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進退

萬歲殿很安靜,不過靜的是在座的“貴客”們,絲竹之聲悠揚,仍舊縈繞於殿中。皇帝話裡話外,意思已然很明顯了,但是比起前一波節度,這一批人的政治覺悟明顯不怎麼高,不少人表現出對權位的貪戀。

比如邠州節度使楊承信,就起身,臉上帶着點謙卑的笑容,說道:“臣本受僞命,心中時感慚愧,所幸高祖寬仁爲懷,接納於臣。又多受陛下信任,累遷安州、邠州,以而立之年,爲政掌軍一方。自覺才淺德薄,雖盡心勞碌,於治下軍民卻少善政,每日常思陛下之恩德,願以此身,爲陛下效力,以報浩蕩君澤......”

這楊承信乃是個官二代,其父嘗爲後晉平盧節度使,還造了石頭晉的反,爲李守貞所平定。契丹滅晉,以其爲平盧節度使,襲其父職,大漢建立之後,識趣地投誠。劉承祐上位,兩度移其鎮,從青州到安州,再到邠州,不過倒也聽話。

此番,對劉承祐,話說得漂亮,態度也恭順,但就一個意思,他還想給皇帝效忠,給朝廷做事。不過一點,他說得倒也不錯,才三十多歲,並且爲政還算勤勉,有些能力。

第二個出言的則是亳州防禦使薛瓊,藉着酒勁兒,向劉承祐大擺這些年來的功勞,與鎮守亳州的功績,順便還攀以前的交情,讓劉承祐回憶起,當初晉陽起兵,率龍棲軍打潞州時,他還盡力爲劉承祐提供過輜重糧草。

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類似的發言,想要以此感化了劉承祐,言辭懇切,激動者甚至落淚。這個場面,倒讓劉承祐有那麼一絲尷尬。

當然,也不是沒有識趣的人。比如陝州保義軍節度劉詞,他就出言,向劉承祐說道:“陛下,臣早年坎坷,飄零於三代之間,一直到知天命之年,蒙高祖與陛下不棄,拔爲將帥,累至一鎮節度高位。而今,臣已六十又四,歲高而多病,若陛下降恩,請辭陝州之任!”

劉詞這麼一番衷心之言,自然是得到了劉承祐的認可,帶着笑容,走上前,爲示親近,直接坐到劉詞身邊,與他碰了一杯,輕聲道:“劉卿高義,勇而懷仁,朕哪怕在東京,也聞陝州軍民,多念卿之恩德。朕與朝廷,都還需卿這樣的老臣宿將輔弼啊。”

劉承祐這話,自認發於肺腑,但劉詞看起來,沒怎麼當真。老眼格外有神,仍舊以一種從容淡定的語氣,回道:“陛下,臣身體虧損甚多,難堪其負,確有意歸養。”

聽他這麼一說,劉承祐當即道:“晚點,朕讓太醫,給卿看看!”

沒錢看小說?送你現金or點幣,限時1天領取!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免費領!

“謝陛下!”嘴裡謝恩,劉詞卻搖搖頭,一副英雄遲暮的模樣,嘆道:“從軍近四十載,身上暗疾頗多,已非藥石可救!”

劉承祐眉頭微凝,當即道:“好生休息,總能調養好的!”

劉詞朝劉承祐露出笑容,說:“陛下,臣有一請,希望能夠成全?”

“卿且直言!”對於劉詞的主動與恭順,劉承祐很滿意,他要提要求,只要不過分,自然沒有不允的道理。

劉詞說道:“臣在陝州任上,相繼徵辟一些幕僚,治政理才,勸課農桑,全賴彼等協助。臣以爲,他們都是難得的人才,長年屈就於陝州,已是臣抱有私念。

今欲薦於陛下,若得幸入朝,效力國家,也不負其才!”

“哦?”劉承祐面露意外之色,不由感慨:“朕原以爲,公欲求得富貴榮祿,沒曾想,卻是爲國舉才,這份高義,朕既慚愧,又感動,又欽佩啊......”

“老臣,萬萬不敢當!”漢天子如此,劉詞卻一點也不託大。

微微頷首,劉承祐問:“所薦何人?”

“陝州幕僚中,以趙普、楚昭輔爲俊傑!”劉詞道出兩個人名。

“趙普!”劉承祐眼神微亮,目光遊移了下,即道:“卿所薦,必然是良才,可通知二人來京,考覈委用!”

“陛下,二人此番,已隨臣來京,就在開封。”劉詞平靜地說了句。

劉承祐又不禁多瞧了劉詞幾眼,這老將,在來京前,顯然都考慮好了......

人家如此給面子,劉承祐自當厚報,與之親密交談,着實吸引着其他人的目光。親自敬了劉詞一杯酒,劉承祐起身,直接朗聲,道出對劉詞去職後的安排,以原職致仕,加中書令,進爵郡公,俸祿雙倍,封妻廕子,賞賜宅、田、絹若干。

劉詞當殿拜倒謝恩。君臣二人這番表演,倒讓在場諸人,心思波動了些,不過卻沒人再和劉詞一樣,當殿請辭,總歸要考慮下。而劉承祐,也沒再就此事,多說什麼,而重新鼓動起氣氛,讓衆人盡興。

殿中將臣,唯有河中府扈彥珂與平盧節度李洪威最爲淡定。河中是大漢最早實行軍政分離的方鎮,扈彥珂在任上,也只是管政,而以其見識,此番皇帝仍是在針對集軍政財權爲一手的節度、防禦們。

至於李洪威,他是國舅,關係親近些,打算家宴過後,再耳聽聖訓。皇帝外甥如何說,他就如何做。

河北將帥們,也多受影響,生出些異樣。還是李筠,直接同羅彥瓌說:“天子這是何意?這是要解我等兵權嗎?”

羅彥瓌面顯凝思,涉及到前程未來的事情,由不得不慎重。他也是皇帝舊人了,劉承祐出太行時,便反契丹而相投,並獻上了上千匹戰馬。但是這麼多年過去,天子是否還記得那份情誼,他自己都沒數了。

羅彥瓌沒發話,馬全義倒是顯得平靜,針對着李筠,沉聲說:“李將軍不是一直嫌戍邊辛苦嗎?若解了兵權,回東京享福,豈不正如你意?或許,陛下也能賜你勳爵,賞你田宅,豈不美哉?”

“馬全義,這可涉及到我北部將士榮辱,關乎邊防安危!”李筠此時似乎酒醒了一般,冷着臉說:“我不與你計較,你也莫得寸進尺!”

馬全義瞥了李筠一眼,沒有再多說話,只是心中鄙視之意甚濃,只覺此人,私心太重。

何福進則咳嗽兩聲,說:“我等皆爲臣屬,麾下兵馬亦是朝廷精銳,不是倚仗自重的私產!”

這話,是直接衝李筠說的,蒼目之中,滿透着銳意,讓其不敢直視。

“陛下!”見劉承祐慢步走來,羅彥瓌反應最快,率先起身拜道。

馬全義、何福進、李筠相繼之,與諸將同飲一杯,劉承祐在幾人身上掃了一圈,目光落在李筠身上,淡淡地問道:“諸將在談些什麼,看起來頗爲熱烈,可否分享與朕聽聽啊!”

“這......”迎着劉承祐那平靜的目光,李筠忽然發現,直接面皇帝時,他那滿腹的不甘、怨氣竟然一點都生不起來,或者說不敢表現出來。

訥訥幾聲,順手指着食案上的酒菜,露出一個難看的笑容,應道:“末將等在談,宮中菜餚,甚是美味,我等在北邊,可吃不到這等美食!”

也不去計較李筠此言真假,劉承祐接着其話道:“那就多吃些,長年戍邊,也辛苦了。這些年,諸將不辭煩累,不避風雨,替國家守禦北邊,以備外患,使朝廷無憂於北方,這些功勞,朕可一直記在心中的!朕要向你們道聲謝!”

“陛下,末將等爲國家大將,戍邊禦寇,保國安民,乃是職責使命!”羅彥瓌積極應道,覺悟很高的樣子。

“將軍能做此想,朕心甚慰!”劉承祐朝羅彥瓌點點頭。

目光依舊,似有似無地朝李筠身上落去,劉承祐幽幽說道:“此番皆嘉慶節,召諸將來京,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多年未見,朕想念你們了;這二嘛,則是北部邊防,想從你們這些一線將帥這裡,瞭解些情況。

至於其他的,就勿作猜想了......”

劉承祐此言落,李筠不由尷尬地笑了笑。

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124章 辭表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71章 北齊鎮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487章 “驚喜”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59章 元臣多鄙第29章 勸諫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36章 李業告狀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世宗篇47 封禪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274章 厚葬之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26章 問罪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73章 紙上談兵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139章 韓常案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15章 瀛州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86章 發落南臣第8章 楊蘇還京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15章 瀛州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60章 狠狠敲打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34章 亡國之族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85章 安心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368章 榮寵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127章 冬至宴3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41章 高麗國王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93章 噩耗連連第91章 王峻驕狂第5章 王樸走了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32章 郭氏之慮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188章 後續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22章 “鄭州站”第16章 異見第446章 皇后駕到
第151章 廣政殿議第508章 最後的旅途7第1731章 一縷惆悵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124章 辭表第1719章 什麼忌諱的事都敢聊第71章 平息的吳越大叛亂第336章 這仗怎麼輸?第322章 真正引以爲豪之處第71章 北齊鎮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第487章 “驚喜”第305章 遼國三載第103章 強勢、陰謀第59章 元臣多鄙第29章 勸諫第2108章 太宗篇終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35章 開封新城第36章 李業告狀第229章 耶律琮的建議世宗篇47 封禪第18章 輕取江陵2第274章 厚葬之第449章 皇帝對太子第265章 秦鳳既定第126章 問罪第50章 下定決心第183章 王景崇有話說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2章 祥瑞遍地,改革方向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73章 紙上談兵世宗篇48 建隆十八年第20章 室韋女真戰爭第61章 淑妃病危第101章 稱得斤兩,從容收兵第367章 禮遇隆重第2109章 康宗篇1 少主當國,得安半載第139章 韓常案第2093章 太宗篇40 雍熙之治第115章 瀛州第144章 鄴都戰事(求首訂)第86章 發落南臣第8章 楊蘇還京第54章 病虎獠牙第115章 瀛州第308章 吃好喝好第2077章 太宗篇24 反彈開始第60章 狠狠敲打第204章 北伐已定第46章 郭榮的激進建議第158章 河東風雲(5)第440章 惶恐難已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34章 亡國之族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24章 被瓜分的洛陽第85章 安心半島史話·百年基調第300章 靈州換任第368章 榮寵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280章 慮難備戰於前第1799章 宿醉風波第1729章 太子之問第224章 鄴都文武第48章 不安寧的四、五月第52章 “厚道”的做法第127章 冬至宴3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312章 董遵誨兵臨上京第260章 慕容郡王第41章 高麗國王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93章 噩耗連連第91章 王峻驕狂第5章 王樸走了第142章 公堂之上第151章 我,慕容彥超,委屈第322章 土司制與遼使第70章 唐主忙亂急點兵第63章 表兄的提醒第359章 難以揣摩的心理第262章 大軍臨城,歸師難遏第303章 兄弟之間第192章 遼帝南狩第504章 最後的旅途4第7章 不如意的二審結果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325章 和約締成,平南準備第2078章 太宗篇25 皇帝難欺第32章 郭氏之慮第107章 巡幸江南第188章 後續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314章 門庭若市第22章 “鄭州站”第16章 異見第446章 皇后駕到