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慈父的關懷

殿內,魏王劉旻直愣愣地站在那兒,有些無所適從,這份侷促感來源於他的皇帝老子,因爲劉皇帝圍着他繞了幾圈,觀察的目光中帶着幾分探究的意味。

“爹......”劉旻忍不住開口。

這時,劉皇帝方纔一副老懷寬慰,感慨着道:“六郎,你長進不少啊!不滿雙十,便已能對軍政事務,侃侃而談,看來,歷練是有用的,年輕人,就得多加磨礪,璞玉方能成才啊!”

再度面對劉皇帝的誇獎,哪怕以劉旻的靦腆,也不免心中欣喜,只是面上仍舊保持着謙遜的姿態。

“不過!”劉皇帝來了個轉折,以一種諄諄教誨的語氣道:“僅嘴上說,可不行,說得再是天花爛墜,那也是紙上談兵。遼東的情況,也不是僅憑你我父子在這裡高談闊論就能說得清楚的。”

“爹教訓得是,兒明白!”劉旻表情一肅,鄭重一禮:“比起嘴上侃侃而談,兒也確實更願意做些實事!”

說這話時,劉旻充滿朝氣的眉宇間顯露出一種躍躍欲試之態,見狀,劉皇帝不由笑了:“怎麼,靜極思動,也出來爲朝廷做些事了?”

聞言,劉旻當即請命道:“爹,大漢如今四海昇平,諸夷臣服,有事者唯東北一隅。趁着此番室韋女真之爭,兒想去遼東,就近了解一些當地的情況,希望能爲朝廷徹底東北!”

“哈哈!你小子,口氣倒挺大!”劉皇帝笑罵道:“遼東五萬多將士,馬仁瑀更是能征慣戰的驍將,他都沒敢向我保證什麼徹底平定東北,你何來的自信,敢出此狂言啊!”

劉旻訕訕一笑:“總該有個目標,爲爹與朝廷分憂!”

觀其表現,劉皇帝心知,這個六兒子,恐怕是動了心思。想了想,又搖頭道:“不過,就是我同意,皇后與大嫂她們,恐怕都不允許。再讓你去領兵作戰,親身涉險,還不得讓她們憂心成疾啊!”

自從前次參與北伐,身陷漠北,九死一生方纔平安歸來,皇后與魏王妃可把劉旻看得緊。尤其是魏王太妃,當初幾乎病倒,在劉旻杳無音信時,更是日日以淚洗面。

聽劉皇帝提及此,劉旻也不由露出點苦色,他還是個孝順的孩子,尤其面對把一腔心血都寄託在自己身上的魏王太妃,大多數時候是不敢也不願忤逆的。

不過,劉旻可是有雄鷹之姿,當振翼揚威於天地之間,困居京邑,默默無聞,混沌度日,這也非其所願。

想了想,把希望寄託在劉皇帝身上,說:“只要爹你同意,孃親那邊,兒自去說道!”

“你這是要拿我做擋箭牌啊!”聞言,劉皇帝趕忙擺手拒絕:“這事我不幹!也不妨和你直說,我這個皇帝,雖然一言九鼎,但有的事情,還得讓着皇后,魏王太妃是大嫂,更要給幾分尊重,所以,這事我說了不算!”

劉皇帝這話,顯然是託詞拒絕了,他若真有意決定放劉旻去東北帶兵,換誰都阻止不了,關鍵在於,他有沒有這個想法,即便有了,又有多堅決。而從他目前的態度來看,顯然對於此事是沒有打算的。

“好了,先不提此事了!”劉皇帝主動揭過此話題,招呼着劉旻一起到旁邊的茶案坐下,說:“陪我品品茶,聊聊天,這可是福建的貢茶,每年也纔出產那麼少許,大部分都上貢宮裡。

雖然你爹我也品不出來好在哪裡,但別人都說好,說它珍貴,那便是了。不過,味也就那樣,品不出什麼境界來,不過,你嚐嚐!”

聽劉皇帝在那裡嘮叨着,面對喦脫倒上冒着些熱氣的茶水,劉旻小聲道:“爹,我也不好茶,有酒嗎?”

“酒?宮裡管夠!”聞言,劉皇帝頓時眉毛一挑,沒好氣地道:“不過,小小年紀,什麼時候染上酒癮了?不許!我不喝,你也不準喝!不知在宮裡不準喝,回府後,平時也不準喝!知道你在軍中見識了不少東西,但也學了些壞毛病,得改!”

面對劉皇帝這番教訓,劉旻也只能受着,隨即,苦笑道:“在王府中,娘也管着,不讓喝酒。”

“看吧,還是嫂嫂深明大義,管教得好!”劉皇帝頓時讚道。

劉旻只得陪笑。看着對面這張年輕的面龐,劉皇帝以一種調侃的語氣道:“你也到雙十的年齡了,你皇兄們可都成親了,也給我添了不少孫兒,你呢,也考慮考慮此事了,有沒有意中人啊,是否有看上哪家的小娘子啊?有的話直說,爹一定給你娶回來!”

“這......沒有!”短暫的錯愕後,劉旻回到得很果斷。

“怎麼,還害羞了?”劉皇帝玩味地笑道。

劉旻搖頭:“真沒有!”

“既然沒有,那我就讓皇后和嫂嫂給你安排了!”劉皇帝一擺手,一副家長的作風,將此事定下。

“是!”劉旻也乾脆,應道。

劉旻可不是個雛兒,早就體驗過那滋味了,歸來之後,在魏王府中也積累了些經驗,因而顯得心如止水,並不是特別在意。

當然,也更不需真的要找個意中人,沒有那個條件,也沒有那個必要。相反,皇后與魏王太妃幫他挑的話,定然不會是俗品。

而對於劉旻的這種態度,劉皇帝顯然很滿意。

“對了,聽說你前兩天,到你五哥府上玩了一天,怎麼樣,感覺如何,他那裡好玩吧,有趣吧,他又搞了什麼新花樣啊?”劉皇帝以一種閒談的方式同劉旻展開交流。

最近一段時間,劉皇帝除了過問起朝政,處置具體事務之外,最大的變化,便是更加關心起皇子們了,包括那些過去不在重點關注範圍的年輕的皇子們。召劉旻進宮談話,也只是具體表現之一。

而各皇子中,到目前爲止,最爲瀟灑的還得屬五皇子、齊國公劉昀,而從小到大,性格、表現保持一致的,也只有他。

劉昀在京內,尤其是大漢上層中,名氣還是不小的,不在於才幹,而在於其性格。劉昀愛好廣泛,人也足夠聰明,習文練武,從來點到即止,明明有足夠的天分,但卻不求上進。

相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事物上,並且,總能玩出些花樣來,論情趣,劉昀可比他皇帝老子豐富多了。皇室之中,也有不少皇子公主喜歡到齊國公府上去遊玩,因爲總有驚喜與新奇等着他們。

此時聽劉皇帝問起,劉旻也露出了點笑容:“五哥府上,確實有趣!”

“哦?”劉皇帝問:“有趣在何處?”

“不知道五哥從哪裡找來了兩隻獒犬, 爲一盆生肉,兩犬相爭,生死相搏......”劉旻道。

“怎麼,你們兄弟倆,就玩這些走狗鬥雞之事了?”劉皇帝眉毛微挑,道。

“倒也不是,我與五哥比武、比箭、談論兵法,可惜,五哥對此不感興趣!”劉旻道。

《鎮妖博物館》

劉皇帝也笑了:“他那哪裡是不感興趣,你和他比這些,可是不厚道,這不是欺負你五哥嗎?”

劉旻嘿嘿一笑。

“最近劉昀都在忙什麼呢,不會都搞這些玩物喪志的東西吧!”笑容一斂,劉皇帝語氣變得有些嚴厲。

劉旻遲疑了下,道:“五哥從江南請了個陶藝大師,正在學做茶壺,我也跟着玩了玩泥巴,五哥說,賢妃娘娘生辰快到了,準備親手做一個茶壺,用作壽禮!”

聽他這麼說,劉皇帝表情稍微緩和了下,嘴角勾了勾,然後道:“倒還有幾分孝心!”

頓了頓,劉皇帝又一副饒有興趣的樣子:“你們都說劉昀有趣,齊公府上好玩,我都好奇了,看來,抽個時間,我也得上門去看看,見識一番......”

聽此言,劉旻也只能陪着笑容,心中也只能暗暗念道:五哥,我可沒說你壞話,你自求多福吧。

顯然,在劉旻看來,劉皇帝登齊國公府們,大概率是要教訓教訓那個不上進的五哥的......

點擊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

第146章 黃羊平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89章 破財贖罪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34章 回府第53章 遁第412章 二王第80章 春夜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28章 皇子戍邊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108章 井陘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49章 醫政第1765章 三郡公第4章 西南事務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96章 言官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108章 井陘第75章 按*不動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149章 降表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482章 李氏第115章 瀛州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73章 紙上談兵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133章 延禧驛第39章 長沙第1720章 靜默第456章 遺澤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8章 濮州案(1)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12章 大朝會第11章 請教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27章 郭威病了第77章 渦口之戰(1)淺談兩點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418章 洗禮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67章 遺表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1775章 調整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362章 分封?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52章 幽燕變故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54章 聘納郭女第76章 太子還京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37章 國舅劾郭榮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59章 還朝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31章 功成第74章 萬歲呼聲
第146章 黃羊平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50章 額手稱慶的南唐君臣第89章 破財贖罪第244章 邊帥變動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36章 西面來人第134章 回府第53章 遁第412章 二王第80章 春夜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28章 皇子戍邊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108章 井陘第68章 心寒不心寒?第159章 河東風雲(6)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444章 求而不得第49章 醫政第1765章 三郡公第4章 西南事務第1721章 再沒有比飽暖更真實的了第96章 言官第1791章 將來事將來做第108章 井陘第75章 按*不動第1710章 趙普的辭呈第269章 軍事會議第143章 夔州大捷第298章 對党項策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149章 降表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170章 全線動員第482章 李氏第115章 瀛州第148章 最後一仗第73章 紙上談兵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133章 延禧驛第39章 長沙第1720章 靜默第456章 遺澤第401章 王彥升之死第38章 濮州案(1)第271章 青年驍將第12章 大朝會第11章 請教第81章 嘉慶節與太子的煩惱第27章 郭威病了第77章 渦口之戰(1)淺談兩點第37章 朝堂上的紛爭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300章 他們在金山第57章 父子雙相位,一門兩國公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418章 洗禮第351章 滿朝之中,只此一人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67章 遺表第166章 太子與大將第292章 趙普覆命第462章 當年善政第1775章 調整第95章 真定府、壽國公第358章 手執硃筆第362章 分封?第2046章 最後的旅途17第388章 駐吐蕃大臣第52章 幽燕變故第387章 契丹終被打回原形第54章 聘納郭女第76章 太子還京第245章 出兵伐蜀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102章 攻心疲敵第37章 國舅劾郭榮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136章 進退不得第61章 氣運所鍾李守貞第137章 趙普的黑材料第357章 中秋御宴第384章 皇帝意志不改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09章 太后崩逝第276章 陰山南麓的戰事第115章 困獸之鬥第1682章 治本之法第159章 還朝第10章 王峻也不容易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2057章 太宗篇4 最後的告別第31章 功成第74章 萬歲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