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爲什麼不喝酒?

bookmark

見劉皇帝起身,一干王公都下意識地要起身陪站,趙匡義最先站起來,其他人緊隨其後。劉皇帝見這陣仗,隨意地擺擺手,道:“都坐下!”

劉皇帝的言行就透露出一個意思:諸君安坐,靜待我講話。聞言, 一衆人等又縮了回去,不少屁股剛離席的貴族,又坐了回去,只是這席位,總是讓人感覺不自在,與過去劉皇帝設御宴時的其樂融融, 反差太強烈了。

大概是察覺到自己語氣中的嚴厲,劉皇帝沉吟了下, 踱了幾步以作調整。衆目之下,北風輕拂着衣袂,再轉臉時,劉皇帝已經帶上了平日裡的笑容。

杯中酒的熱氣依然冒騰着,劉皇帝遊移的目光再度變得堅定,衝着諸王公,悠悠道:“朕還記得,曾與在座諸卿中不少人探討過,我們這一羣人,戎馬半生,辛苦創業,是爲了什麼!”

“朕聽到的答桉,也各不相同!”劉皇帝自顧自地走着,說着, 語氣中彷佛帶有無限的感慨:“有人說, 亂世漂泊,無所憑仗,只欲求一個棲息之地,安寧之所;也有人志存高遠, 胸懷廣大,要撥亂反正,勘定亂世,爲天下蒼生謀一個太平安康;

還有人說,是爲建功立業,光耀門楣;還有人更加實際,要封妻廕子,錦衣華服,五鼎而食......”

劉皇帝在那裡又是追憶,又是感慨,,所有人都默默地聽着,不敢出聲妄動,以免擾了劉皇帝的興致。

當然,很多人心裡也明白,劉皇帝這番作態,重點在後邊, 目光追隨着劉皇帝從容的腳步,兩耳傾聽着劉皇帝唏噓的聲音,一個個分外認真。

“二十多年了, 不知在座諸公,可還記得當初的志趣?這麼多年了,當年的目標又實現了多少,對如今的日子,可還滿意?”

“怎麼都低着頭啊?”劉皇帝住腳,環視一圈,聲音拔高了幾分:“你們可都是大漢王公重臣,哪怕是坐着,也當昂首挺胸,不該如此低眉順眼!”

“怎麼都不說話?”見無人應答,劉皇帝也不覺尷尬,目光搜索一下,落到党進身上:“党進,你說說看!”

聽劉皇帝點到自己,党進就跟電擊了一樣,平日裡粗枝大葉的黨侯爺,此時也謹小慎微起來,起身微躬着身,斟酌了下,方纔答道:“回陛下,臣粗人一個,素來無甚大志,只靠些勇力拼搏奮進,能夠賺得一些功名富貴,便已足矣!

陛下也知臣,過去一心只爲封侯,得蒙陛下恩賞,厚賜爵祿,自是心滿意足。如今,臣日漸老,些許粗勇也不復當年,靠着俸祿與田宅,也足夠安享晚年。

臣這一切造就,都是陛下恩露,臣一直心懷感激,不敢忘懷......”

“黨卿這卻是謙虛了!”難得一見,向來粗獷的党進也能說出這麼一番話了,劉皇帝不由一樂,聽出了党進話裡的請退之意,安慰道:“卿去歲在遼東戰場上的表現,朕可都是聽在耳中,看在眼裡的,在巡檢司也幹得不錯,朝廷可還需要你這樣的直臣,後輩們還需向你學**************過獎了!”党進也跟着露出一個慶幸的笑容。

看着黨侯爺,劉皇帝心中有些感慨,党進此人,粗魯其表,而內秀其中,別看他到如今也不識幾個字,但卻能說出一番明理正言。

雖然時常有些乖張的言行,甚至出現些貽笑大方的舉動,鬧出不少笑話,但始終沒有逾越,粗鄙或許只是他的一種保護。

畢竟,像党進這樣的武夫,成長終究是有上限的,甚至遠遠不如當初的王彥升,但是,這樣的人,日子卻是能真正過得滋潤的。

除了與趙匡胤走得過近之外,劉皇帝基本挑不出党進其他值得說道的毛病,這也是一種本事了。當然,党進與趙匡胤是過命的交情,往來頻繁親密,劉皇帝也不好表現出什麼,從其本心而言,對党進這樣知曉分寸的“莽夫”還是比較欣賞的。

“這滿朝勳貴,黨卿的性格算是最爲直爽的了!”劉皇帝又讚了一句:“坦率正直,言行如一,敢作敢爲,全無蠅營狗苟......”

難得的,劉皇帝終於又誇了下人,然而,這話聽在王公們眼中,卻有些扎耳,這什麼意思,他們這麼多人,難道都是些蠅營狗苟之輩,難道還不如党進這樣一個渾人?

這含沙射影地太明顯,不少人臉色都有些難看,卻不敢反駁。而党進,可是知進退的,拱手謙虛道:“陛下讚譽過重,臣不敢當,實不敢當!”

“對了,還要恭喜黨卿,又新納一姬妾!”劉皇帝又話鋒一轉,衝党進調笑道。

“讓陛下見笑了!”党進略感意外,老臉微紅,不過,話是這麼說,表現得卻很澹然。

身爲貴族,納些美人,並沒有什麼丟臉的,党進也常因此得意,在旁人面前自誇。如今,在党進的侯府內,可養着十幾名容貌上佳的美人。

三年前,党進更有一個得意之作,便是把陶谷的一名寵妾給討來自己享用,十分寵愛,這在京中都是出了名的。

“不必不好意思!”劉皇帝笑了笑,很坦然地道:“美人嘛,誰不喜歡?朕也喜歡!”

“不過!”稍微緩和的氛圍並沒有持續太久,劉皇帝又悠悠道:“朕還聽說,你們之中有些人交際往來,常以姬妾互贈,以示同好!是否有此事啊?”

此言落,包括党進在內的許多勳貴,都不由面露尷尬之色,雖然這等事情,在貴族之間很常見,美女姬妾都是一種可作交易的資源,他們也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甚至認爲是一種時尚潮流。

但是,被劉皇帝這麼不加掩飾地說出來,難免覺得有些丟臉,畢竟,難等大雅之堂,哪怕此時身處的是郊苑曠野。

党進也一樣,陶谷那名姬妾,可是他用三名美人換回來的......附和着的笑容逐漸收斂了,哪怕才被誇獎過,心頭也有些不是滋味了,從劉皇帝的態度來看,今日在座這幾十名王公,明顯都是被教訓的對象。

認識到這一點,所有人,心下愈沉。

劉皇帝說得有些口乾,一口將杯中酒飲盡,看着安坐的衆人,再度發問:“怎麼又不動了?諸卿豈忍得讓朕獨飲?都喝起來,不必拘束,自在一些!”

然而,劉皇帝越這麼說,大夥就越不自在。又安靜了一會兒,一干人等方纔機械地舉杯飲酒,再是美酒佳釀,煮得再熱,也難給人帶來享受了。

劉皇帝呢,興致尤高,見衆人都有所動作,便笑吟吟地繼續道:“我們這一輩人,都是開創者,爲了大漢,爲了天下,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刀山火海也都闖過了,辛苦半生,總要有所得,否則何以奉獻?

大漢有如今的景況,多仰賴諸卿臂助,這一點朕心中始終銘記,也分外感謝。二十多年下來,有多少將士袍澤,血染疆場,埋骨青山,你們這些人,大多是從屍山血海中一路闖出來了,這很不容易!

犧牲的烈士,值得敬佩,值得追懷,你們活着的功臣,也值得朝廷褒獎,厚待。你們之中,恐怕有不少人都是這麼想的,打了一輩子仗,建立了偌大一樁功業,打下如此恢弘的江山,也該到享受的時候!

江山都是你們打下來的,如今天下太平了,你們這些有功之臣,功勳之後,取之一抔,享受一番,又→何不可?

這種想法,很正常,朕也能理解!朕,自覺不是個吝嗇的人,也願與諸卿同甘苦,共富貴。

但是!”

說了一籮筐,關鍵就在這個轉折,劉皇帝目光變得凌厲,語氣變得尖銳,環視衆人:“人,要學會知足,無限的貪婪,只會滋生無限的罪惡!諸卿可們心自問,朕這些年,可曾虧待過哪位功臣?”

又是一陣沉默,更沒人敢貿然出頭接這話了。劉皇帝呢,自如地換了一杯酒,繼續邀杯,語氣不見緩和:“都別冷着了!喝酒!”

第380章 饒樂國第482章 李氏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313章 晉王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179章 長教訓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77章 小賢王第32章 潞州震動第39章 濮州案(2)第483章 南巡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26章 名將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31章 送行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124章 辭表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465章 “教匪”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32章 做媒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60章 皇后進言第2章 王、鄭二公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14章 大論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185章 賜宴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29章 請纓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94章 善後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61章 南北之爭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25章 李史合謀第398章 虞美人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20章 威臨荊南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65章 選擇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406章 調任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4章 外戚第99章 御帳議戰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243章 總結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92章 萬歲殿宴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181章 父子夜談
第380章 饒樂國第482章 李氏第153章 亂事終不可免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18章 劉皇帝打個噴嚏,朝廷都得震三震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313章 晉王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179章 長教訓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168章 金陵主臣第177章 小賢王第32章 潞州震動第39章 濮州案(2)第483章 南巡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26章 名將第1766章 噩耗連連,皇后病危第31章 送行第56章 南平王讓朕好等啊第133章 卑微的武德使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343章 逐漸窒息的局面第438章 抗洪救災年第65章 開封府尹的問題第124章 辭表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152章 壓抑的成都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2097章 太宗篇44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中)第2101章 太宗篇48 雍熙九年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388章 考制利弊第465章 “教匪”第121章 招降納叛第19章 韓熙載都等急了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472章 一山豈能容三虎第2130章 世宗篇5 安東不安第409章 兩千貫也能扯出天大的干係?第1753章 百年國運+第132章 做媒第1810章 軍隊得求穩第1754章 雄才難制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60章 皇后進言第2章 王、鄭二公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14章 大論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427章 晉王要做忠臣第185章 賜宴第88章 皇長孫出世第101章 梁山觀政第54章 主動出擊的回鶻人第308章 班師還朝第2196章 仁宗篇13 帝國的棉第29章 請纓第315章 乾元殿上的陰霾第289章 捷報齊至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130章 蒼山洱海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世宗篇26 北廷國相第1745章 東京大爆炸第94章 善後第295章 北伐的尾聲4第76章 效郭威戰法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215章 確立太子第470章 最困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了第1712章 叛賊內情第102章 盛怒之下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61章 南北之爭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25章 李史合謀第398章 虞美人第2048章 最後的旅途19第20章 威臨荊南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65章 選擇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406章 調任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14章 外戚第99章 御帳議戰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243章 總結第400章 柴榮死了第73章 趙大已在軍中第92章 萬歲殿宴第169章 兩面三刀第181章 父子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