然巨大,需要足夠的資源來供其揮霍。

針對他好逸惡勞、貪圖享受的毛病,劉皇帝教訓了不止一次,但是,屢教不改,實在惹怒了劉皇帝,還有符惠妃哭哭啼啼地維護。

久而久之,劉皇帝也就放棄了,劉曙再不成器,也是他的兒子,貪圖享受雖然不是什麼好習慣,但這本就是人性。

再者,當年秦王劉煦的事情,還是在劉皇帝心中紮下了一根刺,劉曙這樣,也不見得是壞事,只要在國內不胡作非爲,逾制亂法就是了。

也因爲劉皇帝的關係,劉曙在國內雖然做了不少荒唐事,但卻不敢亂來,尤其觸及朝廷法制,但對外盤剝,卻實在沒有什麼壓力了。

由齊楚二公府事就可以看出,在海外拓殖興起的過程中,參與其中的利益饕餮,絕不止那些地位底下的海商,逐漸佔據主導力量的,還是勳貴階層。

若是要打壓,豈不是在打壓劉昀、劉曙這些人,影響了他們的利益,他們也是會跳腳的,因此,一部分的勳貴,也是支持海外開拓的核心力量。

回到劉昀身上,這些年,他倒還是沒能輕鬆自在地做他的逍遙公,即便他想,劉皇帝也不如其願。對於這個好做鹹魚的兒子,劉皇帝時不時地會鞭策一下,希望把他的聰明才智用到對國家有益的地方。

因此,近些年,劉昀被劉皇帝安排負責市舶司事務。這些年,大漢前前後後在沿海沿河地區設立十處市舶司,而朝廷通過市舶司獲取的財稅,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受重視。

到開寶十八年,乾脆整合出來,於財政司下單獨設司,統一管理天下諸州市舶司,劉昀便是第一任的市舶使。

此番,劉承勳被遣巡視南洋,劉昀大概是靜極思動,心思活泛起來,高麗日本他去過,對於南洋地區,他也是抱有極大的好奇心,但不親眼目睹,總是籠罩着一層迷霧。

於是,主動向劉皇帝請命,願意陪同皇叔一起南下,散播大漢榮光。難得見劉昀有這種積極的時候,劉皇帝自然樂於接受,很快就下達了以齊國公劉昀爲副使的詔令。

劉昀遂願了,順便還把市舶使的差事給讓出來了,而由此引發了一場對市舶使的爭奪,連吳國公劉暉與楚國公劉曙這兩個相看兩厭的皇子都動了心思,當然,全部被劉皇帝否決。

這兩個皇子,劉皇帝可瞭解得很深,劉暉寫文章、做學問尚可,文壇名氣很大,寫出的詩詞被時人與李煜並列。但二者風格,卻是兩個極端,李煜是極盡苦情,劉暉是極盡浮華,這也是身份際遇導致的。

但在劉皇帝看來,這個過去常被他欣賞誇讚,稱爲皇家文曲星的七兒子,卻變得有些華而不實了,因此,他搞文化事業,是支持的,想要參與朝廷具體事務,尤其是財政之權,那是不能同意的。

至於楚國公劉曙,那就更不需多談了,劉皇帝基本放棄了這個兒子,當安樂公可以,要做事,首先懷疑的就是其能力與用心,也可能把市舶司這個朝廷重要的財政部門交給他的手上。

最終,市舶使之職,花落由財政使王著提名的兩湖轉運使鄭起。鄭起是南唐降臣,曾擔任過金陵令以及江寧知府,王著在江南任上時就十分看重,此人微末之時就是有名的強項令,特點就是清廉自守,爲民請命,不畏權貴,讓一個聲名在外的清官管理市舶司,又是王著這個老臣推薦,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而由於劉昀的請命,劉皇帝又生出一個念頭,準備從諸皇孫中挑出一人,也安插進南巡隊伍中,如此,老中青、爺叔孫三代可就齊全了。

皇孫之中,可供挑選的人並不多,大部分是年齡不合適,選來選去,只有劉文海了。皇孫之中,年紀最大的,應該是秦王劉煦長子劉文淵,如今已然十八歲了,但是他正跟着其父在安東打拼。十六歲的劉文源亦然。

因此,只有被劉晞寄養在宮中陪伴高貴妃的劉文海了,因爲此事,還惹怒了高貴妃,護犢之心一起,甚至強闖崇政殿,質問劉皇帝用心。

劉皇帝雖然強勢,但面對愛孫心切的高貴妃,終究不便惱怒,也不忍責難,講了一些“皇子皇孫不能養於婦人之手”的道理,更使高貴妃雌威大作,眼淚成了她最犀利的武器。

道理講不通,詔令又不能更改,劉皇帝最終竟然選擇退避三舍,其後幾個月都躲着不敢見高貴妃。

當然,高貴妃並不是不通情理的女人,只是舐犢之情壓過了一切,畢竟開寶八年出生的劉文海也才十四歲,見改不了劉皇帝的決定,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了,爲劉文海在安全上多做了些準備與叮囑。

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50章 喜訊第114章 三月爲期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170章 御宴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78章 南北併發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42章 嶺南在望第236章 母、妻、子第241章 “戲言”第492章 事發第268章 西縣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89章 威壓王帥第330章 小市民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212章 開寶北伐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133章 納了第75章 西北邊報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125章 冬至宴第56章 是非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47章 誘其北上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321章 矛盾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98章 事泄了第138章 破寨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240章 家宴第79章 勢孤危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268章 西縣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71章 北齊鎮第364章 過韓府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141章 雌威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413章 分食第362章 分封?第13章 市井之聲第29章 太后的病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81章 廝殺漢第51章 郭氏父子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62章 難得遲疑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75章 西北邊報
第152章 失意政客第222章 青史留名之宴第319章 稅制的考量,二治山陽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74章 打女真、室韋還是沒問題的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198章 解綁的武德司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13章 雨雪冰霖第1727章 府尹正納妾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147章 許州事了(2)第187章 紛紛上表第50章 喜訊第114章 三月爲期世宗篇29 黑色產業第170章 御宴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78章 南北併發第22章 史公鎮洛:民怨四起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72章 駐足石壕鎮第42章 嶺南在望第236章 母、妻、子第241章 “戲言”第492章 事發第268章 西縣第1813章 雍王不當這出頭鳥第120章 北伐進行時第463章 站在十字路口的安西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315章 質量最高的一次科舉第500章 老皇帝又“犯病”了第89章 威壓王帥第330章 小市民第145章 糜爛的同化政策第212章 開寶北伐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133章 納了第75章 西北邊報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第71章 叛軍勢蹙第1757章 勳貴子弟第125章 冬至宴第56章 是非第123章 劉煦使命,親自拜訪第47章 誘其北上第378章 東水門外第235章 南口大戰4第256章 打仗打的還是後勤第321章 矛盾第97章 再臨井陘第137章 後宮那點事第195章 王、韓遭貶第407章 一人連着一人,一案套着一案第329章 陽翟大地主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298章 事泄了第138章 破寨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240章 家宴第79章 勢孤危第25章 周世宗與楊令公第2094章 太宗篇41 “議政樓”,整頓的風吹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268章 西縣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71章 北齊鎮第364章 過韓府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141章 雌威第169章 國慶大典第413章 分食第362章 分封?第13章 市井之聲第29章 太后的病第45章 同樣的選擇第200章 誰能繼位?第188章 邊將離京,再獲一子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288章 趙普使蜀2第81章 廝殺漢第51章 郭氏父子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453章 注水的開寶功臣第263章 縱論天下第62章 難得遲疑第244章 皇子赴軍第356章 磨礪與考驗第2055章 太宗篇2 世祖皇帝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56章 一戰定河西第222章 鑾駕臨幽州第266章 蜀廷的爭執第503章 最後的旅途3第75章 西北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